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对48名不同英语水平的大学生英语作文中人称代词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时,发现同一语篇的叙述中普遍存在不同人称代词频繁转换即语篇视点转换的现象,然后从中西文化和思维差异、英汉人称代词语义的模糊性与复杂性等角度对此现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英语人称指示语的语用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瑞红 《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2):87-89
英语人称指示语与特定的时间、地点和任务等相关联,在特定语境中表示事物之间的关系和人的社交关系。英语的人称代词体系构成了英语人称指示语。除了具有人称代词用法上的一般情况外,其所指和用法有时会出现一些从语义上看似异常的现象,这些现象只能从语用的角度借助语境去解释。如此,可以从多种角度阐述英语人称指示语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3.
苏倩倩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4):130-132
集中探讨了公益广告语中人称代词的认知心理,并分析了代词阶在公益广告语中的运用,指出受众基于自己的的知识框架,态度,价值观所形成的认知图式会对识解公益广告人称代词时的认知心理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王琳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0(3):195-197
阅读是大学英语学习中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途径,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不是被动地接受作者所传达的信息,而是结合自身的阅读体验,对文本进行能动性地加工,从而更好地理解语篇。文章结合M ichael Short的语篇视点标记理论,以《现代大学英语阅读教程》为载体探讨语篇视点标记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即学生如何以语言的形式同作者进行无声的交互,提高自身阅读鉴赏能力;同时也是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进行新的尝试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从宏观语用学的角度.以中国古典诗词的英译为例.探讨了诗词翻译中视点对意境的创造、文化信息的传递、文本内容的再现及意象重构的影响和视点的层级性、有序性、关联性与一致性对诗词翻译的影响及其在语篇连贯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7.
视点理论作为语言学界和文学批评界共同关注的话题,对英汉互译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语篇视点理论出发,结合典型的翻译实例,就视点标志及其翻译策略进行论证,指出译者应正确解读原语语篇的视点。用符合译入语表达习惯的方式将其真实地再现给目标语读者。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两部分,对汉语无定人称代词与法语泛指人称代词on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对比。第一部分对汉语无定人称代词与法语泛指人称代词的定义、分类进行了阐释;第二部分从两者的性、数配合、作用和语法功能三方面进行了分析对比,找出了两者的异同。 相似文献
9.
朱迎春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6):137-138,145
大量出现在篇章或对话中的指代,是自然语言中常见的语言现象,它使得篇章的表述不显累赘,简洁明了,本文就《大学英语》教材对英语篇章中的人称代词指代作了深层解读,并对打破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使语言教学从句子层面上升到语篇层面上,从而使学生具有统揽全篇的能力,从宏观到微观、从表层结构到深层结构对文章进行分析和理解,并从字里行间领会作者含而不露的深层意思,加深对篇章的理解,提高自身的语言理解和驾驭能力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论英汉翻译中视点转换手法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海玲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4):76-78
:翻译就是用接受语复制出与原语信息最接近的自然等值体。要使译文自然、可读 ,在英汉互译中就须灵活运用“视点转换”这一翻译方法。视点转换包括正反转换、主体转换 (主要指英语被动句与汉语主动句的互换、英语无灵句与汉语有灵句的互换 )、句式转换 (如有些英语疑问句与汉语陈述句的互换 )、移位转换、形象转换、色彩转换及数词转换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张冬梅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3(3):35-39
人称代词是使用频率非常高、功能十分重要但形式却相对比较简单的一种词类.本文在对英语人称代词的各种语用规则进行总结的基础上,通过对各类英语招聘广告中人称代词出现频率的概率统计,试图得出英语招聘广告中人称代词实际运用的语用意义.最后比较了人称代词在英汉招聘广告中的运用频率,再一次强化了英语人称代词实际运用的语用意义,以促进英语学习. 相似文献
12.
文章旨在通过研究(家用电器)英文说明书中人称代词的使用频率和共现词语,探讨在其中如何确立顾客至上的身份以及构建产品制造商的权威.总体来讲,英文说明书使用较多的通指人称代词you/your体现顾客(读者)地位的确立;与you共现的情态用语中can,my,should的运用比例以及I的特殊用法使礼貌原则得以凸显. 相似文献
13.
日语人称代名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平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3)
通过一些生动的生活实例和电影与文学剧作中的典型台词来分析日语中表示"你、我、他"的人称代名词的各种用法。根据性别、年龄、社会地位、身份、地区及时代的演变,对不同场合下各类人称代名词的用法以及与其相关的敬语、部分熟语和成语的用法进行了介绍。也涉及到日语当中人称代名词的"移位"现象和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这种现象的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14.
王先育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6(4)
写作,从表面上看来好象只是一个语言问题,但实际上却是个思想表达的过程.掌握描写文中常用的三种视点选择方式,有助于一般习作者解决"不知怎样写"这一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15.
〈古谣谚〉主要辑录了自先秦至明代的谣谚.该书为人们考察一些古代语言现象的演变提供了很好的语料.书中的第一人称代词主要有"我"、"吾"、"余"、"予"、"侬".其中,"我"使用的数量最高,"吾"排第二,其余依次为"子"、"余"、"侬".从句法功能看,〈古谣谚〉中"我"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同位语、兼语;而"吾"只用于主语、定语;"予"既可作主语,又可作宾语和定语;"余"可作主语、宾语、定语、兼语;"侬"只是作定语和介词"为"的宾语.从称数来看,"我"、"吾"单、复数都有使用,"余"、"予"、"侬"则多用于单数.本书中,"我"字的句法功能不管是使用数量上还是功能的完备上明显较其他的第一人称代词更为广泛. 相似文献
16.
甘谷方言人称代词考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谷话中有一些迥异于其他方言的语言现象,保留了许多上古、特别是中古的特色词语。文章主要通过对甘谷话三称代词和反身代词的考释来探求其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7.
张智中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1)
在毛泽东诗歌当中,人称指示语非常重要,因为它承载着各种信息:或表庄重,或表诙谐;因语而异,随境而生.另外,"小我"与"大我"的问题,也是值得注意的人称问题.人称的问题,往往涉及到诗歌的主体问题,进而涉及到诗歌的语气问题.只有正确理解和翻译人称指示语,原诗的信息才不至于流走或失真,才能留住诗歌美.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典诗歌中,人称指示词常常被隐匿省略;而英语诗歌中,人称指示词往往不可或缺。因此,英译中国古典诗歌时,译者往往需要补译人称指示词,从而使译文指称明确,再现原诗的主旨和意境。补译人称指示词时,译者既应考虑原诗的创作背景、情景语境和文化内涵,也应考虑译诗的情趣与意境,从而正确地补译人称,达到再现、重构原诗的主旨与意境的目的;有时,译者也可以用恰当的人称指示词来隐替原诗中反复出现、或者不太重要的人名地名、历史典故或者含有特定文化内涵的专有名词,从而使译诗文字简洁、意义集中。 相似文献
19.
湖北黄梅话的人称代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烈红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8(3):66-70
黄梅话属“楚语” ,语音、语汇、语法都有自己的特点。本文讨论黄梅话的人称代词 ,首先介绍了黄梅音系简况 ,然后依次对黄梅话的三身代词、旁称代词、己称代词和统称代词进行了详细描写 ,揭示了黄梅话人称代词的特色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