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克锋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2,31(6):71-75
《活着》是余华从“极端先锋”转向“民间立场”这一新的叙事空间后的第一部小说。与以往作品不同的是,在这部小说中,余华对于死亡的描述已不再是冷酷、决绝,而是在死亡的氛围中融入多种情感,用一种舒缓的笔调展示苦难中人性的光芒以及温情的力量,使人们从“在苦难中寻找温情”而转变为“在温情中受难”。这也昭示了余华创作风格的极大转变以及对于“温情母题”的回归。究其风格转变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家庭生活的影响以及自身对于新的创作道路的追求是最主要的。 相似文献
2.
刘悦笛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
本文借用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分析了从余华小说《活着》到张艺谋电影《活着》的叙事语法的转换 ,进而考察从小说到电影的审美嬗变 ,1 .题旨的暗变 :从“忍韧”到“苟且”;2 .基调的转变 :从“沉郁”到“微亮”;3.风格的转移 :从“荒诞”到“反讽”;4.视角的移心 :从“冷峻”到“移情”。《活着》既是余华向“先锋写作”的告别 ,也是张艺谋对“民族寓言”模式的摆脱。 相似文献
3.
从《兄弟》看余华小说主题的承袭与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篇小说《兄弟》体现出余华作品主题对以往的承袭与超越。在《兄弟》中,依然承袭了余华对人类悲剧性尴尬状态及荒谬的人生困境的揭示,关注着苦难与人的现实生存状态。而在对人性的理解上,余华已经不再一味地强调人性恶,而是在人性美的迷失瓦解中对人性欲望进行追问。《兄弟》是适应时代的产物,也是余华内心的产物,不变的是他的怀乡之旅,而变化的是他对灵魂的救赎。 相似文献
4.
邓金洲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余华是当代文坛极富天分而卓具特色的一位作家,他以先锋姿态登上文坛,而如今却是一位现实主义作家。本文从时代背景出发探讨余华转型的原因,并以《活着》为例,分析余华转变的具体体现,从而联系其以后的经典作品表现转型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贾小瑞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7(2):53-56,89
《活着》作为余华转型之后影响最大的长篇小说,作者本着“内心的需要”和寻找真理的情与理,由书写自我的创作时代转向书写民族的创作时代的转变,因而具有极强的民族特征。本文从小说的构思与内蕴等角度论述《活着》所包藏的传统的对立统一与发展转化的辩证思维方式,分析了作品所体现的民间的生存智慧与道德诉求。 相似文献
6.
余华的中篇小说《活着》对生存镜像的书写冷峻、超然。本文从生命意识、苦难意识、死亡情结以及叙事策略等方 面对该作进行解读,并试图找寻一种解读和把握余氏作品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自80年代后期,特别是90年代以来,余华等先锋作家及其作品被称之为“后新潮”,他们对中国文学中的传统人文精神和文化秩序进行绝对地反叛和怀疑,根本否产极价值和意义,常常在恐惧和绝望中进行“死亡叙述”,描述死亡过程,93年余华小说《活着》的问世,表明他已进入“新写实”的行列,他的人生态度,文学观念等都已发生了变化,但这种变化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8.
周冬会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32(3):49-53
余华从先锋时的暴力苦难到后来的现实苦难,从对苦难的对抗态度到对苦难的消解,从残酷到温情。这其中的变化值得思考,本文从探索余华作品苦难意识的来源开始,逐步分析作品中苦难意识的变化及原因,从而揭示苦难的实质和产物。 相似文献
9.
10.
李晓筝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4)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余华的小说<活着>虽然故事简单,但主题内涵却深刻而丰富,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解读.从"对人生的思索"、"对命运的追问"和"对人性的展示"三个方面对<活着>进行解读,我们可以发现其主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直指人的内心,叩击人的灵魂,显示出作者的深厚功力,体现出作品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11.
赵歌东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8(3):320-323
余华1980年代的创作以“愤怒”的写作显示了先锋文学的挑战性姿态,其1990年代的创作以幸存者的言说表达了虚伪的“活着”的人生关怀;从“愤怒”的写作到虚伪的“活着”构成了余华创作的后现代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12.
论余华小说“活着”意象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淑媛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5(1):148-151
余华的小说《活着》以富含哲理的客观叙事,通过展示普通人的生活样态,创造了“活着”的独特意象。这一意象既是现实人生中反复出现的“典型情境”的感性显现,又与中国传统儒道哲学文化有着深层联系,同时具有人类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3.
郭明浩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2):91-94
余华创作主题的演变经历了三个时期:表现爱与美时期,表现仇恨与残酷时期,展示希望与苦难并置时期.其转换的原因首先是余华受到西方文艺潮流的影响,引导余华创作的作家在不断变化;其次是随着对真实性追求的不断深入,他对真实的判断标准发生了变化;第三是市场经济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张瑛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5(4)
通过分析余华(80年代中期新潮小说代表人物)小说的两大基本主题———对人性恶的揭示和死亡的描写,探讨其作品对人性的深刻认识以及对文化传统的冲击 相似文献
15.
赛珍珠的《母亲》与余华的《活着》在艺术特征与审美价值等方面虽存有个体差异,但皆具有"苦难家运的深沉描摹,顽强民族的生存史诗"的特点,而它们的成功皆"因中国之情,立小说之体;即小说之体,成畅销之势"。 相似文献
16.
王庆勇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3):48-50
文章从分析美国黑人文学各个阶段的主要小说入手,以时间为序,结合美国的历史背景,揭示美国黑人小说主题由血泪史到抗议再到自省的嬗变过程,并兼及其艺术手法由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译者伦理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以翻译伦理为视角,以《活着》英译本为研究个案,探讨译者白睿文的翻译策略。译者有效兼顾了译文"透明性"与"异国风味",较好地完成了翻译作为跨文化交流的使命。 相似文献
18.
袁珍琴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11)
余华《活着》对“福贵式的活着”的批判具有超出作者意识的客观意义 ,使其在读者的阅读过程中达到了价值增长的高峰。“行家话语批评”由于偏重艺术形式分析 ,容易忽视文本深层内涵而导致对文本精神价值砝码的遗忘 相似文献
19.
从《兄弟》看余华小说人物塑造艺术的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宜学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0(2):65-69
<兄弟>是余华小说的一个新高峰.体现了余华创作风格的新突破,尤其体现在小说的人物创造方面.余华突破了以往小说中对人性暴力的偏爱,而更多关注暴力下人性的温暖与温情,使小说充满了人性回归和张扬的快乐.本文通过分析<兄弟>中几位主要人物的特点,阐释余华小说在创作上的发展,以及他赋予人物的时代寓意,即对时代的深深思索和对人性未采的热切关注. 相似文献
20.
<正>保罗·蒂里希(Paul Tillich)是20世纪横跨哲学与神学领域的伟大思想家之一,与存在主义一样,蒂里希认为自尼采宣布"上帝之死"以后,孤独和虚无成了人类生存的普遍困境;处在生存焦虑中的人必须在无家可归的精神流浪中面对现世的、个体的、孤独的自己,人的生存时刻受到"非存在"的威胁,即对有限生命的恐惧和无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