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刚刚结束的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上,我省14位选手获特等奖2个,一等奖12个。获奖总数仅次于上海,居全国第二位。本届大赛评出特等奖和一等奖作品共120件。19日,全部获奖选手及辅导老师在人民大会堂领了奖。我省获特等奖的两位同学是鄂州二中高一学生王丽、新洲第一中学高二学生王世明,两人获奖作文题  相似文献   

2.
3.
4.
5.
张爱玲七岁时,曾经在旧账簿上写《隋唐演义》,不过只写了一张,遇到一个亲戚一夸,就不好意思起来;没有魄力硬挺下去。九岁时,张爱玲在报纸上发表了一个小文章,自己配上插图,赚到第一笔稿费。她的经典散文《天才梦》,是迈向文坛的宣言和预告,最初就是参加杂志征文比赛的时候写的。  相似文献   

6.
新华社消息21日上午,钓鱼台国宾馆里欢声笑语,洋溢着青春气息,第三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07-2008)启动。这次大赛同时在全国(包括香港、台湾)设立20余个分赛区,台湾第一次作为分赛区参加。  相似文献   

7.
为了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精神,根据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湖北赛区暨湖北省中小学生作文大赛赛事的实际情况,经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省教学研究室等主办单位研究,现决定大赛方案如下:  相似文献   

8.
各市(州)、省直管市、神农架林区、各县(市、区)教科院(教研室)、文明办、团委、作家协会、少年作协各分会、省直管学校、长江出版集团各成员单位、各联办媒体: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精神,在全省广大中小学生中广泛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  相似文献   

9.
本报北京9月22日电由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办公室、中国少年儿童报刊工作者协会中学报刊专业委员会、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中学生报》等全国76家中学生报刊共同承办的"恒源祥文学之星"2007中国中学生作文大  相似文献   

10.
11.
主任:王先霈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副主任:刘九洲华中师范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教授、省高考语文阅卷大组长史绍典湖北省中学语文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湖北省教研室副主任、特级教师韦启文湖北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相似文献   

12.
我省14名选手参加角逐本报全程跟踪报道明天,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全国决赛将在北京开赛,我省14名入围全国决赛的选手,昨日在湖北赛区组委会老师的带领下出征北京。他们将与全国其他省市、自治区遘选出的114名选手一起争夺"恒源样文学之星"。本报记者昨晚与湖北选手一起登上北  相似文献   

13.
主任:王建辉长江出版集团总经理副主任:蒋南平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毕华共青团湖北省委副书记严文清湖北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梁必文湖北省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  相似文献   

14.
由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办公室、中国少年儿童报刊工作者协会中学报刊专业委员会、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中学  相似文献   

15.
一、命题作文:1.青春因奥运而精彩2.人海拾珍话和谐3.播种4.心中的桃花源5.谈自制6.在鲜花盛开的地方7.中国军团的喜和忧8.如果我当家……9.假如取消了高考10.我们只有一个地球11.选秀之我见12.永恒的瞬间  相似文献   

16.
经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组委会同意,湖北赛区组织机构设置如下:一、主办单位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共青团湖北省委湖北教育学院湖北省作家协会湖北省教学研究室湖北长江出版集团  相似文献   

17.
4月21日上午,第二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湖北赛区组委会在长江出版集团为此次获奖的14名选手举行颁奖大会。这14名选手来自湖北赛区各个地、市、州,经过层层选拔,在湖北赛区90多万名参赛的中学生选手中脱颖而出,并代表湖北赛区前往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听说读写能力测试。在第二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中,  相似文献   

18.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昨从北京"第二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组委会传来喜讯,湖北赛区选送的作品有14篇获奖,其中特等奖2篇,一等奖12篇,获奖篇数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上海。  相似文献   

19.
中新社北京九月二十一日电以提高中学生道德水平、文学修养、观察与写作能力为目的的"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今天正式启动,台湾作为分赛区将首次参加。据了解,主题为"为祖国喝彩,为和谐放歌"的此次"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由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中国少年儿童报刊工作者协会等单位主办,全国  相似文献   

20.
题目23:在一次国内某大学汉语言文字大赛上,夺得第一名的竟是留学生队。这件事令人惊讶,引人思索。复旦大学的一位教授说:"正如古语说的,久居兰室不闻其香,不少中国学生并未领会到母语的优芙和魅力,对母语的体验、研究不够,倒是留学生更愿意花时间研究中国文字背后的文化现象。"语言是一个民族的特质标志。作为越来越强势的国际性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