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市场取向与社会主义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这是我们考虑一切有关经济体制改革问题的出发点。商品经济是与市场紧密相连的。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是衡量商品经济发展程度的外在标志;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市场取向的改革。所谓改革的市场取向是指,以建立完整的市场体系,建立能发展市场调节激励作用的机制,建立与市场规律、市场运行相适应的宏观调控体系为目标的改革。以市场为取向,意味着在坚持公有制为主导的基础上。重新塑造经济活动的主体。重新调整社会各部门、企业之间的关系,这里的主体首先必须是市场主体,这里的关系亦首先必须是市场关系。可能出现的责难是,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是否意味着放弃计划?是否意味着放弃社会主义?回答当然是否定的。 (一) 计划与市场作为一对范畴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其之间的对立和矛盾被人为地夸大,以至于视作如冰炭不可同炉。实际上,在经济、社会乃至自然界,具有矛盾性而安然并存、相互作用的事物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否应以市场为取向,这是从1979年以来在改革理论和实践上争论得最多最尖锐的问题之一。我认为,这个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的改革能否继续向深层拓展,以及如何向深层拓展,从而加速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的重大课题,同时也是认真总结前期改革经验,反思改革理论,克服改革中变化无序状态的重要内容。因此,不同意见之间展开深入的研究讨论是很有必要的。本文试图就市场取向改革的正确性,“八五”期间市场取向改革的主要任务,以及在推进市场取向改革中应注意解决的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目标的价值取向,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建议》,又提出了在市场经济体制前提的基础上促进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任务。对此,笔者试图以邓小平理论作为标准和出发点,来审视和分析市场取向的价值蕴涵及建构协调发展的问题,并以此就教于读者。 一、市场改革取向的底蕴及价值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改革理论的一个重要论点,是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和以民主为取向的政治体制改革,互为条件,互相制约,两种改革必须协调发展。 社会主义各国改革的成败得失,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小平同志的论点是完全正确的。经济体制改革不以市场为取向,不仅经济体制改革不能成功,而且不能推动以民主为取向的政治体制改革。同样,政治体制改革不以民主为取向,也不仅政治体制改革不能成功,而且不能促进甚至会阻碍经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5.
经济改革的目标取向,事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推进计划——市场双向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新体制的题中应有之义,调整改革思路,既要反对排斥市场调节的“计划乌托邦”,又要反对另一种排斥计划调节的“市场乌托邦”,从而把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四川农业市场化程度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改革是我国市场取向的经济改革的端倪,其实质就是一个不断市场化的过程.四川作为我国农村改革开始最早的两个地区之一,经过20年市场取向的改革,其农业的市场化进行到何种程度呢?本文从理论上对市场化程度给予了明确界定,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测定农业市场程度的指标,对四川农业市场化程度给出了测算结果,并对其结果做了多方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改革开放的20年。从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来看,是经历了一些曲折过程的。对某种改革的思路或模式做一些探讨式的评析,谈一点个人的见解,也许不是多余的。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改变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市场取向改革。所谓市场取向,就是逐步缩小乃至最后取消原有的高度集权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引入并逐步扩大和加强市场调节的作用。市场取向改革的目标模式,经历了不断探索的曲折的前进过程。由‘’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到计划与市场都是覆盖全社会的…  相似文献   

8.
新常态是合乎我国当前经济周期波动规律、产业结构演化规律和经济发展战略规律的必然状态,是从一个经济发展阶段向另一个经济发展阶段过渡的转换期。追求质量是新常态背景下经济增长的关键。新常态并不意味着低增长,而是要在速度换挡过程中构建起创新驱动的新模式,为新一轮增长创造条件,进而提升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关键问题包括:经济再平衡过程中的结构调整、经济增长的潜力开发和动力重塑、摆脱中等收入陷阱、新常态下的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等,实现路径在于改革,改革过程中应该坚持质量效益价值取向、市场配置资源取向、创新驱动取向、生态取向、民生取向和包容性取向。  相似文献   

9.
刘志彪 《河北学刊》2022,(5):139-145
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的进一步改革,既是现阶段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核心问题,也是为了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从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的主体和客体两个角度看,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之间的逻辑关系宜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市场主体”这个线索出发,重点分析阻碍资源要素市场发育和发展的行政权力配置格局和政企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找到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市场建设的路径和机制;二是从对经济活动领域进行分类出发,重新界定政企在不同领域的职能配置关系。对前一问题的分析,可以使我们找到进一步全面深化市场取向改革的空间、动力和突破点;对后一问题的分析,可以让我们明确当前要重点解决市场取向改革不足与市场取向改革过度并存的问题,努力塑造“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的“双强”体制模式,为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提供坚强支撑。  相似文献   

10.
八十年代以来,越南的经济改革一直是以从计划经济向市场转变为主要内容的市场取向的改革。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实践,越南已初步建立起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体制,使千疮百孔、濒于崩溃的国民经济有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并正在以腾腾欲飞之势直追东南亚诸小龙。越南理论界认为,在向市场经济转变方面,越南是步伐最快、最坚决、走得最远也最有成效的社会主义国家之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越南的经济改革在许多方面借鉴,吸取了中国的经验,而我们也可以从越南市场取向改革的发展轨迹中得到某些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中国改革的实质是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中国改革的目标选择,实际上是对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形式的再选择。社会主义事业的稳步发展植根于社会主义经济的繁荣和稳定,把经济搞上去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关键,这样就给我们的改革目标提出了双项约束:既要利用各种方式发展生产力,又要保持社会主义性质不变。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了计划机制在社会主义经济关系中的重要地位;同时发展商品经济不能脱离市场,要以市场为取向。商品经济中经济的客观要求和计划机制的现实性,以及计划与市场在功能上的互补性,从理论上决定了计划与市场有机结合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正以市场取向为目标逐渐深化。所谓教育体制改革的市场取向就是指改革过去适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旧教育体制,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教育体制。本文就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的几个问题提出来讨论。  相似文献   

13.
在市场取向改革过程中,价格改革始终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我国价格改革是在没有成功经验可以借鉴,经济环境客观上偏紧,市场发育不成熟,社会承受能力较弱等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容易诱发通货膨胀,物价大幅度上升,以至超过社会承受能力,出现不安定的因素,使价格改革被迫停止等等.但是,我国的价格改革又是在经济增长,人民安居乐业,绝大多数人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的条件下进行的,只要胆子大,步子稳,措施得力,价格改革道路上出现的险情完全可以消除,最终使价格改革走向成功的彼岸.  相似文献   

14.
市场就业论     
市场就业论蒋学毛改革劳动就业制度,逐步形成市场就业机制,是当前我国市场取向经济改革中的一大课题。去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决定》,把培育发展劳动力市场作为培育市场体系的五个重点之一提出来,明确指出:“要把开发利用和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作为...  相似文献   

15.
改革与发展是中华民族90年代的两大历史革命。改革,就是通过市场取向改革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就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和有效地增长。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应该说无论我国的体制改革还是经济发展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同时也要看到,一方面市场经济体制尚没有建立起来,企业产权制度尚未真正改革,统一的市场体系还没形成,宏观调控的转换尚没完成;另一方面国民经济的发展模式尚没真正转换,低层次数量扩张时有所见,高增长与低效益并存,结构矛盾依然突出。解决上述问题,并使改革与发展协调配合将是90年代改革与发展的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16.
从社会福利建设的进程来看,有关国家取向与市场取向福利建设思维的争议一直是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主要议题之一。国家取向与市场取向的福利建设思维会影响不同时期社会福利的发展速度、发展方向和实际效果。而新世纪对这种争议的实践进行理论分析,能够对社会福利发展进程分析得更为透彻,也方便对未来社会福利的建设提供建议。研究在探讨了英国社会福利制度演进的基础上发现,社会福利建设究竟受到哪种理念的影响与政治因素有很大的关系,在国家取向与市场取向中如何抉择的政治诱因是政治取向与政党政治间的竞赛。换言之,国家取向与市场取向的福利争议源于两个政治元素:一是政治倾向上的新"左派"与新"右派"之争;二是政党政治方面的工党与保守党之争。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在“分”万面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农民重新取得了土地这一资源的支配权,并且获得了市场交换的权力,农民成了市场独立的微观经营主体,以市场为取向安排农产品的供产销,所以农业承包经营体制的改革,成功的把农民推向了市场。但是在“统”方面,却仍然保持了传统的集体经济组织的特征(本文的集体经济组织是指村民委员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因为,在目前实际操作中,两者是合二为一的),计划经济的惯性仍在左右着农民。随着农村市场经济逐步完善,或者说农村经济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由体制外向体制内转移时,滞后的压力型集体经济组织与以市场为取向的家庭承包经营体制的矛盾日渐尖锐,成了阻碍农业再上一个台阶的非理性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8.
中国加入WTO后,对现行的政府管理体制和行为方式提出了最严峻的挑战。适应WTO的要求,进行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必须坚持市场经济取向,减少直接行政性管理,强化公共服务职能,为各类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19.
坚持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改革,是中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改革必须同步进行。这已成为政治共识。问题在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社会主义政治将有什么性质的效应?与此相应的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和取向如何?本文就此作一粗略探讨。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社会主义政治具有相容性的幅射效应。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方式建立在利益多  相似文献   

20.
我国公共管理改革三十年来,形成了如下基本经验:民生问题是政府改革的重中之重:机构改革要和政府职能转变有机统一;要从市场、社会、第三部门等广阔的视角来理解公共管理改革;“提供高效优质的公共服务”始终是政府所追寻的目标;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结合具体国情配套进行。同时,改革也存在职能转变不充分、本土化程度低等问题。我国公共管理改革的下一步的取向表现在本土化、地方政府改革、大政府系统、民主型治理结构、解构与建构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