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论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动力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是乡村变为城市的一种复杂过程。这一过程包括第二、三次产业向城市集中,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并向城市集中,以及已有城市向外围地区扩展,并引起区域内部城市地域经济形态向更高层次发展,最终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产业结构是国民生产各部门间的相互比例关系。按照产业经济学的观点,产业结构的有序演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整个产业结构中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三次产业比例中,第二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数所占比重逐渐上升,第一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数所占比重一直很低,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还有降低的趋势。产业结构的有序演变经…  相似文献   

2.
茂名三十万吨乙烯工程竣工决算时间紧、任务重、数据量庞大、处理过程复杂。整个竣工决算过程需要处理十几万个基础数据,约五百万字,涉及一百多种费用,费用的性质用途不同分摊归集的方法又不同,数据处理烦琐复杂。为了把乙烯工程投资的一百多亿元的帐算得清清楚楚,向国家交一本明白的帐,必须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依靠我们原有的计算机设备,把财务竣工决算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3.
袁世凯辛亥复出条件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说法是,武昌起义之后,清廷下诏起复袁世凯,袁向清廷提出出山六条件,利用革命危机,双向取利,取代清政府,攫取革命果实。经作者考察,袁世凯当时提出的出山八项条件,是在臣子职份之内的、为镇压革命党起义所必须的军事条件。出山政治六条是没有史实根据的。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生产是社会化的大生产。它所具有的多种多样的比例关系,既存在于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各个领域之间,也存在于这些领域内部。在这些比例关系中,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直接体现着社会主义的本质与优越性。任何社会都有一个如何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的问题。所谓积累,它不仅是扩大再生产的产物,同时又是扩大再生产的条件。我们可以“把积累只看作直接生产过程的一个  相似文献   

5.
利用国内一家P2P平台的实际交易数据,探究了我国网络借贷中不同性别参与者的借贷意愿、融资效率与违约风险。实证结果表明,网络借贷中女性的借款意愿和投资意愿均显著小于男性,不过随着网络借贷逐渐被人们所熟知,女性在借款端和投资端所占比例均有所上升;尽管所占比例较低,女性借款人在网络借贷中的融资效率要高于男性借款人,表现为女性借款人的融资成功率较高,不过就融资成本而言,男女借款人并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与融资效率相对应,女性借款人的实际违约率显著低于男性借款人,即女性借款人隐含着更低的违约风险,这意味着在融资成功率方面投资者所表现出的对女性借款人的偏好是一种理性偏好。  相似文献   

6.
随着应收款规模的逐渐累积,应收款坏账所占比例逐渐上升,已严重影响了高校资金周转和资产运营质量。适时剖析应收款项坏账产生的原因,研究应对坏账的方法,对提高高校资金使用效益,加速资金周转,防止资产流失,将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系统功能语法中的及物性理论为根据对社论这一体裁进行话语分析,找出了与这一语篇体裁相适应的语言表现形式所体现出的微观特征,即在概念功能方面,物质过程和关系过程所占比重较大,带有主观性的心理过程比例增多,而言语过程比例较小,存在过程很少,行为过程根本没有出现。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德阳市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工业基地,自80年代以来,重工业所占比例逐渐下降,财政的增长主要靠轻工业特别是烟酒行业支持。当前结构调整的着力点存放在大力促进产业升级和工业整体素质的提高上,关键是产业技术水平的开发和升级。在调整过程中,要特别重视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德阳市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工业基地,自80年代以来,重工业所占比例逐渐下降,财政的增长主要靠轻工业特别是烟酒行业支持。当前结构调整的着力点存放在大力促进产业升级和工业整体素质的提高上,关键是产业技术水平的开发和升级。在调整过程中,要特别重视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相似文献   

10.
在9省份开展的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婚姻家庭纠纷、邻里纠纷和土地纠纷是当前中国农村地区最为常见的纠纷形态,相比之下,计划生育纠纷和干群纠纷已不再突出,另外,医疗纠纷发生的比例不容小视。就纠纷解决途径而言,非正式的纠纷解决途径是当前农村纠纷解决的主要渠道,而且在每类纠纷的处理当中,均有相当比例的纠纷当事人选择"忍忍算了",这意味着相当数量的纠纷只是被消极地压制,没有得到实质的解决。除此之外,纠纷当事人在选择纠纷解决途径时迫不得已的比例较大,并且对所选择的纠纷解决途径的满意程度不高。  相似文献   

11.
涂昊 《云梦学刊》2006,27(3):22-26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小说创作理论和创作实践的关系发展大致经历了压力下的修复(1980~1984年)、发展中的分裂(1985~1989年)、沉寂中的变异(1989~1992年)、喧哗中的深化(1993~1999年)四个时期,分别代表了两者关系的起步、发展、曲折前进和深化四个阶段。这意味着创作理论和创作实践不断融合,不断成熟,不断发展,两者的关系也由此逐步回归学术本位。  相似文献   

12.
王志丹 《阴山学刊》2012,(4):101-105
通过使用威胁性暗示语和非威胁性暗示语来研究催眠暗示对情绪麻木的影响。被试被分为2组,每组包括高低暗示性被试各6人。被试的主观厌恶程度、呼吸、心率和皮肤电均被记录。第1组被试先接受威胁性暗示再接受非威胁性暗示,第2组接受同样的暗示但是顺序相反。结果表明:(1)威胁性暗示比非威胁性暗示引起了高暗示性被试更高的主观厌恶,但对于低暗示性被试没有显著影响。(2)威胁性暗示比非威胁性暗示引起了高低暗示性被试同样高的RR、HR和更活跃的SC,且高低暗示性被试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当前历史学研究的内在困境与外部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杰  姜海龙 《河北学刊》2004,24(6):157-161
对于中国史学界而言 ,目前的繁荣并没有使历史学真正走出困境。历史学的困境与危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史学的内在困境与误区 ;二是史学与现实之间的紧张关系。所谓史学内在的困境与误区 ,主要是指实证研究的过度化、庸俗化与理论污染化。所谓史学与现实间的紧张关系 ,首先在于二十余年来社会变革对史学研究的巨大冲击 ,其次是史学与史学研究者相对贫困的物质困境 ,再次是纯学术的史学研究成果向一般社会知识的转化过程受到严重阻碍  相似文献   

14.
转型经济国家的社会变迁与制度建构:理解中国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的持久性与变迁是制度研究中两个核心的议题.作为一个转型经济国家,中国过去30年来发生的重大社会变迁既是在经济与理念层面发生的制度变迁的结果,也是国家行动与政党体制的制度持久性的体现.在积累了一定的物质基础、治理与组织建设经验后,如何理解制度变迁与路径依赖之间的关联仍然是论证中国未来制度建构的一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5.
德福一致的历史传承和现代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荣 《云梦学刊》2010,31(5):75-77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德福一致的内涵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相对于传统社会,现代社会道德承载者范围不断拓展,制度的道德成为现代社会道德的基础,个体的道德要求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人类的道德成为现代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在现代社会里,福的社会依存度也不断增强,与制度之德和他人之德联系越来越大。第三,德福一致的保障机制从传统唯心的因果报应论转向于入世的、此岸的现实体系。道德的制度成为现代德福一致保障的基础,惩恶扬善的法律和社会机制是德福一致的推动力,人的精神需求发掘是德福一致的内在保障。  相似文献   

16.
程舸 《广州师院学报》1998,19(11):87-90
本文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了大亚湾核电站Ⅰ、Ⅱ号机组运转前与后第一年,第二年附近地区动物体肝组织及红细胞中超氧物歧化酶(EC1.15.1.1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活性变化,结果发现,Ⅰ、Ⅱ号机组运转后第一年与第二年,鱼类,细鳞Chi(Ctherapon Jarbua)红细胞与肝组织中SOD活性较运转前明显升高(P<0.05)血红细胞蛋白略有下降,肝组织蛋白无明显变化。两栖类动物蟾蜍(Bufo melanostictus)红细胞SOD活性运转后亦明显升高(P<0.01),但肝组织中SOD活性呈下降(P<0.05),血红蛋白及肝组织蛋白无明显性变化,本文对其变化可能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百年自传文学创作具有三个鲜明的特征,即创作时间的阶段性、创作主题的集中性和创作风格的多样性。20世纪初到1949年前,是现代自传文学勃兴时期;1949年到1978年,是新中国成立后自传文学创作停滞时期;1979年至今,是当代自传文学创作喧闹时期。百年自传文学创作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今后,我们应在自传的理论批评、出版发行与翻译交流等方面寻求突破,以使自传文学真正走向繁荣。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诗学在多元化文学语境中发展并日渐成熟,但也存在亟待解决的诸多问题,如诗歌理论及诗人呈现帮派化趋势;诗歌写作陷入庸俗之中;理论建构急功近利缺乏“沉潜”精神;存在强烈的文学史“焦虑症”,这些都是当下诗坛值得警惕和反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刘召兴 《云梦学刊》2006,27(6):14-20
学界多认为,学术见解的歧异是傅斯年与顾颉刚在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时期产生矛盾的深层次原因。实际上,治学异趣在这一冲突中的“份量”究竟有多大,却值得考析。从北大国学门到中山大学语史所再到中研院史语所,其旨趣是一脉相承的,疑古思潮并非这些研究机构的集众旨趣,而“疑古”的顾颉刚却多参与其中。同时,后来竖起“史料学派”大旗的傅斯年,其早年学术性格恰在“疑古”与“考信”之间,他由疑古转向考信,可以说是其学术思想的内在发展,不必有意与顾颉刚立异,更何况顾颉刚学术思想之发展也是“始于疑,终于信”。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近代 ,传统日常生活世界经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巨大变迁 ,中国人的婚姻生活、家庭生活及妇女的地位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不仅是西方文化的冲击使然 ,更是近代中国“救亡图存”、进行社会变革的必然结果。虽然一系列的社会变革运动成为传统日常生活世界变迁的内在原因 ,但中西文化的冲突、交融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近代变迁的内驱力不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