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认知语境下的动态语言交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对语境的研究由来已久。从古希腊时期的亚里士多德,到现代的著名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英国伦敦学派的弗思以及英国功能学派语言学家韩礼德等等,都对语境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在认知语用学理论框架下,语境被赋予了不同性质的解释。Sperber&Wilson提出了认知语境的概念,认为人类的语言交际活动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这一概念能充分体现语言交际的动态性特征。  相似文献   

2.
李萌 《北方论丛》2016,(1):61-65
“得了/得了吧”是口语交际过程中使用频率很高的语言现象,在语用学相关理论指导下,研究该现象的语用功能为表达否定制止的功能、语篇组织的功能、语境顺应功能,努力使语言学理论更具有指导实践的意义。除此之外,结合大量汉语实例,梳理“得了/得了吧”发展演变历程,对尚未形成规律性的东西进行总结,进而概括话语标记的形成规律。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语用学理论为基础,研究了语境对话语含义的动态调节作用,认为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交际者必须根据社交语境和文化语境的不同,随时调节自己的言语,从而恰当得体地调整人际关系,促使跨文化交际活动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4.
通过关注从“语用论辩术”到“规范语用学”的术语使用变化,分别考察当代论证理论中两大研究流派的理论范式。首先,澄清语用论辩学派如何从合理性基础的确定、程序性模型的提出和论证性语篇的重构等方面引入说服效用、制度性语境和策略操控等因素,进而从论证评价和论证分析角度扩展其规范性研究。其次,通过分析主体间协商确认的论证性讯息意义,展示语用语言学派如何基于“目标—途径”框架,从言语交际的角度进行一种更符合自然主义原则的描述性研究。最后,通过考察术语共享与学派融合的发展脉络,揭示西方论证研究的修辞化趋势,并从广义论证视角指出更彻底的语用学研究对提取自然语言论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语境是语用学研究的基础,但目前的成果仅限于对具同一文化背景的交际者交际的语境进行研究,对跨文化交际中的语境却鲜有论及。从交际语境、语言语境和文化语境三大跨文化交际语境要素入手,运用顺应理论阐释跨文化背景下的交际者在交际过程中如何进行语境顺应,以达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6.
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继承了欧洲人类学和语言学思想,强调语言使用者的社会性,着眼于语言的功能性,以语言使用的倾向或原则为己任。该学派对语言本质的看法,对语言系统和功能、语篇、语域的重视,使其在语言理论和应用领域都取得了极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它对语言系统的描写未能充分反映语言的实际运作过程。对此,应完善理论框架本身,研究社会文化语境与语义、形式的关系,推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在语言教学和学习、语言运用中的普及。  相似文献   

7.
弗斯作为伦敦学派的奠基人和开创者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致力于语言功能研究的学者。他的语言观,语境论和对系统一结构的解释为后继者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系统功能语言学是受其启发而发展起来的最有影响的语言学理论之一,这一理论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如语言教学、语篇分析、文体学、机器翻译等。追溯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发端,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刻理解和掌握该理论的核心内涵,从而更加有效地运用到其相关领域的研究当中。  相似文献   

8.
语用学研究新取向:文化语用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语用学的研究视野体现语言研究从封闭式的语言系统观向宏观的文化视野转变.它融合文化语言学和语用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从文化、思维、认知等层面审视文化语境下语言使用所体现的文化信念系统、文化交际规范、文化表达系统,并探索其中的运作机制与原则,从本质上思考语言、文化、认知与人类精神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以历时和共时的方式观照和描写民族语言,从而全面解释文化语境中语言使用的规律.  相似文献   

9.
歧义问题一直是汉语语言学界一个历久弥新的研究课题。歧义的认知推理过程研究与歧义的传统研究有很大的差别:传统研究以语言形式本身为研究对象,讨论歧义产生的语言材料构成及其在语境中的运用情况;而歧义的认知推理研究把视角从语言客体转向交际主体,把歧义看成一种交际者认知活动的结果。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援用认知语用学的基本理论,对歧义的认知推理过程作一个系统的构拟。  相似文献   

10.
整合语言学以英国语言学家哈里斯为代表,在符号、语言、交际和语境观等方面质疑西方传统的语言和交际观点。整合主义认为,符号是交际情景的产物,交际是开放的连续体,语用、功能及社会文化对交际具有重要作用。哈里斯整合语言学观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语用学的定义及经典研究领域如指示、会话含义、言语行为、预设及语境等,探求语用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即映射了交际意图的话语意义问题。文章论证了所提出的观点,并对语用学的接续研究提出设想,希望有助于明确语用学的研究指向,使语用学的研究更加专注于综观视角。  相似文献   

12.
言语交际的R—A—M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Sperber和Wilson(1986/1995)创建的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认为言语交际是一个明示一推理的过程,成功交际要具备最佳关联性。Verschueren(1999)坚持“语用综观论”(The Pragmatic Perspective),认为言语交际是一个对语境因素和结构选择的顺应,并且顺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和受意识凸显度的影响。Dawkins提出的模因理论(meme)认为言语交际是一个复制、模仿和感染的过程。本文在吸取这三个理论各自优点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新的语用理论模式:关联一顺应一模因模式(Relevance—Adaption-Meme)。此模式不只是介绍了言语交际过程中话语的理解和产生的认知心理过程,而且分析了在交际过程中言语是如何在说者和听者之间传播的,并运用此模式对言语交际进行了分析。此模式对语用理论的建设和更完整的认识言语交际和传播过程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罗姝芳 《云梦学刊》2009,30(4):135-138
研究模糊语义必须以查德的“模糊集”理论作指导.运用现代语言学和现代语义学以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来进行研究。这样也就使得研究方法具有多角度、多层次的特点,从而形成一个方法论系统:从整体方法上看,可实行宏观研究与微观分析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描述相结合、一般规律研究与特殊规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具体方法上看,应该注重模糊语义学的“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属性,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渗透,融合各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知识,来对模糊语义展开全面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傲慢与偏见》中的话语交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语言学领域中的合作原则理论与言语行为理论,对简·奥斯丁的小说<傲慢与偏见>中话语交际进行分析,在展示小说中的婚姻观的基础上,更能够进一步验证语用学理论应用到文学作品分析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试析莫里斯符号学的意义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行为语义学家莫里斯明确提出了符号学三大分野:语义学(semantics),语构学(syntac-tics)和语用学(pragmatics),还进一步把语言符号的意义分为三大类:所指意义;言内意义;语用意义。这三类符号学意义作为一个整体构成了符号的总体意义。莫里斯这一意义观的研究对符号学和语言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对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和发展意义则更加深远。  相似文献   

16.
刘澍心 《云梦学刊》2006,27(3):139-141
言语交际的过程从实质上是通过话语信息传递与理解交际意图认知过程。说话人话语与意图合作是普遍的语用原则。但由于语言本质上的不确定性以及间接言语行为的使用,话语和意图的关系经常呈现出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合作与分离。听话人在领会意图过程中自然感到的对语境的依赖程度显示着话语与意图之间的距离,也决定着话语所表达的是规约含意还是非规约含意。  相似文献   

17.
意义理论研究是现代欧美语言哲学兴起以来的一股思潮,这一过程中创建了许多形形色色的意义理论。此中,随着哲学家们对语言的认识不断深化而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颇具特色,其意义理论也独树一帜。它以实施一次言语行为规定为意义的基本单位;强调言者的意向性意义,而不仅仅是话语的字面意义;特别的它还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深入到了语用学的范围,突破了先前意义学说的限制,形成了一种更好的解释语言现象的多视角、综合性的意义学说。  相似文献   

18.
李先进 《云梦学刊》2012,33(3):135-139
幽默的产生和理解离不开语境和听众,而语境和听众正是语用学的两大基本概念。从语用学视角看.合作原则与英语幽默的产生有着内在的规律与联系,为幽默话语的产生机制提供了合理的阐释。但仅从语用角度来解释幽默的特别之处是远远不够的,而将幽默理论中最富有影响力的乖讹论与语用学合作原则相结合.则不失为一种揭开幽默真面目的理想手段。  相似文献   

19.
王志栋 《河北学刊》2008,28(3):234-237
语用学的基本理论有助于从语言的本质在于使用的角度来理解智能,为人工智能的框架问题提供哲学的视域和分析方法。现代人工智能的符号逻辑研究框架在哲学意义上具有脱离经验的根本局限性,联结论研究框架实质上与此相同。人工智能的框架问题研究需要奠基于"自然机制"为内核、"算法机制"为辅的哲学纲领。现代自然语言理解的句法和语义研究是脱离使用者与语境知识而处于指称层次的片面理解,而只有基于语用学层次的理解才是完整的。  相似文献   

20.
在西方哲学中,关于”实在”的问题是讨论最多的内容之一,可以说,关于实在问题的讨论是了解西方哲学发展的一根主线,它既是贯穿西方哲学发展的线索,又是产生新问题的基础。关于实在问题的讨论可按照西方哲学的发展阶段归纳为本体论、认识论和语言论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的研究既有各自的侧重点,又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而本体论、认识论和语言论的不同研究方法和所研究的不同问题,也都有内在的逻辑性,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本体论、认识论和语言论无论作为哲学的基础理论,还是作为不同的哲学学派,都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