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周欢 《社科纵横》2013,(1):109-110
我国教育法制建设起步较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教育法制文化建设还是教育法律规范体系建设都显薄弱,尤其是教育立法上的缺失,严重制约了我国教育法制的提高,影响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本文从我国教育立法的发展过程出发,研究我国教育立法的特性与其意义,并对我国教育立法的未来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社区经济略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社会学中社区经济的内涵与特征 对社区经济的理论研究目前尚属起步阶段。然而,社区经济作为一项客观的经济活动其实早就存在。概括起来说,目前国内对社区经济的认识大致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认为社区经济就是指社区内所有经济活动的组合,把凡是属于社区范围内的一切经济活动均看作社区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中包括社区经济管理系统(如工商、税务、财政、物价、金融等部门)、社区经济部门(市、区、县、街道、乡镇等经济活动主体)及具体的社区经济活动项目。二是认为社区经济就是专指街居经济、乡镇经济。因为在我国社区建设的最基…  相似文献   

3.
关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问题,经济学界在讨论中有不少发人深思的和有价值的看法,为了进一步弄清这个问题,我想谈谈国营企业的生产目的,同大家一起研究。一、国营企业的两重性地位国营企业从产权归属来说,从所有制关系来说是名符其实的国营企业。但是从企业经济活动来说,国营并非国家在直接经营,而是单个企业的独立经营。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的两重性地位是:一方面,每个企业都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每个国营企业又是各自相对独立经营的企业,是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单位。  相似文献   

4.
5.
经济立法误区评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立法误区评判蒋大兴自八届全国人大倡导尽快建立比较完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以来,我国经济立法出现空前“繁荣”景象,规范各类市场主体资格及市场交易行为的部门经济法接踵出台。但是,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也日渐明朗:我国经济立法从价值目标的定位到立法班...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又说:“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如何以文化为导向,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何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这牵涉到实现经济文化一体化~系列重要问题。经济文化一体化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物质财富不断涌流。但物质财富的增长,并不是社会繁荣和进步的唯一标志,也不是人类幸福的最终归结…  相似文献   

7.
一、经济法是实现经济管理的法律方式社会主义经济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有机统一体。整个社会经济活动可以概括为宏观、基本、微观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的经济活动是互相联系,彼此影响的,其活动范围与后果,要受到公有制这个基本经济条件和在此基础上起作用的各种经济规律的制约。在社会主义经济活动中,数以千万计的经济主体彼此间,经常发生着各种各样的经济关系与经济矛盾。这些关系和矛盾集中到一点,就是国家、地方、企业和个人之间,如何正确地认定各自的权利、责任与物质利益。因此,我认为对社会主义经济的管理,实质上就是按照社会主义原则,对权利、责任和物质利益的认定与分配的问题。那么以什么方式实现  相似文献   

8.
蒋海松 《学术交流》2015,(3):99-104
"人权司法保障"这一重要命题首次进入党的纲领性文件,是人权保障的战略突破和顶层设计。从静态的人权立法确认进展到动态的人权司法保障,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为了落实这一战略规划,需要推进司法改革,确保诉权落实,探索司法实施宪法的有效机制,做好制度配套及协调。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乏人权的基因,但缺乏客观有效的制度保障。对此,既不能堕入法律东方主义者的偏见,更不能重陷文化保守主义的迷恋。高扬人的自由精神并客观保障其外化的权利是社会转型的关键,也是创新、提振中华民族精神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社科纵横》2016,(11):135-137
西学东渐引发了清末司法改革,随着"姚荣泽案"敲开中国司法公开的大门,相应的制度配套要求随之而来,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民国律师立法。民国律师从形成到发展到完善,历经近四十年的时间。在对《律师暂行章程》、《律师章程》、《律师法》的分析中,可发现民国律师的地位微妙,及其对司法公开的促进价值。  相似文献   

10.
郭爱民 《学术交流》2006,8(6):133-136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之一,在其庞硕的学术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经济学理念。他认为,剩余是交换的基础;垄断是智慧的象征;货币是国与国之间贸易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在所有致富方式中高利贷是最违背自然的;在孤立交换条件下,物物交换有其比例问题;如果增加一较小的单位使整体的好处大大增加,就是一个较为合意的东西;行政当局要考虑普遍公平的规则和国家的福利。这些经济思想与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宏观调控、货币理论、供求均衡、边际效用、效率与公平分别存在着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1.
作为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一向也被人称之为伟大的文学家。他的经济思想,也有其独到的成就,但却往往被忽略。本文试图对司马迁的某些经济思想作出评价。 司马迁代表新兴的工商业者,大胆地为他们辩护和讴歌立传,提出了超越前人的、进步的新理论和新观点。司马迁所处的时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生产大发展的年代,整个社会经济充满着生机勃勃的活力。司马迁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追逐财富的场面。他在《货殖列传》中写道:“由此观之,贤人深谋于廊庙,论议朝廷,守信死节、隐居岩穴之士,设为名高者,安归乎?归于富厚也。是以廉吏久,久更富;廉贾归富。富者,…  相似文献   

12.
周翠玲 《探求》2000,(1):48-51
文化是社会和人在历史发展的一定水平上所表现的生活和活动的种种类型和形式,以及人们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的概念最初是指人对自然界有目的的影响,以及对人本身的培养和训练,在这一意义上,文化发展的主导方向是从道德上完善人。任何社会的文化观都包含这两层含义。因此,文化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能够满足人和社会发展的全部要求和需要。 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生产、提供文化服务和发展文化资本市场活动的行业。它是文化与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互动的结果,它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王宠惠是近代中国杰出的外交家和法学家。本文就王宠惠的刑事立法思想在历史上的作用及其在立法例中的体现作了探索,并就其历史局限性作了客观评价。作者认为,王宠惠在近代中国刑法修订过程中,结合中国国情,积极引进当时世界上最新刑法的优点,将刑法从新兼从轻原则、罪刑法定主义以及平等、自由、民主等思想先后纳入了当时的刑法修正案和刑事立法之中,大大地改变了中国封建刑律中礼法结合、严刑峻罚、男女不平等、尊长卑幼不平等的传统在中国近代刑事立法中的地位,削弱了其影响力,使近代中国刑事立法跟上世界立法的潮流。作者指出,王宠惠的刑事立法思想尽管带有时代的烙印和缺陷,但作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的资产阶级法学家,王宠惠能不断地抛弃自己陈旧而不合世界立法潮流的思想,接受和确立新的“适时”和“宜民”的思想,敢于否定自己的观点而接受他人合理的建议和决定,坚持立法在形式和内容上不断更新,这种对立法的认识和态度至今仍是十分可取的。  相似文献   

14.
罪刑法定司法化的观念障碍与立法缺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实现刑事法治的首要任务是厘清罪刑法定原则司法化的观念及技术上的诸多障碍。观念障碍主要是指人们并未辨明三个悖论。 ( 1)规则变化与社会秩序 :罪刑法定表达的是对秩序的渴求 ,但作为规则的法并不能直接实现法治秩序 ;( 2 )立法权力与法律神话 :立法者通过成文法凭借权力表达一种真理话语 ,但对法律规则的依赖可能会产生立法一贯正确的神话或迷思 ;( 3)法条繁复与司法“懒惰” :以理性设计的方式进行规模化的法律生产的直接副产品是可能增强司法惰性。而技术障碍则是我国刑法中立法技术上的不足 ,对此作者从立法确定性、立法合理性和立法明确性三个角度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论行政司法强制执行和司法行政强制执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杨忠文 《求是学刊》2001,28(6):63-70
在行政机关强制执行司法裁判和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行政决定的行为性质定位问题上 ,文章不赞成笼统地归结为行政强制执行或司法强制执行 ,而提出行政司法强制执行和司法行政强制执行一对范畴 ,作为对上述强制执行行为性质的尝试性概括。同时 ,文章认为分权学说的基本精神在于揭示国家权力运作规律和政体模式的建构原则 ,并据此对我国复合型强制执行模式选择的合理性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6.
刘文忠 《唐都学刊》2006,22(3):67-72
中国农业在进入市场经济与加入WTO后,面临着制度建设的严峻挑战。我国的农业建设很长时间内主要是依赖政策来调整,与国家法律和外部制度环境存在差别,如何依法治农,确立中国农业经济立法价值,对新的历史时期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在农业立法中,首先要解决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实现增长与公平兼顾,克服农业经济领域中的法律拒斥现象。  相似文献   

17.
信息安全和信息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安全和信息立法〔俄〕A.B.沃洛京B.A.科佩洛夫本文探讨了信息立法和信息安全概念,信息安全威胁的分类以及信息安全的法律保护知识。文章指出,信息安全是指个人、社会、国家在信息领域的重大利益的保护状态。重大利益是指一些需求的总和,而这些需求的满足则...  相似文献   

18.
我国经济立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护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保障国家权益和人民利益。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经济法是基础法。因为经济法是反映经济基础,调整经济关系,组织、指导和管理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经济立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通过经济立法保障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的生产关系的巩固和发展;其二,通过经济立法保障各个经济实体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建设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对日益社会化的商品经济关系,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民法都是无法完全适应调整经济关系的需要的;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是合乎时代潮流的必然结果。文章从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性质和要求、经济关系的参加者、国家对宏观经济领域和微观经济领域的管理、纵向经济关系和横向经济关系四个方面,论证建立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法这一法律部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对“七五”期间经济立法、经济司法和建立比较完备的经济法规体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略论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姜力加快改革步伐,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需要有新的发展思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抑制通货膨胀,这是经济学界研究经济规律系统迫切需要解决的全局性、综合性的问题,也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保持国民经济的适度增长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