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苏轼是中国古代封建文人的生存典范。他多方面吸收和发展了传统文化对人生进取和独立自由有益的因素,使之完美地体现在自我的人生实践中,构建了自我的文化人格,悲剧性地实现了儒家思想关于人的社会价值追求。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极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胡山林 《殷都学刊》2009,30(3):74-78,93
苏轼是中国文化巨人,他对人生问题的处理方式和人格魅力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性格最典型的模式,给后世留下巨大影响,探索其精神构成的秘密至今仍有现实意义.在思想方法上,苏轼善于从终极(宇宙)和社会两种视角观察思考问题,自由地飞翔于天地之间,因而在思想上他能够自由地取儒道佛三家之精华,在处世上他能够超脱地与人生困境相周旋.面向宇宙的沉思打破了常规思路,解放了被日常的世俗之见所拘禁的传统思想,使迷乱的心灵得到安宁,获得一种勘破事物真相、回归心灵家园的温馨感.苏轼的人生智慧其实也是中外哲人共同共通的人生智慧,这种智慧对人类的精神生活具有永恒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苏轼谪黄,在黄州经历了人生的蜕变。这在他的诗词中,有着清晰的表现。为研究他对庄子的接受情况,本文采用文献比对研究法,将苏轼黄州创作的诗和词,与《庄子》一书进行比对。由此,统计出苏轼在黄州创作的词,引述《庄子》一书的,占比24%;在黄州创作的诗,引述《庄子》一书的,占比20%。通过释读这些诗、词,发现苏轼接受《庄子》有三个特点:其一,苏轼黄州词接受《庄子》,侧重于消解人生痛苦;其二,苏轼黄州诗接受《庄子》侧重于自新,并以此完成人生的升华与蜕变;其三,苏轼接受《庄子》思想,往往儒释道相结合,尤其是释道相融为一,如盐入水,彼此难分。苏轼对传统思想文化兼收并蓄、为我所用的做法,值得今人借鉴。  相似文献   

4.
论苏轼旷达人生风格的基本内容王兰苏轼历来以旷达著称,并以其旷达的人生风格影响着后世的文人和文坛。他的旷达,绝不是游戏人生的玩世不恭,而是在一种空灵虚脱的形式中包含着积极进取的内核,是一种在无可避免的现实面前以退为进的、具有较大合理性的、进步的封建人生...  相似文献   

5.
苏轼在贬谪生涯的忧患磨难中淬炼出“吾安往而不乐”的人生智慧。苏轼用这种智慧洞彻人生真谛,在极度困厄中能够达到心境的闲适旷达、廓然无累,赋予了日常的睡眠、饮食盎然的生命乐趣和人文意义。  相似文献   

6.
苏轼对时间的思考由来已久,他长期以来一直陷于人生有限与宇宙永恒的矛盾中,在贬谪黄州时期,站在历史与哲理的高度之上,他最终实现了对人生有限性的超越“。夜雨对眠”意象贯穿于苏轼诗歌创作的一生,是其生命意识的集中外化,表现了苏轼在时光流逝而亲情故园无法回归的矛盾中的精神寄托,自然的人伦亲情是其抵御人生虚无感的精神依托。  相似文献   

7.
南宋文人王质一向以第二个苏轼自诩,其词学观也步趋苏轼,倡导诗词一体,打破诗词界限,主张以词纪实。在创作实践中,王质亦如苏轼,以诗为词,用词抒发个人怀抱和人生体验,情感真切动人。就艺术而论,王质的中长调甚类其古体诗,令词则神似其律绝;且与其律诗一样,王质填词喜用叠词,这既是其研习《诗经》的结果,也印证了其诗词一体的词学观。  相似文献   

8.
苏轼诗歌感喟人生的哲理特征张尹炫(韩国)宋诗紧承唐诗而来,因为有唐诗这样一座巍峨的高峰耸立在前,无形中给宋人的超越带来了莫大的困难。在这种尴尬处境中,穷理尽性的时代思潮为宋诗别开生面提供了一个重要契机。苏轼浸润于时代文化的思辨风潮,感应着宋诗理性化的...  相似文献   

9.
以往文学史研究的问题之一就是人们在评价某些作家思想时,往往将其放在静态状态上来进行研究.对苏轼思想的评价之所以众说纷纭,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此.苏轼的政治态度和人生思想都是相当复杂、矛盾、错综、多变的,但却丝毫没有违背实际生活的逻辑和苏轼个性发展自身的逻辑.我们应当努力构建一种动态研究模式,在矛盾运动状态中研究作家思想.  相似文献   

10.
朱熹曾激烈地批评过苏轼,但他接受与认同苏轼对于士君子出处问题的论述,其人生履践也与苏轼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表现在:他们都具有狷介之个性与独立之人格,关注个体的自由自主,而本无意于仕宦;又不忘社会责任,出而从仕后,忠君忧国,直言敢谏,勤政爱民,惠民一方;内心既充满矛盾,渴望归隐与闲适;但又能坦然面对政治打击,独立不惧,气节不改。而相异之处,则主要为政治境遇的不同与事业追求的不同。他们的出处态度,兼顾个人与社会,表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对人的个体性与社会性矛盾的清醒思考,显示了他们作为哲人的睿智深邃与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1.
阮堂明 《殷都学刊》2010,31(1):59-64
《全宋诗》苏轼诗卷除了据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为底本录入以外,还从《永乐大典》、《诗渊》等文献中辑录一些佚诗、佚句,对苏轼集外佚诗的收集整理,作出了很大贡献。不过,笔者在考察中发现,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误收、重收以及所辑不全等。对此,本文对所发现的问题作了考察,涉及到十三首诗、八首佚句,另辑录佚句五首。  相似文献   

12.
管仁福 《齐鲁学刊》2013,(1):123-127
在苏轼的作品中,多有"气"的叙写。这诸多"气"的语意蕴涵非常丰富,既有对自然物质之气的描述,也有对生命生理之气的体认,而更多的是对人文思想之气的传达。人文思想之气从哲学层面反映了他以气为本体的自然观;从政治层面他崇尚和气,表明其向往社会太平和谐的政治理想;从道德人格层面和文学艺术层面他欣赏英气、豪气、浩然之气、逸气、才气、神气、词气等人文精神之气,表现了他人格审美和艺术审美的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13.
任职凤翔府签判时期,是苏轼诗歌创作历程中的重要驿站。这一时期,他对各体诗歌皆有尝试,尤以五七言古诗和七律成就较高,叙事、记游、题咏、抒怀是其诗歌表现的主要内容。从艺术成就看,比喻乃至博喻手法的运用、构思上的翻旧出新、以文为诗等,都显得比较圆润成熟,恣肆纵横、舒卷自如的艺术风格也基本形成。凤翔诗作的创作实践表明此一时期苏轼诗歌创作已较为成熟,确立了苏诗的基调。这一局面的出现,与他的心态和眼界的开放阔大,以及创作经验的日臻丰富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乔力 《齐鲁学刊》2006,(5):73-77
秦观词中所占分量不大的较单纯的应歌娱人之制为第一类,虽亦直承花间派风貌特征与价值取向而来,却洗涤秾艳绮靡色调而转趋于清丽柔曼,有的更暗暗透露出开始朝第二类融入的消息。第二类词或径直在习常的恋情别思里写进一己的真实情怀感受,或藉旧有范式以讬寓自我主体的新内涵。这虽在词史中已早具精彩先例,而秦观后来居上,于艺术表现方面多所拓展深化,将之提升到新的高度,它们占了秦词的大多数。第三类亦较少,其向诗化回归的艺术精神与苏轼对词体的革新之举桴鼓相应;唯秦观取径甚偏狭,仅注重到个体人生遭际和感情意绪的抒发,风格沉咽凄怨,是用整个生命悲剧来铸就,并无须再饰辞以成深曲隐约之姿,却最大可能地强化、张扬了词的容量与深度。  相似文献   

15.
苏轼在道论上以"道"为体,以"易"为用,在性情论上以"性"为体,以"情"为用;程颐在道论上以"道(理气合一)"为体,以"中"为用,在性情论上则以"性"为体,以"中"为用。苏轼的"中"始终是一价值实体;而程颐的"中"则从价值实体上升为存在本体和人性本体。  相似文献   

16.
生命教育是以生命本体为对象,以生命本质为依据,以生命知识、生命关系、生命价值为教育内容。当下,大学生、研究生自杀或杀人的极端行为屡屡发生。针对此种现象,我们要找出大学生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以此提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一些对策,以此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和关爱情怀、热爱生活和积极进取的、具有高生命品质的新青年一代。  相似文献   

17.
日常生活批判:走向微观具体存在论的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常生活批判是20世纪哲学的基本转向和基本问题。现代哲学自此由宏观而崇高的历史理性期盼走向微观而具体的生活实践诉求。在此根本转型中,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批判理论是方法论来源;卢卡奇是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第一推动者;海德格尔则确立了日常生活批判的基础存在论地位;西方马克思主义是日常生活批判运动的主力军,其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列斐伏尔,其总结者是捷克的科西克(Karel Kosik)。20世纪日常生活批判对21世纪哲学的深刻启示是,生活是一个哲学意义上的现实,而哲学只有回到生活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理性向生活回归是当代哲学发展的一个趋势,当前道德教育面临的困境究其原因就是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隔离,导致道德教育的失真,远离了生活世界,终将走向虚无。所以,道德教育应该走向生活世界,使我们过上一种真实的、完善的道德生活。  相似文献   

19.
快乐是人生的最高原则,可人生往往陷入不快乐的深渊,究其原因我们发现“人”这个特殊存在者在追求成为真正的人的时候受累于外在与内在的束缚,特别是在“人化”的搏弈过程中迷失了内在的自我,从而使人的内在心境产生差异,这种心境的差异表现出了人生境界的高低之分,不同的人生境界对快乐的感受就千差万别,因此,要真正达到快乐的彼岸世界我们就必须摒弃外在与内在对人的束缚,从而达到人生的本体境界,唯有如此,人生快乐才可能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20.
The ability to work at older ages depends on health and education. Both accumulate starting very early in life. We assess how childhood disadvantages combine with education to affect working and health trajectories. Applying multistate period life tables to data from the Health and Retirement Study (HRS) for the period 2008–2014, we estimate how the residual life expectancy at age 50 is distributed in number of years of work and disability, by number of childhood disadvantages, gender, and race/ethnicity. Our findings indicate that number of childhood disadvantages is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work and positively with disability, irrespective of gender and race/ethnicity. Childhood disadvantages intersect with low education resulting in shorter lives, and redistributing life years from work to disability. Among the highly educated, health and work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of childhood disadvantage are small. Combining multistate models and inverse probability weighting, we show that the return of high education is greater among the most disadvantag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