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 60年代以来 ,加拿大文坛涌现了一批卓有成就、享誉世界文坛的女性作家。著名的短篇小说家艾丽斯·蒙罗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蒙罗小说的魅力在于她善于通过对“小说真实”的成功创造 ,通过她的小说 ,让读者透过实际、平凡、琐碎、庸常的日常生活的表象 ,感受生活的美与诗意 ,体会生活的价值。本文通过分析蒙罗的著名短篇小说“爱的进步”,探讨、展现蒙罗小说的这一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之初的山西文坛异彩斑驳,一批“新锐作家”表现出不俗的创作力。在这些作家中,镕畅的小说笔墨集中于描写年轻女孩的纯净真实的感情,可以说是山西文学艺术园林中的一枝奇葩。她没有像其他作家那样,把社会深层的重大思想生活问题作为写作的重心,而是分外注重人的感情的自然和本真的表露。在山西文学中,镕畅的创作影响远不及张平、蒋韵等作家,但是她的小说创作无疑也为山西小说园圃中增添着奇异、美丽的光彩。  相似文献   

3.
凯瑟林·安妮·波特是美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小说家和短篇小说作家。她创作的短篇小说尤为精巧。小说以极为细腻的笔法揭示出人物心理活动和状态,反映出现代生活中的人,尤其是女性的孤独、矛盾、不安和对自我的追寻。她的短篇小说因此引起国内外评论家的注意。评论家们主要从小说的主题,艺术手法,女权主义思想等来探讨小说的意义。本文作者主要定焦于她的短篇小说《偷窃》,通过钱包来透视这部小说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当代文坛上,茹志鹃是一位深受读者喜爱的女作家。她的创作以短篇小说的成就最为突出,其独特的艺术风格素为评论界所称道,本文拟从作家的审美理想与她的短篇小说的人物形象之间的关系作些探讨,就正于先学。茹志鹃的创作大体可以“文革”划限,分为两个时期:“文革”之前为前期,“文革”之后为后期。自一九四三年在《申报》副刊发表第一篇小说起,茹志鹃就在创作上  相似文献   

5.
庐隐是“五四”时期走上文坛,并一度以她独特的浪漫抒情方式获得声誉的女作家。她运用浪漫抒情的小说体式来写小说,使其小说偏离传统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结构紧凑等因素构成的稳定范式,以有别于传统小说的体式增加着她自己小说创作的艺术价值,从而展露出她独具魅力的浪漫抒情小说体式特征。  相似文献   

6.
年仅三十四岁的乌热尔图,是活跃在当今我国文坛上的一个鄂温克族青年作家.他的“森林小说”异军突起,引起文学界的广泛注意.比较著名的文学评论家雷达等同志称赞他是“聪慧的文学猎人”①、“背着猎枪的作家”②、“蜚声中外的文学新星”③.一九七六年以来,他发表的二十余篇小说,几乎有二分之一分别获得各种文学奖.他是继王蒙之后,又一个荣获全国短篇小说奖”三连冠”的作家,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乌热尔图的创作时间不长,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他饱  相似文献   

7.
黄宗英是一位“没有想当演员的演员,没有想当作家的作家”。她一九四六年走上银幕,成为著名的电影艺术家,一九五九年“淡入”写作生活,又成为文坛一颗为人们瞩目的新星。她闯入报告文学天地以后,辛勤耕耘,成绩卓著。六十年代初,她发表的  相似文献   

8.
在“五四”以来的老一辈作家中,叶圣陶(叶绍钧)是以创作短篇小说著称的。而在他的短篇小说中尤以教育小说的成就为高。钱杏邨在评论叶圣陶的创作时说:“他可以说是现代中国文坛上的教育小说作家”,“他的教育小说的成就,在他的创作中是最好的”。叶圣陶的短篇教育小说,可以使我们从一个侧面看到旧中国的缩影,可以看到他的创作上的某些特色。  相似文献   

9.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Katherine M ansfield)是英国著名的短篇小说作家。她1888年生于新西兰首都惠灵顿,1923年客死于法国南部小城冯滕布罗,年仅35岁。在曼斯菲尔德生活的时间里,作家和评论家中普遍流行着这样一种观念,即“传统意义上的小说已经不再胜任其职责了;其想象的世界在  相似文献   

10.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以“短篇小说之王”蜚声世界文坛.他的脍炙人口的名篇《项链》则是“短篇小说之王”王冠上的一颗灿烂的明珠.《项链》一八八四年发表在《高卢人日报》上.小说以女主人公玛蒂尔特想项链、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等情节发展的基本线索构造全篇.所以作品本身就是凭作者匠心组合的,珠玑相连的“一串项链”.  相似文献   

11.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20世纪杰出的短篇小说作家,她对英语短篇小说的贡献在于她独树一帜的小说叙述艺术.曼斯菲尔德观察敏锐,注重心理表现,文笔优美流畅,表达细腻含蓄,富有诗意.文章从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叙述方式及叙述语言等角度通过分析其著名短篇小说集<园会集>的一些作品,探讨曼斯菲尔德的现代小说叙述艺术.  相似文献   

12.
英国二十世纪著名的女作家多萝西·米勒·理查森(Dorothy.Miller.Richardson),是二十世纪最早构思和使用意识流技巧的主要作家之一。她是写心理小说的先锋,并用这些开创性的写作技巧,写出了《人生历程》这部长达十三卷的自传性巨著,为英国文坛和世界文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这样一位杰出的女作家,却在很长的时间里,被文学评论家和广大读者所忽视了,使得她的文学地位一直不明确。  相似文献   

13.
使张爱玲走上文坛并为她的创作奠基的,是于一九四四年出版的中短篇小说集《传奇》,其中收录了作家于一九四三年至四四年间创作的主要的中短篇小说。在《传奇》中,作家大都从女性角度着笔,通过她们的恋爱、婚姻,揭开了沪、港洋场社会生活的一角。而活跃其间的一个个稍具变态的女性形象,则散发出浓郁的那个带殖民地色彩的  相似文献   

14.
“欧&#183;亨利式的结尾”表现手法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欧·亨利式的结尾"以其出人意料的结局,享誉世界文坛.通过对欧氏短篇小说各种不同类型结尾的表现手法作一详细分析,并从该角度探讨和揭示其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巧妙的写作风格,以期对欧·亨利小说的内涵有更准确的把握."欧亨利式的结尾"构思巧妙,这种巧和集中地反映了美国当时社会现实严重不合理现象.  相似文献   

15.
台湾文坛的“极短篇热”与香港小小说的“迷你魅力”,成为近年来颇受关注的文学现象。它们与大陆的微型小说创作热潮遥相呼应,共同形成了中国微型小说独立崛起与全面发展之阵势。从长期消隐在短篇小说巨大的羽翼下,到独立门户、成为小说家族平起平坐的第四  相似文献   

16.
宗璞的小说有新意,有魅力,有个性,引人瞩目。粉碎“四人帮”之后,她的作品曾两次得奖。她是一个独具风格的作家。 1 善于从日常的生活事件中提炼出富有思考意义的主题,是宗璞小说构思的一大特点。作家善于从身边发生过或发生着的不引人注目的“小小的悲欢”,以“发见心灵的眼睛”来“凝视”人生世界,把人们  相似文献   

17.
《简·爱》的爱情主题和女权思想均与小说的基督教叙事密切相连。本文以此为切入点,通过分别考量作家童年生活的宗教氛围、小说文本的基督教叙事传统和对这种传统的创造性叛逆,来论证小说皈依与反叛、神性与人性相结合的复杂宗教叙事体系,进而反映作家在基督教思想方面的矛盾性,并深刻理解小说文本的“宗教人文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18.
微型小说称谓不少,如小小说、一分钟小说、超短篇小说等,而这种文体小说古今中外早已有之,并流行世界各地。从“微型”、“小小”、“超短篇”、“一分钟”等这样诸多的修饰语对小说的限制,说明对这种文体在文字与语言上的精炼要求。正如日本“一分钟作家”星新一著的《一分钟小说》续集编后记中论述的那样:“假如短篇小说是生活之树的枝丫或片叶,一分钟小说则是裹着幻雾梦云的叶上的几道筋脉、枝上的几朵飞絮”,真是小得微乎其微了。可作家刘绍棠却说:“小小说是一个大事  相似文献   

19.
黄庐隐,这个中国二、三十年代最活跃的女小说家以其小说中苦闷孤独的众主人公们苦苦探求人生,反映社会生活的特色,在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因而她当之无愧地和冰心一道占据了茅盾选编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的卷首。一九三九年六月,刘杰先生在《黄庐隐》中写到:“提到中国新文坛的女作家,资格最老的,谁也承认是冰心和庐隐”。庐隐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海滨故人》收入十四篇小说,“前头的七个短篇小说  相似文献   

20.
沈平 《江海纵横》2002,(5):32-33
“五四”时期登上文坛的女性作家中,庐隐是创作小说最多的一个。在1919年到1934年的短短15年间,庐隐共创作了60余篇短篇小说和四部中长篇小说,在当时赢得了巨大的声誉。周乐山在悼念庐隐的文章中说:“凡是略微看过新文学书籍的人.没有不知道庐隐女士的”。对庐隐小说的创作成就。30年代有人就评论说:“庐隐是与冰心同乡而又几乎齐名的女作家,她的创作无论在质上或量上,都不见得比冰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