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热议·声音     
正热议中国文化的伦敦尴尬在伦敦过复活节,一位多年未见的老朋友饶有兴致地问我:"你在做什么?还在做文化领域的研究吗?"我说是的。他饱含同情地说:"真不容易,我在伦敦五年,都没怎么见过中餐馆之外的中国文化。"伦敦是举世闻名的国际都会,英国与中国的文化往来亦不可谓不紧密,一位热爱文化生活并对中国颇有几分了解的伦敦人,竟然对中国当代文化几乎一无所知?  相似文献   

2.
老华人经过多年打拼所创下的基业,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局面。很多新生代华人,已经不会说汉语。同时,他们更加向往大型跨国公司和政府部门,而不是祖上留下的中餐馆或者中国超市。  相似文献   

3.
美国"爱国主义"与宗教信仰密切结合在一起,强调忠于美国的政治价值观,相信美国是承担着上帝赋予使命的一个与众不同的国家.自从建国起,美国就一直根据外部某个"邪恶堕落"的对手界定自已的"使命",凝聚国内的"爱国主义".冷战结束、苏联解体使美国的"爱国主义"一度失去了明确的目标,多元文化主义抬头,美国国家认同面临挑战,"爱国主义"的基础随之发生动摇."9·11"事件激发了美国人的"爱国主义"热情,使命感、"例外论"和非白即黑的宗教善恶观为美国反恐战争中的单边主义外交提供了国内动力.  相似文献   

4.
4-12岁孩子可免费试学"美国小学"课程"美国小学"什么样?"美国小学"孩子如何学英语?为什么美国孩子创造力很强?为什么美国人可以包揽太多数诺贝尔奖项?因为美国的基础教育强调创造力至上,注重培养孩子独特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5.
面孔     
正安倍晋三反对美国提"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美国盟友要阻挡奥巴马的核遗产",美国《华盛顿邮报》近日报道称,针对美国总统奥巴马希望在卸任前留下"核遗产"、正在探讨是否提出美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但美国多个盟国都表示反对,尤其是日本。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表示强烈反对,称此举会让美国对  相似文献   

6.
王树林 《唐都学刊》2004,20(6):144-148
中共"七大"前后,毛泽东的美国观经历了赞扬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最典型的民主国"到深信美国"实在是一个敌对性的帝国主义"的戏剧性的推演;美苏关系是毛泽东的美国观推演的国际背景,而美国对华政策则是毛泽东观感、认知和评价美国的基本尺度;毛泽东的美国观具有意识形态的色彩又兼备革命现实主义的特征,它显现了毛泽东的民族主义情结与现代化追求之间的内在张力。  相似文献   

7.
正一个本可以退休颐养天年的老人,59岁创业,76岁"打脸"奥巴马,向世界诠释了什么是中国制造。2013年3月29日,美国时任总统奥巴马来到迈阿密港口发表演说,主题是振兴"美国制造"。毕竟,在美国看来,这些年来,中国人抢走了美国人太多制造业岗位,是美国实体经济萎缩的"罪魁祸首"。  相似文献   

8.
王咏 《浙江学刊》2004,(3):35-39
一、"美国乐土"神话的缘起 二战以后,美国向世人昭示这样一个"事实"--美国,一个富裕的国度.并且它和以往所有富裕国度的不同之处是:美国没有贫富悬殊,它的富裕是被大部分人共享的.总之,很多人认为美国不再有贫富两极对立,它是一个同质性的、富裕的中产阶级"大同"社会.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前半期是从"英国世纪"向"美国世纪"转折的时期.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确立了美国在西方世界的霸主地位,从而使战后具有明显的"英国世纪"的特征.然而,今日"美国世纪"的高峰期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英美出版了不少论述美国现代诗歌的著作.二十世纪以来,美国的诗歌创作出现过许多流派,但始终脱离不了"语言的探求"和"自我的表现"之类的轨道.随着美国资本主义制度的日趋没落,从美国资产阶级诗坛所能听到的只是一些颓废的呻吟和疯狂的呼喊.例如,美国战后出现的"垮掉的一代"作家金斯堡的一首著名的诗题目就叫《嚎叫》."垮掉的一代"虽然反对美国的现实生活,但却主张逃避现实,躲进吸毒造成的"超现实"幻境中去.他们的诗人公开宣扬"酒、女人、吗啡针"是艺术灵感的源泉,鼓吹的是腐朽的资产阶级思想和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美国诗坛半个多世纪以来开展的所谓"自由诗运动",并没有能改变文艺同现实生活的脱节.我们根据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二十世纪美国诗歌》(格雷),美国"新方向"出版社出版的《美国自由诗:现代诗歌革命》(瓦尔特·萨顿)和伊利诺艾斯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人的呼声:当代美国诗歌论集》(拉尔夫·J·密尔斯)等关于美国现代诗歌变迁的论著内容,作一简略介绍.  相似文献   

11.
张文木 《太平洋学报》2010,18(11):18-59
"天安舰事件"是美国战略重心东移提速的重要信号,美韩黄海军演是美国保守派在向中国摊牌并对奥巴马"新尼克松义"政策施压,这对目前基于远东雅尔塔法权体制的美国国家利益的影响是灾难性的。笔者主张中美在雅尔塔体制中的合作,而不应当寻求"零和"式的冲突。今天美国衰落的原因是美国财政已无力支持其过于庞大的战略目标,该战略目标已使美国对手林立并越打越多。遏制中国已成为美国巨大的政治和财务包袱,美国已没有必要———当然也日益没有能力———坚守遏制中国的"第一链条"。中国实现台海统一只是在恢复半个世纪前已在雅尔塔体制中确定的中国合法权利,并不损害美国的雅尔塔利益。笔者建议,为了美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和繁荣,为了保持美国在世界政治中应有的大国地位,美国应当放手台湾于中国,由此赢得亚太在新的政治基础上的和平。中国必须为此做好最坏和最好的准备。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美国战略界认为美国对华政策处于新的"十字路口",其对现有美国对华政策不断进行讨论和反思。反思之一,认为传统的通过对华接触达到对中国进行民主化改造的"改造论"是失败的;反思之二,认为传统的遏制中国发展的"遏制论"反而导致中国不断发展壮大,并体现出大国自信。在这种背景下,"改造论"和"遏制论"都认为现行美国对华政策应该调整,但如何调整?美国战略界又缺乏广泛共识。从学理上讲,美国战略界的"改造论"和"遏制论"都存在对华政策的认知误区,这种认知误区就其实质而言是基于西方中心主义的思维逻辑。  相似文献   

13.
软实力是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信息时代的作用日益突出。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信息技术成为其实现软实力发展和变革的推手。然而,"棱镜事件"暴露出美国倡导的"自由"、"人权"价值理念的"两面性",严重损害美国的道义形象,增加了美国与同盟国之间的不信任感,撼动美国世界领导权的合法性基础,成为冷战之后美国软实力衰落的催化剂和加速器,具有标志性意义。"棱镜事件"揭示了信息时代单纯依靠技术手段解决问题的有限性和软实力对新兴大国的重要意义,引发了对于国际政治伦理和国际网络治理的重大关切。  相似文献   

14.
"美韩自由贸易协定"是继"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又一个被美国要求修订的重要协议。从协议修订的内容上看,"美韩自由贸易协定"的改动并没有像"美墨加协定"那么大。这也反映了美国要求修订"美韩自由贸易协定"的真正动机不仅仅是表面上的贸易赤字,也有美国国内政治博弈和转嫁国内经济风险、缓解社会矛盾等更深层次原因。美韩自由贸易协定的修订反映出特朗普政府在"美国优先"的基本国策下,采取单边主义的对外经济政策的总体态势,对已经与美国签署或正在与美国谈判的贸易协定带来不好的先例。面对美国的经贸单边主义政策,中国也应积极探索中美贸易摩擦的解法,在通过战略经济对话稳定中美关系的同时,也要继续推动自主开放与经济改革。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初以后,美国在对拉美保持军事优势和威慑的同时,辅之以"金元外交",打着"促进民主"的旗号,维护本国的根本利益,改变了先前赤裸裸的大棒政策。冷战期间,为了防止所谓"共产主义扩张",美国长期与拉美的独裁政权结盟,甚至颠覆民主政府。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在世界范围内的"促进民主"确实给拉美国家的"民主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然而,影响美国对外政策的主要因素一直是美国的战略安全和经济利益,而不是为了"促进民主"。拉美国家民主化的经验和教训表明,不能照搬美国等先进国家的经验和模式,而应该主要依靠自主创新,建立适合本国国情的民主制度。  相似文献   

16.
《求是学刊》2019,(4):150-162
后危机时代,外资并购美企股权或控制美国境内生产性资产可能威胁美国"国家安全",为经济民族主义在美国投资领域盛行提供了合理性解释。在此影响下,美国外资并购安全审查呈现出借助并购审查制度限制外资准入、政治力量公然干预个案审查程序及外资安全审查导致"商业问题政治化"等三大趋势。美国政府和国会内的保守势力以维护"国家安全"为名频频对中国公司正常的并购业务进行限制和干预,美国外资安全审查制度已成为制约中资企业赴美并购成败的关键变量。从"国际体系内中美实力竞争"和美国"国内政治逻辑下利益博弈"的视角来看,中美实力竞争、经济技术博弈和国内选举利益考量是经济民族主义在美国外资并购审查领域肆虐的主要根源。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美国对日政策的总体趋向,是放手日本摆脱政治约束、在强化军事实力的基础上扮演更重要的安全角色。支持日本"恢复在安全领域的主权权利"以及对中日钓鱼岛争端的表态更具倾向性,是其最新表现。这一政策内含矛盾:它与美国对日总体政策缺乏整合性,与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存在结构性、"成长型"冲突,与美国地区战略的其他部分不兼容,与美国对战略整体效果的追求相背离。美国在安全上的"纵日"政策,导致亚太秩序建构失去方向,面临分裂、对立的风险。亚太地区安全中的"日本因素"上浮,安全态势更趋复杂。美国自身也面临战略困境,地区控制力开始受到质疑。  相似文献   

18.
刘增美 《学术交流》2008,(2):159-162
美国华裔文学现已成为文学和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受美国亚裔文学研究范式的影响,国内美国华裔文学研究往往从中国文化视角入手,相对突出了其"华裔"特色,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它的美国特征.然而,美国华裔文学作为美国文学的一部分,它首先是美国文学的问题.因此,美国华裔文学研究不仅要在中国文化中寻根,更应在美国传统中溯源.本文将从研究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多元文化语境下华裔文学与主流文学间的互动,以及自由主义传统对华裔文学的"美国化"影响.  相似文献   

19.
日本修改宪法的动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族主义的倾向。日本修宪的主张起源于战后日本的"修宪派"。"修宪派"在战后初期曾遭到美国的压制,一度获得政治主导权之后曾立志摆脱美国主导的所谓"战后体制",修改和平宪法,但是他们的尝试没有成功。安倍晋三是"修宪派"的继承人,他利用美国的亚太战略调整,再次提起修改宪法问题,为摆脱"战后体制"、加强日本独自的防卫能力进行挑战性尝试。安倍虽然强调强化日美同盟,但是骨子里却是一个民族主义者,要摆脱美国主导的"战后体制",摆脱美国的控制,恢复日本的大国地位。  相似文献   

20.
美国政党的变迁对西方政党政治变革是一种补充和扩展。本文从"选民中的政党"、"政党组织"和"政府中的政党"三个向度对战后美国政党政治的新变化进行探析,从而更加清晰地审视美国政党的变迁。虽然"衰落模式"、"稳定模式"和"复兴模式"交替存在,但是,美国政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确出现了复兴的趋势,并且政党正在试图通过国家政治权力恢复其功能。尽管美国政党无论是在政党组织、选举层面,还是在政府层面,都走出了60、70年代的低谷,但随着政治生态的变化,这种复兴态势也呈现出更加复杂多变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