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焦蕾 《决策与信息》2011,(10):25-26
当前在世界范围内,打击腐败犯罪已经逐步上升为国际间刑事司法协助的重要内容,国际社会,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国家正面临来自腐败犯罪的严峻挑战。这类犯罪分子通常采用犯罪后逃往外国的方式以期逃避制裁,而且在我国司法实践申,由于死刑的存在和各国在死刑认识上的差异,死刑不引渡原则成为签订引渡条约的障碍,阻碍了对腐败犯罪的制裁。为了有效制裁腐败犯罪,谋求长远解决方式是一种务实和必然的选择。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旧制,博众家之长,提出了包括尽可能与外国签订双边引渡条约、扩大引渡法律依据的范围、建立承诺和保证系统以及某种监督机制等对策,力求解决死刑犯不原则与反腐败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废除死刑制度已成为国际趋势,中国刑法中仍规定五十多个罪名适用死刑,死刑制度有很大的弊端,例如死刑会激发犯罪、死刑制度可能是某些冤假错案无法挽回、死刑制度过于残酷等。中国应该逐渐从事实上废除死刑,使每个中国人能都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相似文献   

3.
法理学学者认为,如从监禁刑到非监禁刑,从枪决到注射死刑,这样的发展不仅是刑罚观念的简单变化,而是以此为基础,体现了中国社会法治文明的进步和日益增强的人权意识。  相似文献   

4.
自从1764年,意大利刑法学家贝卡利亚在《论犯罪与刑罚》中首次提出废除死刑和严格限制死刑的主张以来,关于死刑存废问题经历了长达三百多年的争论。面对世界废除死刑愈演愈烈的国际趋势,中国的死刑选择应当何去何从?本文建立在尊重社会价值取向与道义论的基础之上,分析中国死刑存在的原因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于各国立法中,生命权都毫无疑问地被视为公民最重要的宪法权利,是公民实现其他权利的核心与基础,死刑是对生命权的剥夺,因而引发了学术界对死刑合理性的激烈探讨与质疑。随着国际人权运动的发展,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对生命权的重视和保护程度越来越高,逐步减少死刑甚至完全废除死刑成为大多数国家的立法选择。于我国而言,死刑制度的存在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和文化原因,立即废除死刑未免过于仓促。对此我国应当结合具体国情,在保留死刑的基础上逐渐与国际接轨,在立法、司法等方面做出努力,对死刑制度进行限缩。  相似文献   

6.
随着最高人民法院全面收回死刑核准权,对死刑复核程序的改革与重塑已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的焦点。检察机关介入死刑复核程序,发挥其作用对理论和司法实践都有着深刻的指导作用。检察机关应通过出席死刑复核法庭、列席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或者合议庭关于死刑案件的讨论等多种形式主动参与死刑复核程序,积极行使职权。  相似文献   

7.
黄巧华 《办公室业务》2013,(17):240-241
近年来,我国的贪污贿赂等腐败的犯罪率一直居高不下,且呈稳步上升趋势,这其中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严厉的刑罚对于遏制贪污贿赂等腐败性犯罪行为并非治本之策,更难以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就现实而言,目前国际社会轻刑化已成为发展趋势。因此,笔者认为,我国应该废止贪污贿赂犯罪死刑的适用,并且应当在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上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8.
死刑是历久弥新的法学界的古老话题,关于此问题的见解很多。死刑的产生和存在有其法理学根基,死刑存在的社会文化心理就是世俗社会中存在的报应主义的主观预设,同时死刑在促进司法正义方面有着巨大的正面效用。死刑在刑罚体系中的没落并不能说明其合理性已经荡然无存。死刑作为刑罚的一种带有不可避免的惩罚性和严厉性,其自身缺陷有赖于司法程序的完善。  相似文献   

9.
死刑成为法律上一项刑罚制度,是指对罪犯依照法律的规定剥夺生命的刑罚制度。死刑作为刑罚的重要手段,因其严苛性而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旨在从死刑与人权关系,死刑的历史发展角度出发。揭示我国死刑制度的内容.以多判死刑为代价来维持社会秩序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为顺应民意而广用死刑是不理智之举.死刑应被严格限制一定范围内,尤其是在司法过程中的限制。  相似文献   

10.
耿鹏达 《经营管理者》2011,(4X):292-292
严格限制或废除死刑已成为世界性的趋势,我国在坚持"少杀、慎杀,可杀可不杀的坚决不杀"原则的基础上逐步废除死刑。  相似文献   

11.
苟渝绚 《经营管理者》2012,(7X):328-328
轰动一时的吴英集资诈骗案二审宣判死刑,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经济犯罪应不应当废除死刑再次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经济犯罪的发生有较大的社会因素作用,其危害性也不至于剥夺其生命,更毋论死刑的工具性推定无法实现惩罚与改造犯罪的价值。笔者认为,尊重生命,保障人权应该从经济犯罪开始。  相似文献   

12.
2001年,浙江省舟山市罗锋因杀人被判处死刑,罗锋不服提出上诉。罗妻郑雪梨向法院提出通过人工授精为丈夫生育子女的要求。一审法院以无先例为由拒绝了罗妻的请求,之后郑又向浙江高院提出书面申请,法官同样告知:现行法律没有相关规定。这个案件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死刑犯是否享有生育权问题的广泛讨论,公民享有生育的权利,这是法律的规定,但死刑犯是否有生育权的法律上却是空白,法学专家们对此意见也不统一。本文通过对学界否定死刑犯生育权观点的反驳,论证死刑犯应该享有生育权。  相似文献   

13.
法理学学者认为,如从监禁刑到非监禁刑,从枪决到注射死刑,这样的发展不仅是刑罚观念的简单变化,而是以此为基础,体现了中国社会法治文明的进步和日益增强的人权意识。  相似文献   

14.
高楠  张宇  张杰 《经营管理者》2013,(13):245-245
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已是大势所趋,世界贸易量将大幅度增长,传统港口的观念正在受到冲击,港口已成为运输供应链和生产贸易体系中活跃的参与者和组成部分,已成为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的纽带和桥梁。目前,世界主要港口中第二代港口仍是发展的主流,但朝向第三代港口的转型已经开始。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人权意识的增强,生命价值提高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而死刑制度的存在使得二者不可调和的冲突着。本文从我国历史文化和现阶段的社会实际情况出发,以公民生命权的充分保障为视解,对死刑制度进行改革是最稳妥和可行的办法。  相似文献   

16.
司玉洁 《经营管理者》2011,(10):185+182
死刑,作为剥夺罪犯生命的最严厉的刑种,曾在人类刑罚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经历了由兴盛到衰亡的一个发展过程。我国对于死刑的态度既要考虑到世界性的发展趋势,同时,又要考虑本国的国情。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的确立、完善过程中,还不具备废除死刑的条件,严格限制死刑,防止死刑泛滥而逾越其合理存在的"度"应成为目前我国死刑立法、司法的立足点。  相似文献   

17.
一直以来,毒品犯罪都是我国重点打击的对象,而将毒品犯罪严刑峻法也是我国始终坚持的目标。我国作为少有的几个毒品犯罪死刑适用的国家,频繁和普遍的适用死刑,也给司法和社会带来一定的困扰,为了追求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兼顾宽严相济的政策,文章根据《全国部分法院审理毒品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规定,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概括近年来导致毒品犯罪案件从死刑立即执行改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舆情月评     
熊露娟 《决策》2013,(8):12
一起死刑案件拷问司法公正曾成杰因集资诈骗罪被判死刑,当事人虽已离世,但案件仍旧谜点重重,由最初政府鼓励融资到沦为阶下囚被处以极刑,曾成杰的境遇举国哗然,包括法律界在内的社会各阶层人士也对曾成杰疑案的思考颇多。案件判决的幕后推力成为舆论争议焦点,民众在不断质疑求真相,引导了一场"合法"与"合理"的博弈。@曾成杰之女曾珊也走上微博平台,在其父尸骨未寒之际,与社会对话,鸣不平之声、诉不公之意。  相似文献   

19.
企业面临着与日俱增的国际挑战,培养能够理解并有效满足国际市场需求的经理人成为关键。尽管许多部门对培养国际化经理人才承担职责,但是,管理学院在建立管理人员的全球化观念、知识和技能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本文提出了两个分析框架,并对全球化观念的不同层次做了讨论。我们希望,全球化观念的最高层次应成为未来管理学院最终的使命。  相似文献   

20.
戴一 《科学咨询》2010,(12):48-48
随着我国对中职教育的进一步重视,中职教育的招生规模日益扩大,中职学生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青睐,已逐渐成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基层的主流。他们的法律意识如何,责任感怎样,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个人的成才。所以加强中职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