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与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建设加速相伴随。在人口老龄化前期,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四十多年,得益于第一次人口红利。而从2030年开始,人口红利视窗即将关闭,我国在中等收入阶段进入加速老龄化时期,这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的影响。由于人口结构变迁的不可逆性,只有维持经济的持续增长,才可能实现富裕与老龄化的同步,解决"未富先老"问题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失去廉价劳动力优势的中国经济要保持增长必须着眼于人力资本投资,升级人口红利,从而促进经济升级,而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和制度改革等方式又能填补人口红利消失所产生的增长缺口。因此,"人口红利升级"和"经济结构升级"同步螺旋式升级,两者相互促进,成为后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增长动力。  相似文献   

3.
基于2000—2016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差分GMM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了人口老龄化与健康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健康投资(包括政府和个人)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人口老龄化则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不论是增加政府还是个人健康投资,均能有效削弱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负向经济影响,但健康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会随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而被弱化。因此,应继续加大政府对健康保障领域的财政投入,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和健康保障制度,同时鼓励和引导个人健康投资,以实现经济增长与健康老龄化的双重平衡。  相似文献   

4.
目前学术界对于中国人口红利问题尚未得出一致性的结论,说明该问题存在着地区间差异。在改进的区域人力资本综合测评体系基础上,利用1997年—2011年期间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动力可能来自于固定资产投入和劳动力从事第三产业的相对高效率;而较低的初始人力资本水平和较低的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政府支出效率阻碍了经济增长;基础教育、高层次人力资本贡献、素质、出口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5.
利用人口普查和1%人口抽样调查等数据,对重庆的人口老龄化现状特征进行分析,并利用Preston模型分解老龄化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重庆虽然地处西部,但已成为全国老年人口比例最高的地区;重庆常住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下降,但人口流动规模在不断增加,且省际人口流出数量要大于流入数量;2010年重庆人口平均年龄增加1.163 8岁,高于人口老龄化速度,主要是由于省际人口流出规模较大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人口数量和结构是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住房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刚需。近年来,我国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为了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缓解人口危机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为了探究房价上涨对于我国人口出生率的影响,利用31个省级行政区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和加权最小二乘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房价上涨对人口出生率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住房价格平均上涨1%将导致人口出生率下降0.13%~0.22%;房价上涨对人口出生率的影响在东部省份以挤出效应为主、在中西部省份是以财富效应为主。当前,通过遏制住房投资投机性需求、给予“刚需”人群购房贷款优惠、适量增加东部省份土地供给等手段,可以助力解决我国当前的人口问题。  相似文献   

7.
长期经济增长中的人口因素:武汉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控制对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贡献很大,但并不意味着高经济增长、低人口增长是中国长期经济增长的永恒模式。武汉市1950-2006年的经验表明,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框架下,人口、社会劳动力与GDP始终存在正向关系,而其他变量的影响并不必然为正。人口增长没有拖累经济增长。促就业、保增长可以采取更开放的人口政策。  相似文献   

8.
采用中国2001~201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考察经济开放对中国就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实证表明样本期内,一方面,经济开放使得农业就业比重持续下降、工业就业比重呈倒驼峰型变动、服务业就业比重持续上升。这意味着经济开放对工业就业比重的拉升作用会在某一阶段呈下降趋势,使得工业的就业吸纳能力逐渐下降,而有利于服务业就业规模的扩大。另一方面,自身经济发展对就业结构调整存在积极的作用,各产业的发展均对自身就业产生了正向的拉动作用。基于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一是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二是要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加强人力资本的积累,使其能够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三是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建立优质的就业服务体系,为劳动者提供高效的就业服务;四是逐步建立完善的劳动力市场制度,形成合理的工资决定方式。  相似文献   

9.
探讨人口结构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对于释放居民购买力,促进消费内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1990—201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差分GMM和系统GMM模型,更加系统地研究了人口结构对居民储蓄率的作用机制,得到以下结论:(1)随着经济发展,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对居民储蓄率的负向和正向作用均会被强化,并且少儿抚养比的负向作用要大于老年抚养比的正向作用;(2)受教育水平、性别比和家庭规模小型化会增加居民储蓄率,城镇化会抑制居民储蓄率的提高;(3)老年抚养比、性别比、家庭规模、受教育水平和城镇化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均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通过加入控制变量和转换计量方法,人口结构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方向和显著性均未发生改变,模型稳健性较好.基于结果,本文提出了私人养育成本社会化、建立动态的社会保障制度、注重城镇化质量、缩小区域经济和文化发展鸿沟、持续提升人力资本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11.
运用西部省级面板数据模型,揭示西部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西部人口城市化水平总体不高,内部发展极不平衡;经济增长与人口城市化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不同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对人口城市化水平提升具有不同的拉动效应。西部中小城市应率先放松户籍管制,刺激经济增长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利用2005—2016年间世界87个国家的数据构建跨国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的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与服务贸易相对结构指数显著负相关,人口老龄化会倒逼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优化。利用系统GMM两步法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并通过对模型异质性考察,发现回归结果基本一致。最后,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推动这一倒逼机制更好地发挥效力,实现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不断优化。  相似文献   

13.
经济新常态的到来,挖掘二次人口红利推动经济增长成为共识。本文采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10年间的面板数据,运用PVECM模型探讨了人口结构、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的交互作用。发现短期内,性别比失衡、总抚养比的上升不利于经济增长,就业结构的改善、教育投入的增加有利于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可以促进就业结构的优化,却不能显著改善教育投入、总抚养比;另外男女比例失衡、总抚养比上升将刺激教育投入增加,而城镇化的发展有可能减少教育投入。在长期内,性别比例失衡、城镇化率上升不利于经济增长,总抚养比上升对经济增长的阻碍作用逐渐降低,而就业结构对改善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逐渐降低且趋于平稳,教育投入增加会刺激经济长期增长;反之,经济增长能显著改善教育投入、有利于优化性别比失衡,但经济增长对就业结构无显著影响,且会导致总抚养比恶化;另外,男女比例失衡、城镇化率上升将导致教育投入减少,而抚养比上升对教育投入无显著性影响。从而结合供给侧结构改革提出主要应从质和量两方面入手挖掘二次人口红利,并进行相应的产业结构调整,再辅助以相应的政策调整来共同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是全球人口老龄化的世纪。本文在运用最新人口资料对我国未来50年人口预测的基础上,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将对我国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有利于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5.
采用我国省际细分的出口产品数据,结合熵指数、出口复杂度指数度量我国31个省份的出口多样化和出口技术复杂度;建立出口多样化、技术复杂度影响经济增长的计量模型,采用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总体上我国出口多样化在波动中有所上升,但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出口技术复杂度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出口多样化、技术复杂度的提高均能促进地区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6.
“资源诅咒”是发展经济学中的一个经典命题,但资源诅咒在我国是否成立,国内尚未形成一致意见。研究基于一个包含不可再生资源的内生增长模型,采用我国1997-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不可再生资源、经济增长以及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资源诅咒”现象在我国省际层面成立,资源丰富的地区经济反而受阻;产业结构对不同类型地区的经济增长影响不尽相同,相对于非资源型地区,第三产业在资源型地区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更为明显。最后给出加快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转型,大力扶持新兴产业,发展服务型产业等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贸易和环境间的关系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界近来关注的焦点之一。早期的研究集中于经济增长和CO2排放之间关系的探讨。然而,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 人们开始关注贸易在带来经济增长的同时是否也加剧了CO2的排放, 学者们在该领域的相关研究尚未得到一致的结论。围绕这一问题, 从区域的角度出发, 将我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区域, 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基础上, 利用1995—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国际贸易、经济增长和CO2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国际贸易对全国及东部的CO2排放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对中部和西部的这一影响在统计上不显著;东部、中部及全国较显著地存在CO2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倒“U”形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关系, 西部不存在这一特征。  相似文献   

18.
在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面临着老年人口问题加剧和养老资源非常有限的双重困境。文章根据老年人口需求和解决老年人口问题所需资源,将老年人口问题分为四类:物质问题、照料服务问题、精神慰藉问题和社会参与问题。分析表明,2000年到2030年,我国老年人口问题以物质问题和社会参与尤其是劳动参与问题为主;2030年到2050年,以照料服务问题和精神慰藉问题为主;2050年到2100年是全面提高老年人口的物质、照料服务、精神慰藉和社会参与水平的时期。并简要分析了这一演变对解决老年人口问题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20.
利用最近两次人口普查资料考察了民族地区省际人口流动的基本情况及主要特征,同时以"推-拉"理论为理论依据,通过构建统一的计量模型分析了民族地区各省区人口流入和人口流出的具体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民族地区在总体数量上属于人口净流出地区,但有5个省区的人口净流入量始终为正;(2)民族地区流入人口主要来自中西部邻近省区,人口流出则以东部地区为主,但各省区人口流出的目的地不仅差别大而且变化也大;(3)影响民族地区各省区人口流入和人口流出的因素及其影响力存在着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