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如果说,准确可靠的统计资料是统计分析的灵魂,那么,时效性就是统计分析的生命。要充分发挥统计工作的服务与监督作用,就必须重视统计分析的时效性,及时地、不失时机地反映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统计分析必须讲求时效性,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情况却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统计分析的时效性是体现一篇分析文章是否具有一定价值的关键.目前一些统计人员写不出好的统计分析,或写出的分析早已事过境迁了,根本不具备参考价值.因此,提高统计分析的时效性,是一个统计人员当好参谋的一个重要条件.一、提高统计分析时效性的意义1、及时公布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职责及时、准确、全面是对统计工作三个基本要求,而统计分析作为统计工作的一个方面,及时性也是起码的要求,也是统计工作的一种基本职责.一般来讲,在统计报表及时上报以后,月度分析应在一周之内完成,季度分析应在十天内完成,年度分析一般  相似文献   

3.
邹斌 《山西统计》2001,(2):29-29
审计统计工作在审计监督过程中具有监督与服务审计工作的作用 ,准确可靠的统计资料是统计分析的灵魂 ,而时效性就是统计分析的生命。因此 ,必须保证审计分析的时效性。当前审计统计分析普遍跟不上审计工作的要求 ,明显滞后于审计工作 ,审计统计分析的时效性较差 ,其重要原因是 :(一 )主要是统计人员知识面窄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差。以前统计人员习惯于传统的统计报表业务 ,只注意数字 ,认为统计工作就是会报表 ,不注重分析 ;只注重学习统计知识 ,不注重学习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些新政策、新理论。要准确地、全方位地观察分析审计…  相似文献   

4.
统计分析以事后分析为多,那么提高统计分析的时效性是体现一篇分析文章是否具有一定价值的关键。目前一些统计人员写不出好的统计分析,往往不注意分析的时效性观念,有些分析等写出来时,早已事过境迁了,根本不具备参考价值。因此,提高统计分析的时效性,是一个统计人员当好参谋的一个重要条件。一、提高统计分析时效性的必要性1、及时公布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职责及时、准确、全面是对统计工作的三个基本要求,而统计分析作为统计工作的一个方面,及时性也是起码的要求,也是统计工作的一种基本职责。一般来讲,在统计报表及时上报以…  相似文献   

5.
近两年来,我们通过摸索,对物资统计分析进行了一些改革,工作有了起色.从1983年至现在,共向上级和地方党政机关提供了物资方面的各种调查分析报告278篇,其中专题分析181篇,针对性、时效性、科学性不断增  相似文献   

6.
一、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进行统计分析需要运用科学的统计方法.统计分析的方法,我们在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中已经学习过的有:分组法、相对指标法、平均指标法、变异测定法、动态法、指数法、相关法、平衡法等.根据所研究的各种社会经济领域中各种问题的性质和占有统计资料的具体情况,恰当地运用这些方法来进行统计分析,是很重要的.离开这些常用的统计方法,也就不可能从数量方面对社会经济领域中的有关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与推理.  相似文献   

7.
为了使统计分析研究工作有所发展、有所前进,能在上质量、上水平、上档次方面迈出较大的步伐,必须实现十大转变.第一,统计分析研究工作的任务奖从把分析工作分成可有可无的软任务,向有课题、有目标、有人财物保证的硬任务方向转变.第二,统计分析研究工作的形式要从单一呆板到向多样灵活到转变.第三,统计分析研究工作的内容要从狭窄型向广阔型转变.第四,统计分析工作的成果要向时效性强、适时扭前的方向转变.第五,统计分析研究工作的对象要从过去只为领导服务向为领导服务为主,同时面向公众的方向转变。第六,统计分析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8.
统计分析要做到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合乎逻辑,时效性强.而概念明确,又是进行恰当的判断和合乎逻辑推理的必要条件.一 概念的意识概念是人们感性认识经过质变、飞跃而产生的,它反映了认识对象的本质属性,是判断和推理的基础.统计分析中所涉及到的概念,除社会经济统计学的一系列概念,如:工农业总产值、国民收入生产额、商品销售额等外,还涉及到政治经济学、社会经济科学以及日常生活的一些概念,如:两大部类、第三产业、服装、食品等等.  相似文献   

9.
一、做好统计分析工作的现实意义1.开展统计分析工作扩大了统计工作的影响十几年来,全国各级统计部门围绕着怎样为党政领导搞好优质服务,怎样为社会提供既有思想又有观点的统计产品,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从而保证了统计工作紧紧地跟现实生活贴在一起。如果没有分析工作,统计部门被社会认识的程度就达不到目前这么高的水平,就不会有这样的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Excel在办公自动化中的应用是众所周知的,但一提到统计分析软件,人们都会理所当然地想到Statistic、Spss、SAS等,谁也不会把Excel牵扯进来.在人们眼里,似乎Excel只能求简单的均值、方差等,而登不了统计分析的大雅之堂.其实,据有关资料表明,Excel可以实现90%以上的统计分析功能,而且简便易行.下面我们就以时间数列分析入手,观察一下EXcel是怎样剔除不规则变动(I),长期趋势(T),季节变动(S),来显示出循环波动(C),希望对统计工作者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加强了统计分析研究的信息咨询服务工作。20年来,省统计局提供的统计分析报告3000余篇,相当于前30年的3倍以上,在1985年以来全国优秀统计分析报告评选中,有15篇获奖,其中二等奖6篇,三等奖9篇。统计分析的针对性、适用性、时效性明显增强。改革开放初期围绕“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贯彻实施,对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和地区经济综合平衡问题进行了分析;“六五”后期,围绕制定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和“七五”计划,在深入分析生产结构、能源状况和基本省情的基础上,对本世纪末的经济发展目标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2.
一、计算机在统计工作中的作用1、高效的自动化程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原始统计数据输入计算机后,系统可进行数据的审核计算以及报表输出.不用统计人员再去逐项检验,用手工画表,减少了统计人员的大量重复劳动,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2、高速的数据处理能力,提高了统计信息的时效性.同等数量的数据,现在一般的微机每秒钟可运算几万次至几千万次,而一个熟练的统计人员用算盘每秒只能完成一次加法运算.应用电子计算机不仅可以缩短汇总时间,而且还可以及时地进行统计分析,为领导机关制定计划、措施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细明  刘霞 《统计与决策》2003,(10):101-102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框架构建起来之后,就需要对指标进行一定的取舍.如何用较少的指标,科学地、合理地、准确地反映要评价问题是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中的关键.本文根据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各要素的特点,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相关分析方法来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4.
编者按:随着各级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数量、质量和时效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在经济总量愈来愈大、经济现象更加复杂的情况下,提供更多更准确的统计信息,更好地做好统计服务是摆在统计部门面前的现实问题.日前,本刊记者就"如何当好新形势下的统计局长"等有关问题对无锡市统计局局长滕兰英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5.
统计分析是统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科学管理和科学决策的重要手段.近几年来,随着形势的发展,我国统计分析工作有广较大的发展,各级领导对统计分析报告的要求越来越高.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更好地满足各层次统计人员的需要,章钟基同志在对其《统计分析基础知识》一书进行了全面的增补和修改之后,将书名改为《统计分析与写作》交由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奉献给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6.
七、语言统计分析报告是一种陈述性和说理性相结合的文体,在语言的使用上,有自己的特殊要求.下面就从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两方面来加以说明.(一)统计分析报告的表达方式表达方式是在写作中运用语言反映客观事物的方法.统计分析报告的表达方式以说明为主.“说明”在分析报告中的主要作用是把某种社会经济现象及其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7.
R-灵活强大的自由统计分析软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简介 在国内提起统计软件,大多数人会对SPSS和SAS很熟悉.市面上这两种软件的使用教材也是各式各样.SPSS以其易用性被人们称道,而功能强大的SAS,更是被统计专业人员乐于采用.两种软件都包含了很多功能强大的统计分析模块,分析人员使用它们既定的模块进行各种分析.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统计分析新方法被提出,使用既定模块分析的统计软件已经不能及时地跟上发展的速度.这个时候就需要人们自己用编程来实现这些新方法.R就提供了这样一个很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18.
厉明同志认为不切实了解生产知识和掌握生产技术,就不可能进行有用的统计分析.这种看法是有偏差的.我不反对厉明同志特别强调统计人员一定要熟悉生产过程这点,但我不同意他那种以篇不具有技术人员水平便做不好统计分析工作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迫切需要统计部门提供大量、全面、准确、系统的统计信息。于是,撰写和提供统计分析报告就成为统计部门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方式,并受到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与好评。目前,写统计分析报告已成为统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每一个统计人员都应学习和掌握撰写统计分析报告的一般规律与方法。为了探讨统计分析报告的写作规律,提高统计工作者的统计分析报告的写作水平,更好地发挥统计分析报告的作用,本刊特举办《统计分析报告写作纵横谈》系列讲座,以期对读者有所帮助。我们希望广大读者把对此讲座的意见及时告诉我们,以便把讲座办得更好些。  相似文献   

20.
选题是撰写统计分析文章的第一步,选好了课题,也就确定了研究对象.选题的过程就是研究选题对象的过程,就是确定分析研究对象的范围,确定分析的主题思想,规划文章基本内容的过程.选题恰当可以提高统计分析文章的价值,选题得当可以使作者比较自如地围绕主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论据,比较顺利地选择材料进行加工,进而考虑内容的安排和叙述的层次,也较容易提高分析的深度.“选择了一个好课题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因此我们要重视选题工作,要舍得花时间去研究选题的内容.课题要选择领导关心的热点、要点;选择社会经济活动、企业改革中的新情况、新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