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哲学本体论中,有限性视域相对于无限性视域如天道、天理或太极等而存在.有限性视域与人的存在相关,主要以经验世界为研究对象,其之所以存在的根源与人、器物和事理的有限性直接相关.在中国哲学本体论中,有限性视域具有重要的存在价值和意义,其意义在于为人类提供了一条现实的有限超越之路. 相似文献
2.
3.
在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中,终极视域是一个绝对超越的无限世界,对于终极视域的探讨产生了终极本体即"虚极"、"太极"或"太虚"。终极本体不是从逻辑性、知识论,而是从感应性、感通性的维度实现主体对终极本体的发现。由于感应性、感通性往往具有主体所赋予的价值性规定,所以,终极视域的本体论形态最终表现出价值论的特征。从理论意义看,终极视域的本体论提供了解决有限性视域或经验世界的终极根源问题的根据。 相似文献
4.
当代集体主义的三重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领域的集体主义,有着无形的“边界”和价值属性。作为经济制度的集体主义,遵循着“市场规则”,它的核心价值是“互助合作”;作为政治原则的集体主义,有着“政治规约”,它的核心内容是“公共价值”;作为道德原则的集体主义,遵循“道德法则”,它的核心价值是“无私奉献”。不同领域的集体主义,亦无“边界”。作为经济制度的集体主义、作为政治原则的集体主义和作为道德原则的集体主义的“边界”,并非不可逾越,而是密切联系,相互通约的。集体主义的这种存在架构,在其内部的运作和生成机理上,有着一种经济自发、政治自觉、道德自由的逻辑上升演进趋势,以达致其终极价值目标:同舟共济、互构共生、和谐进步、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5.
6.
7.
8.
9.
10.
中国哲学的本体论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哲学问世的最初阶段,哲学家还没有把宇宙论同本体论严格地区别开来.在他们对宇宙论的探讨中,包含着对本体论的探讨.在这一阶段,哲学同科学也没有严格地区别开来,宇宙论问题既是一个哲学问题,也是一个科学问题.换句话说,宇宙论问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哲学问题,至多算是半个哲学问题. 相似文献
11.
儒学在宋代以理学的形式复兴,朱熹则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最终完成了天理本体论体系的建立.朱熹建立的客观本体论,是一个包含诸多范畴的庞大的体系,然而朱熹的本体论体系却并非以一种完整的理论形态表现的.笔者从辨析其基本范畴的意义入手,将其散见于不同著作中关于本体论问题的观点耙疏整理为一个相对完整而具有内在逻辑的体系,以进一步加深对朱熹哲学思想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4)
冯契智慧学将自由个体视为具有本体论意义的存在,这是中国现代哲学本体论的一个创造性说法。这一说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一是自由个体作为本体并非先天的设定或呈现,而是在现实生存活动过程中逐渐生成的;二是自由个性之本体论意义的生成基于充分的认识论展开过程,而非神启式呈现;三是人自身内在多重性的释放与世界之多层性的开放彼此相应,消解某种单一实体对人和世界的囚禁。从而,智慧学的自由个体本体论与牟宗三的道德形上学相比,敞开了走向真实存在的可能道路。 相似文献
13.
语言分析是研究中国哲学的新方法.本文在对中国哲学中的本体论陈述进行语言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完全隐喻的方式建构中国哲学中的本体论陈述.一、中国哲学的重建与中国哲学中本体论陈述的理解本体论是英文ontology一词的译名,或译为“存在论”或“存有论”.此词十七世纪中叶开始通行于西方学界,是由希腊文on(存在)和logos(智慧)二字凑合而成,意思是探讨存在的学问.从词源学上看似乎译为“存在论”或“存有论”更合适,因为“本体”与“现象”相对立,本体论似乎只是研究本体的学问,而存在或存有则包括了二者.这里由于约定俗成的原因,仍然沿用旧译. 相似文献
14.
15.
谢丰泰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6,27(4):76-82
哲学本体论是哲学理论的基础和核心。本文认为追求终极价值和形上境界是中国哲学本体论的基本旨趣。中国哲学本体论一般是以“体用”范畴来表征的。“体用不二”是中国哲学本体论的基本特质。中国哲学本体论有多重的内涵和多种的形式。“体用”范畴表现了中国哲学特有的话语形式,从而显示了中国哲学不同于西方哲学本体论的鲜明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考察先秦时期的《周易·系辞》《老子》与《庄子》中的语言观来分析中国特殊的本体论视野.于"变"中求"久",并于"久"中应"变"是中国哲学特殊的本体论根基;《周易·系辞》所奠定的"言-象-意"的三维结构是中国哲学能克服二元分裂的主要原因;老子以"同出而异名"确立了中国哲学"道言合一"的思维原点;庄子认识到了"名言"的对象化趋势,所以强调"道"的不可分性.他们共同奠定了中国先秦哲学的具体性、多样性、变动性和整体性的本体论特征. 相似文献
17.
18.
19.
在不同于"技"、"器"层面的追问、以区别于器物之知的方式把握世界等方面,中国的"性道之学"与跨越知识界限的智慧之思具有一致的内涵。尽管在具体表述上,中国谈"性道之学",西方讲philosophy,但两者的实际指向则并无根本不同:"性道之学"与哲学,都是智慧之思,其实质的内涵彼此相通。从形式层面看,哲学离不开概念的运用,其中既关乎概念的构造,也包括概念的分析。同样,性道之学也涉及名言的生成和名言的辨析。魏晋时期进一步提出辨名析理,"析理"以性道为内容,"辨名"则关乎名言(概念)的分析,由此,性道之学与名言(概念)之间的关联得到了更自觉的肯定。从"哲学何为"这一层面看,中国的"性道之学"对智慧之思所具有的规范意义和引导意义,也给予了自觉的关注。就以上方面而言,中国的"性道之学"显然包含着哲学的内涵,属于实质意义上的哲学。 相似文献
20.
所知既是为我之物 ,又具有自在性 ;为我之维展示了所知与能知之间的联系 ,自在之维则确证了其实在性。作为自在与为我的统一 ,所知包含着内在的秩序 ,这种秩序使通过理性的方式把握事物及其关系成为可能。实在性与秩序性的确认 ,无疑具有形而上学的性质 ,而这种确认同时又构成了认识过程的逻辑出发点。与所知一样 ,能知也有其本体论的维度。作为真实的存在 ,能知具有整体性的品格 ,而非仅仅是理智的化身 ,这种整体性既展开为感性、理性、直觉、想象等认识能力之间的相关性 ,也体现为认知与评价以及理智和情意等等之间的互动。从过程的角度看 ,能知的本体论规定进一步取得了“知”(knowing)与“在”(being)统一的形式 ,后者既以世界2与世界3的沟通为内容 ,又表现为知识通过化为能知而与人同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