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艳玲 《河北学刊》2008,28(2):107-110
在现有的唐代墓志中有很多俗人终于寺观之例,其原因大多是志主迫于现实条件的选择。这表明,作为宗教中心的寺观在当时具有某种社会慈善功能。同时,这也是佛、道二教在唐代获得充分发展后对传统丧葬习俗产生重要影响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唐代文人园林既具有私人空间的独立性,又受到公众世界的政治牵制,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领域。统治阶层凭借政治权利以赏赐与没收的形式对文人园林进行政治介入与干预,士大夫文人则发挥了园林在进仕与退隐中的政治功用,文人园林在统治层的政治掌控下、士人的政治权威认同及政治理想表达中蕴含了政治文化意蕴。这种政治解读,揭示了文人园林长期被遮蔽的政治性,这是当前唐代园林文学与文化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3.
梁尔涛 《江汉论坛》2013,(1):97-100
唐代古文家大都出身于北方文学家族,这些家族以婚姻为纽带连结为一个规模更大的姻娅族群,古文运动的思想实质上就是这些家族家学思想的社会化扩散。同时,古文家之间姻娅网络的缔结过程,也是古文运动聚集力量、整合思想、激发创作和扩大影响的过程。这一网络的横向延展与纵向传续对巩固古文阵营,传播古文思想,推动古文运动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根云 《理论界》2008,(7):136-137
蔡邕的碑铭文为后世作家确立了一种光辉的典范。唐代古文运动主要以恢复三代及西汉文风相号召,而蔡碑属于唐代古文家所师法的为数极少的东汉人的作品。这是因为蔡邕确立了碑文写作的“实录”原则,其文融化经典,合乎儒家雅正的标准,遵循褒贬劝诫的根本原则,而且构思精巧,辞藻丰富、典雅但无俚俗、华靡之弊,运用骈俪之语而能够恰如其分,不以辞害意,充分体现了高超的文学才能。  相似文献   

5.
唐代士人与僧人交游频繁、关系密切,是具有时代特征的重要社会文化现象.关于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学界已有探讨,然而士僧交游背后的政治动因尚少有论及.论文从"僧借士而扬名"和"士借僧以自梯"两个方面入手,结合唐代的相关政治背景指出:唐代僧人可通过结交士人而扬名,进而获得崇佛皇室的青睐,得赐紫衣、出入禁闼、显赫一时;僧人有能力介入士人的应举和入仕过程,士人复可通过与名僧的交往来获取政治上的援引,"借以自梯".唐代的士、僧两个群体如此这般地形成了一个政治利益链,互相提携,密不可分.这一政治动机深刻地影响着士僧交游中僧人对于士人的选择和士人对于僧人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姚海燕 《船山学刊》2003,(2):117-120
唐代文学发展繁荣的“根本原因”不是大一统,而主要是得益于唐代以前的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7.
唐代女诗人不仅在女性很少涉及的战争、政治等重大题材方面大显身手、独领风骚,而且在女性常写的闺怨、爱情及日常生活题材方面也呈现出男性化的倾向.在审美情趣上,唐代女性“不爱红装爱武装”,骑射、胡服、袒胸露背、抛头露面,追求阳刚之气.在诗歌风格上,追求格调高远、意境雄浑的士大夫风范,具有鲜明的主体意识和个性意识.这一切,都使得唐代女性书写呈现“拟男化”的特征.呈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是时代风气使然,也与诗人拟男化的心理有关.  相似文献   

8.
邓新跃  周驰靖 《云梦学刊》2007,28(2):160-160
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古代文史哲的跨学科研究,唐代文学研究尤其堪称典范。程千帆、罗联添、傅璇琮诸先生筚路篮缕,开跨学科研究之新风,不少中青年学者继起,积极致力于唐代文学与政治、文化、风俗之关系的探讨,涌现出不少颇有开创性的研究成果。李德辉新著《唐代文馆制度及其与政治和文学之关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6月版)就是他继《唐代交通与文学》一书之后又一部唐代文学跨学科研究的力作。  相似文献   

9.
独孤氏与权氏家族不仅自身构成姻亲关系,而且分别与博陵崔氏、赵郡李氏、荥阳郑氏、京兆韦氏联姻构成了姻娅之网络,这样胡姓士族与关中士族、山东士族构成了一个政事与文学交融的清流群体.文学复古之所以没有获得较大的影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多数沉居下僚,萧颖士、李华等人均是如此,贾至、独孤及、元结等人开始地位上升,却没有形成居于...  相似文献   

10.
《琼州学院学报》2016,(6):45-49
历史上佛道二教不断发展的同时都主动向世俗封建政权靠拢,衍至唐代二教都得到充分发展。二者的兴盛与唐朝的政治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在发展的过程中借助统治者们的扶植与尊崇、经济上的支持、良好的学术环境为佛道二教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反之,唐代政治运用佛道为其服务,佛道二教的发展为唐代统治者的治国提供了舆论影响,巩固其政权的统治。认清这一关系,有利于我们从宗教这个角度更深入地去了解唐朝社会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公布的材料对探讨魏国纪年兵器铭文的早期发展形态有重要参考价值。已有的四件蔺地铸造的兵器中有两件是在魏国占领时期铸造,廿九年叚阳戈的铸地叚阳应该通假作固阳,是当时上郡的北端。  相似文献   

12.
《理论界》2015,(7)
唐代试律诗诗题对源于文学类作品典故的大量选用,直接反映了唐代文学发展的审美取向,而这种审美取向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唐代文学的实际创作,并最终促成了唐代诗歌的繁荣。  相似文献   

13.
卜辞中有作邑于唐和商王关心唐地吉凶的记录,唐与商为臣属关系,地在晋南翼城,尧都平阳,为尧的活动重心,后因尧族退出政治舞台,继之者舜或禹封其后于唐,平阳与唐才不在联在一起。  相似文献   

14.
在叙事中融入大量的诗歌是唐代小说诗意美最直观、最典型的表现形式.小说中融入诗歌,一方面使小说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诗的体式,有了诗的体式之美,另一方面又使小说叙事抒情化、内在特质诗意化,从而造就了唐代小说独具时代特色的抒情特性并对后世小说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陈霞 《西域研究》2002,(2):86-93
本文依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阐述了唐代屏风的类型、屏风画的艺术价值,分析指出了吐鲁番出土唐代屏风画蕴含的史料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6.
查屏球 《学术探索》2010,(3):125-133
西周铭文是现存较早的单独成篇的文本,《易传·文言》中“修辞立其诚”之观念虽是后起之说,但其所强调的“诚”应与早期铭文之类写作活动相关,可能就是对这类文本写作经验的总结。西周铭文是祭祀者与神对话的记录,以诚心获取神之佑助是铭文写作的动机,向神展示诚心是其核心的内容,诚也是铭文行文的基本要求与行文风格,故借助西周铭文,可以为这一文论观念作更具体的文化溯源。  相似文献   

17.
于海广 《文史哲》2003,(4):18-18
2 0 0 3年 3月 ,由山东大学等单位主持发掘的济南历城大辛庄遗址出土了商代甲骨文 ,引起学术界乃至社会上的广泛关注。 4月 7日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东方考古研究中心邀请国内部分知名学者召开座谈会 ,对大辛庄甲骨文及有关问题进行专题讨论。多数学者认为 ,大辛庄甲骨文是迄今为止殷墟之外发现的唯一的商代卜辞 ,它的出土 ,在甲骨学史上具有界标意义。鉴于此次发现意义十分重大 ,《文史哲》编辑部率先发表有关材料 ,并与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共同组织了“大辛庄甲骨文与商代考古”笔谈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19.
王屋虽是晚明嘉兴一位布衣词人,然存词量位居明代词人第二位,而且其交游十分广泛,贵及名门望族.其丰富的交游活动,如雅集唱和,如围绕其词集之评价,不仅对王屋的生活、 性情及创作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促进了柳州词派的形成,对晚明嘉兴词坛的活跃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其交游词的创作亦集中体现出王屋的创作个性与品位.  相似文献   

20.
虽然目的王国在康德道德哲学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但它依然面临着困境:第一,目的王国只是康德道德学说的理想假设,并不能对道德法则的有效性做出合理证明;第二,目的王国很难与人们的实际道德生活相融合.面对这些困境,当代康德研究者提出的康德式辩护,旨在阐明:其一,目的王国是基于人性原则对道德法则做出的论证;其二,目的王国通过道德法则的作用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