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俄国形式主义文论有一个完整理论体系,它立足于“形式”,对文学本质、文学创作过程、文学作品的本身、文学作品欣赏与批评,乃至文学发展作出了富有启发性解释,形成了系统的文学观。事实情形并不是象国内评介者为了照顾自己的著述体系只对其发展分几个阶段论述或挑选几个代表理论家对其重要主张作一简单评述,否则,它不会产生那样久远影响。然而这一体系是潜在的,需要在充分掌握各位形式主义文论家理论精华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发掘出来,本文试图对这一潜在体系进行较全面的描述和整理。  相似文献   

2.
中国文论重建的困惑与反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就学界关于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存在意义和话语资源这些事关文学理论重建的基本问题的识见进行了清理,特别对中西文论会通研究提请反思,试图通过这一工作呈现出现时代文学理论研究的可能路向。  相似文献   

3.
传说桐城论局限于以唐宋八家之文来载程朱之理,以孔孟之道至程朱之道作为古文“义理”的全部内容,并以这种纯“义理”为荣。虽然刘大櫆、姚鼐、方东树、姚尝都提曾到过“经济”,但终因对经济缺乏深刻体会、内容空洞,又受到纯“义理”的制约,因而成为古文家们的口头空谈,姚鼐试图以“考据”对义理有所补救,但仅把考据的汉学作为一种工具,处于从属的地位、服从“义理”,以“考证助文之境”(《与陈硕士书》)限制了对汉学求实精神的吸收。至方东树更是对考据之汉学大加挞伐。曾国藩则以经济和考据充实义理,使义理具有崭新的内容和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4.
本文追溯了近代同光体诗派与有清一代桐城诗派的渊源与联系。以姚鼐为中心,梳理了桐城诗派的起源与理论核心,向前追溯到明末清初的钱澄之与乾隆时期的姚范,而姚鼐论诗最大的特点是熔铸唐宋,以文论诗。这种兼采唐宋的论诗特色,在他弟子方东树、梅曾亮身上亦多有体现。曾国藩是桐城派与宋诗派联系的一个重要关节,而曾门弟子中,吴汝纶思想开明,与同光体诗人多有交往。范当世一辈以及桐城派殿军姚永概等人的创作,则可证在晚清民国文化转型的易代之际,同光派与桐城诗派所要面对的相同文化运命,他们实属同一阵营。  相似文献   

5.
中唐伟大文学家韩愈 ,尽管其一生并未建构出一套完整的文学理论体系 ,然而他在诸多诗文中表露出来的文学思想和审美趣味 ,在当时乃至后世都起着积极、深远的影响。究其原因 ,就是因为他顺应时代的潮流 ,在坚守儒家道统的同时 ,注意吸收当时被视为“异端”的道、佛、墨、法等诸家有益的思想成份 ,自觉地解构和超越了先秦两汉儒家正统的文论 ,从而使其文学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符合了时代和人们的审美需要。  相似文献   

6.
知青文学从"自恋"走向"自省",说明他们已经开始从早期的幻想式回忆中,学会了真诚地对自己进行反思.但在知青运动三十周年前后出现的知青"反思"文学,并没有产生知青作家所预期的社会轰动效果,其真正原因在于缺少真正发自灵魂深处的"自省".因此,在知青运动四十周年即将到来的时候,关心知青文学的人们希望看到的,就是知青文学能够真诚地通过"反省"向世人敞开自己的灵魂.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毛泽东教育改革观的特色作了初步探讨,认为毛泽东教育改革观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人民性、实践性、民族性、科学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向"致用"倾斜,是茅盾文论的基本特色,这一点在他未进入文学创作前的早期文论中表现更为明显.政治的热情影响了他对文学审美性的关注,也使其文论的学术价值不在文论本身而在文论之外.它启示我们思考茅盾文论的价值所在,也启示我们思考学术价值与人生定位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五四”时代的郭沫若,把艺术美的核心归结为主观情感,把艺术美的创作过程看作是主体情感的巨大艺术冲动和灵感境界不由自主的直觉表现,那么文艺的社会职能或曰目的是什么呢,亦即文学创作主体的情感表现对于社会的作用是怎样的呢? 当“五四”思想解放运动冲破传统的束缚之后,传统的文学价值观已不再为中国现  相似文献   

10.
与其他文学学科相比,文艺学是新时期以来变化最大、也最不稳定的学科,其生存的合法性危机也常被提及,这导致新世纪文艺学建设成为一个充满挑战性的话题。为此,笔者邀请了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的文艺学专家就这一问题发表看法。复旦大学朱立元教授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指出新世纪中国文艺学建设与发展的关键,应是紧密结合中国文化、文学发展的现实语境,着力思考“中国”问题。北京大学王岳川教授从当代中国文论流派创新的角度,认为回归文论的原创性,着重流派创新,是走出文艺学所遭困境的必由之路。北京师范大学王一川教授从特色文论与兴辞诗学的建构出发,不追求通常意义上可与批评脱钩的普遍有效理论,明确提出建立以具体批评方式呈现出来的兴辞诗学理论。笔者则认为,以本质主义为方法论的经典文艺学,在接纳反本质主义方法论时,不应以维特根斯坦为标竿,而要回到波普尔的理论原点;应当面对古代文论研究进行扩容。这些讨论提出了文艺学今后发展的一些思路和可能的建设方案,或有助于引起大家的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1.
“文学性”问题,在今天主要讨论的是社会变迁中的文学身份定位问题。当代中国在文学的对象、文化知识建构、文化误读和文学误读,中国文化“身份”等方面出现了一些争论,显示了文学身份认同的危机。中国文论身份出现了辨识上的危机。文论的创新与中国立场紧密相关,文化和文论创新有助于推进新世纪“中国形象”的立场定位。在当代中国,文论体系创新尚无哲学根基,文论范畴创新尚无文学的丰厚土壤,文化创新又变成学科的身份无定,因此,文论流派原创是文论创新最切实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狂欢节具有极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内涵,但它们都相当程度地融于游戏之中,演变为文学语言。《巴黎圣母院》描写的中心情节,甚至包括相当多的次要情节几乎都与狂欢节诸多民间游戏融为一体.并且以诸多游戏特别广场游戏构成其强烈的动态性,又以密室游戏演变为静态性,但无论游戏本身或游戏主体均已发生变异而具有了深刻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3.
两汉文论与两汉文学处于同一时空,故不得不发生种种关系,但二者在整体文化属性上却又分途异趋,故又不得不发生种种特殊之关系。那么,这些特殊关系呈现为哪些具体形式呢?综而观之,本文以为主要表现为两种基本的形式:冲突关系与整合关系。一、冲突关系由于两汉文论总体上属于北方文化而两汉文学总体上却属于南方文化,加之北方文化与南方文化在先秦有“相黜”的传统,所以,二者的冲突是必然的,主要表现为两汉文论对两汉文学的贬抑与批评。这批评又可分为对汉赋的批评、对汉赋的鼻祖屈原及其作品的批评。世人多言对汉赋的批评自扬雄始…  相似文献   

14.
新批评"自律性"文学观源流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批评的自律性文学观是对文论史上被冷落甚至被抹杀了的文学独立价值的再次申说和改写。从“审美不涉利害”到“为艺术而艺术”,从“非个性化”到“文学的内在必然性”,从“本体论”到“意图谬见”、“感受谬见”和“起因谬见”,新批评将作品变成了一个与作者、读者和现实无关的独立自足的文本。这种绝对化的文本崇拜,使文学研究具备合法性、超越性和神性的同时也丧失了有效性、现实性和人文性。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文论的体系性问题是深入研究马克思文论的重要问题,随之而来的马克思文论的文学基点.问题就成为确认马克思文论体系的基点问题。当下仍被坚持的在体系性及方法论上用马克思学说体系推认马克思文论体系的简单化做法,导致马克思文论的文学基点的疏忽,更导致马克恩文论的误读,这尤其见于对马克思文论构成核心的现实主义的误读。马克思文论的文学基点在于与现实生活具有相似关系的文学作品中的关系具体,从创作与批评说,这是见于文学作品的关系具体表象。它.-j-~成为观念批判的对象,但它本身是非观念的。这使得对于真实性的历史必然性的要求及对于典型的个别与一般等的阐释并不符合马克思的文学批评实际。马克思的批评的文论体系建构于对文学作品关系具体的批评,辩证唯物论的方法是对文学作品中关系具体的基本分析方法,关系具体的真实性分析则既是批评的重点又体现为批评的具体运作。关系具体分析贯穿于马克思的文学批评选样及文学批评过程,批评中马克思对于关系具体的深入,则实现着他的渊博知识、批评个性及人生经验的综合。  相似文献   

16.
桐城谚语在语言表达上注重修辞艺术.在语音上具有音乐性,单句形式谚语以五言、七言为主,节奏鲜明;复句形式谚语大多押韵,押韵形式灵活多样.在用词上常对举使用反义词,使音节整齐对称;善于运用当地方言词,使谚语呈现出很强地域色彩,更有利于谚语为当地群众服务.在句式上"整"中有"散",给人一种参差美.并运用多种修辞格式,不仅使谚...  相似文献   

17.
民国文论对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三大文学思潮的推介、阐释、论述和传播,为民国文学倡导“真的文学”“人的文学”“平民文学”,主张“自我抒情”,注重非理性主义精神的表现,提供了极具广度和深度的理论支持。同时,民国文论所提出的一系列重要的文学思想和主张,为推动民国文学三大思潮的演化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坚实的平台,为民国文学确立现代意义的创作原则,建构现代文艺理论体系,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日本文学选读课教学往往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把西方文论引入日本文学选读教学,让学生学会运用西方文学批评理论从各个角度分析作品,就可以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展开交流对话,彼此充分听取各自对作品的不同理解,加强对作品的探讨,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体验理论思维的乐趣。  相似文献   

19.
西方文论与日本文学选读课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日本文学选读课教学往往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把西方文论引入日本文学选读教学,让学生学会运用西方文学批评理论从各个角度分析作品,就可以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展开交流对话,彼此充分听取各自对作品的不同理解,加强对作品的探讨,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体验理论思维的乐趣.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韩愈提出的三组矛盾的文学审美命题,包括“修辞明道”与“以文为戏”、“师古贤人”与“陈言务去”、“不平则鸣”与“其言蔼如”,揭示出韩愈文论观表面的矛盾性与内在的统一点,认为这种理论上的互相补充呼应,对立而统一,使得韩愈的文学思想成为自给自足的圆满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