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法律硕士培养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为高层次的复合型、实践型法律人才的法律硕士的培养,为我国的法制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当如何培养面向21世纪的新型法律人才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该文从我国法律硕士培养的实际出发,指出法律硕士的培养模式应当朝着复合型、专业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努力。  相似文献   

2.
我国法学本科教育应当以培养法官、检察官、律师等高层次的复合型、应用型法律职业人才为培养目标。在法律职业教育背景下的国际经济法课堂教学改革也应担当起重任。授课教师在正确认识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关系的基础上,应将互动式教学理念贯穿于课程始终,把国际关系理论引入相关教学内容,并有针对性地、适时地采用双语教学。不仅要丰富学生的法律专业知识,更要提高学生的法律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3.
论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高层次复合型的法律人才是各国面向21世纪高等法律教育发展战略中的最主要议题,本文就我国的高等法律教育应如何顺应这一世界性历史潮流,改革现有的法律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以便培养出更多的复合型法律人才,更好地服务于未来社会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剖析了复合型法律人才需求的动因,提出了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途径,以及为我校乃至我国高等法学教育亟待解决的这个迫切问题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的重要方式。我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美国 J D 教育制度相比较,有一些相同之处但也存在一些急需完善的问题:定位不明确,培养目标与实际操作有距离,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亟待改革,对培养法律人才的综合能力重视不够  相似文献   

5.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简称J.M)是中国培养高层次、复合型法律人才的重要方式。它与美 国J.D(Juris Doctor) 教育制度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也有许多亟待完善的方面。笔者对两 国法律硕士教育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比较,提出一些改革建议,希望 能对中国的法律硕士教育改革起到一些参考性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等院校要培养大批适应时代需求的高层次新型人才。在深入分析复合型人才内涵的基础上,着重从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部件上做了深刻阐述,构建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为21世纪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7.
论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人才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图书馆步入了数字化阶段。数字图书馆的出现,对传统图书馆的一个强有力的挑战,并且对图书馆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人才的培养是关键。只要我们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采取有效的培养措施和途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一定会出现在图书馆的各个业务岗位上,满足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需求,加快图书馆数字化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对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再认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法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加入WTO后,中国加快了法制建设的步伐,法律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法律职业的范围更加广阔,培养复合型人才已经成为高等法律教育的主要方向.从中国法律教育现状出发,分析了目前作为"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法律硕士教育的缺憾,提出应将"双学位"教育作为"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9.
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的法学教学模式与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和司法改革的背景下,人们发现单调刻板的理论框架式和学院式的教学方法,不能满足社会对复合型法律人才的需求.为此提出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的教学模式:二学位的教学模式,提出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应用的"诊所"式教学和情景教学的新方法,最终使学生在交流与自我反思中主动获取知识,提升能力,成为复合型的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10.
中外合作办学是对我国教育体制一种重要的变革,是结合我国现行相关法律制度,从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综合性、国际性以及复合型人才的角度,完善现行教育体制而建立的一项重要体制。针对中外合作办学中相关法律的不足提出相关法律建言,以期对完善相关立法起到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法学双语教育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法学教育中引入双语教学,培养既懂法律又懂英语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提升我国法学教育质量,与国际接轨的一种现实可行方法。文章指出法学双语教育的价值取向应当是专业教学而不是语言教学,是为社会培养遵纪守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2.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经五年了,作为担负着司法行政两大职能即法律服务与法律保障为主体力量的律师队伍,正面临着极大的机遇和挑战。虽然经过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律师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意识到,中国的律师队伍应积极应对机遇和挑战,法律服务应与国际接轨。通过对当前影响和制约律师事业发展的因素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法律硕士(JM)培养目标是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专门人才。高层次是研究生的规格与标准不能降低;复合型是多种知识、素养与能力的交叉、融合,是法律职业的特定要求;应用型是应用法律专业知识分析、解决法律实务问题的能力,是专业学位的基本要求;三者同等重要、同时作用、相互支撑。  相似文献   

14.
高校双语师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随着外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中国高校的双语教学问题已日益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通过一项问卷调查揭示了高校双语教学存在的许多问题 ,尤其是师资的问题 ,并分析高校双语师资的现状 ,提出解决双语师资问题的对策 ,以便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5.
邵菁霞 《金陵瞭望》2011,(10):97-97
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是教育部、国家计委首批批准成立的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是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和软件产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要而建立的,旨在为我国软件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推动力,支持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部署,培养复合型、实用型、国际化的高层次软件人才。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教学科研实力雄厚,在全国排名前列。  相似文献   

16.
非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攻读中医学研究生的试点工作是培养中医学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新模式、新途径。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应首先把好生源关,重视招考中的复试环节;明确培养目标,制订合理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以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为前提;根据中医学专业的特点,周密设计实践环节;加强培养过程中的质量监控措施;建立有效的培养和管理机制。并对今后的培养工作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相似文献   

17.
如果把“使学生成为能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高层次、应用性、复合型、国际化的专门人才”作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的目标定位,那么这一定位就应该在培养要求和课程设置上得到反映,并通过培养思路的创新来实现.对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培养,从专业学位的性质考虑,固然需要强调能力的培养,但同时也不可忽视汉语基础的夯实;就能力来说,不光需要有熟练的教学技能,同时还需要有良好的研究素质.作为高层次的汉语国际教育的专门人才,不应该是只会教书、不会思考和研究问题的“教书匠”,而应该是“知”“能”兼备、能“教”能“研”的行家.激发创新意识,培养探究能力,这对学生来说,将是一种受益终生的教育,这也符合现代教育理论所主张的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不能满足于表面上的“高层次”,应该追求实际上的“高水平”,培养出真正学得好、用得上、信得过的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值得反思的是,新时期以来,我国的汉语国际推广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基础还不强实,队伍素质也有待提高.应该说,大规模的对外汉语教师的培养,是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起步的.我们应该高瞻远瞩,抓住机遇,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培养入手,加强对外汉语教师队伍的建设,推进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发展,这样才有助于加快汉语的国际化进程,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18.
综合性、复合型人才是现代社会人才需求的主流方向,用人单位也更青睐综合素质强的毕业生。中国加入WTO后,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对法律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二课堂活动在法科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中有重要的作用,应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促进法科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为满足社会对实践型人才的需求,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在分析了目前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现状基础上,从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三个方面提出了校企深度合作的倒序混合的全方位的专业硕士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具有扎实的民商法专业理论知识的复合型法律人才在法律人才中的需求比例将越来越大。然而,从目前商法教育来看,尚局限于"以法论法"的注释法学教学模式,对于交叉学科综合研究重视不够,学生的综合能力差,存在"高分低能"现象,法学专业复合型人才的供给短缺问题日益严峻。这和市场经济生活方式不相契合,和中国的市场法治实践也存在着严重的脱节。在商法教学中引入经济分析方法对改变商法教育的现状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对于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