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文艺反映论与“物感”说、文艺服务论与“言志”“载道”说、主体修养论与“养气”说、典型化论与“形神”说、两结合论与“奇正”说、动机效果统一论与“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说以及推陈出新论与“通变”说等几个方面的相关性比较,论证了毛泽东文艺与我国传统诗学之间的文化渊源关系。作者意在说明,毛泽东文艺思想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我国传统诗学进行创造性转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的“推陈出新”论,作为其人民本位的文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共时态意义上,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化继承性学说和批判辩证法思想的中国化发展;在历时态意义上,又是对传统诗学“通变”说的现代性与革命性转化。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提出的“两结合”的创作方法是承继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而来的.毛泽东1939年的题词和1958年的讲话,都没有明确把“两结合”作为一种创作方法,它后来之所以变成一种独立的创作方法.与1958年的中苏关系有关.作为一种文艺理论,它主要由周扬等人阐释而成.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两结合”的创作方法更强调革命的浪漫主义.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运用唯物辩证原理与历史批判方法,在“用”和“体”的层面推动了关于孔子思想的哲学研究,形成了一系列辨识、批判、重释、改造儒学的重要论断和哲学成果。毛泽东对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做出的历史处置和辩证思考,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个结合”在辩证生成、曲折发展中发挥科学理论与文化传统双重效用的内在逻辑,为新时代纵深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结合”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三突出”这个修正主义的反革命文艺主张,本来是对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下称“两结合”)创作方法的篡改和背叛,可是长期以来,却被“四人帮”之流吹嘘为“两结合”创作方法的“具体运用”。这是彻头彻尾的谎言。马克思主义认为,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毛泽东论文艺》第26页)。所以,凡属创作方法,则必然是作家在一定阶级的世界观指导下,艺术地反映生活所恪守的基本原则。不同阶级的作家,由于世界观的不同,他们所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文心雕龙·辨骚》中的“奇正华实”说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加以补论。其一,补充介绍齐梁时期孙子《兵法》的研究状况,由此考察孙子《兵法》在当时产生的文学影响,以及《兵法》对刘勰文学思想的影响和启迪;其二,在上一个层次的基础上,补充说明并论证“奇正转换”论是对作为艺术张力控制论的“奇正华实”说的补充。其三,刘勰引兵入文的“奇正”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毛主义”一词,是在美国反苏反华反共狂潮弥漫的政治气候中,由史华慈首先创造出来的,用以说明毛泽东的革命战略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的“异端”。这一概念的提出,在此后的二十几年中不断地引发出一次次的关于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关系的论争,史华慈本人也受到了来自左右两派的批判与攻击。这个过程,既客观促进了西方毛泽东学从新闻传记向学术研究方面的转变,也为我们研究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打开了更为广阔的理论空间,提供了更多的方法论启迪。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提出的“两个结合”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语境下的重要命题,其提出、确立、丰富及深化的过程是对“中国向何处去”这个时代之问的有力回答,是对中国近代思想“古今中西”之争的理论印证。毛泽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是“两个结合”理论应用于中国民主革命实践基础上的早期经典表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文明的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理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作为先进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探索中国道路中,不断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指导中国具体革命实践;作为先进文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性互动中,不断生成现代化的中国新文明形态,巩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地位。  相似文献   

9.
冯契诠释中国哲学史的特色之一是坚持“史”“论”结合的学术立场。以“史”“论”结合的学术立场诠释中国哲学史的依据:其一,哲学是哲学史的总结,哲学史是哲学的展开;其二,哲学史的创作必须自觉地以某种哲学元理论为指导;其三,中国哲学史著作的创作者必须拥有哲学家和哲学史家的双重身份。冯契以“史”“论”结合的学术立场诠释中国哲学史经历了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历程,其包括20世纪40年代在西南联大清华研究院当研究生时思想的萌发,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华东师范大学进行的探索与著述。冯契以“史”“论”结合的学术立场诠释中国哲学史体现在他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诠释中国哲学史,以“智慧”说哲学立场诠释中国哲学史,以“螺旋式圆圈结构”诠释中国哲学史。  相似文献   

10.
[摘要]王国维“无我之境”说与艾略特“非个人化”理论,作为中西两种颇具代表性诗学理论,其对诗歌抒情主体、抒情客体及其读者接受等理论命题的认识既有契合,亦有分 歧。对之进行系统比较,对中国当代诗学理论的发展具有很高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的意境观是对中国意境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经验和自己诗词创作经验的正确的理论概括。意境理论是对中国诗歌创作创新的理论概括。“兴”中意象的独立性及其创造性组合,形成意象的虚实关系,是意境诞生的前提条件,是诗形成言外之意,韵味无穷的奥秘所在。毛泽东强调意境要高尚,从动态营造意象,写出事物的性格,使之“有变化”,“见出诗之波澜”。毛泽东的诗词创作善于营造意象,构成意境,因而意蕴丰富,意味无穷,富有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2.
针对周泽雄先生从九个方面对毛泽东诗词提出质疑,指出其提出的毛泽东诗词数量较少,意象残缺,遣词不工,格律失范,虽有些"气魄",但没有多少诗味,又不能使人受到多大启迪的观点是缺乏说服力的,其试图对毛泽东诗词进行全面否定的做法是错误的.周先生对毛诗"偏于豪放"的特点缺乏全面深刻的把握,导致其立论和观点有失公允,其对毛诗自以为是地"修改",更是令人难以容忍.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调查研究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事业成功的重要法宝。认真学习和研究毛泽东调查研究理论,对于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转变党的作风、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以及解决当前的各种新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以实事求是为精髓的多层次的理论体系,是内容的层次性、灵魂的整合性和精髓的根本性的统一.毛泽东思想体系的多层次性决定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在1957年至1976年经历严重曲折,这与毛泽东个人认识上的偏差和理论迷失直接相关,而毛泽东个人认识偏差和理论迷失的直接诱因是中苏关系的恶化。中苏对待斯大林错误的初步分歧导致毛泽东改变对中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判断;中苏关系的恶化加深了毛泽东对国际国内修正主义危险性的认识;中苏关系的破裂强化了毛泽东对“继续革命”的必要性的认识。毛泽东思想发展经历的重大曲折是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互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的“自觉能动性”思想是毛泽东人生价值理论的一个重要特色,也是毛泽东矛盾转化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自觉能动性”思想体现了物质与意识、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体现了实践第一的观点,是中国革命所以能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失败到胜利的重要经验之一;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的典范。  相似文献   

17.
诗歌创作理论与实践,是毛泽东诗歌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诗歌创作的精神实践性质、主客体条件、思维特性及诗歌语言等方面,可以探讨毛泽东关于诗歌创作规律和方法的理论,这些理论在毛泽东的诗歌创作实践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政坛领袖与旷世文人两种不同气质的完美组合,是毛泽东早年确立的志士加雅士的人生塑造走向的经典结晶.这反映在毛泽东的诗词创作上,便呈现为沿着中国诗史中唐风宋调的两套路数不断拓展,而使其诗词具有开阔的艺术空间和典范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阶级分析法理论的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评价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法运用的问题上,我们不应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不管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成功坚持和发展,还是在建国后出现的失误,它们都是毛泽东依据各个时期实践活动主题作出的积极探索。即使在今天,他对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法运用所产生的理论,仍然有许多值得我们深刻反思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现代化的张力与现代性忧虑所形成的“力场”,构成了毛泽东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的问题意识,如何建构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性方案从而规避西式现代性弊病,成为毛泽东始终关注与思考的核心问题。深化毛泽东现代性思想的研究工作,应当从思想史发展的整体历史线索出发加以把握,即从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宏大背景与社会主义在中国实践(从传统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微观历史进程相结合的双位视角出发,综合透视毛泽东的现代性思想,并对其进行基本的思想史定位。作为现代性本质特征的流动性,从根本上决定了毛泽东现代性思想在当代不同的历史情境中不断引起回响,并以显性或隐性形式影响着当代中国现代性方案的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