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家的"纪大烟袋"已经年过六旬了,他原来是一位出色的司机,退休后,便专为单位扫地。"纪大烟袋"个子高高的,长着一脸络肋胡子,头发也有些花白,最有特点的是他的眉毛。又黑又长的眉毛像两条毛毛虫。记得我小时候经常给他扎小辫子,一扎就是一满头。有时候还用橡筋把他的眉毛也扎起来,他一点儿也不生气,还冲我做鬼脸,活像京剧中的"小丑"。"纪大烟袋"最大的特点就是爱喝酒。每次一吃饭,他都会倒上一杯  相似文献   

2.
废名的小说侧重叙述,他对小说叙事距离的控制在情感上、思想上、智力上、审美上展示了暗合、实证、间离、侵扰等叙事审美效果,实现了小说的诗性建构,体现了作者"人生的意义本来不在它的故事,而在渲染这故事的手法"的创作观,展示了其独特的叙事魅力。  相似文献   

3.
1.偶尔也想红杏出墙 于青远是瑜伽馆里唯一的男子,自然是焦点人物。难免会被女人们多看上几眼,看多了,肖楠也就记住了他的样子。于青远不是第一眼就可以让人记住的男子,他不丑也不帅,眉毛却好看。于青远的眉毛,挺像季宇的。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废名与他的小说都可以算是非常独特的。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学即梦"文学观。"文学即梦"文学观与独异的思维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阻碍了读者对其小说的阅读和理解,同时也是他小说晦涩的两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废名的创作关注人类个体的精神和灵魂,他的"寡妇养孤儿"的故事模式对家庭残缺的根源、人性的至善至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乌托邦意境以及苦难救赎的精神之路的探求,体现了道禅"生苦""死苦"、"自然""无为"、"致虚""守静"、"贵柔""守雌"等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6.
唐代小说中有不少涉及长安城内废宅的篇章,笔者选取了一系列此类"废宅叙事"进行细读,分析了其结构模式,进而探讨了这些叙事如何利用同一个建筑空间,或是在地理位置上彼此重合的不同空间,来构想生人与亡魂之间的互动。与此同时,本文也阐释了叙事者如何利用记忆来解释宅邸荒废的原因,并且在展开废宅历险情节的过程中不断过滤或重塑原始故事,进而将空间内层累的记忆转化为叠加的叙事。  相似文献   

7.
眉毛不仅是眼睛的配饰,而且从生理保健功能的角度讲,眉毛还是眼睛的"卫士"。因为它生长在眼睛的上方,对眼睛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有着阻挡汗水、灰尘和避免强光刺激眼睛的作用,成为保护眼睛的一道防线。可目前有些人受到古代"柳叶眉"和西方细眉的审美影  相似文献   

8.
在本雅明的经验理论中,他曾经提出一个核心概念:"具体的经验总体。"他认为,这个"经验总体"应该包括较少受到启蒙之光照射的文学艺术领域。在本雅明关于"经验"与故事关系论述中,他指出:讲故事艺术是经验交流的最有效形式;经验在故事中的呈现仰仗"转述、浸润与复述"三种手段;随着手工劳动的衰退,中产阶级的兴起以及战争、技术等社会生活的变化,"经验贬值了","讲故事艺术衰落了",艺术、"韵味(aura)"、传统衰落了,取而代之的是小说与新闻报道。但是,他仍希望通过对"故事"的解析寻找对传统的衰落的补偿。  相似文献   

9.
王蒙的小说创作长达半个多世纪,作品数量丰富.在他不同时段的作品中,存在一种"互文"现象,即对某种经验类型、典型场境或故事的反复重复,其中,"大义灭亲"的故事类型在他不同时期的小说中一再出现."重复"是原型的典型特征,王蒙小说中"大义灭亲"的故事,就具有了"原型"的意味和价值."大义灭亲"的故事,最初出现在<小豆儿>中,继而重现于<青春万岁>中,最后在"季节系列"中再度重复."大义灭亲"故事在重复时,某些故事因素被轻微地改写,从而引发了故事语义的变迁.  相似文献   

10.
胜出的诀窍     
故事中这个孝顺的小男孩汤姆,他的生存背景是:美国经济萧条时期;他的任务是:应聘一家商铺的店员;他面临的挑战是:用小玻璃球投掷钢管;他打开机遇之门的钥匙是:一晚上没睡觉,都在练习投掷。说起来也是老生常谈的励志故事了,但真正的佳作,"情"最珍贵。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重新梳理和审视了废名诗学的核心、创作观、新诗的标准以及诗与非诗的问题,试图把废名对新诗的理解"还原"到他《谈新诗》的本义。  相似文献   

12.
说“氛围”     
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某国举国之人误喝了一种魔水,结果弄得全都言行乖张、疯疯癫癫。但有一个人未喝,尚能保持清醒,而大家却众口一词说他"疯了",因为他的言行举止与众不同,是个"另类"。最后这个人被逼无奈,只好也喝了魔水,  相似文献   

13.
在本雅明的经验理论中,他曾经提出一个核心概念:"具体的经验总体."他认为,这个 "经验总体"应该包括较少受到启蒙之光照射的文学艺术领域.在本雅明关于"经验"与故事关系论述中,他指出:讲故事艺术是经验交流的最有效形式;经验在故事中的呈现仰仗"转述、浸润与复述"三种手段;随着手工劳动的衰退,中产阶级的兴起以及战争、技术等社会生活的变化,"经验贬值了","讲故事艺术衰落了",艺术、"韵味(aura)"、传统衰落了,取而代之的是小说与新闻报道.但是,他仍希望通过对"故事"的解析寻找对传统的衰落的补偿.  相似文献   

14.
本片通过沦为角斗士的罗马帝国将军墨西姆斯搏击、反抗、复仇的故事,表现了他作为"帝国骄雄"英勇无畏的性格和正直诚信的品质.同时也通过一系列细节表现了他的温柔细腻及伟大中的平凡.因而使得本片犹如一首恢宏隽永的诗篇.  相似文献   

15.
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菲茨杰拉德通过叙述者尼克卡络威,向读者呈献了一阕华丽的"爵士时代"的挽歌。尼克既是一个特殊的叙述者,即对叙述的完整性与主题的突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他又是小说的主人公——盖茨比的故事也是关于尼克成长的故事。尼克的东部之行使他完成了人生路上的成长礼,获得了认识论上的成熟。  相似文献   

16.
由于康拉德特殊的出身和多元文化背景,他一直自称为"双重人",因而"双重性"也成为其小说创作的一大特色.在小说<在西方的眼睛下>中,"双重性"这一特征随处可见,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其叙述手法的双重性,其表现为:故事中有故事、有内外两个叙述者、叙述者与作者声音的重叠.这一独特的叙述手法源自康拉德对小说主题深切的矛盾感,也是他自身双重性格和政治态度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7.
废中医论者,废不掉中医;国粹主义,倒可能葬送中医。废论者,尽管以科学道士自居,且自诩为自由派人士,但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却是悖逆民主精神的霸权意识。少数废论者,无论怎样自壮声威,也无碍中医存续,但他们在科学旗号下对科学精神的践踏或废弃,却可能使中国医学科学丧失发展契机,永远受制于他人。把"废医验药"说成"中医科学化、现代化",当然也是自欺欺人——中医给"废"了,还怎么"化"呢?  相似文献   

18.
废名是京派小说最早的一名作家,湖北黄梅县人,五四时期曾在北京大学英国文学系学习,参加过语丝社,在语丝周刊上登载《竹林的故事》等作品,1925年10月,出版了第一部小说呕竹林的故事》,因为多写“乡村的儿女翁媪之事”,可以归入当时乡土小说的范围。众所周知,“五四”时规的散文创作大家该算是周作人了,他的冲淡平和的“美文”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中国作家,俞平伯,朱自清等大散文家无一不受其必响,但这都是在散文小品领域内的继承,而在小说领域内继承这种美学风格的作家要算废名为最著名.周作人在三十年代说过他的得意门生只有二…  相似文献   

19.
作为在新诗道路上跋涉的同路者,废名与朱英诞在诗学理论上存在极大的相似点,但也有不少的差异性。朱英诞继承了废名"当下性"的诗学观,指出新诗就是"内容是‘真诗’,形式是散文"的自由诗。废名以"新诗唯一的形式在于分行"总括了新诗的形式问题,朱英诞尤为强调语言文字及修辞技巧对新诗的重要性。废名对温李一派的推崇以及对波特莱尔、莎士比亚与塞万提斯等外国诗人的借鉴,使他的诗歌具有了晦涩和哲理等多重意义。朱英诞则偏重于对陶渊明、谢朓、韦应物等写景兼说理派诗歌的探讨,并将西方浪漫派、现代派和欧洲古典哲学融会贯通,共同形成其诗学理论的构建基石。  相似文献   

20.
比尔·盖茨出生在美国西雅图一个富有、知名的律师家庭。盖茨从小学时起就一直是一个具有天赋的学生,他的学习成绩在班里总是第一名。一次。比尔·盖茨把眉毛剃光了,爸爸问他:“宝贝,你干嘛弄出这么一副滑稽的样子?”“老师前天给我们布置了一篇作文,是写关于人体器官的作用。那些眼睛、耳朵、手、脚什么的,我想它们的作用大家都知道,再写就没什么意思了。我感觉眉毛长在那里,好像没什么作用,于是就用爸爸的刮脸刀,把它给剃了下来,看看有什么结果。”“你想知道眉毛有什么作用,我和妈妈可以告诉你,用不着把它剃下来,弄成这个样子啊。”爸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