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飞 《人力资本》2008,(7):92-92
商界中的很多人,都被各种各样的牢笼和恐惧拘押着,经常希望有一些指点迷津的秘笈,或者某个权威人士能告诉自己该怎么做。可是,绝无可能。陷入困局时,我们总会回过头来自问,到底是怎么回事。其实,只有全然发现真实问题的本质,关注当下的力量,才会挣脱锁链,释放自己的无限潜能。《解放企业人的心灵》由作者王育琨的母亲——一个心灵解放者出发,带着怀念带着爱让我们感受到最触动人心的自由境界。  相似文献   

2.
李成炎 《老友》2012,(9):41-41
母亲一直生活在乡下,辛苦地种着几亩地,养着一大群牲畜,每年都能赚上一大笔钱给我和弟弟作为学费;父亲一直在城里的建筑工地打工,一年到头也就回家两次,为的是能多省下一点钱供我们念书。这些年.父母都在节俭中度日,从来都不会给自己买件像样的衣服,甚至不会给自己做道好吃的菜,只有等我们回家时,才会杀鸡宰鸭,自己还不舍得吃.总是给我们碗里夹菜。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入,我们需要一种更有活力,以学生为主体的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来发展学生,发展自己,这就是"童心课堂"。打造"童心课堂",就是力求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想说、愿意说、争着说,让童趣在游戏情境中跳跃,让童言在自由自在中"无忌",让童心在异想天开中自由飞扬。笔者认为,在生本课堂中,学生发言的踊跃度等等,其实都只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学生的参与度与专注度才是真正的精髓所在。学生参与度高,才会不断倾听不断表达,学生专注度高,才会不需要教师赘言,才会对同伴发言进行补  相似文献   

4.
李铁成 《新少年》2010,(10):9-9
辽阳县首山镇中心小学的孩子们都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他们期待着自己的班级能够成为“书香班级”,每个人也都希望自己能当选为“读书之星”。他们要展出自己的读书笔记,让其他人看到自己读了哪些课外书,读过之后有什么感悟……学校就是通过读书笔记,评选出“书香班级”和“读书之星”。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三十年来毛泽东诗词研究中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尽管毛泽东诗词的总体成就很高,但在不同作品之间以至一篇作品中也还存在着瑕瑜互见、成就不一的情况,不应人云亦云,作矮子观场式的盲目颂扬。文中结合具体的事例对毛泽东诗词研究中的种种失误进行了论列辨正并分析了造成失误的原因。笔者希望恢复毛泽东诗词的本来面目,将它作为艺术品(而非圣经,天书)来对待,希望毛泽东诗词的研究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之上。笔者认为,只有这样,毛泽东诗词的真价值才会被真正发现。推而广之,有了实事求是的文艺批评,我们的整个文艺事业也才会有广阔的前途。  相似文献   

6.
苏玉萍 《社区》2009,(12):25-27
有一个行业叫典当行,也就是民间俗称的当铺。相信在很多影视剧里,您都看到过典当行的形象:高高的柜台,刁钻的掌柜,顾客赔着笑脸,总希望自己的东西能典当个好价钱,但结果往往让人很失望……  相似文献   

7.
《阅读与作文》2013,(12):28-31
是不是只有当生命走到尽头,你才会对自己的过去醒悟、改过、然后绝望地将希望寄予来生?现在有个办法,可以让你告别失败的过去,拥有获得新生的力量。你想知道吗? 2012年11月20日 ,《沈阳晚报》报道了一条新闻:“沈阳某心理咨询中心出现了死亡体验室!”这条新闻引起了网友们的热烈关注。让活人躺在棺材里,念悼词、放哀乐,  相似文献   

8.
人生也好,社会也好,流动着才会有进步,才会有风景;否则只能是死水一潭。当然,流动之中,也难免会泥沙俱下,鱼龙混杂,难免会有杂弯18拐;但是只要我们多数人信仰不变,追求不变,这样就形成了我们的主流,我们的主流是前进的,发展的。呼唤文明、良智、公理,彰显正义、真善、责任,这是我们永恒的追求,也是湖南大学出版社编辑同志与湖南省有线电视台“流动记者站”栏目工作人员热忱合作、出版《流动记者站》的初衷所在。随着改革的深入,我们每个人乃至整个社会都在经历着变动,甚至是阵痛;但只要我们坚守信念,执着追求,那么我们就始终在前进着,发展着…  相似文献   

9.
南游记     
从职校生到硕士生的这段学习经历告诉我:只有踏踏实实地做好眼前该做的事,别人才会赏识你,机遇才会眷顾你,你才会有实现自己价值的机会。  相似文献   

10.
幸福三要素     
余也鲁 《社区》2013,(11):10-10
幸福的生活有三个不可缺的因素:一是有希望。二是有事做。三是能爱人。 有希望 亚历山大大帝有一次大送礼物,表示他的慷慨。他给了甲一大笔钱,给了乙一个省份,给了丙一个高官。他的朋友听到这件事后.对他说:“你要是一直这样做下去。你自己会一贫如洗。”亚历山大回答说:“我哪会一贫如洗.我为我自己留下的是一份最伟大的礼物。我所留下的是我的希望。”一个人要是只生活在回忆中,却失去了希望,他的生命已经开始终结。回忆不能鼓舞我们有力地生活下去,回忆只能让我们逃避,好像囚犯逃出监狱。  相似文献   

11.
母亲的日记     
随着旧城改造进程的加快,母亲的老屋也被划入拆迁的范围之内。我们兄妹几个都想让母亲去自己那里住,可母亲倔,说我们都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事业,她老胳膊老腿的,粘绊着碍事。于是,她没跟我们商量便自作主张地在外边租了一套小房,打算仍旧一个人住。  相似文献   

12.
“折腾”一直是我对自己的要求,在学习中,不经受“折腾”就不能取得优秀成绩;在职场中,不经受“折腾”就不能成为合格的职场人。所谓“折腾”即不断地磨炼自己,因为只有敢“折腾”才会有机会;经。“折腾”才会有成长;善“折腾”才会有成功。在这个要求的激励下,我不断成长着。  相似文献   

13.
自信与谦虚     
自信是现代人应当具有的一种生活态度,反过来说就是信自,即相信自己。我们应当相信自己,假使你连自己都不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值得你信任的呢?只有相信自己,才会建立起成功的信心,才会取得成功。很多人不自信是因为自卑心理,自己认为自己不行,自己都放弃了希望,那么又能期望从别人那儿获得希望吗?所以我认为相信自己是取得成功的基石,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可以拒绝听取别人的意见。“走你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听起来固然十分潇洒,但并不没有人能够真正做到。  相似文献   

14.
《成才与就业》2016,(Z1):114-115
从入学起,数学就成了我们的必修课。对很多学子来说,数学就是考生的噩梦。数学真的有那么让人苦不堪言吗?本期“相荐欢”栏目,向读者朋友推荐三部与数学有关的作品,希望能让大家看到数学中的趣味、内涵以及数学天才的神奇经历,相信这些作品会带领大家走进一个奇妙的数学世界。  相似文献   

15.
我觉得学科教育科研工作首先是"苦的、辣的、酸的",而最后在经历了一系列的艰难与突破之后,才会有"甜"的感觉.看过一篇文章叫<让经历成为财富>,很喜欢这个题目,因为无论收获什么,经历就是最宝贵的财富,只要有经历,最后都可以品味到"甘之如饴"的甜.  相似文献   

16.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幸福生活更浓郁、更久远。感受、创造与享受幸福固然重要,但只有不断提升幸福经营力,幸福才能持续。幸福经营力,就是能让自己的幸福产生乘法效应和持久效应的能力。真正的社区教育,能够提升居民的幸福经营力。  相似文献   

17.
与婚姻和解     
当我们享受到婚姻的好处时。总会感激婚姻带给我们的幸福.而一旦它和我们最初想象的开始出现偏差时。我们就会和它站到对立面,嫌弃它,挑剔它。只有学着与婚姻和解。承认婚姻里还有许多不愉快、不顺利,甚至有很多不情愿,试着去和解包容,才会有机会让婚姻跨过一道道坎。  相似文献   

18.
自尊心是自己尊重自己同时也希望他人尊重自己,希望得到社会认可的情感体验。反之,担心失去或已失去他人和社会的尊重而引起的情感体验则是自卑的心理。自尊和自卑是情感的一对矛盾。情感过程在自我意识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探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情感过程,可见其自我意识之一斑。了解其自我意识的一般规律,对我们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有特殊的意义。自我意识的定义,虽然有各种不同的表述,但大体上都包含着生理状态的自我意识和心理状态的自我意识、物我关系的自我意识和人我关系的  相似文献   

19.
正一个真正强大的人,不会把太多心思花在取悦和亲附别人上面。所谓圈子、资源,都只是衍生品。最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内功。只有自己修炼好了,才会有别人来亲附。自己是梧桐,凤凰才会来栖;自己是大海,百川才来汇聚,花香自有蝶飞来。你只有到了那个层次,才会有相应的圈子,而不是倒过来。  相似文献   

20.
都市人总在抱怨自己忙,忙得没时间运动、没时间购物、没时间放松、没时间交朋友??怎样才能让忙碌的自己活得洒脱一点呢?答案是:利用好你的碎片时间!每个人的生活中都存在着大量的时间碎片,碎片虽然短暂却数量庞大,有些小碎片只有1~2分钟甚至更短,有些碎片则有20~30分钟甚至更长。这些时间通常都在人们等车、发呆、闲聊中悄然流逝。若是将这些时间碎片连接起来,人们会惊奇地发现:原来自己有这么多的自由时间可以支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