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不论从横的层面看,还是从纵的角度说,《涉江》中的“伍子”都只能是“伍子胥”而断不会是伍奢,即王逸之说确然无误。另外,《惜往日》与《悲回风》说到“子胥”这对证《涉江》的“伍子”为“伍子胥”有意义,而对证明其所自出的作品是否屈原作无价值。 相似文献
2.
《伍子胥》是冯至创作的历史故事小说,作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继承和借鉴,并且吸纳了西方文化现代性的因素。本文回顾了作品的形成过程,并通过分析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来论述《伍子胥》的民族性特色。 相似文献
3.
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西南联大,身处昆明的冯至在教学之余创作了历史小说《伍子胥》。冯至在小说中赋予主人公伍子胥以各种体验和感受,同时调动哲理与诗歌的叙事技巧,让历史小说充分发挥了古为今用的效果。从中不难看出,《伍子胥》的创作明显受到歌德创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蜕变论”思想、小说结构的借鉴和“女性形象”的塑造上。 相似文献
4.
<伍子胥>是冯至创作的历史故事小说,作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继承和借鉴,并且吸纳了西方文化现代性的因素.本文回顾了作品的形成过程,并通过分析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来论述<伍子胥>的民族性特色. 相似文献
5.
《涉江诗》是沈祖棻以血泪写成的一部"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知识分子苦难心灵的历史,她继承了我国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真实地反映了十年动乱的历史现实.诗集中的作品有的反映了"文革"中沈氏个人的遭遇,有的表现了在那个特定年代里诗人的内心世界,有的表达了诗人对遭到迫害的师友的怀念,还有的作品表现了夫妻患难与共、忠贞不渝的情感.沈氏个人的不幸是中国知识分子时代悲剧的缩影,作品所表现的是当时千百万读书人共有的遭际,具有典型意义和形象的史料价值,因此《涉江诗》是20世纪旧体诗现实主义创作的杰作. 相似文献
6.
刘淑利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9,30(5):92-94
在《史记》中,太史公塑造的很多人物都有震撼人心的艺术美,在同中显个性,在异中有相似。本文即从李斯与伍子胥的命运、性格、历史贡献及评价等方面来论述太史公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以及太史公对二人的态度异同。 相似文献
7.
《涉江》所涉行程的真实性很少受到质疑,与此直接相关的创作时地问题也不被认为有重新探讨的.必要。然而,诗作里的将来时态、交通条件等皆表明这行程是出于虚拟。基于这一结论,并结合诗作里的其它线索,可以判定:《涉江》是屈原在郢都所作,创作时间在顷襄初年。 相似文献
8.
《古诗十九首》是曹睿于景初中对曹植文集"撰录"的结果。曹、甄之爱,发生于建安十六年(211)暑期,写于建安十七年七月的《离思赋》,为曹植之思甄之作;《涉江采芙蓉》为曹植于建安十七年十月随父出征孙权时于长江北岸所作,与曹植《离友.其二》为同一主题的不同体裁之作。翌年正月从江边归程中写作的《朔风诗》,再次证明了《涉江采芙蓉》为曹植思甄之作。 相似文献
9.
10.
11.
老子"无知无欲"发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三章》所谓的"知""欲"具有特定的内涵,"知"就是机心、机巧,"欲"即私欲、物欲、贪欲.一方面,黑暗的统治是贪欲、机巧和滥用暴力的原因,它导致社会混乱,民不聊生;另一方面,贪欲是诱惑,放纵的背后是自食恶果."知"、"欲"是"无道"世界的必然产物,以"有为"的表现形式凸显社会危机."无知无欲"体现向"道"的回归.只有"无为"政治才能保证自然秩序,只有在这种秩序下,一切人为的恶果才能消除. 相似文献
12.
13.
前人对《聊斋志异·遵化署狐》的故事源流曾作过详尽的考证,但亦有舛误。事实上,故事中丘公的原型丘志充并没有担任过遵化道。该故事的演变轨迹甚为明显,明末谈迁的《枣林杂俎》及稍后叶绍袁的《天寥年谱别记》中都详细地记载了丘志充与狐狸精的故事,在后者中,主人公丘志充还把自己的不幸遭遇和狐狸精的复仇联系起来,说明这个故事有可能本来是丘志充编造的,目的在于把人们的注意力从自己的罪行转向狐狸精的阴险报复。同时,丘志充的后裔对他与狐狸精交锋的传说有所耳闻,他们对此故事的流传也起了一定的作用。由于《遵化署狐》"异史氏"有"狐之祟人,可诛甚矣"的评论,鉴于"狐"(胡)的双重意义以及遵化特有的历史含义,乾隆年间赵起杲整理编辑《聊斋志异》初刻本时将其删除,正是出于《遵化署狐》的内容太敏感,容易被看成是反满情绪的表现之考虑。 相似文献
14.
清代孟学研究呈现考据特色,考据性的孟学著作浩繁,成绩卓著,但考据的孟学并非孟学发展的终极目的。一方面是考据孟学流于烦琐;另一方面是以曲折而隐晦的形式表达思想,显示孟学在清代演变的思想轨迹,如戴震的《孟子字义疏证》、焦循的《孟子正义》等。 相似文献
15.
《论语》中,指代孔子可用“子”、“孔子”、“夫子”。通过对《论语》的行文体例分析,我们发现特指孔予的“子”’没有用作宾语的用例,而“孔子”、“夫子”则有。由此,我们推知古代汉语语法结构中,指代相同的一组词,其所处位置与它们的表意内涵有某种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16.
孔子“正名”新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子"正名"说和"名分论"、"名实论"并无天生的关系。《论语》的"正名"之所以会被赋予各种各样的解释,很大程度上是后人依据后代的"正名"观去臆测孔子,在名思想发展史进程中将孔子"正名"说从一个虚壳一步步充实成为一个实体。孔子"正名"的原义或许很简单,并不是要建立什么"名"的规范系统,而只是在历史上孔子第一个意识到了语言对政治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孔子作为一个政治家注意并预见到了名之不确定性、暧昧性、随意性对政治所可能带来的影响,看到了语言在无法准确表意、或为人无法准确接受时会出现的政治后果,意识到了"名"作为明确是非、建立标准之手段对社会政治所能产生的巨大作用。孔子虽然提出了言语之不统一会导致政治的不统一,却没有贡献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赵海燕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5,5(6):61-64,75
本文以汉字发展的历史规律和汉字优化理论为指导,采用对照<说文>正字,测查异同并使结果量化的方法,以一定的数据为依据,考察<五经文字>的收字原则、正字标准,并对其正字观做出了客观的评价,说明其对正字学的贡献,指出它在历史上产生的深远的影响及对今天的正字工作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锱”是中国古代的权衡单位之一,但在一“锚”究竟有多重这个问题上,存在着四种解释,一说为六铢,一说为十二铢,一说为六两,一说为八两。本文将《管子轻重篇》所载的粮价与战国秦汉时期的粮价进行了比较,认为一锱重六两的说法更符合战国秦汉时期的物价实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