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4 毫秒
1.
王静丽  孙健 《决策与信息》2011,(12):128-128
当下“知识产权”已经是一个代表人类社会一切创造性智慧成果和工商业标记依法产生的权利的统称。在全球化背景下知识产权犯罪态势变迁的现状,知识产权刑法保护所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本文将从间接侵权与共同侵权的微妙关系来划分侵权行为的责任归属。知识产权间接侵权是指行为人没有直接实施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但是却对知识产权的直接侵权行为起到了诱导或者帮助的作用,或者由于行为人的行为,扩大了直接侵权的损害后果,法律规定应当承担责任的行为。共同侵权行为是指加害人为2人或者2人以上共同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共同加害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的侵权行为。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目前“馓博打拐”活动开展的形势进行了研究,总结社会各界对这一现象的看法。通过对侵权行为和微博侵权行为的法律界定,并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所规定的侵权行为构成的“四要件说”“对“微博打拐”是否侵犯未成年人。肖像权和隐私权这一问题进行了界定和分析,从立法、执法两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完善建议,以期“微博打拐”能在合理的法律框架内更加顺利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共同性是共同侵权行为的本质特征,然而共同侵权行为的共同性构成要件在理论上存在争议。同时,各国对该问题的立法也有较大的差异。本文通过对各种学说的评议以及各国立法间的比较以挖掘共同的内涵,寻求更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不断调整和完善,公民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有关损害赔偿案件呈上升趋势,新类型案件不断涌现。其中涉及最多的是因侵权行为引发的损害赔偿问题。如何认定侵权行为已成为审判实践中的重要课题。笔者就侵权行为的相关法律问题略加探讨。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它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但是,实践中各种网络侵权行为的出现,给传统侵权行为的法律适用带来诸多挑战。本文对网络侵权行为进行阐释,并分析其目前对传统侵权法律适用带来的问题及部分解决之法。  相似文献   

6.
刘东伟 《管理与财富》2009,(11):121-121
现代交通工具和一些高风险的生产活动可能会对民众和环境造成巨大影响。人身损害赔偿社会化通过侵权行为法制庹、责任保险制度和生活保障制度共同为受害人提供救济。  相似文献   

7.
共同危险行为是共同侵权行为的形态之一,制度萌芽于古罗马法的“倒泼和投掷责任之诉”,1900年颁布的《德国民法典》第一次以法律形式规定了共同危险行为,在我国的侵权法领域,共同危险行为一直是立法上的一大空白,相关的理论研究也不够系统,全面和深入,从而导致司法实践的不统一,本文主要从共同危险行为的概念,构成要件,举证责任和免责事由等方面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8.
在侵权行为中,要加害人承担责任,过错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要件之一,其分类主要有故意和过失两种,而比较特殊的是共同的过错,主要包括共同侵权行为和共同危险行为,其中,前者在司法实践中是比较常见的形式,而且在法学理论界也很少有争议,而后者,理论界不论是在其构成要件,还是归责上都有很大的争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交易平台的兴起,网络商标侵权行为也越来越多,交易平台提供者作为第三方在商标侵权行为中的法律地位、法律责任以及免责条件亟待明确。本文探讨将著作权领域的“避风港原则”适用于网络商标侵权中的可行性,通过对比第三方平台的商标侵权和著作侵权行为,说明为何要适用避风港原则的原因,从法理上、立法上以及司法实践上进行可行性分析,希望实现对网络交易平台合理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0.
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竟合(以下简称责任竟合),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某一违法行为,它具有违约行为和侵权行为的双重特征,从而在法律上导致共同产生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这种现象,对行为人(即加害人)来讲称为责任竟合,对权利人(受害人)来讲,则称为请求权竟合。  相似文献   

11.
专利间接侵权制度起源于美国,虽然我国专利法对专利间接侵权一直没有作出规定,但在实践中已出现了一些被认定为间接侵权的案件。本文分析了专利间接侵权的概念及专利间接侵权与共同侵权区别,明确了专利间接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  相似文献   

12.
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竟合(以下简称责任竟合),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某一违法行为,它具有违约行为和侵权行为的双重特征,从而在法律上导致共同产生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这种现象,对行为人(即加害人)来讲称为责任竟合,对权利人(受害人)来讲,则称为请求权竟合.  相似文献   

13.
共同侵权行为有多种不同的情形,在各种不同的情形下,所承担的责任形态也是不同的,不仅仅是连带责任,即使是连带责任下,也有区别。本文将就几种不同的共同侵权行为分析其承担责任的具体形态。  相似文献   

14.
语丝语录     
《决策探索》2014,(13):8-8
“先许可,后使用”这项原则对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都是适用的,没有例外。在法律规定框架下,未经权利人允许就使用其作品都是侵权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国家版权局版权管理司司长于慈珂最近接受记者采访,透露正在对“今日头条”网进行立案调查,并重申著作权法原则。  相似文献   

15.
近年采,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住宅高层化的发展,高空抛掷物致人损害的案件时有发生.抛掷物致人损害是一类特殊的侵权行为,不同于建筑物致人损害侵权责任,也不同于共同危险行为.本文从《侵权责任法》第87条的价值、存在问题及法律救济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面对夫妻之间侵权事件的大量涌现,构建完善的婚内侵权民事责任制度,对保护婚姻当事人合法权益,遏止夫妻之间侵权行为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问题的缘起、婚内侵权民事责任的论争、婚内侵权行为的法律规制、完善我国婚内侵权民事责任制度的立法构想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充分的论述。最后,针对立法及司法之不足,分别就婚内侵权请求权之创设,提出了完善婚内侵权民事责任制度立法的构想,提出了有意义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校学生的安全到底由谁来负责,这与侵权行为法德归责原则有根本的关联,根据伤害发生的不同情形,本文将每种情形的归责结合《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发现目前此方面法律规范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8.
梁超 《决策与信息》2009,(8):104-105
当前,中国正处于法律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的历史时期,鉴于以往我国在法律教育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律教育,提高其法律意识,寻找适合大学生的法律教育途径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阶段的重要目标。本文旨在探讨对当代大学生(非法专业)法律教育培养的必要性、重要意义、现状和原因、以及改革及实现的有效途径,以期引起相关人员对此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婚内侵权因其身份关系的特殊性而使得损害赔偿实施无法进行。使得这一法律救济途径不能对受害人进行有效救济。这就需要建立婚内授权损害赔偿的相关制度,消除夫妻间侵权行为不予赔偿的法律误区,保护配偶权及维护家庭稳定。  相似文献   

20.
诉讼是知识产权权利人维护自己权利最重要的方式之一。诉讼时效问题则是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中尤为重要的一环。本文阐述了知识产权诉讼中诉讼时效问题的相关内容,并结合了持续侵权行为的特点,说明了诉讼时效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介绍了大陆法系中的权利失效理论和英美法系的懈怠制度等诉讼时效的配套制度,并指出了我国现行知识产权立法中关于诉讼时效规定的不足与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