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 毫秒
1.
心理内容问题最初起源于人们对自身心灵之谜的探索.当代心理内容问题研究的主要来源之一是认知科学背景下的表征问题.心理表征是表征的最根本形式.在心理表征的ARC结构分析中,表征状态和表征内容被再次予以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2.
《江西社会科学》2017,(3):26-32
西方哲学的直觉研究尽管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迅猛,不但产生了专门以直觉作为研究对象的实验哲学,而且促成了心灵哲学分化,出现了实验心灵哲学这一新的哲学分支。实验心灵哲学借助实验、调查等经验手段,重点分析心灵哲学中的各种思想实验,对以直觉为主的众多问题展开研究。这些研究对心灵哲学研究中大量存在的直觉论证进行了梳理、辨析、描述、解释和核实,并依靠经验材料讨论直觉的心理基础。本文在整体把握当代直觉研究和实验心灵哲学发展的基础上,对之展开批评与反思。  相似文献   

3.
随着计算机科学、神经科学和认知科学的飞速发展,以及心灵哲学在此背景下对心理地形学、结构学、运动学和动力学认识的深化,心理内容越来越成为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其前沿课题主要有心理内容的本质、存在方式、自然化和因果作用等处于心灵哲学、语言哲学和认知科学交叉地带的问题。本文在简要追溯有关概念的起源和演化的基础上,分析了"表征"、"心理语义性"、"意向性"、"心理内容"、"意义"、"关于性"等范畴的联系与差别,厘清了当代心理内容研究的逻辑理路和问题域,阐释了围绕内容的宽与窄、个体主义与反个体主义解释以及内容在自然结构图景中的本体论地位、存在方式、因果作用等所形成的有代表性的理论。本文认为,对心理内容问题的关注,开辟了一条揭示心灵内在奥秘的重要途径,是心灵哲学等学科向前发展的重要标志,同时对认识论、逻辑学、人工智能等的发展也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当代唐宋词研究根植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化生态的演变中。社会思维的转型,经济体制的改革,文化意识的嬗变,给唐宋词研究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波,传统的思维模式被打破了,迎来了多元化研究的新时代,产生了一大批从批评观念到批评方法发生根本转变的具有个性风格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5.
中国当代抗战口述史学的发展和研究内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国利 《学术研究》2005,(6):101-108
文章首先对中国内地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抗战口述史研究发展的表征进行了分析;其次,对这一时期抗战口述史研究的主要内容,即日本的侵华暴行、中国军民的抗战、抗战历史人物和抗战时期的教育等方面的口述史研究开展的情况及其成果作了概括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当代学术史研究>是从<云梦学刊>2003年至2007年"当代学术史研究"栏目中精选出来若干论文组成的一部论文集.该书对"学术"、"学术文"、"学术成果"、"学术史"、"当代学术史"等基本命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与界定,对当代学术发展史中的重要现象、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展开了对当代著名学者的个案研究,深入论析了若干当代著名学者的治学历程、治学成就、治学特点、治学经验等.所收论文以内在的逻辑关联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具有了比较完备的体系性.  相似文献   

7.
艺术作为一种外在知觉刺激,唤醒了我们的情绪、感受,并由此形成意识,最后这种刺激进入到心理内容领域。由于心理内容可以分为两类,概念性的与非概念性的内容,艺术的巧妙之处在于它唤醒了对于非概念性内容的表征与再表征过程,由此可以发现人类认知过程中的诸多隐秘机制。  相似文献   

8.
物质文化研究(MCS)是近年来当代西方文化研究领域的新热点,已经演变成为一个有着强烈的跨学科性、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研究领域.对物的共同关注使得物质文化研究和日常生活、消费、空间等理论话语形成交汇,逐渐生成一个指向一切物品研究的、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新的学术空间;对文化的关注使得物质文化研究开始汇入文化研究的主流,借助文化研究的广阔视野向身份、自我、物人关系等纵深领域拓进,被西方学者视为是文化研究中的“物质转向”.  相似文献   

9.
隗瀛涛 《天府新论》1999,(6):F002-F002
自从古蜀的开明王朝定都成都以来,成都已经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之中,半个世纪无疑只是一段短暂的时光。然而,刚刚过去的这半个世纪,也就是成都解放以来的五十年,无疑是成都历史上最辉煌的亮点。五十年来,成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使成都从一个落后的消费性城市一步步变成欣欣向荣的现代化大都市。全面、系统地记录这段光辉的历史,客观认真、实事求是地总结成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是摆在成都理论工作者面前的一件十分重要的任务。《当代成都简史》的出版,无疑是十分及时和必要的。《当代成都简史》的编…  相似文献   

10.
合理性研究:当代哲学应有的理论视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合理性问题受到关注的原因和背景盖坚科说,合理性问题是20世纪后半叶哲学一大热点。苏丹认为,“二十世纪哲学最棘手的问题之一是合理性问题”[1]。哈见马斯则这样写道:“哲学在其形而上学和黑格尔以后的潮流中,正在朝向一种合理性理论的汇聚点奔去”[2]。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些著名学者得出几乎相同的结论?我认为,从历史导现实、理论写实践的结合点上可以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一)旧理性哲学的崩溃导理拉的重建。抵所同知,黑格尔哲学以前的本文哲学是沿着对理性逻各斯的高度自信发展而来的。而黑格尔哲学通过把理性逻各斯神化…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几乎所有的社会领域都发生了巨大变革,但是影响变革进程的阻力依然存在,这些阻力有来自观念的、思维方式的、体制的等等,但是归根结底还是人的问题,如何使人真正成其为人?这是一个严肃的哲学命题,也是一个重大的人学研究课题,更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值得我们认真面对和思考。作为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人学研究领域中的代表性人物,韩庆祥教授和其他学者一起开创了人学研究的新领域,首创“能力本位论”,“社会层级结构理论”,“公正为基、三维制衡理论”等,为解决如何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如何转变政府职能、如何培育公民社会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做出了积极贡献。他的《当代人类发展的深层问题与人学回应》、《能力本位论与当代中国发展》、《发展与代价》、《市场经济与人的存在方式》、《马克思人学思想研究》、《能力本位》、《人学:人的问题的当代阐释》等一系列具有重要学术反响与实践意义的原创性成果,为我国人学理论做了大量建设性工作,在学术界和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影响,受到决策层的关注。他提出的一些具有前瞻性的观点,在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思想中得到充分印证,因此成为我国学术界“实践解读派”的一个主要代表。  相似文献   

12.
张立波 《学术月刊》2012,(1):144-147
回顾2011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大致可以梳理出三个关键词:历史,政治,空间。就"历史"而言,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尤其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历史,另一方面是历史唯物主义,两者都离不开政治和空间的考量。就"政治"而言,自然不乏哲学的政治  相似文献   

13.
由中央党校韩庆祥教授主编的《马克思主义人学与当代中国》丛书(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近期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这套丛书是在我国学术界人学研究的不断深化和中央提出以人为本思想的大背景下出版的。人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与中国发展实践互动性的不断增强,使得人学研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的中国现代哲学史上,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即当西方现代哲学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拒斥和消解“形而上学”的时候,以熊十力、冯友兰、金岳霖、贺麟为代表的中国哲学家却在津津有味地重建形上学的“体系”话语。在西方哲学界,为了彻底变革以往的传统哲学,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已被当作一条“死狗”丢在一边,其中批判的借口莫过于对其“体系”封闭、僵化的不满,取而代之的是零散、破碎和颠覆本体论的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兴起及传播。然而,作为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熊十力(1885—1968)可谓大谈形而上学;不仅如此,熊氏对哲学体系的偏爱和执著,一方面投注了自己的生活体验,投注了自己的感情和全部生命,另一方面把儒家本体理论之建构和民族尊严与中国哲学的现代化和世界化联系了起来,成为中国儒学史上公开地以“本体论”的名目建构系统化、体系化的哲学“第一人”。  相似文献   

15.
我国学术界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研究迄今已有近30年的历史,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即学术界在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立场、理论视野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误区,并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  相似文献   

16.
17.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也是儒家文化的精髓.叶金宝先生所著<儒家和谐思想的当代价值>(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提出"和"从本质上既表征为一种客观状态,也表征为一种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8.
《人民日报》“走向繁荣·哲学社会科学60年”专栏,分别对中国当代60年哲学社会科学中的若干重要学科进行了系统、深入而精简的研究,是当代重要学科学术史研究的开拓性成果。编者用心选择学科。与马克思主义研究相关的学科是最重要的选题,具有强烈时代和社会现实意义的重要学科也被选入。系统地总结各重要学科的主要学术成果.精简地概括其重要学术观点,是其主体内容。深入分析总结各重要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是其又一重要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恩格斯指出:"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1]当代社会的急剧变革和专门学科的迅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哲学研究的内容,使它正在改变自己的理论结构.发展出新的理论形态,即众多的应用哲学理论的崛起.  相似文献   

20.
因妇女而成为研究的问题,是许多人不曾认真想过的。60年前那样一场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变革,从根本上改变了包括妇女在内的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中国妇女和所有的中国人一样已经站立起来了。如今在我们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里,活跃着大量的女性身影:在执政和议政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