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作家哈代“威塞克斯文丛”中最经典的作品,而《喧哗与骚动》则是美国作家福克纳最喜爱和最成功的一部小说。从两部作品的比较中可以看出二者在性别观上的异同。从共同点来说,两人塑造的女性形象都非常鲜活而生动,具有光辉和灰暗两种不同形象,符合正常女性的类别。从不同点来说。哈代的性别观流于消极,因此他塑造的女性在命运和男权社会这两座大山面前抬不起头,而福克纳的性别观则相对积极,体现了他朴素的实现公正、男女平等的人文思想。  相似文献   

2.
多元文化视野中的鲁滨逊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已有的关于鲁滨逊形象的评论中,大都着眼于对他作为一个资产阶级理想人物的称颂和对其殖民掠夺性的批判,而忽视了对鲁滨逊形象至关重要的文化传统特别是宗教意识的认识与分析.本文认为,该形象不仅与作者的思想意识和生活经历密切相关,而且也体现了对古希腊人本主义文化传统和基督教文化传统的双重继承,尤为突出地反映了带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新教伦理的影响.此外,在主人公的性格发展中,还包含着一个具有宗教意义的隐形结构.  相似文献   

3.
自我的变迁与意义的沉浮———读肖鹰的《形象与生存———审美时代的文化理论》李鲁宁1719年,丹尼·笛福发表了长篇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创造了一个左手拿着《圣经》、右手拿着来福枪,独自在与文明世界隔绝的荒岛上建功立业的鲁滨逊形象;1762年,让·雅克·...  相似文献   

4.
论儒教的宗教性质——《中国儒教论》前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申 《云梦学刊》2005,26(2):10-12
《中国儒教论》意在通过儒教与其他宗教进行比较,来揭示宗教的本质,进而阐明儒教的宗教性质。宗教的本质特征只有一个,那就是对神的信仰。而神,乃是超自然力的化身。至于这种化身取何种形象,则要以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5.
宓妃是中国文学史上光彩照人的女神系列形象之一,最早见于屈原的《天问》《离骚》,在两汉辞赋中逐渐丰富,至中古时期发展成为极具审美意义的文学形象。中古时期宓妃形象的新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人神恋曲中风姿绰约的女神形象、世人钦慕的神仙形象、现实世界的美人形象。宓妃形象由神话趋于世俗,由单一趋于复杂的发展变化,与中古时期文人普遍对君臣遇合的政治理想的追求、对得道成仙的精神渴求和世俗享乐之风的盛行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库切的小说《福》是在西方文学经典《鲁滨逊漂流记》的基础上改写而成,但《福》并不是对《鲁滨逊漂流记》情节的简单模仿,在《福》中,库切解构了《鲁滨逊漂流记》中的父权和殖民话语;颠覆了丹尼尔·笛福在《鲁滨逊漂流记》所构建的西方父权帝国的文学神话.同时,库切也对现实主义小说的叙事话语进行了质疑与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从一个生态主义者到殖民主义者的转变的相关问题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8.
汪广松 《学术探索》2006,(4):114-117
胡适与陈寅恪晚年都各自完成了一部重要的口述著作,分别是《胡适口述自传》和《柳如是别传》。从麦克卢汉的媒介观来看,胡适是热媒介文化代表,而陈寅恪是冷媒介文化代表,《胡适口述自传》是一种热媒介形成的著作,而《柳如是别传》则是冷媒介形成的著作,它们各自表达着不同的媒介文化意义。这种情况的形成,与两位学者文化知识结构的形成发展过程及特点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史诗《格萨(斯)尔》形成于漫漫历史长河中,积累有多重文化因素,宗教文化是其中之一。不论藏族《格萨尔》还是蒙古族《格斯尔》都蕴涵有无比丰富、繁复离奇的宗教成分,记录着藏蒙民族不同历史时期宗教文化的某些信息。本文旨在通过对藏族《格萨尔》和蒙古族《格斯尔》的宗教内涵进行比较研究,以揭示反映在这部史诗中两个民族宗教文化和民族心理的异同。蕴涵在史诗《格萨(斯)尔》中最古老的宗教文化是萨满教文化。萨满教是蒙古族和藏族的固有宗教或说传统宗教,在蒙古族称“博”,在藏族则称“苯”或“苯钵”教。萨满教的一大特点是自…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无神论、宗教反实在论和宗教批判实在论三个哲学视角论述了宗教哲学中的语言观。无神论否定宗教语言 ,认为它是一种颠倒的日常语言。宗教反实在论则从人的自律角度出发 ,认为宗教语言在现实生活中是有用的 ,可以用于维持和继承传统的价值观。宗教批判实在论肯定核心的宗教语言具有指称性 ,宗教语言实际上是基于人类对实体的回应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分别被称为中国和El本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两部作品中都有“魂灵”形象的出现,试图从《红楼梦》和《源氏物语》中发掘“魂灵”形象并加以比较。据此,总结出佛教对中日两国“魂灵”形象的塑造有着重影响。佛教在中国受到儒家思想的干预,在日本则带有浓重的神道教色彩,这是两部作品中“魂灵”形象出现差异的主原因。  相似文献   

12.
关四平 《东岳论丛》2007,28(3):57-64
诸葛亮和吴用的同中之异是认识《三国志演义》与《水浒传》这两部经典小说创作本旨的重要窗口之一。在人生目标与社会理想层面,诸葛亮是救民为国,一以贯之;吴用是由“图个一世快活”到“扶国安民”,又回归到追求“快活”。在智慧才能层面,诸葛亮是具有大智慧的杰出战略家,吴用则是战术家而缺乏战略眼光。在人生悲剧结局层面,诸葛亮是命运悲剧,吴用则是性格悲剧。由两个典型形象的比较拓展至二书士林人生道路与人生理想的差异,《三国志演义》体现了道统与政统的统一,而《水浒传》表现的则是道统与政统的背离。  相似文献   

13.
《高唐赋》《神女赋》的神女形象和主题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特定的宗教民俗文化背景出发,分析高唐神女神话的文化观念意蕴,辨析《高唐赋》和《神女赋》所写的神女不是一个神女,而是性质不同的两个神女,因此《高唐赋》主要展示了神女所化的云雨的形象及其给世界带来的变化,表达了通过与神女相会给国家和个人带来福祉的祈盼。从直接的意义上可以把《神女赋》理解为反映爱情生活的作品,表现作者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在爱情追求中的感情经历和心理变化;从形象象征的意义上,可以把它的主题思想理解为对于美好理想的追求以及理想破灭以后的痛苦和悲伤,反映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文人的不幸遭遇。  相似文献   

14.
蒋述卓教授一贯坚持“三个结合”(古今结合、中外结合、文史哲结合)的治学思想,因而在世纪之交的学术反思与前瞻中,将宗教与文艺创造及理论的关系作为自己学术研究的生发点之一。在宗教与文艺关系的研究方面,他在实践着这样一条学术路向:佛教与文艺影响研究→宗教与美学影响研究→宗教文化学。蒋先生的《宗教文艺与审美创造》(辽宁人民出版社、辽海出版社出版,2001年,下引该书只注页码)正是他在这一路向上继《佛经传译与中古文学思潮》、《佛教与中国文艺美学》、《山水美与宗教》、《宗教艺术论》等一系列专著之后的又一丰硕成果。《宗教文…  相似文献   

15.
中国神话中神的形象特征是"人兽同体",与西方神话中神人"同形同性"有着重大差异。这一差异产生的根本原因,不在于一般观点所认为的产生时间早晚和文明程度高低,而在于两个民族由不同的生存环境所决定的不同"天人观"。中国"天人合一"的观念决定了"人兽同体",希腊"天人对立"则决定了"同形同性"。  相似文献   

16.
张爱玲和紫式部这两位不同国籍、不同时代的女性作家无论是人生经历、创作思想,还是其小说的主题指向和艺术特质有许多相似之处。从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对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的白流苏和紫式部《源氏物语》中紫姬两个女性形象进行比较研究,可以看出对人的本质和对女性命运的关注是两位女性作家的共同偏好,并体悟两位作家创作中的女性观、人性观和婚恋观的异同及成因。  相似文献   

17.
自20世纪50年代汉文版《阿诗玛》搜集、整理、出版以来,古彝文《阿诗玛》文本的研究,在学术界就被逐渐忽略了。现存的毕摩用古彝文书写的《阿诗玛》文本共有8个,这些书写文本的保存者、翻译者、记录者、搜集地区、搜集时间、故事架构都有差异。而彝族文字自身的特点、毕摩间的世代书写和传承、毕摩对阿诗玛的加工创作,都是造成古彝文《阿诗玛》文本差异的原因。这种差异传播,从古彝文《阿诗玛》中的阿诗玛形象看,塑造了一个多元的阿诗玛文化形象;从文化传播系统看,塑造了书写文化时代特有的文化传播系统;从阿诗玛文化的发展形态看,塑造了书写文化中的阿诗玛文化,并在差异中体现了彝文与口语的互动传播特点。  相似文献   

18.
欧阳若涛 《理论界》2010,(8):100-101
柏拉图晚年写作的《法律篇》一书中,充满了浓重的神学色彩。柏拉图对古希腊宗教进行的神学革命、家庭宗教向城邦宗教的过渡都可以在《法律篇》第十卷的文本中读到。这两个变化集中展现了柏拉图力图用神学革命整合城邦政治生活,进而拯救希腊政治命运的意图。正是这种神学革命,为基督教中具有现代性意义的"个人观"开辟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杨华 《云梦学刊》2013,34(1):97-100
从《左传》谈论礼、乐(舞)的过程中,可以窥见其所蕴含的“人文”本自天地、以“致中和”为美学原则的观念,并从某种程度上间接地折射出《左传》对文章的看法。而《左传》谈论《春秋》的写法则从正面反映出其“两极共构而致中和”的文章观。《左传》讨论“和”与品诗等言论进一步佐证了其所秉持的文章观。《左传》的文章观同时也反映在其自身的行文方式上。《左传》的文章观对解读《左传》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文史哲》2014,(1)
希伯来《圣经》正义具有法律和道德双重内涵,是一种不同于西方政治哲学的宗教正义。《圣经》中蕴含的正义观系统,包括神的正义和人的正义两个层次,而后者又包括"因行成义"的一般原则、以《摩西十诫》为核心的律法,以及公正审判、公平交易、体恤弱者、善待异族等正义规则。与古希腊和近现代政治哲学相比较,希伯来《圣经》正义拥有超验与神圣性、综合性、泛法律性等特征,因此它对于古希腊哲学以及近现代非宗教正义论具有借鉴与补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