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礼华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10,11(3)
主要从儿童审美特点、儿童颜色视觉的发展、色彩与年龄的关系、儿童读物插画中色彩的作用等方面去进行剖析.研究儿童插画的色彩,有助于艺术家理解和掌握儿童生理、心理特点,从而创作儿童喜闻乐见又具有独特风格的插画艺术. 相似文献
2.
为了梳理我国儿童绘本阅读领域研究的重点和发展趋势,以CNKI所收录的关于儿童绘本阅读领域的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Bicomb和SPSS软件为研究工具对2000-2017年有关儿童绘本阅读的3341篇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儿童绘本阅读领域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绘本阅读、早期阅读、亲子阅读、绘本教学、图书馆、幼儿、儿童等方面。上述研究领域呈现四大趋势:儿童绘本内容研究向绘本应用研究转变;儿童英语绘本教学研究颇受重视;图书馆成为推广儿童绘本阅读的主要力量;儿童绘本的内容、形式与应用不断得以创新。 相似文献
3.
徐玉容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3,(6):122-125
绘本作为一种特定的少儿读物,在孩子的心灵成长、想象力和阅读能力的培养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绘本的历史发展、内容形式等方面无一不表现了“儿童本位”的观念.目前的绘本阅读教学中,在以知识教育为主导的观念的指导下,“儿童观”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运用,绘本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实施,孩子的阅读兴趣得不到很好的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升,与绘本阅读教学的初衰背道而驰,无疑是令人担忧的.因此,绘本阅读教学要充分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选择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绘本读物,在教学中以儿童为中心,有效实施绘本阅读教学,是“儿童观”在绘本阅读教学中最好的渗透和运用. 相似文献
4.
张霞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234-235
儿童绘本的绘画特点,使绘本阅读具有图画阅读的开放性。然而阅读时,由于过分注重故事情节的完整与故事内容的教育意义,从而使儿童绘本可能失掉图画阅读的多种解读可能性及应有的趣味性。目前销售的儿童绘本对阅读群体年龄段次的划分模糊不清,造成选择阅读的随意。并且,除阅读之外,绘本缺乏利用儿童对绘本的兴趣来带动儿童动眼、动脑及动手,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应该是儿童绘本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袁宏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5)
儿童绘本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的心理、性格、品行和生活习惯等.从儿童语言的简易性、形象性、童趣性三个方面,探讨了儿童绘本翻译的技巧和方法.指出儿童绘本的译者应充分洞悉低龄儿童的心理、使用低龄儿童的思维、运用低龄儿童语言,这样才能译出真正合适儿童品味的译作. 相似文献
6.
绘本的概念界定及中日现代绘本溯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慧宁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1):54-56
绘本作为一种书籍形式,近年来活跃于图书出版、销售、设计等领域。然而,受众对绘本的理解仍相对模糊。绘本是一种以图为主文为辅的图书形式,它以图言物,以图悦众,以图行事,以图制胜。绘本在中国古代就有,如唐代的唐绘。唐绘传播到日本,在日本产生了大和绘、浮世绘等等。绘本作为一种以图取胜的信息传播形式,开启了当代一种新的阅读方式,引导读者和广大受众以一种更加直观、便捷、愉悦的方式接受、整合、传播信息。 相似文献
7.
潘多灵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32(1):60-64
绘本的图画形式多样,风格各异,被认为是儿童的艺术博物馆。许多学龄前儿童通过绘本第一次接触到经典艺术作品,绘本可以在学龄前儿童美术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从技法层面讲,绘本引导学龄前儿童掌握绘画的媒介、技法和原则;从鉴赏层面讲,绘本给孩子提供了一个理解艺术作品的切入点。绘本消解了艺术的神秘色彩,帮助孩子将自己和美术经典作品联系在一起,从而理解艺术的语言和结构;从美育层面讲,绘本以游戏的形式,帮助儿童感性和理性获得均衡发展,建立完美和谐的人格。 相似文献
8.
儿童绘本中的故事内容主要通过生动的图画形式展现,并配以文字,使儿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阅读。作为儿童读物的一种存在形式,儿童绘本还具有信息传播的功能,是儿童获取传统文化的重要来源。创作者可以将各种题材、视觉符号和艺术元素运用其中,使绘本呈现出更好的艺术效果,展现出更大的文化魅力。将淮河文化创新性地融入绘本可以使儿童在阅读的过程中接触并理解淮河文化的内容,这对于淮河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将儿童绘本中的隐喻类型进行分类和说明。据此提出,儿童绘本的隐喻类型分为角色形象隐喻、线条隐喻、颜色隐喻、构图隐喻、空间关系隐喻和文字隐喻六个方面。结合儿童发展的特点,对隐喻学内容进行描述和分析,可得如下结果:借助图像隐喻开发儿童的阅读能力;使用文字隐喻提升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根据教学目标与儿童实际情况选择绘本。教师在教学中应依据教学目标,合理选取绘本内容;运用绘本中的隐喻元素,科学开发儿童的智力与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0.
姬芳芳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4)
近几年,绘本在国内幼儿园、小学以及家庭中得到一定程度的普及,逐渐成为教师和家长对儿童进行教育的重要载体.绘本中的故事往往反映着成人世界的教育构想.绘本美好的教育构想在于陶冶儿童的美感、宣泄儿童不良的情绪和规训儿童的行为,其中所渗透的合理教育观念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受教育者.绘本的缺憾之处主要在于对儿童自然问题的道德化、评价方式不科学以及运用不同标准对儿童和成人的行为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1.
张敏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6):146-149
绘本阅读教学是指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技巧,让学生主动参与讲故事的互动活动中,以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智障儿童作为一个社会的群体,智力显著落后于同龄儿童的水平或者智力发展上有严重障碍,并伴有适应性行为障碍,这类儿童普遍表现出一定的心理和行为问题,需要接受特殊的教育和辅导,直观的绘本阅读能够促进智障儿童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肖夏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0,36(4):24-30
从儿童视角出发,通过马赛克的方法倾听山西某幼儿园大、中、小班幼儿对绘本选择时的意见,运用NVivo12定性分析软件对原始资料进行编码和分析。研究发现:幼儿对绘本的偏好主要受内部体验、情节、自身兴趣与经验以及角色形象等因素的影响,除此之外绘本的封面和题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幼儿对绘本的态度,而艺术风格、造型、图画技法、开本对幼儿绘本选择的影响较低。最后对幼儿绘本选择偏好的总体特点以及“儿童参与”的困境进行了分析讨论,并从绘本的创作者和传递者两个不同的主体提出可能的突破策略:绘本创作者:倾听幼儿的声音,理解幼儿的需求;绘本传递者:重视幼儿的参与,构建发展共同体。 相似文献
13.
无字绘本作为一种独特的儿童读物,不仅深受儿童的喜爱,同时无字绘本的阅读也能够有效地促进儿童阅读能力的发
展,并促进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因此,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儿童无字绘本阅读的相关研究,并从儿童无字绘本的概念与特点以
及相关阅读机制、儿童无字绘本阅读的关注特点以及无字绘本阅读对儿童阅读发展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相
关的建议与展望。 相似文献
14.
儿童绘本作为近年来在童书界风靡的读物,是国际上公认的最适合幼儿阅读的书籍。本文从绘本的产生与发展、绘本概念特征的相关研究、绘本价值的相关研究三个方面对绘本自身的研究进行了文献梳理与总结,同时,对绘本运用于幼儿教育的研究从亲子阅读、绘本教学、英文绘本的应用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最后指出绘本相关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94-96
美国绘本画家大卫·香农的作品具有显著的当代特征:形式简约、风格张扬热烈。其角色造型直接取材于儿童涂鸦,以图示和象征手法并用的画法确定了人物的原生态样式,在背景处理、敷色、质感表现等方面又显露出娴熟的写实绘画技巧。其作品形式是原生态风格与现实主义表现手法相结合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16.
袁宏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88-90
从儿童绘本的文本类型、目标读者及翻译目的几个方面分析了儿童绘本翻译选用归化翻译策略的原因,并从儿童语言的词语运用和修辞选择两个方面探讨了归化翻译策略在儿童绘本翻译实践中的应用,从而提出儿童绘本的翻译应该以归化翻译为主,以达到传递信息、愉悦读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赵伟华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0,36(3):24-28
本研究以经典儿童绘本为例,结合皮亚杰空间认知发展理论和视觉语法理论,描述空间隐喻图像在绘本故事中的呈现和表达,探讨空间隐喻图像对儿童读者的意义。同时,运用空间隐喻概念进行教学设计,旨在促进儿童空间认知能力和抽象概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19.
袁宏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32(7):42-45
本文通过问卷法、访谈法等方法对英语儿童绘本译作在幼儿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探讨了英语儿童绘本译作在幼儿园阅读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以提高英语儿童绘本翻译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绘本是大多数中国家庭进行亲子阅读的主要材料。本研究分析了在中英文绘本创作中是否存在父母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现象,以期为父母、幼儿园、图书馆挑选合适的为学前儿童进行性别教育的绘本提供新的思路。以40 本获凯迪克奖和丰子恺奖的中英文获奖绘本和信谊优秀图书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人物形象塑造分析法,从父母的人格特质,角色行为,职业分工,外貌特征和教养方式等几个维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父母性别刻板印象在小部分绘本中仍然存在,但在大多数绘本中已经有所改善,体现更多元化的父母性别角色特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