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栾照钧 《秘书之友》2008,(10):29-32
法律漏洞和法律漏洞填补,是任何国家都有的法律现象。法律漏洞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法律漏洞仅指法律条款中的漏洞。从时态和主客观因素来看,它既包括立法当时存在的漏洞,又包括立法以后存在的漏洞;既包括因立法者疏忽造成的漏洞,又包括立法者无法避免的漏洞。广义的法律漏洞主要指法规、规章和相关司法解释中存在的疏漏和瑕疵。法律漏洞填补实际上是对法律漏洞及各种涉法公文中的疏漏和瑕疵的补正。研究法律漏洞填补及涉法公文正误实例中的规律,对于规范法律语言乃至各类公文用语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分析和学习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对某些文件条款修订的实例,可以加深我们对公文语言准确性的认识和理解。以下内容是笔者对实例进行辨析并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3.
<正> 《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规定,党的机关公文文种主要有决议、决定、指示、意见、通知、通报、公报、报告、请示、批复、条例、规定、函和会议纪要等14种。从形式上看,有的可直接发布,也可以“印发性通知”的形式发布;有的可选用“甲”的形式发布,也可选用“乙”的形式发布。但从内容上看,某篇公文内容已定,所适用的最恰当的文种却只能有一种。使用文种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到,一些秘书写作教材提供的公文例文的结束语如“特此通知”、“特此通告”、“此复”等,有的加了标点符号,有的没有加标点符号。笔者还特意到安徽师范大学档案馆查阅了一些公文,结果也是这样。公文中的结束语是否使用标点符号。问题虽小但总应有一个明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对于某些结构类型的公文标题,学界至今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解释,很多人感到十分困惑,因而有必要通过辨析分清对错。这样做,有助于公文标题的规范拟制和准确矫正。鉴于此,本文特就目前亟待明确的问题提出拙见,并通过例析侧重阐明规范拟制和矫正转发性通知标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本文所评改的两篇公文,均为公文著作中的例文,是笔者讲授公文评改实训课时精选的实例。一份事故调查报告,综合性较强,很能说明问题;一份事故结案批复,虽然病误少些,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希望通过评改两文,对读者如何把握公文语言矫正技巧有所帮助。【例文1】对一份事故调查报告的评改【原文】(加圆圈数字序号是为了分析方便)温州建设集团宁蒗项目部施工驻地"7.4"事故的调查报告2009年7月4日19:20分左右,云南富盛  相似文献   

7.
要写好公文、修改好文稿和搞好公文评改,必须掌握句子结构分析方法和语病矫正技法。很多人之所以写作公文时常常出现语病,修改文稿不知从何处着手,看不出公文中存在的问题,评改公文更无从谈起,正是因为不懂得且未能牢牢把握这两种技法。进行句子结构分析,有助于准确地理解句子,增强辨析正误、修改病句的能力。语病矫正技法,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检查和修改病句的方法。针对几种常用的方法,本文特筛选比较典型而简明的实例进行评改。  相似文献   

8.
周仁君 《决策》2001,(1):45-45
准确、简洁和规范是公文的三个主要特点,而准确是第一要则。工作报告作为广义公文的一种,由于其鲜明的政策性、法定的权威性、直接的指导性和效用的现实性,决定了起草时必须高度重视“准确”的特点,尤其是基层领导直接在一线从事经济建设。其工作报告在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前提下,是否简洁和生动,只是写作技巧问题,而是否体现“实”就成为一条判断材料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为此,秘书在起草初稿时应做到“四实”。  相似文献   

9.
《办公室业务》2006,(3):45-45
中国公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栾照钧先生的三部公文专著《公文病误矫正指南》、《公文写作逆释答疑300题》、《公文标题拟制技法与病例评改》凝聚公文写作与病误矫正之精华;评改的病例涵盖各级各类机关(单位)公文,因实用性强而深受读者欢迎,在2005年10月第五届中国秘书科学论坛著作评选中荣获一等奖。《指南》早已脱销,这次通过修订和增补,既纠正了原书中的版误,又充实了许多必要内容,使这部公文写作工具书、  相似文献   

10.
正《秘书》杂志2013年第12期、2014年第1~2期连续刊发文章,多视角探讨公文标题。笔者读后受益匪浅,更感到标题在公文拟制应用中的重要性。当读到《公文标题"一般不用"标点符号不等于一律不用》一文时,觉得作者所言甚有道理,同时也发现该文在引用公文标题举例分析时,存在一些瑕疵。这些瑕疵在公  相似文献   

11.
今年5月12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2010年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讲话、写文章、参与文件起草等工作要努力克服“长、空、假”的不良文风,积极倡导“短、实、新”的优良文风。笔者在机关工作多年,认为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克服不良文风,才能确保起草的公文材料真正符合“短、实、新”要求。  相似文献   

12.
<正>如果说在体制内,或者说在职场内,对于多数人来说,有一门技能是硬通货,那么这门技能就是“写作”。因为“写”是除却“说”之外的一种有力表达形式,所写的东西可超越时空限制长久存在。无论我们身处职场任何阶段,最不能松懈的便是修炼写作之技能。至少,不能让写作成为我们的短板。既然写作如此之重要,那么我们该如何下手呢?套用时下流行的一个网络句式,我们谈公文写作,不能只谈公文写作。公文公文,其目的为“公”,其载体为“文”,即通过文法实现经世致用之目的,简单来说,就是传播观点、统一思想、推动工作。  相似文献   

13.
<正>对现行公文分类(以下简作"公文分类"),有的早已达成共识,反映在各种公文著作中(包括教材中,下同)提法比较一致;但有的却一直未达成共识,反映在各种公文著作中提法不尽一致,甚至很不一致。公文分类问题,可以说既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又是个留有许多难点、疑点和一定盲点的新课题。本文力图通过初步探讨和深入思考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岳海翔 《秘书之友》2007,(12):29-30
在公文写作中,经常要用到一些具有特定意义的提法。这些特定提法涉及很多方面,有的甚至具有很强的原则性和政策性。在使用中,应当注意遵从统一的规范,以确保公文的质量和效用的发挥。以下几例是公文写作中应当特别予以注意的:  相似文献   

15.
<正>公文标题诸多病误,大多源自结构上的病误。运用"结构剖解法"对结构病误加以矫正,是矫正公文标题病误的根本方法。本文试通过不同机关不同类型病例剖解加以说明(本文例未一一注明出处)。  相似文献   

16.
<正> 当前,个别地方和部门制发的公文一定程度存在着把关不严格、内容空泛、照搬照抄、有失规范等问题,影响了政府公文的权威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使公文的运行和操作十分不便,甚至造成政令不畅。主要表现为: (一)篇幅冗长,内容空泛。一些公文开门便大篇幅讲形势,讲意义,讲增强紧迫感;有的公文讲理论多,讲实际少,讲原则多,讲具体少;有的公文动辄讲究“够厚”,不求精炼管用。  相似文献   

17.
华婷  王匀 《办公室业务》2013,(8):15-15,13
公文写作。是文秘人员的立命之本。是实践工作的点睛之笔,是保障运转的成事之基。2012年《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发布施行,强有力地推进了公文处理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党的十八大精神明确要求切实改进文风,随后中宣部大力提倡“短、实、新”,反对“假、长、空”,开启了清新文风之路。提升写作水平,倡导优良文风已经是自上而下的统一共识.是公文起草工作的大势所趋,更是机关文秘人员的当务之急。笔者认为提升公文质量。应该在“勤学、善思、求新、精审”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8.
笔者研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以下简称《国务院公报》)时发现,许多结构本应一致的公文标题拟制得不尽相同,有的甚至迥然有别。本文特就几个专题,选择《国务院公报》中的实例进行分析,从而明确地认定规范类型。相信这对于公文写作实践和公文理论研究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在以两权分离为核心的第一轮企业经营承包责任制实施过程中,企业逐步推行了优化劳动组合,从主观愿望看,优化劳动组合思路是正确的;从改革的角度看,这一尝试是必要的,从客观效果看,有一部分企业是成功的,但是相当一部分企业优化劳动组合行为被扭曲,与劳动力优势配置的初衷相悖,有的优化变“亲化”。在企业内部形成裙带关系网;有的借组合之名,行拉拢、排斥之实;有的思想政治工作不力,造成干部与工人的隔阂;有的富余人员难安置。带来不稳定的因素,结果是要么中途“流产”,企业依旧煮大锅饭,要么挫伤了部分职工的积极性,企业缺乏凝聚力。正确评价优化劳动组合这一实践,实事求是地寻求矫正的对策,对深化企业改革、完善第二轮承包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批转(转发)性通知”是机关公文中最常见的一种通知类型,主要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有时也用于转发上级机关领导的讲话)。据笔者统计,它一般占机关公文总量的40%左右。可见,写好“批转(转发)性通知”对于做好机关公文工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