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当前,中国大学的形象建设面临着困境和挑战,新时代"双一流"建设为其提供了蓝图。立德树人是中国大学的立身根本。要成为世界级一流大学,应当培养出一批批出色的一流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彰显中国大学的本色。中国大学战略定位着眼于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坚持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为人民做学问的科研立场,以及注重中国特色的文化元素符号。要实现新时代中国大学的新形象,必须走多元发展的国际化合作道路,必须从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构建新的教材体系,打造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生活舒适的美丽校园环境等方面入手,努力探索中国大学建设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2.
最早的中国大学学报出现在100多年前,是中国大学制度的见证者以及现代中国学术的重要载体。但在大学教育与学术研究日益繁荣的今天,由于结构、布局的先天缺陷以及路径依赖,中国大学学报正面临日益被边缘化甚至唾弃化的命运。路径依赖可以滞缓制度变迁,但不可阻挡制度变迁。目前,由政府主导的针对中国大学学报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以及由学报界自发形成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共同奏响了中国大学学报改革的乐章。其中,由17家教育部名刊发起创办的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正日益显现出作为变革中国大学学报命运的最优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3.
正如中国大学经历了从近代、现代到当代的制度变迁、文化变迁一样,作为特定时期中国大学的主要管理者们——大学校长群体也呈现出鲜明的历时性差异.总结和反思这些差异性特征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主客体原因,对于提升当下中国大学校长整体素养和办学治校的能力,或许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中国大学与大学生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新世纪中国大学和大学生的发展方向 ,探讨了新世纪中国大学的使命和大学生的职责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大学文化应该是中国大学在长期发展高等教育中形成的,中国大学所特有的,为中国大学人共同遵循的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等的总和。新的形势要求中国大学保持清醒的文化自觉,树立强烈的文化忧患意识,自觉地承担起文化传承、创新和引领文化进步的使命。建设中国特色大学文化是一项开创性事业,既不能简单地"复兴传统",也不能简单地"全盘西化",要以自觉的文化态度、独立的自省行为和开放的创造精神,进行实实在在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阐释了大学理念的产生与发展进程,剖析了我国大学理念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分析了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国的大学理念应包含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以人为本是中国大学理念的核心;学术自由是中国大学理念的灵魂;“弘扬传统,陶养德行”是中国大学理念的首要论题;“自主创新,服务经济”是中国大学的使命。  相似文献   

7.
大学校训是学校办学理念和治学精神的高度浓缩,具有极强的文化语境。基于文化语境视角,从句型结构、语言措辞和文本内容三个纬度深入探讨了中国大学校训的翻译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中国大学校训翻译的三原则:结构对等、措辞典雅和内容凝练。最后,总结了基于文化语境的中国大学校训翻译模式,即以文化语境为视角,以校训文本的句型结构、语言措辞和文本内容为纬度,以结构对等、措辞典雅和内容凝练为原则,对中国大学校训文本进行翻译,从而得出较为理想的译文。  相似文献   

8.
名校长与近代中国大学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中国大学的发展与名校长的办学理念紧密相关,中国大学精神也因这些名校长的办学理念而得以发扬光大。民国时期,中国大学精神达到了一个高峰,其中20世纪20年代的北大、30年代的清华和40年代的西南联大可谓是中国大学精神的三座里程碑。从某种意义来说,蔡元培、蒋梦麟、梅贻琦、竺可桢等名校长成为近代中国大学精神的历史化身。五四和民国时期,北大、清华表现出来的精神和风采至今让人留恋。抗战时期,西南联大所呈现出来的“名师教学”、“教授治校”、“通才教育”、“学术自由”,更是近代中国大学精神在追求宽松的文化与制度和谐共生的环境下孕育出的结果。这对于当今中国如何办大学教育,尤其是大学校长的思考和行动,仍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中国大学科技园发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中国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历程 ,分析大学科技园建设的进展、布局与类型 ;根据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定位提出了中国大学科技园建设原则和评估体系 ,并据此分析了当前大学科技园建设中存在的误区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中介语对比分析方法,以中国大学学习者英语口语语料库(COLSEC)中学生对话部分作为观察语料库,以美国口语语料库(CSAE)第一部分作为参照语料库,研究中国大学学习者英语口语语料库中用于获得话轮的语用标记词的主要特征.研究发现:第一,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和本族语使用者在使用语用标记词作为话轮转换策略方面存在差异;第二,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在语用标记词的使用上存在多用和少用两种倾向;第三,对具有同一个语用功能的不同语用标记词,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和本族语使用者在选择倾向上有所不同;第四,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倾向于过度使用本族语使用者较不常用的语用标记词,而少用本族语使用者较常用的语用标记词以达到话轮转换的目的.本研究对英语口语教学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作为社会生产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校后勤的管理现代化程度尚待提高,大部分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尚未将现代化科学技术成果与管理水平广泛地运用到后勤管理中来。笔者以管理思想现代化为前提,以明确权产、管理体制以及后勤管理人员专业化及创新等为基础,对有效构建高校后勤管理现代化的路径进行浅显分析,以进一步促进我国高校后勤管理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成为未来中国高校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在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新型应用技术大学将成为中国职教体系中重要一环。相关高校需要很好适应这种发展要求,加快转型,提升自身竞争力,实现转型突破。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很多高校都在进行多校区办学的实践。在概括我国多校区办学的形式并分析当前多校区办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多校区办学管理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4.
目前,人本管理理念已渗透到教育管理的各个层面,成为高校计算中心建设与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探讨如何将以人为本这种理念应用到规划发展和科学管理的各项工作中,以实现计算中心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学年制管理是一个与当时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高校教学管理制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它已显露了无法回避的缺陷。而学分制则是通过学习主体的转移,充分承认学生的个体特征,因材施教;通过灵活的、富有生机、活力和竞争性的机制来造就多规格、高质量的人才的高教管理制度。但两者的转移是一项繁复的工程,需要统筹组织,做好这几方面工作:(1)进一步改进课程建设和课程管理;(2)加强管理方面的硬件和软件建设;(3)加强研究,及时总结,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高校危机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危机分为灾变性危机、设施性危机、管理类危机三种类型。危机管理,是及时、稳妥、高效地应付处理危机,减轻其损害和不良影响。高校危机管理是高校和谐稳定的关键。管理类危机,是指高校管理者管理失误、不当或不到位而引发的危机。为实现高校校园的和谐,从而构建和谐社会,高校应科学决策,以人为本,有效遏制高校危机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问题已成为当代高等教育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本文结合华东交通大学教学质量保证与管理体系的构建,阐述大众化阶段高校应树立特色化、多样化、发展性与整体性的新型的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理念,立足高校实际、合理定位,建立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统一的质量标准系统、全面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和高校内部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8.
在高校后勤社会化进程中,高校的物业管理应当从扩大物业管理的范畴、物业管理集约化、正确处理甲乙双方的关系、建立具有高校特色的物业文化、健全物业管理制度、加强物业人力资源管理、提高物业管理中的科技含量、规范物业管理公司的选择和物业管理协议等方面入手,提高高校物业管理水平,以便更好地承担高校的后勤保障和服务职能。  相似文献   

19.
高校校誉是典型的无形资产,但高校对校誉缺乏必要的管理。近年来,与高校有关的科技活动校誉侵权案日益增多。高校应根据校誉具有无形性、排他性、整体性和使用价值等特点,在科技活动中强化校誉的管理。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的高校师资管理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存在着思想观念滞后,教师管理行政化。管理方式具有较大的封闭性和僵化性。管理机构设置不够科学,职责不够全面。管理工作存在片面性,常常顾此失彼。管理队伍的素质不高,管理手段落后等诸多问题与弊端,已经严重影响了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为此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强化教师资源管理;建立科学的新型师资管理体制;实行固定编制与临时编制并存的管理模式,实行以岗位为主的契约式管理模式;提高师资管理人员素质,实行现代化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