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次笔谈除刘笑敢先生外,主要采自各位作者在2009年5月3日《文史哲》编辑部主办的"文史哲杂志人文高端论坛之二:中国哲学话语体系的范式转换"上的发言,所涉及问题均为目前中国哲学界关心最迫切、讨论最热烈、思考最深入的话题,相信对今后中国哲学史研究及中国哲学本身的未来走向具有重要启发。  相似文献   

2.
本次笔谈除刘笑敢先生外,主要采自各位作者在2009年5月3日《文史哲》编辑部主办的"文史哲杂志人文高端论坛之二:中国哲学话语体系的范式转换"上的发言,所涉及问题均为目前中国哲学界关心最迫切、讨论最热烈、思考最深入的话题,相信对今后中国哲学史研究及中国哲学本身的未来走向具有重要启发。  相似文献   

3.
本次笔谈除刘笑敢先生外,主要采自各位作者在2009年5月3日《文史哲》编辑部主办的"文史哲杂志人文高端论坛之二:中国哲学话语体系的范式转换"上的发言,所涉及问题均为目前中国哲学界关心最迫切、讨论最热烈、思考最深入的话题,相信对今后中国哲学史研究及中国哲学本身的未来走向具有重要启发。  相似文献   

4.
5.
6.
7.
本文从反思中国新诗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和对一种新的现代汉语诗学的吁求出发 ,提出从“话语”的角度进入新诗研究。本文将中国新诗话语界定为现代中国诗人如何运用现代汉语 ,将其置身在“现代性”境遇中的经验付诸诗的表达 ,对其中包含的两个基本因素———语言和语境———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 ,在2 0世纪汉语言和语境发生根本变化后 ,由于语言自身的限制和历史时代环境的催逼 ,新诗话语最终展示为诗人对语言和语境双重制约作出一定应答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21世纪的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的传统哲学受到了挑战,出现了许多新问题,这就催逼着人们进行思考和探索,努力重建中国哲学.而中国哲学的新建构,必须吸取中国传统哲学和外国哲学的精华,结合中国现代化之实际进行综合创新.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中国哲学的基本格局发生了多次转换 ,这就是从世纪初到 1 949年的多元化发展阶段 ;从 1 949年到 1 978年的一元化发展阶段 ;1 978年以后的多元化与一元化统一的发展阶段。这一基本格局的转换与我国政治生活的阶段性发展有着大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11.
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背景下,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成为新时代的必然要求。虽然我们在中国特色教育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还有较大的研究空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研究,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引导新时代中国教育的改革发展、提升中国教育学的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研究主要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的元研究、历史演变研究、建构方法论研究、核心主题和内容研究、话语权的提升和国际传播研究。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需要我们明确多元的研究视角,把握研究的目标,厘清研究思路、寻求研究路径、推进研究行动、实现研究创新。  相似文献   

12.
从话语到话语权是一个对象化的运作过程,它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国家话语权的获得主要依赖于该国家的物质与精神力量的强大。一方面,主要反映在生产力发达和军事实力的高度;另一方面,还反映在这个国家的话语内涵是否具有影响世界历史文明发展或世界历史文明进程的精神张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立是国家话语权建立的核心组成部分,它的提出既来自中国自身发展的诉求,又代表着世界历史进程的趋势。应当指出,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建构既面临着环境挑战的严峻性和复杂性,又需要进一步增强我们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力度,按照"中国梦"的战略祛除不相适应的、陈旧的研究范式、学术教条以及过于西化的价值偏好。  相似文献   

13.
陈龙海 《殷都学刊》2010,31(3):143-148
自19世纪末以来,中国古老的"线的艺术"在西方引起强烈反响。与此同时,中国传统艺术也受到了西方艺术的冲击,经过康有为、陈独秀、蔡元培等诸贤的倡导,中国艺术界从对西洋画的漠视与拒斥转到推崇与吸纳。而"海归派"如李叔同、陈师曾、高剑父、徐悲鸿、林风眠等则以其艺术实践进行着中国艺术的革命,在中西结合方面进行了极其可贵的尝试。与此同时,另一批画坛前辈仍然沿袭着中国画的传统方法,创造了无数无愧于时代的杰作,如潘天寿、黄宾虹、张大千、齐白石等。在此语境下,关于中国传统笔墨的质疑与争议持续不断;在后现代时空和全球化视域中,中国笔墨向何处去成为一个严峻的课题。本文认为,在中国艺术走向未来,参与世界艺术的相互交流与对话的进程中,应当吸纳一切外来艺术的有益成分,而同时要始终坚守民族立场,彰显中国元素和中国特色,惟其如此,中国古老的艺术才能焕发生机,在世界艺术的舞台上才可能拥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中国古代文论研究走向及未来发展趋势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忠辉 《东岳论丛》2006,27(1):46-49
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中国古代文论的发展呈现出一个不断体系化的过程,这是处于转型阶段的中国文化应对外来文化冲击的整体大势下各门学科建构的共同特征。在对古代文论资料的整理日趋完善和对古代文论内容的研究日趋细化之上,时间进入到90年代,古代文论研究也同其他领域的研究一样,成为又一次世纪转型时期文化反思的表征之一,价值/功能话题的讨论抢占了古代文论研究时间/体系话题的中心位置。通过对20世纪古代文论发展中的学科化过程和反思轨迹的简要描述,反思古代文论研究发展走向的若干问题,同时对思考古代文论研究的发展趋势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5.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转换研究析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至新世纪初期几年间,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提出了哲学研究的范式转换问题,不仅寻求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而且试图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历史上,进而从整个哲学发展的历史上为范式转换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作论证,而这就涉及到了哲学上的一系列根本性的重大问题.尽管由于受知识储备及时间局促等条件限制,这些讨论尚欠深入,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的转换仍不失为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如果我们把"范式"概念限定在"哲学的基本思维方式"的意义上,那么,使用"范式转换"的论者,无论是认为这一转换是"从本体论范式向认识范式,再向人学范式的转换","从本体论哲学范式到认识论哲学范式再到价值论哲学范式的变革".从"物"的哲学范式向"人"的哲学范式转换,从追求普遍性知识的、思辨的理论哲学或意识哲学范式向关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实践哲学或文化哲学范式的转换,从"看世界的哲学"向"改造世界的哲学"的转换,还是"由朴素实在论思维方式向实践论思维方式的转换"等等,所欲说明的问题都是指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大半个世纪的形态演变.将马克思哲学视为一种全新的实践哲学,而将它所批评的传统哲学归结为理论哲学,当能更好地表达马克思本人哲学革命的实质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形态转换的实质.  相似文献   

16.
孙正聿教授撰写的《哲学通论》一书已经出版十年了。这部著作不仅是孙正聿教授个人学术研究和教学成果的结晶,也是吉林大学哲学学科学术传统的集中体现和哲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标志性成果,对于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哲学教育改革,发挥了重大作用,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哲学通论》于1999年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并于2007年收入作为"21世纪经典"的《中国文库》。作为教学成果的"哲学通论"先后于2001年和2005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并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精品课程。孙正聿教授本人于2003年获得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和《哲学通论》出版十周年,吉林大学和云南大学于2008年10月26日联合主办了"《哲学通论》与哲学教育改革学术研讨会",会议探讨了《哲学通论》在哲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哲学教育改革方面所提出的一系列重要问题。本刊从会议论文中选取有代表性的五篇,并特邀孙正聿教授为回应这些问题撰写专题文章,以此深化哲学教育改革,希望能对探索当代中国哲学新道路的讨论有所推进。  相似文献   

17.
孙笑天 《理论界》2005,(12):87-88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新世纪、新阶段的中国哲学应该如何提升和锻造自己,必须明确中国社会所处的时代坐标,发挥哲学应有的作用。然而,就中国目前面临的国际背景和国内形势来说,哲学应该改变过去的被动局面,在新时期与时惧进,大胆创新。  相似文献   

18.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不仅指“加速”,更指“高质量”和“高境界”,因此需要方法论自觉。其中核心环节就是学界要站在“中国走向世界”的新时代方位上,明确肩负新时代根本性使命,即深刻梳理和总体反思西方话语体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以研究范式创新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谱写新篇章,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自主知识体系。这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事业。  相似文献   

19.
20.
中国茶文化研究的当代历程和未来走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代学术意义上的中国茶文化研究,真正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新时期。中国茶文化研究的当代历程,可以说起始于近20来年。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学术成果,就是学科意识的自觉和学术层面的深入,逐步形成了围绕着茶研究的三个子学科———茶学(属自然科学)、茶业学(亦称茶业经营学或茶叶商品学)和茶文化学(属人文社会科学),并在茶文化学术普及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走进新世纪,中国茶文化研究面临着学科地位、学术视野、资料发掘、国际交流、人才培养等新问题。只有理性地面对和成功地解决,茶文化研究才能充满锐气和后劲,在基本理论的深化、茶文化历史与现实的探讨方面有新的作为,促进中国茶文化学科的完善与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