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李意 《阿拉伯世界》2005,(2):22-23,13
伊拉克是一个以阿拉伯人为主的多民族国家,在近44.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2600万伊拉克人,其中阿拉伯人约占73%,库尔德人约占21%。伊拉克的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北部库尔德地区的官方语言是库尔德语。作为一个伊斯兰国家,伊拉克境内除少数人信奉基督教或犹太教外,全国有95%的人信奉伊斯兰教,其中什叶派穆斯林占54.5%,逊尼派穆斯林占40.5%。北部的库尔德人也信仰伊斯兰教,他们多属逊尼派。历史上,逊尼派、  相似文献   

2.
地处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的阿拉伯国家有许多共同点,其绝大多数同属阿拉伯民族,信奉同一宗教伊斯兰教,有着共同的官方语言阿拉伯语,风俗习惯也大都相同.但是,阿拉伯国家之间又有很多差异,各具特色,其中位于阿拉伯半岛南端的阿曼苏丹国在地理、历史、政体、社会风俗等诸方面,便颇具特色,仅阿曼人的服饰恐怕在当今世界上就是独一无二的!  相似文献   

3.
在阿拉伯近代历史上,有一个传奇式的英国人.由于他与阿拉伯人的特殊关系,以及他在阿拉伯民族独立运动中的独特作用,人们对他褒贬不一,毁誉参半,有人称赞他是“战争英雄”,也有人咒骂他为“殖民骗子”.这个人就是托马斯·爱德华·劳伦斯,也被称为“阿拉伯的劳伦斯”. 劳伦斯于1888年8月出生在英国威尔士多塞特郡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是这个家庭的五个儿子中的老三.8岁时,全家从多  相似文献   

4.
伊拉克是一个以阿拉伯人为主的多民族国家,在近44.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2600万伊拉克人,其中阿拉伯人约占73%,库尔德人约占21%.伊拉克的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北部库尔德地区的官方语言是库尔德语.  相似文献   

5.
阿拉伯民主运动对长期遭受西方支配的阿拉伯世界的自主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历史机会,但是随之上升的政治伊斯兰力量,却开始展现出缺乏包容性和轻视妇女的弱点. 过去一年中,大中东无疑是全球最动荡不安的地区.主要的原因是,这一地区不仅聚集了当今世界上最尖锐的种族、宗教、社会矛盾,而且因为历史的机缘集中在同一时期交织爆发.  相似文献   

6.
半个多世纪来,中东地区一直存在周期性的动荡和战争,严重阻碍了该地区正常国际关系的建构,也使阿拉伯民族的凝聚力和同外部力量抗争的能力不断受到挑战.外部力量对该地区的激烈争夺、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油气资源以及中东国家之间的尖锐矛盾是造成动荡和战争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法国外籍军团里的中国人文/蒋建平   图/久辛去年十月,现年25岁的中国籍法国兵吴逸云在离开家乡5年后又重返故乡浙江温州省亲。他诉说了在法国外籍军团服役三年多来的酸甜苦辣。难跨的外籍军团门槛法国外籍军团具有百年历史,战功赫赫,举世无双。用"上百国籍一...  相似文献   

8.
阿拉伯人居住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对诸多问题存有歧见.在对阿拉伯国家历史发展进行梳理后,可以发现,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阿拉伯人已形成了现代民族所必需的一切特征,由于其历史发展的特殊性和宗教、地理等因素的影响,阿拉伯民族虽内部存在差异,民族意识表现也不稳定,但民族团结、合作依然是未来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9.
一、战后阿欧夫系二战结束至六七十年代,阿拉伯国家纷纷摆脱殖民统治,取得国家独立,欧洲人在中东地区的势力逐渐消退,阿欧关系时紧时松,呈不稳定状,具体表现为:1956年第二次中东战争期间,阿以矛盾激化,一些阿拉伯国家和英法中断了外交关系.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期间,欧共体各国的对阿政策出现分歧,如法国总统戴高乐不屈从于美国的压力,公开与美国唱反调,不仅不支持以色列,而且还在许多场合谴贡以色列的侵略行为.在1973年的十月战争中,阿拉伯人用石油武器有效地抑制了欧洲势力对以色列的支持,使欧洲各国真正认识到阿拉伯地区对欧洲的重要性,有了新的感受:一是阿以冲突导致该地区长期不稳定,使欧洲南大门的安全受到  相似文献   

10.
阿拉伯国家地区,是世界主要宗教发源地之一,历史上,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先后在这里留下过许多宗教遗迹和神秘的传说.今天,伊斯兰教又成为各个阿拉伯国家的国教. 伊斯兰教产生的时代背景伊斯兰教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原因.公元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上的部落制度处于瓦解状态,社会动荡,阶级分化,贫富悬殊.由于世界两强——波斯帝国和罗马帝国争夺势力,战争不息,阿拉伯半岛上的古商道深受其害,相继转移,这给依赖商道过境贸易而生活的部落  相似文献   

11.
国际伊斯兰宣传工作者协会最近在阿布扎比成立,该协会是根据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新闻文化部第一国务秘书阿卜杜拉·努维斯倡议成立的.协会有沙特阿拉伯、摩洛哥、科威特、英国、法国和中国的穆斯林新闻工作者和业余作者参加.协会旨在交流经验,加强对穆斯林国家和地区特别是阿拉伯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风土人情、历史古迹的宣传工作.协会成员可以在国际伊斯兰宣传工作者  相似文献   

12.
在英国,阿拉伯侨民是最早的侨民之一。早在上世纪末,就有也门和叙利亚人来英伦三岛定居。英国的阿拉伯侨民来自23个阿拉伯国家,处于松散无组织状态,约逾225万人,大部分集中在伦敦及其周围地区。从历史上看,可分为三代。第一代是本世纪40年代来自也门、叙利亚的阿拉伯人。第二代  相似文献   

13.
阿拉伯世界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国家众多,部落纷繁。7世纪初,阿拉伯部落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统一后,便展开了大规模的对外征服运动,不仅将伊斯兰教传至被征服地区,而且还促进了阿拉伯语的传播。但是,阿拉伯半岛自古部落林立,各部落在语言习惯上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以部落为基础的各远征军在被征服区域的长期驻扎,以及政治、经济、宗教等原因引起的阿拉伯部落迁徙活动,将这些部落的语言习惯带到了他们生活的新天地,并且影响了当地居民。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活环境的变迁,逐渐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且渗透着某些阿拉伯部落语言习惯的各种方言,使今天的阿拉伯世界呈现出通用阿拉伯语与千姿百态的阿拉伯方言并存的局面。 不同地区的方言在语言习惯上固然有很多差别,但历史上一些联系比较密切的地区,其方言也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鉴于也门与海湾地区有陆路走廊相通,阿拉伯半岛与苏丹隔红海相望,也门人曾是伊斯兰征服运动的主力军,盖哈坦人及阿拉伯半岛中部的一些部落曾西渡红海迁居苏丹或东涉沙漠迁居阿拉伯湾沿岸等情况,这三个地区的主要方言,存在相似现象,现将词法方面的某些相似现象简述如下: 一、将一些词中的读成 苏丹方言将等读成也门人将读成阿联酋人将读成。 有些阿拉伯语言学者将这种现象归结于和  相似文献   

14.
阿拉伯国家是指以阿拉伯民族为主的国家。这些国家的大多数居民信仰伊斯兰教,有共同的语言——阿拉伯语。现有21个国家、1个地区,总称阿拉伯世界。分布在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东北部。东起东经60°,西至西经18°;南起南纬4°,北至北纬38°。总面积约1400多万平方公里,占整个  相似文献   

15.
两伊战争是80年代发生在中东地区的重大历史事件.本文旨在分析两伊战争的缘起、久拖不决的原因和美苏政策,并着重探讨战争的历史遗产,特别是对后来的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陈万里 《阿拉伯世界》2004,(5):25-27,41
半个多世纪来,中东地区一直存在周期性的动荡和战争,严重阻碍了该地区正常国际关系的建构,也使阿拉伯民族的凝聚力和同外部力量抗争的能力不断受到挑战。外部力量对该地区的激烈争夺、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油气资源以及中东国家之间的尖锐矛盾是造成动荡和战争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一、人口发展现状 阿拉伯世界人口的年均增长率约为3%,每年增加700多万人,是世界人口高增长率地区。 阿拉伯国家的人口出生率有3种情况: 1.出生率在4.5%以上的国家有索马里、也门、阿曼、吉布提、约旦、毛里塔尼亚与苏丹; 2.人口出生率低于3.5%的国家有黎巴嫩、巴林、阿联酋、卡塔尔、科威特、突尼斯与埃及; 3.其他阿拉伯国家介于前两者之间。 阿拉伯人口死亡率为:索马里2%,毛里塔尼亚1.9%,吉布提1.8%,苏丹与也门1.6%,其他阿拉伯国家均在1%以下。 二、人口发展政策与趋势 阿拉伯各国的人口发展情况差异较大,各国在人口问题上的态度与政策可分为下列几种: 1.产油国,如利比亚、伊拉克、沙特等梅湾国家,拥有大量的石油美元,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缺乏劳动力。所以都持鼓励生育的态度。  相似文献   

18.
"9·11"事件后,在"反恐"的名义下,美国发动了阿富汗战争,继而又发动伊拉克战争.在军事打压的同时,小布什政府又提出"大中东倡议",对阿拉伯-伊斯兰世界进行"柔性改造",亦即借传媒力量来影响和控制阿拉伯-伊斯兰国家,进而争得民心,实现军事手段所无法达到的目的.因主客观原因,修复美国在阿拉伯-伊斯兰世界的形象成为美传媒外交的重要内容.从目前来看,小布什政府在阿拉伯-伊斯兰世界的传媒外交尚未取得成功,美国的国家形象也未获得改善,甚至有愈抹愈黑的迹象.这与美国在中东一贯推行的双重标准、阿拉伯-伊斯兰世界本土传媒的反弹和美的霸权心态等有关.  相似文献   

19.
阿拉伯人是一个民族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成娟 《阿拉伯世界》2001,(2):54-57,43
阿拉伯人居住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对诸多问题存有歧见。在对阿拉伯国家历史发展进行梳理后,可以发现,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阿拉伯人已形成了现代民族所I必需的一切特征,由于其历史发展的特殊性和宗教、地理等因素的影响,阿拉伯民族虽内部存在差异,民族意识表现也不稳定,但民族团结、合作依然是未来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20.
阿拉伯国家政制变革的根本原因包括阿拉伯国家的开明领导、国民和妇女的变革要求等.为适应阿拉伯国家政治现代化进程的需要,阿拉伯国家的开明领导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便开始致力于政制变革,如适度扩大公民政治参与、扩大公民自由、提高妇女地位等.但由于历史、宗教、文化等原因,阿拉伯国家的政制变革进展缓慢,在新的历史时期,阿拉伯国家的政制变革进程仍然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