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Halliday&Hasan(1985)提出了衔接和谐理论,并力图以此衡量语篇连贯的程度。但衔接和谐理论对语篇连贯程度予以定量分析的理论目标与语篇连贯的盖然性特征相抵触;其衡量语篇连贯程度的三项参数在考察对象和具体操作手段上也存在不足,因此,衔接和谐在衡量语篇连贯程度方面也有其不足之处。同时,语篇连贯也并不一定蕴涵其在衔接上的和谐。但是,衔接和谐理论有力地推动了“语篇连贯具有不同程度”的思想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2.
连贯是语篇的重要特征,也是篇章分析的关键概念。语篇连贯是显性衔接和隐性衔接交互作用的结果,显性衔接带有明显的语篇标记,而隐性衔接无形式标记,对衔接手段的识别影响到对语篇的理解。在解读语篇时,读者必须充分认识到语篇连贯的显明性与隐含性,善于发现衔接,才能正确理解语篇的连贯意义。  相似文献   

3.
衔接和连贯是语篇的两大重要特征。翻译是在语篇而并非字、词的基础上实现的,因此最终的翻译作品也必须具备这两大基本特征。主位推进是实现语篇衔接和语义连贯的重要途径,它通过语篇中各小句主位与述位的层层推进以及它们所包含的新旧信息的逐步转换促成一个完整语篇的形成,帮助译文读者把握译文的连贯性。文章对《荷塘月色》的两个英译本进行分析比较,旨在探索主位推进是如何使语篇中各小句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语篇衔接和连贯。  相似文献   

4.
衔接是把句子组成语篇的主要手段,研究衔接手段是语篇分析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作为五种衔接手段之一的词汇衔接,它表达了一种具体且复杂的意义关系,并在语篇连贯中起着连接的作用。以 Hal-liday和 Hasan的衔接理论为基础,结合语言实例,分析词汇衔接机制在《夏洛特的网》中的运用,从而说明词汇衔接手段在语篇连贯构建中的重要功能。可以从衔接角度来研究语篇连贯,也可以通过语篇中的衔接机制来预测语篇的连贯性。  相似文献   

5.
连贯是语篇领域中的一个复杂概念,它可能由衔接手段实现,也可以由非衔接手段实现。不同的语篇具有不同特征的连贯。连贯呈现出显性与隐性、静态性与动态性、微观性与宏观性的二元性特征。语篇连贯的二元性特征揭示了连贯是语言形式、语用、心理认知在语篇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语篇研究的核心问题就是要解决语篇的衔接和连贯,衔接是形成语篇的重要手段,是篇章内句子在语义和表层结构中的连接方式,衔接和连贯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连贯的语篇必须衔接,衔接则促进语篇的连贯.因此衔接与连贯在幽默中的作用并不是分裂的,而是综合进行的.  相似文献   

7.
互文性是文本的重要特征。汉语新闻广播语篇内及语篇间存在的互文性特征其语用功能值得研究。互文性和衔接之间关系密切。新闻语篇中的互文性因素促进了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相似文献   

8.
语篇的衔接和连贯无论是在语篇的构建还是在语篇的翻译中都尤为重要,话题链是构建语篇衔接与连贯的一种统摄机制。因此,文章结合汉英两种语言在主语、主题和话题链方面的差异,对柳宗元的《永州韦使君新堂记》及其英译本(罗经国译)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永州韦使君新堂记》的英译文基本忠实于原文,但在话题链的衔接方面需要完善,以保证译文的衔接和连贯,使译文更加忠实于原文,从而提升译文质量。   相似文献   

9.
词汇衔接是实现语篇连贯的多种衔接机制之一。本文根据语篇连贯研究的基本理论,分析探讨了词汇手段衔接语篇的功能及其形式特征。复现和搭配是选择词汇概念意义的两种类型,它们起组织和连接词汇语义功能,达到谋句成篇目的。对词汇衔接的研究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词汇语义与连贯的关系。把握语篇的真正交际意图。  相似文献   

10.
衔接与连贯是语篇分析中的两个重要术语。语篇分析与翻译理解和表达密切相关,已被纳入翻译理论研究范围。汉语诗词作为一种结构特殊的语篇,要将其译成英语,再现其文学之美,必须研究和运用各种语篇衔接手段,使译文自然、连贯。通过衔接与连贯方法及汉诗英译的实例,探讨语篇衔接与连贯的研究在翻译过程中的可行性与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连贯是语篇中语义的关连,衔接则是指结构上的关连,语法手段、词汇衔接、逻辑联系的使用,都可以表现语篇结构上的衔接.有些句子组合乍看起来叫人不知所云,但细心地琢磨其语言环境,还是能够理会其语义的连贯;有的组合表面上看起来存在着衔接关系,好像是连贯的,但实际上却没有语义连贯.Van Dijk的理论对于辨别语篇是否连贯很有指导意义,我们从语篇连贯的角度能够准确评价和分析一些翻译实例的失误和不足.  相似文献   

12.
衔接和连贯是语篇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对有关衔接和连贯的理论进行了评述,认为衔接并不能保证语篇的连贯,缺乏衔接手段的连贯语篇必然存在着隐性的衔接机制。基于此,本文运用ICM理论中的隐喻和转喻图式作为隐性衔接机制对诗歌语篇进行解释,为缺乏衔接手段的连贯诗篇提供一个新的视角,证明理想化认知模型对诗篇的连贯具有极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3.
情景语境与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语篇是在衔接和语境两方面都连贯的话语,语境对理解语篇意义具有重要作用。内部衔接的语篇,内部无衔接和内部衔接稀疏的语篇如何在语境中解释为连贯的语篇,以及看似内部连贯的语篇如何在语境中是不连贯的,这些都是通过情景语境的作用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14.
功能语言学家认为 ,一个完整的语篇在显性方面应该是衔接的 ,在隐性方面应该是连贯的。语篇的显性衔接机制可以从语篇的内部得到体现 ;而语篇的连贯往往是隐性的 ,需要靠作者或读者的经验知识和世界知识加以印证和确认。文章基于语篇连贯的隐性特征对话语理解的影响的分析 ,初步确认了隐性特征在会话理解中的重要作用 ,从而提出了这种分析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隐喻和意象是诗艺的载体。它们将诗人内心无形的思想情感具形化,并触发读者想象,重构符合诗境的画面,从而实现语篇的连贯与衔接。本文从隐喻衔接和意象衔接两个层面对丁尼生的诗作《尤利西斯》诗篇功能特征进行阐释,深度揭示其主题和艺术性。  相似文献   

16.
词汇衔接手段的运用一直在语篇连贯中起着连接的纽带作用,笔者拟分析词汇衔接手段在杰克·伦敦的小说《生命的法则》中的运用,重申词汇衔接在语篇连贯中的作用,从而引起英语学习者的重视,以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7.
人称照应是实现语篇连贯的重要衔接手段之一。本文从人称照应这一语篇衔接手段的角度对《呼啸山庄》的三个中译本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对比分析探索了译本连贯性的孰优孰劣,从而力求获得符合目的语表达习惯、语义连贯的译文。  相似文献   

18.
语篇是由句子来实现的语义整体。构成篇章的句子既要在结构上相互衔接,又要在语义上彼此连贯。衔接和连贯是语篇研究中的两个基本概念,本文阐释了衔接和连贯的定义、如何实现衔接和连贯以及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语篇的衔接、连贯与完型填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篇的构成必须靠衔接与连贯的相互作用。衔接是语篇内的句子在语义和表层结构中的连接方式 ,是有形网络 ,具有显明性 ;连贯是指语篇中能感觉到的“意义连续系” ,是语篇的无形网络 ,具有隐含性。本文试以语篇的衔接与连贯来阐释完型填空的某些现象 ,从而给外语教学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话语标记一般指位于句法结构之外、没有命题意义且仅限于句子开头位置的词或短语。话语标记有助于连接语篇观点并使语篇保持连贯。以《杀人者》为研究对象,从语篇的层面分析了其主人公尼克使用的话语标记是如何衔接整个语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