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自主创新,既可以理解为一种国家战略和发展道路,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科技创新方式。目前,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关键技术自给率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因此,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是解决自主创新瓶颈问题的战略选择;加快区域创新体系的完善是推进自主创新的实现途径;完善自主创新的机制体系是推进自主创新的现实保障;加强自主创新环境建设是推进自主创新的可持续需要。  相似文献   

2.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观,也是生活中的大智慧。感恩教育不仅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需要,更是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大学生感恩教育创新工作只有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指导实践,以创新为突破口,才能取得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3.
唐诗句法修辞的运用和创新的过程,其实也是为自己创造接受语境,从而为获得理解和接受、产生修辞效应准备基础和条件的过程。作为唐代诗人们的一种个体行为或群体行为,借助句法修辞对语境进行创造,对诗歌句法修辞的理解和接受、创新和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创新精神是指引起和促进创新新活动的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和个体特征,它包括创新观念、创新意识和创新品质三个互相联系的层面,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涉及教育的许多方面的改革,也有待个社会教育观念的转变,本文从学校管理的角度,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党的“三个代表”要求为依据,结合高校组织工作实践,立足组织工作的创新,从领导班子创新、干部队伍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党风队伍建设创新和知识分子工作创新五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并指出,高校组织工作的创新,关键是组织工作干部观念的创新和素质和提高。  相似文献   

6.
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创新人才和进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重担,创新是高校教学和科研的灵魂。必须用创新的观念指导教育教学改革,将创新思维引入教学、科研及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工作,才能开创教学科研工作的新局面,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创新并不神秘,也非高不可攀,我们的身边就不乏其例。我院梁桂明教授发明和推广应用“非零分度锥综合变位曲齿锥齿轮副”就是一个典型事例。他的发明和推广历经27年,从其发明思想的萌生、新理论的起源,新发明的实现直至向生产力的转化,处处无不体现出创新的思维,无不表现创新思维的巨大威力。…  相似文献   

7.
创新具体贯穿在编辑工作的全过程中。选题策划是整个编辑活动中最具创新性的环节。而甄选作者也要以理论创新为标准,强化积极学术规范意识。而就编辑工作的实质而言,编辑活动是对作者的稿件进行审理的一种精神劳动,这种劳动具有强烈的主体性与创造性。  相似文献   

8.
研究性教学是目前国际上普遍推崇的一种教学模式,具有重参与、重应用的特点。作为一种激发学生自主与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为推进高校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了一条切实有效的途径。本文主要从研究性教学的构建目标、构建机制、实施策略等几个方面,来探讨改进我国高校的教学工作,以期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在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进程中,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作用,调动和发挥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国企改革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这就决定了新世纪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将与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一样与日俱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笔者认为:要创新和加强企业思想工作必须以改进求加强,以创新促发展,深刻理解情感投入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在实践中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环节。   一、情感是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线   1、情感是人们潜在的精神能源,也是人们产生心灵共鸣的心理基础。思想政治…  相似文献   

10.
以创新为灵魂,改善和优化高校整体育人环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创新已不是一个一般的教育目标和要求,而是关乎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大事。跨入21世纪,我们民族,我们的教育奏出的主旋律应是创新。“大学应该成为科教兴国的强大生力军。”高等教育应当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为己任,为发展国家的经济与科学文化作出自己的贡献。高等教育工作者要自觉地以创新为灵魂来审察和改进我们的工作。创新,既代表一种实际的本事和能力,也反映一种精神和思想状态。大学是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的,她应当体现人们对未来的追求,体现人们的理想,所以她必须高于现今的社会。一些当今社会允许存在,但不合理的、低级的现象,在大学里就应当受到抵制  相似文献   

11.
多层次创新能力培养的系统模式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等教育存在的目的在于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传统的培养模式,重接受轻创新、重知识轻能力、重守业轻创业、重单干轻合作、重单一轻复合。因此高校应对现有的教育方法,教育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增强专业设置的灵活性,积极发展新学科,下大气力培养一大批能力结构立体交叉,知识结构多元复合具有战略思维、世界眼光的大学毕业生。  相似文献   

12.
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能力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对人的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即要求个人应当具备智力能力、创造能力、社交能力、应变能力等。知识经济将促进人的智力不断发展,人们利用教育信息网络,直接接近现代教育,逐步开启自身的智力资源,提高整体素质。知识经济的发展不单纯靠知识要素,人力资源创造能力的开发在经济中具有重要作用,知识经济以其特有的方式把人们联系起来,一个人的交往能力显得何等重要。随着新技术的突破和应用,职业的流动更加频繁,对一个人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要求很高。总之,知识经济社会,每个人都必须自觉地靠科技自强,勤奋学习,勇于创新,成为有益于人类的知识型劳动者。  相似文献   

13.
培养创新型教师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适应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教师必须主动适应现代 化的新形势,努力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学校必须建立建全有效机制,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和浓郁 的学术氛围,鼓励和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创新人格、创新能力和创新作为。  相似文献   

14.
知识经济对高等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而我国的高等教育现状与这些要求相去甚远。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我国的高等教育必须走创新发展的路子。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应注意自身特点、规律、处理好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的教育发展将面临一些新的情况、新的挑战、新的机遇,特别是对我国高等教育理念的创新、教育服务的承诺、国家教育主权、社会道德、民族文化的传承及思想意识形态等都会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因此,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要迎接挑战,抓住机遇,未雨绸缪,采取相应的对策,发展世界型的中国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16.
在以创造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新时代,培养人才的创造力日益成为教育的核心任务.个性是创造的基础,人才的创造性往往来自于其独特的个性.在一定程度上讲,培养创造性就是培养人才的个性.审美作为一种高度自由的精神活动,对发展个性、培养创造力具有独特的作用.中西科技、经济等发展的差异与中西美育中对个性关注程度有关.西方社会的发达得益于其美育传统中对个性发展的重视.而中国传统美育只重道德品性的共性强化,轻视人的个性培育,制约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加强美育,积极培养人才的个性和创造力,是当前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我国母语教育侧重规范的传统有失偏颇,因为理想的母语素养除了指向标准的规范力外,还包括指向修辞的偏离力和指向高效交流的调控力。常规性的学校母语教育应把母语素养的宏观分层作为课程设置的基点,使课程内容体现出一定的序列性,而补偿式的社会母语教育则应根据受教者实际所缺层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多样化补偿。  相似文献   

18.
人类教育观念的变革已先后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这就是从传授知识的教育观到培养能力的教育观,再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而且还注重塑造人格、解放个人的自由自觉的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19.
论把握     
把握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把握显示能力、讲究艺术、蕴含哲理、体现境界。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事物是纷繁复杂的 ,需要我们把握的东西很多。要善于把握大局、把握小节、把握分寸、把握时机。把握是一种人生哲学 ,同时也是一种工作方法。既要抓住主要矛盾 ,又要注意统筹兼顾 ;既要防止好心办坏事 ,又要促进坏事变好事 ;既要坚持原则性 ,又要讲求灵活性 ;既要埋头苦干 ,又要明确思路 ;既要敢闯敢干 ,又要遵循规律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对教学改革的深刻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造性教育教学模式早已成为世界教育的潮流,应当坚定地把知识型教学改为创造性教学。确立创造性课堂教学模式必须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创造性教学是开发人的潜能,培养人的创造能力的教学,是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是一种鼓励探索、培养愉悦心境的教学。创造性教学要求教师不断探索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发展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创造性教学可以促进教学内容的重组和教材的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