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海光 《今日南国》2014,(11):46-46
李娜决定退出美网后,很多中国记者都退掉了飞纽约的机票。尽管此后彭帅横空出世打进半决赛,但仍无法填补李娜留下的真空。李娜退役后,中国媒体要慢慢习惯没有李娜的大满贯,而她在中国体坛留下的真空恐怕很长时间内将无人替代。  相似文献   

2.
张羽军 《新少年》2012,(Z2):24-25
2011年6月4日,李娜夺得法国网球公开赛的女单冠军,这是中国乃至亚洲在网球四大满贯赛事上夺得的第一个单打冠军。同时李娜也成为继姚明、刘翔等体育明星之后的又一张国家名片。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李娜的童年生活枯燥而简单,从五岁多练体育起,训练就几乎成了她生活的全部。正因为她从小至今不懈地追求和奋斗,才在网球事业上取得  相似文献   

3.
国足菜谱     
那天中午我和几个老友一起到一家新开张的餐厅吃饭。餐厅的老板是个退休工人,他同时还是个超级体育迷,餐厅特意推出的明星菜谱吸引了我们。老王特别喜欢网球明星李娜,他点了份"李娜菜谱",原来是一盘清蒸武昌鱼。老板笑说土生土长的湖北人李娜最爱吃这道菜。李姐点了一份"丁俊晖菜谱",她是他的老粉丝了。服务员立刻端  相似文献   

4.
出家,回家     
陈晓旭,事业、房子、亿万家产,全都不要了,她现在是"释妙真","身无分文",有评论十分精短:"黛玉?妙玉!" 姜昆曾在洛杉机见到出家后的李娜,不能免俗地问了李娜一个问题:"你为什么出家呀?"得到的回答是:"我不是出家,我是回家了!"并且是"用拖长的音节来纠正我的问法"(见姜昆著作《拥有"法喜"的李娜》)。  相似文献   

5.
在女子十米跳台比赛中。美国选手威尔金斯发挥出色,赢得金牌。而原本极有实力夺冠的我国选手李娜与金牌擦肩而过。 在决赛当中,前两跳,李娜发挥不错。仍然位居前两位,但是在第三跳,她出现了重大失误。 在最後一跳之前.李娜只有得分超过80分才有可能反超威尔金斯。尽管李娜发挥出色,得到了 79.20分但是真威尔金斯还是有 1.74分的差距.最终只能屈居亚军。李娜获女子十米跳台银牌  相似文献   

6.
"皇阿玛"张铁林受聘为暨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目前已经开始工作。一度被炒得沸沸扬扬的"皇阿玛当院长"事件虽然尘埃落定,但关于名人与高校应否"联姻"的争论尚未结束:高校聘请名人当教授,是教学需要还是为了装点门面?名人进高校,是"传道授业解惑",还是娱乐圈外的另一场"秀"?  相似文献   

7.
阿炳 《社区》2012,(4):50-51
从老城区搬到新区,吃惊地发现自己竟然与一位名人相邻了。说起这个名人,她的名声在我们这个小城里一点也不亚于央视的敬一丹、王小丫等腕级人物。她是我们当地电视台新闻节目的主持人,可谓是个妇孺皆知的响当当人物。平日无缘见识名人,总觉得名人是整日生活在鲜花、掌声中的不食人间烟火者,可望而不可即。现在有机会与名人  相似文献   

8.
松涛  金凤 《华人时刊》2012,(6):54-55
一个大三学生,却有人愿以百万年薪请她当技术顾问;她从学龄前就开始在爸爸的厂里"偷艺",到大二时爸爸则跟在她后面当"徒弟";她设计改良了爸爸厂里9项产品,获得9项国家专利,产品远销欧美数十个国家,获得巨额回报。  相似文献   

9.
钟荷 《百姓生活》2013,(5):21-21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街道兴化社区,有一位82岁的老人王中平。她退休前是北京百货大楼售货员。从2002年开始,每天上午10点,她都会准时出现在小区,手拿竹夹子和塑料袋,捡拾路边、草丛和树下的狗粪。渐渐地,王中平成了小区"名人",被人亲切地称为"环保大妈",甚至有电视台记者来采访她。  相似文献   

10.
王奶奶与"小广告"斗争到底我们小区有位人人皆知的王奶奶。王奶奶虽然年纪大了,但她却非常热爱公益活动,是为我们小区做贡献最多的人,她可算是我们小区里的名人。  相似文献   

11.
集丈夫、教练、陪练、助理等多个角色于一身的姜山,甘愿成为李娜背后的男人,提供她各个年龄段最需要的爱。正如美国知名临床心理学家史蒂文·克雷格所说:女人这一生,至少需要6个丈夫。【上头条的李娜】李娜从来不着急上不了头条。年初刚夺得职业生涯第二个大满贯的她,排名已稳居世界第二,还以2013年1.2亿元人民币的收入再次登顶中国体坛财富榜,其赞助合同甚至超越鼎盛时期的姚明、刘翔。  相似文献   

12.
星闻速递     
赵丽蓉走了,她给我们留下的最后一句“台词”是:“我就是一个老百姓,要平凡地来,平凡地走。” 当她生命画上句号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老百姓艺术家真实平凡又无限辉煌的人生。她参加过6届春节晚会,曾获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和中国电影政府奖,该是当之无愧的大腕儿了。但她从未把自己当作名人,更不  相似文献   

13.
何亚琴  凌彬 《社区》2011,(14):22
"既然居民选她当人大代表,我就把老伴‘嫁’社区",这是退休教师董华泰的"戏说"。他的老伴贾本芹是江苏省如皋市大治街道花园社区不拿工资的工作人员。只要是社区的活动,她就"上班","下班"后仍是大忙人。有能力帮助人就是幸福、快乐  相似文献   

14.
正接到采访邀约时,叶帆很惊讶:去南极的事都过去一年多了,怎么现在还要报道?当我表明这回要写写她对女儿唐靖宜的阅读引导时,她更惊讶:这方面我哪有什么值得一提的经验啊?如果把"叶帆、唐靖宜"两个名字放在一起百度,显示有139条相关信息,全部是这对母女去南极探险的消息。2015年初,在她们踏上南极之旅以前,如叶帆所说,她们既不是网红,也不是名人,就是一对普通  相似文献   

15.
聂双双 《社区》2013,(2):37
她是一位普通的下岗女工,是一位独树一帜的民间艺术家和民营企业家。她先后免费培训了1000多名下岗女工,为她们解决了生计问题。她将一技之长转为产业化生产,带领那些就业无门、致富无望的下岗女工编织出另类辉煌。业余编织爱好者上了央视1968年,年仅17岁的龚君红在江西南昌卷烟厂当了一名操作工。不久,她便成了厂里的"名人",因为她有一手编织毛衣的绝活。她所织的毛衣款式新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我国网球选手李娜的成长过程为出发点,分析了中国女子网球队推行的人才成长"单飞"机制为推动李娜成才带来的促进作用,启示企业管理者在做好人才成长机制创新时,应注重充分解放思想、科学认识人才成长规律、从自身实际入手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7.
说话的尴尬     
托的嫌疑元元说话老百姓爱听,她的话尖刻,但又实在,对老百姓看不惯的事说起来不留情面,因此她的节目收视率很高。一时间她成了名人,又上封面又出书,看来她也不能免俗。可老百姓还是喜欢名人的,数万册《元元说话》销售一空,可见做个说实话的名人也不错。但前提是说实话,哪天一不小心说点废话甚至假话,这就算自毁名号了,可见做名人也难,这感慨刘晓庆在早好几年前就发过了。名人易犯的毛病是犯晕,难免会说些废话,也试着说些假话,有点身不由己的味道。近来元元说话变得温和了,一温和就近似于废话了。前些天的一次节目中,元元说有人向林业部门举报,说有个餐馆老板把街边的几棵树盖在了自己的餐厅里,于是愤愤不平地报了  相似文献   

18.
由网民发动的"追击令"并不是第一起,每次的疯狂程度足以让卷入其中的当事人崩溃100万。在知名网络名利场新浪博客中,这样的点击量根本不算奇迹。名人的博客点击都是以千万计的。不过对于普通人,一个普通的女人,她的博客在短短10天的时间里完成了从五位数到七位数的激增——那么,她肯定出事了,或者说,她出名了。  相似文献   

19.
佚名 《今日南国》2007,(9):36-39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2003级的广西籍学生黄来女“背着父亲上大学.孝女撑起一片天”的感人事迹.经新闻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洼。一直以来.她怀着一颗真诚而感恩的心.勤奋学习、乐观生活、呵护家人、自强自立,特别是在相依为命的父亲六次重病住院而又举目无亲的日子里.挑起了照顾父亲、坚持学习的重担.用意志和行动挽救着父亲的生命。她每天不仅要在学校与医院之间奔波,还要坚持两份家教与校内勤工助学工作.以维持基本生活;在此期间,她仍保持着学习成绩名列前茅,顺利通过了国家英语四级和六级考试.荣获国家奖学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以优异的成绩保送就读武汉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硕士研究生.先后被授予武汉大学“社会活动积极分子”、“优秀团员”、“武汉大学自强不息优秀大学生”、湖北省大学生“文华科技”品学奖、“湖北省自强不息优秀大掌生”等荣誉称号.并于近日当选2006年中国大学生十大年度人物。  相似文献   

20.
随着意大利人斯基亚沃内回球出界,29岁的中国姑娘李娜纵情躺倒在菲利普·沙特里耶球场,任由红土沾满她的白衫。她双手掩面,但并不是哭泣,几秒钟过后,她便一脸灿烂笑容地迅速起身,跑向场中央与对手拥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