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词的语义扩展--through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介词的语义扩展.通过对介词through的分析,探讨认知机制在介词语义扩展中的作用,及其在介词语义系统结构中的中心地位和在新语义产生时所扮演的角色.挖掘介词through在隐喻及换喻的认知功能作用下从空间意义逐步映射到隐喻意义的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2.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介词的语义扩展.通过对介词through的分析,探讨认知机制在介词语义扩展中的作用,及其在介词语义系统结构中的中心地位和在新语义产生时所扮演的角色.挖掘介词through在隐喻及换喻的认知功能作用下从空间意义逐步映射到隐喻意义的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3.
换喻与隐喻是传统修辞学中的常见修辞手段,现代认知语言学将换喻只看作是隐喻的一个分支,而符号学的研究发现换喻与隐喻不仅是语言运作产生的修辞效果,而且是内在于语言的两种基本的语言运作机制。拉康从索绪尔传统下的符号学出发,结合雅各布森的理论,发现换喻的主要特征是连结,隐喻的主要特征是代替,因此语言本身既是一种换喻,也是一种隐喻。换喻为隐喻意义的产生提供了一个意指语境,是意义产生的必要条件;而隐喻则是意义产生的充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英汉商标命名机制的认知语言学诠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命名是人的心理现象,对商标命名机制的研究离不开对认知心理的解释。运用认知语言学有关隐喻和换喻的理论对英汉商标命名进行分析,发现二者存在很大程度上的共性:在“生产”理想认知模式中,命名者均采用了概念换喻,如“产地代产品”、“生产者代产品”等;在“广告”理想认知模式中,正是隐藏于消费者背后的概念换喻“抓”同商标词背后的概念隐喻“兴趣”之间的互动,使得广告中如此命名的商品具有吸引力,并最终导致消费者的购买。  相似文献   

5.
“鼠鼠”作为新兴称谓词,其词形构造经过了“鼠”“鼠人”或“老鼠人”,最后固定为“鼠鼠”的演变历程,其感情色彩也从最初的厌恶与不满增加了自嘲与自怜。先秦选取硕鼠隐喻贪官,网友选取老鼠隐喻自己,都是基于人与鼠之间的物理相似性与心理相似性,不同时代选取切入点的不同,感情色彩也随之转变。“鼠鼠”的兴起与发展理据有三:一是基于谐音与重叠构形的语言学基础,二是基于求新求异获得集体认同感的心理学基础,三是追求含蓄委婉的语用学基础。  相似文献   

6.
隐喻相似性及其认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性是隐喻的基础,也是隐喻区别于其他相关语言用法的重要条件.隐喻相似性依赖于客观世界和主观认知之间的互相作用,是可以创造的.在隐喻中,相似性的映射方向可以从具体域到抽象域,也可以从抽象域到具体域,还可以从具体域到具体域或是从抽象域到抽象域.按照相似性认知过程中主客观所起作用的大小,相似性可以分为物理相似性和心理相似性.  相似文献   

7.
从认知语义扩展模式角度研究日语“足”字的多义现象可以发现,日语“足”字主要是从隐喻和转喻这两种认知机制进行语义扩展,其隐喻扩展可分为“形状隐喻”、“位置隐喻”和“功能隐喻”三种,其转喻扩展可分为“空间邻接性转喻”和“功能转喻”两种,其中“功能转喻”中存在二次扩展.提炼出“足”字的语义扩展机制图,可为日语学习者记忆此类多义词汇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赋比兴”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批评话语,三者间具有普遍的结构性关联。本文探讨并阐发其语言结构和修辞系统,认为赋基于语言的毗连性组合,与转喻相通;比基于语言的相似性替代,与隐喻相通;兴则是相似性投射于毗连性而生成的复意含蕴和诗学功能  相似文献   

9.
空间介词语义延伸的认知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原型理论、隐喻认知机制为支点,探讨空间介词语义延伸的心理认知过程,我们发现,介词语义是以“空间”原型为认知参照点,以家族相似性不断向外扩展延伸;隐喻认知机制使空间介词具有巨大的语义生成力;语义场是实施空间介词语义延伸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称谓语的隐喻用法及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们的日常交际中,称谓语的恰当选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许多情况下,称谓语的选择不仅是用来称呼对方或间接指代,更是用来标记讲话者身份或态度,反映交际双方之间的关系。称谓语的隐喻用法是指非称谓系统词语的“创造性使用”或称谓语的“有意误用”。称谓语的隐喻用法具有表达讲话者情感和态度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隐喻和转喻是人类认识世界和表达经验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控”的网络新义的产生,既有人类隐喻思维的作用,也是人类转喻认知的结果。“控”基于与日语词“コン”读音的相似性、语义的相关性,经过转喻→隐喻→转喻的认知转化,完成了隐喻义和转喻义的概念化过程。  相似文献   

12.
认知语言学通常把拟人视作最典型的本体(实体)隐喻,称为拟人隐喻,从而认为隐喻和拟人都是基于体验性和相似性的源域向靶域的映射。在认同隐喻和拟人都是不同概念间跨域联结的心智模式基础上,本文提出:隐喻是喻体(源域)向本体(靶域)的静态映射,本体、喻体在字面上兼具;而拟人是将本体融合在拟体中,非人本体被活化在拟体人中,并不显现,源域中拟人之体代其行事,从而得出结论:拟人是基于“转喻人”的隐喻。  相似文献   

13.
英、汉语言中“光”概念隐喻性延伸的一致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认知语言学理论,深入考究了英、汉语料中以“光”概念作为源语域的隐喻概念的具体表达及其映射方式,剖析了英、汉两种语言中“光”概念的隐喻延伸和范畴化过程。发现英、汉两种文化中“光”所隐喻映射的概念范畴是相似的,而这种相似性是基于人类对光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对光的普遍经验与人类普遍的认知及形成概念的能力相结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能够被人们所接受,是因为构成隐喻的源域与靶域间存在着相似性与创造性。所谓相似性,是指人类在认知领域对它们产生了相似的联想;所谓创造性,是指人们不断地扩展它们之间相似性的意义,创造出两域间更多的映合。两者之间的相似性在方位隐喻、实体隐喻和结构隐喻中都得到了充分的论证和检验,而其创造性则在文学作品、科学技术乃至社会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隐喻并非纯粹是一种语言现象和修辞手段,更不是哲学和科学的大敌,而是一种思维和认知工具。隐喻在经济和科学等领域被普遍应用。文章以Lakoff对词义扩展的隐喻认知理据的阐释为理论依据,把经贸英语词汇的隐喻性用法按词性分为名词隐喻,动词隐喻,形容词隐喻和副词隐喻,通过典型的经贸英语词汇实例,阐释英语词汇的隐喻性词义扩展在经贸英语中的应用。这些经隐喻化而约定俗成的词汇有助于人们对经济原理和运作的认知和理解,这不仅体现出隐喻的认知功能,还体现出隐喻强烈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6.
语篇隐喻是由单位隐喻、结构隐喻和系统隐喻构成。语篇隐喻可以在上述三个层次得以实现。语篇隐喻机制包括两类,一种是“相似性”,即在人们的认知框架内,本体、喻体之间具有某种相同之处,这又可以分为“同形”“同构”“同态”三类;一种是“差异性”,即在人们的认知框架内,凭借表达、内容差异实现隐喻功能。复杂语篇的隐喻分析程序包括结构主义、解构主义与重构主义方法的综合动用。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人体隐喻词在外观相似性和功能相似性、母语中使用的频率、母语与目标语之间的距离等都会影响其可译性。对中美大学生的调查研究表明,人体词的外观相似性与可译性成正相关。外观相似性对可译性的影响比功能相似性大。在隐喻的使用频率和可译性的关系上,对美国学生的研究表明母语中隐喻使用的频率与可译性成正相关,而对中国学生而言,不管目标语是哪种语言,隐喻的使用频率与可译性无关。  相似文献   

18.
隐喻是谚语常见的内部标记,英语隐喻性谚语是相对于根据字面意义理解的谚语而言的。英语隐喻性谚语也可以根据现代隐喻学的理论从其类型、句法特征及功能来再认识。其类型可分为:"显性隐喻与隐性隐喻"、"根隐喻与派生隐喻"、"以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和创造相似性的隐喻";句法特征较为常见的是名词性隐喻、动词性隐喻和介词性隐喻;主要有修辞功能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9.
隐喻是人类认知的手段,身体是原始思维的起点,二者结合形成的人体隐喻贯穿于人类认知建构和发展进程的始终。身体部位“胸”是人体躯干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以此为源域的隐喻建构在汉英语中广泛存在。研究以CCL和COCA语料库搜集的“胸(breast)”隐喻词簇的语料为基准,对比分析相关表达,发现汉英语言立足共同的具身性认知,共享四大“胸/breast”隐喻意象,即悲痛懊恼、感情居所、空间位置和身体器官;基于文化脚本的宏观差异,汉英语料亦体现出气度隐喻、器官辐射范围和动作隐喻等区别性用法。  相似文献   

20.
味觉隐喻在人类的认知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许多抽象的概念都是通过味觉隐喻构建的。文章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通过对味觉词“苦”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隐喻投射进行系统地考察,结果发现:英汉味觉词“苦”的隐喻投射主要集中在视觉/触觉域,情感域,物质世界/社会生活域和程度域。进一步的对比分析表明,英汉“苦”味觉隐喻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相似性,这可归因于人类认知模式的相似性,但也有不同之处,可归因于文化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