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孟红 《山西老年》2020,(5):16-18
徐悲鸿与齐白石均为蜚声中外的著名画家。徐悲鸿十分敬重齐白石的为人和画德,极为赞赏齐白石的画风和画技。同样,齐白石对徐悲鸿也非常尊崇、倚重,信任有加。艺有会心,人有情缘。这两位相差30多岁的艺术巨匠,自20世纪20年代末,因共同的艺术旨趣,从此结为肝胆相照、互为尊敬与支持的忘年交。二人的忘年友谊诚笃真挚、深厚弥坚、终生不渝,为后世树立了典范,令人称道,传为佳话。  相似文献   

2.
陈鲁民 《社区》2009,(14):1-1
大画家齐白石有一句座右铭:“人誉之一笑,人骂之一笑。”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齐白石都是一个有争议的画家,对他的画风和成就,有人大加赞赏,认为他是一位百年难见的艺术大师.“诗书画印”无所不精。但也有人或出于偏见,对他进行攻讦,或出于嫉妒,给他泼污水,或出于无知,对他妄加评论,老人一概置之不理,听之任之。  相似文献   

3.
《21世纪》2010,(9):40-41
初到北京时,齐白石的画卖不出去,不光是因为画风冷逸,还有一个原因是他出身湖南湘潭的普通农家,北京绘画界很多知名人士看不起他。齐白石开始广交各界有名之士,参加画展,出版画集。  相似文献   

4.
在艺术史上,人们都传诵看艺术大师齐白石“衰年变法”的佳话。齐白石57岁时,在大画师陈师曾的激励和启迪下,决意实行艺术蜕变,他破釜沉舟地庄严宣告:“余作画数十年,未称己意,从此决定大变,不欲人知,即饿死京华,公等勿怜。”这一“大变”刷新了齐白石的绘画艺术,使他终于采摘到了艺术皇冠上的明珠。历史翻到八十年代,经历了三起二落的当代优秀作家陆文夫,也在度过五十周岁之后,对他的小说创作进行革新,实行艺术蜕变。1983年发表的《围墙》、《美食家》和《万元户》是他艺术蜕变后结出的第一批硕果。艺术蜕变给他带来了艺术的青春,引起了人们强烈关注。现就陆文夫小说的艺术蜕变作一简要探讨,以就教于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5.
李燕有很多身份,教书育人是他的本职工作,作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执教多年来,可谓"桃李满天下"他还是一位出色的画家,由于从小就得到他父亲李苦禅大师言传身教,使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国画艺术有很深的理解和研究,在付诸实践的几十年间,形成了自己的画风。当然最让人感叹的是,他还是一位出色的美术家、文化的布道者。荣休后,他利用...  相似文献   

6.
正齐白石是位艺术大师,但论起抠门劲儿,也是无人能出其右。其弟子李可染曾说,"齐白石家吃螃蟹前小保姆必须先让他数清楚,不然他就认为保姆偷吃。是的,他确实抠门到了极致。他家待客的月饼都是长白毛的,无数人被招待过。"齐白石最爱吃白菜,有一次,客人带了卤肉来,卤肉外面包着大白菜的叶子。齐先生仔细把白菜叶子抖干  相似文献   

7.
"写"作为对中国画作画状态的特殊表达形式,尤其是在中国画中"写意画"的广泛运用,使得它在中国画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自宋元以后由于这个直抒胸臆的"写"字使得画风大变,并且在之后的中国画发展中也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石涛所建立的"一画"系统也不例外,他把"写"作为支撑其画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所使用的"写"与古代画学中的描述与运用,虽然在大体上一致,但是进一步分析就能看出,他不仅继承了古代画学中对"写"的运用,并且把"写"作为对当下的一种"创造"精神体现,运用到他的画论、画跋和当下的作画状态中。所以,石涛的"写"不仅是中国写意精神的高度体现,也是他"创造"思想的集中表现,更是他人格精神的写照。  相似文献   

8.
赵孟是元代文人画风的重要开启者 ,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而倪云林为“元四家”之一 ,又是文人画艺术规范的重要实践者和创立者 ,他的思想和画风对后世文人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 ,对于赵孟与倪云林艺术思想的比较研究 ,不仅是赵孟的美学意义 ,同样也是倪云林的美学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9.
阅读、讨论田卫作品.不谈"水墨"、"抽象"几乎是不可能的,尽管他从未置身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的"抽象水墨"运动中,也未曾受到过这些艺术现象的直接影响,但这依然构成了讨论其作品的逻辑起点之一。"水墨"与"抽象"的问题同"水墨"与"写实"的问题一样复杂,且具有一个历时性的过程。自20世纪以来,所谓"水墨"便不断地纠结于各种流行的现代艺术概念,"写实"如此,"抽象"同样如此。这也使得我们在讨论田卫的作品时,具有了一个基本的现实语境。  相似文献   

10.
赵孟是元代文人画风的重要开启者,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而倪云林为"元四家”之一,又是文人画艺术规范的重要实践者和创立者,他的思想和画风对后世文人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对于赵孟与倪云林艺术思想的比较研究,不仅是赵孟的美学意义,同样也是倪云林的美学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1.
当前的中国画创作追求盲目仿效与率性革新,忽视了艺术最本质的特征与中国画一以贯之的艺术精神。重谈中国人物画的选材问题,无疑对匡正当前画风、警示国画美学品格的异化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相传当年解放战争后期,一位国民党军官,在沈阳邀著名画家齐白石给他画一幅画。齐白石画了一只螃蟹,上面题字是:“看你横行得几时!“横行,是螃蟹的习性特点,用来比喻某种恶势力,妙极!  相似文献   

13.
齐白石文化资源整合开发构想可概括为“两大举措一条链”:举措之一是创设齐白石艺术奖;举措之二是举办国际齐白石文化艺术节;一条链则是由齐白石艺术奖和齐白石艺术节的成功经营而形成的一条以齐白石文化资源为中心的文化产业链。对于以湘潭为组成部分的长株潭生态圈的现代化建设而言,这一构想不仅具有良好的现实可行性,更是时代赐予我们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4.
齐白石,原名纯芝,后改名璜,字濒生,白石是他的号。他是集诗、书、画及篆刻为一体的艺术大师。他的青少年时代是这样度过的——爷爷当老师齐白石老人出生于清朝同治三年(1864年),湖南湘潭人。那时,全家5口人,只有几间破屋,一亩薄田。家里  相似文献   

15.
学术大师梁启超不仅是中国20世纪初著名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政治家,而且还是一位融会中西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对中国近代历史文化思想发展起到了奠基和开拓作用。他在其历史文化思想中最重视对情感和艺术情感的研究。所提出的情感乃是艺术将生命与宇宙众生并合为一的通关见解、屈原词赋作为其情感化身令他最终"为情而死"等论点,均富有独创性和开拓性。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上曾流传着这么一句评价画家成就的话: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李可染的牛,黄胄的驴,娄师白的小鸭子。由此足见娄师白在当今画坛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师白"二字即恩师齐白石大师所起,70多年来娄师白牢记白石老人"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的教诲,深谙"胆敢独悟"之理,重塑艺术之风骨。一方"师白"印章娄师白原名娄绍怀,祖籍湖南浏阳县,1918年生于北京。1912年,娄绍怀的父亲娄德美定居北京后,在北京香山慈幼院担任工程员。  相似文献   

17.
齐白石文化资源整合开发构想可概括为“两大举措一条链”:举措之一是创设齐白石艺术奖;举措之二是举办国际齐白石文化艺术节;一条链则是由齐白石艺术奖和齐白石艺术节的成功经营而形成的一条以齐白石文化资源为中心的文化产业链。对于以湘潭为组成部分的长株潭生态圈的现代化建设而言,这一构想不仅具有良好的现实可行性,更是时代赐予我们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8.
印章是我国书法和雕刻艺术相结合的独有的工艺美术。因其所具有的书法艺术属性,与一般的工艺美术又略有不同,故称为“篆刻艺术”。中国的篆刻与书法堪称中国艺术中的孪生姐妹。篆刻是造型艺术,以汉字中的篆书作为主要造型依据,通过镌刻在事先准备的石头(载体)面上来展示美的这一形式称为印章艺术。齐白石是中国近代篆刻艺术大师,他饱览各家藏品,开阔视野、提高眼界、斟酌各种流派、接受各种提示,打开自己的思路,成就了自己的艺术价值。齐白石篆刻艺术堪称继吴昌硕后篆刻艺术的又一高峰,其印章艺术的美学思想总的分为书法美、章法美、刀法美、边款艺术美。  相似文献   

19.
对待艺术,少平兄是位如醉如痴、如颠如魔的追求者。数十年来,他不顾生涯坎坷和岁月蹉跎,始终把艺术视为自己的第二生命,勤奋不懈地耕耘着。正是这第二生命的精神支柱,支撑和滋润着他的内在需要。志诚通乎金石,化为巨大的精神力量,使他一步步地走进了艺术殿堂,终于建构起自己独特的水彩世界。每当想起三十多年前,我们西上彝陵,直穿巴山蜀水作水彩写生的情景时,清晰可见的场面便浮现于脑海。诱人的白帝城朝霞,巫山云雨的魅力,发思古之幽情的月涌大江流,杜工部的感情诗篇,大自然神工鬼斧的创造,民族悠久文化的熏陶,都在我们心灵的深处播下了种子。在五十年代下半叶,少平与我在武汉美术家协会共事的数年中,他言必谈色彩,话必称道印象派。我们对话的题目,大都不离印象派的巨匠,对梵高、塞尚、马蒂斯推崇备至。要么就是对齐白石、林风眠高谈阔论,并且津津乐道于石涛、八大山人。此外,再也想不起有什么离经叛道之论。那时能够看到的西方绘画资料是有限的,但不知他从何处购得一本印象派的原版小册子,惊叹不绝,如获至宝。他不仅从中发现了色彩的价值,找到了参照系,似乎也寻觅到一早期追求的线索。当然,他并没有把自己限制在印象派的框架内,而真正对他影响大的是东方的意笔神韵,齐白石的减笔大写意,吴昌硕的以书入画。民间艺术的响亮色彩和林风眠中西融汇所给予的启迪,有了对东方笔墨神韵的心领神会,有了对西方色调的接通,两者令拍即合,形成了陈少平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20.
正老舍先生和齐白石老人是好朋友。老舍认为齐白石是一代大师,他的作品"承袭古法而推陈出新","作品变而不幻,新而不怪","笔墨所至,又能形色鲜明,状物传神,雅俗共赏"。而齐白石则佩服老舍的文笔与为人。一个绘画,一个写作,两个行当,两人在艺术上却是心灵相通。1933年老舍得长女舒济,写信求好友许地山代为向白石老人索画,不过自然要照章付费。画好后邮到济南,老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