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未被观测经济在我国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对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造成了不容忽视的影响。然而中国的未被观测经济规模究竟有多大,不同学者根据不同的方法给出了不同的估计。本文从未被观测经济在整个经济系统中的逻辑地位入手,根据结构方程原理,构建了中国的MIMIC模型,刻画了1985年以来未被观测经济在我国的发展态势,并以经济普查的实际数据为依据估算了历年未被观测经济规模NOE与GDP之比率,得出了较为客观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公布的区分内外资的国家间投入产出表与跨国公司活动数据,对三国属权贸易模型中涉及的中美之间9种途径18种属权贸易流量进行了全部估算。估算方法采用属权贸易核算法与矩阵平衡法相结合的方式。估算结果显示:中美属权贸易总量明显高于属地贸易总量,中美属权贸易差额明显低于属地贸易差额,传统的属地贸易差额严重高估了中美贸易平衡状况;美国通过在华附属机构部门以及第三国附属机构部门向中国本土所属部门销售和出口大量产品,是美国向中国出口的重要途径;忽略中美之间通过第三国发生的属权贸易将严重高估中美属权贸易差额。属权贸易核算结果对全面认识当前中美贸易平衡问题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刘波 《统计与决策》2015,(4):128-131
现有关于环境污染的研究大都从官方经济视角展开,忽视了未被观测经济(NOE)的作用。文章利用2000~2012年30个地区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NOE对中国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污染与NOE比率之间存在显著的U型关系,控制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及贸易开放等因素后,U型曲线的转折点为16.98%。从全国层面来看,基于NOE比率视角的环境污染于2008年步入U型曲线的上升通道;从地区层面来看,中国有15个地区已经越过U型曲线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4.
中国未观测经济规模估算方法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未观测经济的规模估算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研究领域,中国在运用国外的方法估算时,往往受到基础数据、核算体系和经济运行体制等诸多方面的限制,所以必须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估算方法。货币作为流通于经济体制之外的血液,是研究未观测经济的一种很好的工具。分析中国的货币供给量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研究中国的货币需求模式、尝试模拟出被未观测经济活动所吸收的货币量,再估计出货币流通速度,两者相乘就可以大致估测其规模,以期为估测未观测经济规模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力资本存量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力资本价值估算结果的巨大差异表明人力资本价值计量非常复杂,研究方法和技术远未成熟。本文在分析未来收益法和累计成本法的基础上,利用人力资本价值与收入的内在逻辑关系构建了估算模型,以此估算了1995-2010年中国人力资本存量,并对中国人力资本作用以及效益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将影响中国外贸收支平衡的全部因素纳入外贸收支差额的一般均衡模型中,对中国外贸收支顺差居高不下的成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导致中国外贸收支失衡的本质原因是人民币汇率低估和入世后政府片面追求数量增长的引致性扭曲。然而,人民币升值并不能缩减中国加工贸易收支顺差的规模。当前情况下,优化贸易结构、实现居民跨期消费效用最大化的关键是转变中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以产业结构升级来带动外贸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7.
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如何做好利息收支的技术处理,已成为核算理论和技术方法的难点,尤其是在编制经济循环帐户时,这一问题更为突出。对此,我们依照SNA‘68、‘93文本中推荐的方法和国家的方案,结合我区的实际情况,在编制经济循环帐户中就利息收支的技术处理问题作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以便寻求一种操作性较强的方法。一、SNA及我国新核算体系方案提出的方法关于利息收支技术处理方法,在SNA‘93文本中有比较详细的论述。它提出了一个由金融媒介机构在不直接收取服务费的情况下如何估算所提供服务价值以及在机构部门和产业部门分摊的…  相似文献   

8.
未被观测经济估算方法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前言 对于未被观测经济的定义(以下简称NOE)理论界尚未达成共识,不同国家对这部分经济的称谓也各不相同,常见的有"黑色经济"、"不规则经济"、"灰色经济"、"地下经济"等等,并且所涵盖的范围也不尽相同.由于NOE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复杂,在国民经济活动成果总量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对这部分经济进行比较精确的估算已成为各国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之一.  相似文献   

9.
一、估算地下经济规模的方法 估算地下经济规模一般有直接方法和间接方法两种. (一)直接方法 1.调查法.通过调查地下经济活动的供需双方,从而获得地下经济结构的详细情况.然而,由于大量的地下经济活动是非法的,地下经济的从业者一般不愿意接受调查.目前已有的调查结果显示:从事地下经济活动的男性多于女性、年轻的多于年老的、无职业的多于有职业的,地下经济最活跃的部门是建筑业和其他各种服务部门.相对来说,资本密集度高的部门,地下经济活动少.  相似文献   

10.
对NOE测算及GDP调整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学锋 《统计研究》2001,18(4):49-52
 作为对应于官方统计所观察到的经济(以下简称OE)的范畴,NOE(即Non Observed Economy)一般是指未被官方统计观察到的经济,包括各单位和个人从事有意或无意逃避政府监管的各种经济活动,以及未被列入官方统计要求的规模较小、组织水平较低的各种经济活动。如:无照经营、非法生产、隐性就业、卖淫嫖赌、走私贩毒、拐卖人口、行贿受贿以及无需注册统计的偶然生产等等。对于一个国家来讲,NOE是其整个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郝枫 《统计研究》2021,38(7):112-126
“财富-福利等式”表明国民财富与社会福利具有理论等价关系,是评估发展可持续性的最优指示器。我国国民财富研究相对滞后,总量测度与结构分析都亟待深化。本文基于“自上而下-自下而上”范式,依据国情优化关键参数的设定,改进了我国国民财富与分类资本估算,并剖析了省际国民财富结构以识别其演进模式。研究发现:由于资源禀赋与发展阶段有别,省际国民财富结构差异显著;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国民财富结构先由自然资本主导转向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共同主导,进而转变为人力资本主导,最终迈入社会资本主导。各地区应结合自身禀赋与发展阶段做好“投资组合管理”,以此来提升国民财富并优化其结构从而改善经济发展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12.
劳动收入份额及其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蔼婷 《统计研究》2014,31(4):64-71
准确测算劳动收入份额是揭示中国国民收入功能分配格局的必要前提。本文基于广泛存在的未被观测经济视角,提出了一种测算劳动收入份额的新方法--“两系统平行测算法”。基于全国和区域两个维度的重新测算表明,中国的劳动收入份额基本上维持在50%以上水平,并未大幅低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其变化规律并非一味地下降而是呈现典型的“倒U型”走势。系统分解结果进一步显示,劳动收入份额的上升是正向的GDP系统内效应和正向的NOE系统间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则是相对微弱的NOE系统间正效应无法抑制相对强大的GDP系统内负效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潘文卿  张伟 《统计研究》2001,18(12):3-10
一、引言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相一致 ,中国工业产品对外贸易在改革开放后获得了迅速发展。1 980年 ,中国工业产品进出口总值为3 1 8亿美元 ,1 999年已达到 3 4 41亿美元 ,增长 9 8倍 ,年均增长率为 1 3 3 % ;其中出口由1 50亿美元增至 1 83 6亿美元 ,增长 1 1 2倍 ,年均增长率为 1 4 1 % ;进口由 1 68亿美元增至 1 60 5亿美元 ,增长 8 5倍 ,年均增长率为1 2 6%。工业产品对外贸易的巨大成长是伴随着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优化而实现的。 2 0年来 ,工业产品中矿物燃料等初级产品在中国工业产品出口总值中的比重持续下降 ,而工业制成品及制成品…  相似文献   

14.
索洛余额法、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以及数据包络分析方法都没有解决函数的内生性和模型参数的时变性问题,ACF方法克服了这些局限性,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更加准确。本文推导了参数的内生性和时变性问题,基于ACF模型提出了我国的时变参数估计方法,并对我国1990-2017年28个省份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重估。研究结果表明,ACF方法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更加准确。从全国来看,资本投入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最大,TFP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正在逐渐下降,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相对较弱且波动大。分地区来看,各地区的TFP平均水平有所回落,近年来东北地区的TFP增长率水平最低,2012-2017年均为负值。同时,东北地区的劳动力流失情况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5.
竞争密度依赖与中国高新技术开发区企业群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文献回顾和研究问题密度依赖 (densitydependence)模型的研究一直是组织生态学 (Hannan ,Freeman ,1977,1984,1989)的重点。Hannan和Freeman研究表明 ,对于一个企业族群而言 ,企业的创立与族群密度呈倒U型关系 ,即在初期随着族群密度的增加 ,创立企业的数目也随之增加 ;当族群密度达到一定程度 ,创立企业的数目随着族群密度的增加而递减。尽管密度依赖理论得到了广泛的支持。但是 ,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 ,在实证研究中 ,测量和概念之间存在不一致性。在Hannan和Freeman( 1984)的研究中 ,用一个族群中企业数目来衡量族…  相似文献   

16.
资本要素收入作为国民总收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测算、厘清其在政府、企业和住户之间的分配状况以及居民资本要素收入的结构是必要的基础性工作。利用资金流量表和统计局住户调查数据,对我国资本要素收入及其部门分配和居民资本要素收入的结构进行测算,研究发现:(1)居民资本要素收入长期以来高速增长,在国民总收入中所占比例基本稳定在10%左右,但在总资本要素收入中所占比重经历了先上升(20世纪90年代)后下降(21世纪初)的过程;(2)居民税前、税后资本要素收入对比反映出我国对居民资本要素收入征税力度尚小,最高不超过4%;(3)伴随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居民资本要素收入结构由改革开放初期主要以农村居民的经营性收入为主转变为经营性、财产性收入并驾齐驱;(4)宏、微观口径测算的结果存在一定缺口,主要由劳动者报酬存在低估以及住户数据的系统性误差导致形成,国民经济核算的完善应得到关注。  相似文献   

17.
就业结构、收入结构与居民消费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杭斌 《统计研究》2003,20(11):19-4
按照现行统计口径 ,我国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来源于 1 1个方面 :( 1 )国有经济单位职工工资 ,( 2 )集体经济单位职工工资 ,( 3)其他经济类型(包括股份制企业、外国企业及港、澳、台企业等 )职工收入 ,( 4 )个体经营者的净收益 ,( 5 )个体被雇者收入 ,( 6)离退休再就业人员收入 ,( 7)其它就业者收入 ,( 8)其它劳动者收入 ,( 9)财产性收入 (包含利息、红利及其它财产租金收入 ) ,( 1 0 )转移收入 (包含离退休金、赡养收入、赠送收入等 8项内容 ) ,( 1 1 )家庭副业收入。其中 ,前 8项基本包括了各种经济成分、经济类型职工的收入。本文将着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