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全波  刘蔚 《职业》2017,(28):22-23
本文就一体化课程模式改革中的学习内容、教学形式、教师队伍等几个方面对操作规范化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行了阐述,并指出了解决操作规范化问题需要做的工作,在企业专家、院校教师的研讨下,形成规范化操作手册,配套完成数字化资源作为补充,以解决在一体化课程改革中的规范化操作问题.  相似文献   

2.
赵启文 《职业》2016,(21):107-108
本文根据工学一体化课程改革进程和技工院校特点,结合作者的实际教学经验,提出了构建“导、讲、学、练、评”教学模式及具体应用方法,以促进一体化课程改革成果在课堂上的推广。  相似文献   

3.
许强 《职业》2024,(3):71-73
技工教育一体化课程改革是当前技工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其主要目标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产教融合为特色,推进技工教育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和协同发展。本文将从技工教育一体化课程改革的意义、现状以及改革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4.
董桂珍 《职业》2012,(23):14-15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是中职教育中一种全新的课程体系,其课程评价方式有自身的特殊性.在这项课程体系改革实践中,我们制定出了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评价标准,从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和企业实践反馈评价标准两个层面对一体化课程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5.
当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大力推行一体化课改,中职院校一体化课程开发迫在眉睫.本文将分析职业院校一体化课程开发新模式,并对其组织保障、运行机制、功能等多方面进行探讨,以推进中职院校一体化课程建设与改革.  相似文献   

6.
陈琳 《职业》2014,(14):27-28
一体化课程工作页的开发是目前各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中面临的一个瓶颈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参与学校一体化课程改革及工作页开发工作的实际,对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工作页开发工作提出了一套基于对工作页内涵理解之上的开发技术路径。  相似文献   

7.
电工电子课程是电类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它可奠定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本文对电工电子课程的重要作用、中职学校如何改善电工电子课程的教学质量、改革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及构建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黄清锋 《职业》2013,(23):44-45
本文结合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的要求,对PLC应用技术课程工学一体化教学实施方案进行了研究,具体包括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要求、课程考核方案等。实施方案的建立有利于课程建设和改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9.
常卫霞 《职业》2016,(31):72-73
本文探讨了一体化课程改革背景下,技工院校礼仪课程的课程定位、教学策略和评价策略,指出礼仪课程应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教师要成为可感可见的礼仪标杆,重视第一次礼仪课的设计和效果,以典型工作任务为情境导入课程内容,唤醒学生主动学习礼仪、践行礼仪的情志,并开发多媒体资源,采用翻转课堂,提高教学效率.同时,礼仪课程考核评价应坚持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纸笔测验和表现评价相结合、课堂内外表现兼顾的原则,从多个方面推进礼仪课程建设,以期提高礼仪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曹小其 《职业》2014,(9):62-64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实践为导向,将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结合成一体的课程,是突出技工院校办学特色、促使课程改革走向优质的一条有效途径。厘清工学一体化课程模式的内涵,针对当前存在的人才培养模式,建构有效的保障体系,如健全的校企合作机制、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良好的课程开发机制以及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全方位的质量监控预警系统等,可更好地服务工学一体化课程模式。  相似文献   

11.
陈渌漪  尹宏业  孙波 《职业》2013,(23):37-38
随着高职课程改革的深入,人们对理实一体化课程的认识越来越清晰。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现了高职教育特色,但课程教学标准并没有制定。在学校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本文对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进行总结和探索。  相似文献   

12.
薛冬 《职业》2011,(32):44-45
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很多中等职业学校都进行了课程改革。其中,在专业课程改革中,主要倾向于实训课程理实一体化、理论课程项目化。在实施过程中,由于教师受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潜在的束缚和心理定式的影响,在教学方法和教学行为上存在一些问题,导致课程改革出现一些偏差,  相似文献   

13.
对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类课程的改革是培养应用型汽车技术人才的重要环节。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出发点,对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环节及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郭泽贤 《职业》2014,(24):35-37
技工学校PLC课程教学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即培养企业需要的、能适应现代社会岗位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专门人才。该课程教学内容要密切关注PLC发展的动向,同时要围绕企业需求,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来完善PLC课程教学。笔者根据几年来对本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提出了PLC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实验实训的一些改革见解以供广大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5.
赵福忠 《职业》2013,(23):20-21
示范校建设应以专业建设为抓手,专业建设重点内容是加强内涵建设,构建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笔者学校以一体化课程改革为专业建设的载体,通过一体化课程改革,构建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开发教学资源,培养师资队伍,提高学生培训质量。  相似文献   

16.
陈辉 《职业》2013,(21):40-42
随着职业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改变传统的课程体系已成为当前职业院校刻不容缓的研究课题。目前,学校化学应用技术系就工业分析专业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以下简称一体化课程)开发进行了两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已初步构建了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本文就工业分析专业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的思路和过程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贾芹芹 《职业》2014,(15):24-25
本文提出,课程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是课堂。一体化课程的课堂教学实施是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而教学实施过程中能否严格执行课程的标准要求,采取适宜的教学方式方法,完成课程设计的教学内容,最终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堂教学实施过程的质量控制成为关键。  相似文献   

18.
张新启 《职业》2013,(14):20-21
一体化课程改革使承德技师学院从一所名不见经传,位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普通职业院校变成了河北省一流、全国知名,在业内越来越有影响的学校.学院的课程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并且开始向兄弟学校输出自己的理念和做法.笔者在此详细介绍了承德技师学院一体化教学改革所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19.
张凤林 《职业》2013,(5):31-33
本文重点分析和阐述了职业院校一体化课程建设和一体化教师培养的重要性,提出了一体化课程的基本构建方法和课程特点,指出了一体化教师和双师型教师的联系与区别,及一体化教师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王宗福 《职业》2017,(23):42-43
课程改革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就业、服务发展,促进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对接,通过"工学结合"的一体化课程教学,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人才.本文就职业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