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科学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在邓小平理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的时期和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同志紧紧把握统一战线的核心和实质,并通过一系列崭新观点,精辟地论述了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性质、任务、作用及其内涵,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理论科学体系。本文就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  相似文献   

2.
场与社会——关于社会场学说的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场是笔者近期提出的一个新概念[1]。本文拟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分析社会场的有关问题:(1)社会场范畴提出的背景———场的科学规定及其向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渗透推广;(2)社会场的内涵———社会场与社会有机体的内在联系;(3)社会场的历史考...  相似文献   

3.
蒋颖 《理论界》2007,(2):175-176
布迪厄的科学场理论,以科学实践的场域空间结构为研究对象,深刻地阐述了科学场是各种力量关系构成的结构之场,是各种活动因子对峙的斗争之场,是具有自身逻辑的相对自主之场;科学场理论严谨地分析和揭示了西方科学实践和科研机构运转的逻辑结构和法则机制。虽然布迪厄科学场理论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当代西方科学场,但通过对其科学场理论的解读和理解,我们仍然能够从中获取有益的理论见解。  相似文献   

4.
人口,作为社会发展的经常的、必要的条件,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和作用。人类自身再生产,一开始就参与历史过程并成为重要因素之一。一、关于人类自身再生产的有关争议目前,理论界对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一版序言中提出的关于社会两种生产的理论,存在着不同的理解。1、认为两种生产的含义其实指的是一回事,即“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坚持着“生产本身又有两种”是同一内容。“直接生活的生产”这一概念中的“直接生活”一词,指的就是人的直接生存,即人的生命的新陈代谢和繁衍。为了实现人的直接生存,一方面需要…  相似文献   

5.
<正> 邢新力博士的著作《理性之光——科学认识中的人》最近已由黄河出版社出版,该书对科学认识的主体性问题作了许多有益的突破性的探索。作为科学认识主体的人是什么样的?作者从认识主体所获取的知识的本性说起。按照知识的标准说明,知识是得到辩护的真信念。作者的这一定义突出了人在知识中的地位和作用,它从人的活动中把握知识的本性。它说明,人在认识中既是认识者,又是信仰者。人作为认识主体,是认识者和信仰者的统一。完善的人性应当包括人的信仰能力和认识能力,完善的人格应当集人的信仰活动和认识活动于一体。知识是认识中的  相似文献   

6.
科学既具有巨大的物质生产力价值,也具有多方面的精神价值。科学的认识价值是其精神价值的重要组成部份。科学所具有的认识价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认识目标价值。科学知识由于具备确定性、精确性和逻辑融贯性等优点,从而在一定限度内能够对认识的发展起到目标或典范作用;二是认识方法价值。一方面,科学认识可以转化为不同层次的认识方法;另一方面,科学活动所运用的方法,即科学方法,对一切认识活动都具有方法上的直接借鉴意义;三是认识条件价值。科学能够从变革思想观念、提供知识背景和输送科学精神等方面为人类的认识活动创造条件。 研究科学的认识价值问题,目的在于为人们能够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充分发挥和实现科学的认识价值提供理论基础。因此,仅仅对科学的认识价值的表现有所认识还是不够的,必须进一步涉及到科学的认识价值的评价问题。对认识具有价值的并非仅限于科学,实践对认识具有价值,各种非科学认识,如哲学、宗教和艺术等认识形式对认识也具有价值。在这多头绪的认识价值所组成的价值体系中,科学的认识价值居何种地位呢?科学的认识价值和实践的认识价值,以及各种非科学认识的认识价值是什么关系呢?在一定的意义上,这也就是所谓科学的认识价值的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 我国政府为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香港和台湾问题而提出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以下简称“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在解决香港问题的实践过程中,显示出了它的生命力,在国际范围内也引起了积极的反响。金日成最近说朝鲜“南北双方也可学习香港方式,各自维持现行的经济制度不变,实现和平统一”,就是这一构想的国际影响的生动体现。近年来,国内理论界人士发表文章,举行研讨会,就“一国两制”构想的有关问题,作了认真的研究和探讨。《广东社会科学》在一九八四年九月创刊号上,发表了周毅之、施汉荣合写的《从香港问题看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一文,就“一国两  相似文献   

8.
列宁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善于洞察未来即科学地预测政治经济等领域的事件发展的趋势和过程,他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活动自始至终闪烁着科学预见的光芒。列宁关于科学预见的理论是领导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学习列宁这一理论有助于各级领导干部提高领导艺术,自觉执行和进一步丰富党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各项政策、方针和路线,加快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9.
我们必须从经济关系的角度来考察和把握所有制的性质,不能把所有权等同于所有制.所有制自身没有存在形式,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都是所有制的实现形式.绝大多数所有制实现形式都是具有制度属性的.公有制实现形式是公有制借以实现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要科学认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以公有制为主体”实质上是“以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为主体”.  相似文献   

10.
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索的目标,是他全部科学研究工作动力的源泉,是制约着他的科学方法的一种基本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科学家依据他所研究的不同对象和任务,可以确定各自不同的科学目标,而科学目标是一种未知的尚未实观的东西,确定它也就离不开哲学的思考。因此,探讨科学目标的形成及其与科学方法的关系,是认识科学研究的规律,获得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这个问题有三点需要和大家一起来探讨的:一、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重要性,二、怎样加强组织部门的自身建设,三、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几点措施。 一、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重要性 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重要性,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  相似文献   

12.
陈利 《理论界》2011,(11):69-71
本论文主要阐述犯罪生物学派、犯罪心理学派、犯罪社会学派的主要观点,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犯罪现象和犯罪原因,依据现代犯罪心理学的主流思想,从个性社会化角度,重点剖析了犯罪人格缺陷说的主要思想,以为预防犯罪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氏族与部落是在血缘关系基础上形成的人们共同体,代表着不同程度的血缘亲属关系,而民族则是在地缘关系基础上形成的,两者在本质上不同;蒙昧时代的中、高级阶段是氏族部落产生和发展的时期,构成民族的主要特征之一的地缘关系的基础尚未出现萌芽,因此蒙昧时代不可能产生民族;民族的形成与国家的形成不同,民族形成于野蛮时代的高级阶段,早于国家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在毛泽东哲学思想中,人的问题占有突出的地位。他有一句名言:“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毛泽东选集》一卷本,第1401页)这句话不仅仅表达了一个具体理论观点,而且深刻反映了他整个哲学的重要特点。可以说,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用和发展,主要是集中于解决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他讲唯物论、辩证  相似文献   

15.
在应用向心理论时,由隐性语篇实体实现回指中心的语段通常会产生零回指中心和零过渡的问题,Laurel Fais(2004)为该类语段拟订的向心过渡类型虽基本解决了此类问题,但其应用能力仍显不足,本文针对语篇中嵌入的'诗歌语段对'现象,拟对其设定的过渡类型进行进一步划分,提出三种费力衔接过渡类型,使过渡类型适用于更广泛的语言事实.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紧密结合的产物,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与发展具有强大的理论动力和实践动力。理论动力主要源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性和开放性,以及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品格。实践动力来自新中国百业待兴的探索,尤其是来自改革开放以来如何应对实践中面临的诸多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在理论动力和实践动力的综合作用下形成、发展与不断完善的。  相似文献   

17.
竞争优势是国家长期发展的战略基础,其形成不仅受比较优势条件优劣的影响,更取决于整合的速度和效率。整合路径和创新制度构成竞争优势形成机制,制约着一个国家竞争优势的形成进程。  相似文献   

18.
认识过程的阶段问题,是认识论中的一个老问题.对这个问题,目前我国哲学家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把认识过程划分为感性、理性两阶段,一是把认识过程分为感性、知性、理性三阶段.这两种观点尽管不尽相同,也都有它合理之处,但是,把它们作为现代认识论关于认识阶段的基本原则却是值得探讨的.我认为应当根据现代科学认识的特点,把认识过程分为经验认识和理论认识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19.
科技成果转化动力机制理论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集约型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提高要素的质量和使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其中科技进步、科技成果的转化对生产率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就如何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从而获得经济的持续增长,提出了科技成果转化总体动力模型,分析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因素及关键参数,同时阐述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20.
任何一种科学认识活动都是基于科学认识主体固有的本体论承诺,在认识论意义上,以科学方法为手段来进行的。这一认识模式中,承认并且确认科学认识对象(即认识客体)的客观性与独立性成为科学认识的理所当然的基本前提。问题的关键在于,现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现代物理学的发展,迫切要求对这一前提作全新的认识和深入的阐发。本文依据客观实在在科学认识过程中与认识主体的相互作用关系及方式的不同;依据认识主体在认识中对客观对象把握的程度的不同,将通常所讲的实在划分为三个层次※来进行认识:自在实在;对象性实在;科学实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