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艺术来源于生活 ,但画家对生活的理解各自不同 ,因此画家的绘画作品不可能也不应该照搬自然 ,画家的每一幅作品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对自然的偏离 ;偏离客体的同时促使绘画语言的偏离。对绘画语言的偏离的探讨 ,在绘画艺术中 ,其作用和意义是不可忽视的。认识绘画语言的偏离现象 ,有助于真正地理解千变万化的绘画现象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俄国现实主义绘画大师и·E·列宾(1844—1930年)现实主义绘画的论述,阐明现实主义绘画的使命就是真实地反映客观现实的本质和历史本质,并真实地表现美术家主观世界的情感、认识和思想。同时反映了艺术家再现生活,干预生活,以批判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法从事艺术创作。这就是列宾的现实主义绘画。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典绘画以线为主要的造型手段,形成了东方主义的绘画特征。以线为造型手段使中国古典绘画具有模糊深度空间的特征,形成介于写实和抽象之间的独特空间感型,达到韵律感和生命感的传递。  相似文献   

4.
装饰绘画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已是不可缺少的艺术作品之一,无论从欣赏的角度还是实用的角度来说都具有不可磨灭的价值.在探究装饰绘画的教学过程中要从装饰绘画的多种表现形式,不同人群对装饰绘画的应用与理解入手.  相似文献   

5.
乡土生活对齐白石绘画艺术的影响有:浓郁的乡土情结、质朴率意的生活、民间色彩的引入以及其乡土纯真的童心等四个方面,我们更深入地了解齐白石绘画艺术的本质,也希望能启发更多的人们对乡土生活进行挖掘和提炼.  相似文献   

6.
绘画是一种特殊的精神和物质的生产活动,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绘画创作既要注重基本训练又要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创作要运用独特的绘画语言以使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达到完善统一,同时强调艺术家文化和思想修养对绘画创作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毕摩绘画是彝族祭司毕摩用于图解宗教观念、祭祀、占卜、驱魔除患的原始宗教绘画艺术,它折射出了彝族古代社会生活和思想的面貌,蕴涵着大量彝族古代历史和文化的信息.它所隐含的传统哲学和宗教思想,一直以宗教艺术的方式深远地影响着彝族人民的生活.根据其用途毕摩绘画大致可以分为护法防卫类神图、祭祀神座图、驱鬼除患类木板画和占卜绘画四大类.为适应宗教内容的表达,毕摩绘画在造型、构图、线条和色彩运用等形式上形成了一些特点.毕摩绘画具有重要的宗教价值,也有一定的绘画艺术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8.
绘画创作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特殊的精神生产,是全面的社会生活反映,绘画从基础训练就要注重与 创作的联系,同时以绘画的独特语言,进行表现作品的内容于形式,强调美术创作的本质在于审美,以及加强绘画的文 化素质的提高和思想修养,从而完成绘画创作的目的及任务。  相似文献   

9.
胡塞尔现象学首先标志着一种新的观视方式和思维态度.运用胡塞尔现象学方法解读西方绘画的现代性转向,能够开启新的视域去审视西方现代绘画,揭示出西方现代绘画的新内涵和另类意义.从现象学直观来看,西方绘画现代性转向首先体现在绘画语言的自律性肇端,以及艺术语言由再现走向表现.现象学悬置昭示了西方绘画现代性转向是绘画观看态度的转变,将绘画视角转回到生活世界本身,回到绘画艺术自身形式的建构上.胡塞尔意向性理论凸显出西方绘画在现代性转向中,高扬绘画主体的审美意识,朝向绘画本身,使人与客观世界建立的审美意向成为绘画的主宰.图像意识分析方法则揭示出西方现代绘画的视觉图式所具有的游离性特点.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视角,胡塞尔现象学能够深化对现代绘画艺术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文化支配权的理论视角出发,强调消费主义生活方式变化主导作用和文化建构意义,探讨它对绘画艺术的影响。消费主义是全球化过程申的一个文化现象,是我国入世后绘画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我们应以全球文化的眼光正视绘画艺术的消费主义倾向,同时我们也要警惕消费文化造成的绘画文化的物化和庸俗化以及对绘画文化意义的销蚀。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绘画艺术作品的假定性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假定性因素是绘画艺术本身固有的特征,是一种创作的方法,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新的变化;假定因素与艺术家本身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一种表达艺术家感受的手段。画家是绘画艺术假定的主体,他们是绘画作品的生产者,是他们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12.
文章重点阐述了在这新旧时代转型期,中国绘画由“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审美精神向深研传统、心系生活、广济修养和容纳中西等多方位相互依存的绘画特征过渡,并对当今的中国绘画如何构建一个现代性的艺术平台和坚持正确健康的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影响到人类生活的诸多方面,也给绘画艺术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从图象和绘画艺术的历史沿革和现状入手,分析论述图象艺术的发展对绘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绘画是幼儿叙事的重要载体。本研究采用个案追踪的研究方法,发现幼儿绘画叙事具有如下特点:2-3 岁幼儿的绘画 叙事处于萌芽阶段,绘画叙事结构尚未形成。3-4.5 岁幼儿的绘画出现了叙事顺序和叙事观点,叙事结构已有雏形。4.5-6 岁 幼儿的绘画叙事能力提升明显,绘画叙事观点较为明确,绘画叙事顺序清晰,绘画叙事结构趋于完整。研究建议,成人应多丰 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感官体验,鼓励幼儿多说多画,关注幼儿绘画中的情感表达。  相似文献   

15.
当代云南少数民族绘画呈现出多样化的形式、风格和灿烂的光彩,面对现代社会科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转型和国际化进程的影响,少数民族的生活和观念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反映社会生活的晴雨表的民族绘画发展也出现二元化的势头。为促进少数民族绘画可持续性发展,我们针对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有效的对策,实事求是地加强理论研究,充分利用现代多元文化并存和共同发展的大好时机,揭示少数民族绘画显性、隐形的社会价值,探索发展路径,实现政府、专家学者和少数民族群众的有效合作,走好群众路线,维护好少数民族绘画赖以生存的民族文化生态圈,为其长远利益和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每一种艺术创作都应当遵循其自身规律。现代民间绘画起源于乡村,农村与农民生活永远是现代民间绘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梵高奶奶"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让现代民间绘画重新回归自然、回归乡野,是使其重新得以繁荣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创作表现各民族宗教、习俗、性格、情感、生活及精神追求为题材的绘画,历来是绘画领域及艺术家们十分重视的创作内容之一。据史书记载,公元10世纪至12世纪,在中国北方广大地区统治了长达200余年的游牧民族契丹族的画家,就曾用画笔生动准确地再现了本民族人民的生活情感、性格特征和纯朴豪放的内心世界,并以辽阔壮丽的草原情调给中国古典绘画带来了新鲜气息,而因此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了自己特殊的位置。  相似文献   

18.
诗歌和绘画在很多方面都是相融的。其创作宗旨都是选择普通生活中的事件和情景,诗歌通过语言,绘画通过画面把观众带入其设定的意境中去。诗歌和绘画表现的手法虽有所不同,但其在题材和意境的表现上却有着惊人的相似;诗歌、绘画风格的形成亦与民族性格有关,幅员辽阔但地处内陆的中国有着内敛的性格,这造就了含蓄的中国诗歌与绘画。相较国外奔放的民族性格,它相应的形成直抒胸臆的诗歌与绘画风格。  相似文献   

19.
绘画属于视觉艺术,其突出特点是以艺术形象反映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审美观念,这也是所有绘画种类的共性。但在众多绘画种类当中,漫画在视觉、构思、形象、审美等方面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与其他的画种比较,其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它的“漫”字。所有绘画都是从生活中提取营养,漫画也一样。但在构思和表现手法上漫画所寻求的是本身固有的奇巧、趣味。经过样奇巧、富  相似文献   

20.
赵丽 《南都学坛》2008,28(3):17-18
汉画运用绘画的艺术语言,以刀代笔,刻画了汉代乐舞百戏等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艺术形象,反映了汉代的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等造型艺术和音乐、舞蹈、戏曲、体育等表演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