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学人类学是文学研究的重要范式,在其范式转换和理论推进的过程中,审美性问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人类学对人类生存经验的研究经历了从普遍性经验、地方性经验到个体性经验的演历,审美经验在经验研究的范式转换中逐渐凸现出来,进入了文学人类学的理论视野。后理论时代,在文学理论重建文学焦点的学科诉求中,经由审美经验的引领文学人类学将会返回文学家园。 相似文献
2.
朱万曙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1):156-164
考察戏曲小说评点的基本材料可以探讨明清文学评点的精神向度。明清时期的文学评点出自文人之手,其"文人"和"士人"的身份导致了他们评点批评的两个精神向度:一是审美批评,二是社会文化批评。他们的审美批评,既体现出从印象式批评到理论化批评的演进,又包含着批评姿态、不言之言以及文情激荡的特征。他们的社会文化批评,表现为社会关怀、伦理维护和"发愤"、"抒愤"的士人情怀。明清文学评点的精神向度与文学创作相辅相成,构成了另外一重值得探讨、品味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3.
迷离与新向度——1990年代文学的精神脉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0年代由文学精神溃败所引发的文化学术界人文精神危机大讨论,以文化误读的方式无意道出了中国文学精神贫困的事实.所谓1990年代文学精神危机,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文学精神的复位与回归,虽然有精神塌陷的现象呈现,但是人们依然能够从中看到文学精神在另一个向度内的积极生长.不过,1990年代文学在后现代精神向度内的过度生长,导致其初始因消解传统和现代价值而建构起来的精神成果,无穷地被无边界的后现代解构洪流所吞噬. 相似文献
4.
陈钢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6(6):112-114
通过回顾文学人类学在20世纪兴起的必然性,剖析了文学人类学的几大理论流派及各
自观点,进一步对文学视野中的文学人类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作了基本概括。 相似文献
5.
6.
高校德育坚持公共精神培育这一应有向度,不仅有助于改善德育工作的效果,同时也是社会生活领域分化为"公共性"与"私人性"的现实要求,对于高校实现自身的人才培养职能,以及促进整个社会公共精神的构建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高校在人才培养特别是在德育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开展对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高校培育学生的公共精神应坚持公共价值取向与尊重个体利益的平衡,坚持培育公共意识与提升公共参与能力并重的基本原则,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培育学生公共精神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资本的内在否定辩证法推动资本不断突破物质形态的限制,实现超越.资本的金融化取代传统产业资本的运作模式,成为21世纪资本的症候.从本质上看,资本颠覆传统、进行创造的生命力来源于精神的驱动.因此,探究金融化形成的内在机理,不应停留在物质实体的现象层面,而更应该关注它的精神向度.近代资本主义精神所召唤的以合理而系统的方式追求利润的诉求与金融的杠杆性之间,具有内在的互洽性;金融市场提供了自由精神充分展现的空间场域,使创新更趋意志化;金融市场在获取财富上的高度或然性,预设了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与悖论,是“动物精神”与“非理性繁荣”互构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从学术史来看,多元文化视角虽然直接源于20世纪迅速兴起的一个学科--文化人类学,但其推广应用的领域几乎遍及人文社会科学的所有门类.当代中国文学理念和文学思想从一元论到多元论的重要变化,可用"人类学转向"来概括.本文审视文论界和比较文学界新兴的跨学科研究潮流--文学人类学,梳理其学术理念和研究范式的发生.西方知识体系的普世合法性问题的提出,使现代性建构的文学学科的贵族化取向受到后殖民主义的反拨.各民族着眼"地方性知识论"的本土观点,给国际的文学研究带来多元文化视角的变革,体现于文学人类学的理论建构及研究实践.分析文学人类学派在中国的发展现状,评述其对人文研究方法论创新的贡献--"四重证据法",以"黄帝号有熊"为个案,可以展望四重证据法在人文研究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彭兆荣教授结合自己在西南民族地区的生活经历,回顾了由外国文学到古希腊文化酒神精神与文学仪式的研究转向,这种转向主要缘于西方知识考古学思潮的影响,尝试通过西方文化的知识考古以探究文学中所谓诗学的源头.访谈还涉及以下重要论题:首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语境下比较文学与文学人类学的特定关联;其次,文学人类学的跨学科交叉视角对于当下文学批评的现实意义;再次,如何认识民族志的“真实性”,如何重估“大传统”与“小传统”;最后,彭教授结合中国具体的社会历史语境,从民族仪式、家园意识与民族认同角度评价了旅游人类学或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涉及的国家政治认同与民族文化认同间的关联,并大力倡导建立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以来,"底层文学"以一种直面社会现实、积极干预社会生活的姿态带来了文学主题的新突破,找回文学关注现实、推进社会变革的社会性价值。然而,"底层文学"对社会底层的观照,大多只是停留在对底层苦难生活和艰难处境的道德性同情之上,很少涉及对底层社会精神世界的展示和批判。即使有些作家开始涉及这一主题,但是,他们的作品多是对底层人性中存在的劣根性的批判,没有真正书写当下社会应该建立什么样的理想精神价值。抒写底层社会美好的精神理想,更深层面的实现文学的精神救赎价值,应该成为底层文学最重要的关注点,实现精神救赎价值仍是底层文学重要的主题开掘向度。 相似文献
11.
12.
从现代学科分类情况来看,"文学人类学"主要被放置在人类学、比较文学、文艺学三个学科里,成为三个学科的亚分支,这反映了"文学人类学"目前的现实状况及地位。本文无意争辩学科从属的问题,而是从知识话语学角度探讨现代学科分类体系对"文学人类学"可能造成的遮蔽性。 相似文献
13.
14.
文学人类学的问题 ,也就是在人类学体系中解读文学文本的新思路 ,力图从具有浓厚的人类主体性意义的文学中 ,透视其深层次的蕴含审美在内的人类学本质。这一思路作为文学文本阅读的有益探索 ,既是跨学科互渗的拓展 ,也是文学文本自身的丰富性的发掘 ,因而具有方法论与本体论的双重价值。依据这一观点 ,文章对长篇小说《三里湾》进行文学人类学批评 ,以新的视角探讨这部曾经影响一个时代的重要作品的特征与内涵 相似文献
15.
文学民族性问题是中国现当代美学—文艺学的一个“焦虑中心”,同时也是一个实际上被“个别化”、“边缘化”、“表面化”了的课题。现代人类学将为该问题研究的理论突破和创新提供一种可能。现代人类学立场的核心是肯定人类文化的相对性和差异性,将人的抽象、普遍、同一的本质还原为具体、特殊、多样的存在,最终突出人性的“民族化”身份和特征。立足现代人类学立场,“还原”文学的民族“身份”(特性),不是有没有的问题,而是应否“去蔽”、“还原”的问题,以此反思我们以往的学术研究现状,重构真正中国特色的现代美学—文艺学。 相似文献
16.
路翎是主体意识很强的作家,他强烈地感受到生命中无穷无尽的、无法摆脱的苦难,从而试图通过文学作品去展现这种悲苦。路翎思考的着力点并不是如何在现实中免去烦恼,摆脱苦难,而是抱定一种超越的信念和高贵的人生态度去抒写面对苦难的精神方式。路翎面对苦难的精神取向表现为三个层次:追问、寻觅、救赎。 相似文献
17.
阐微索隐、尝奇析疑是文学人类学或民俗神话学的固有本领。文章以"蛇杖"为例,融合古今中外关于"蛇杖"的传说故事,刻画其"正面相",强调文学人类学学者在关注阐微索隐的同时,不要忽视文学人类学尝奇析疑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文学作品的精神境界,是决定文学作品价值高低的重要因素。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学之所以愈见萎靡,主要原因即在于内在精神之下滑。文学精神,主要指作品中的文化精神,具体包括国家时代精神、全球时代精神与人类精神三个方面。探寻相关精神内涵,提升相关精神品位,是中国当代文学能够得以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美国是一个充满悖论的国度,其民族身份也不例外。自北美殖民时期到后“9.11”时代.美国民族一直表现出极强的悖论性特质,一面是技术至上,崇尚物质与扩张,属典型的帝国心态,另一面是眷恋乡村,向往荒野与回归,饱含诗意的浪漫情怀。文章认为,这种特质既与新大陆的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也是美国人“建新伊甸园”使命的外化,凸显一种田园向度,在不同时期有着丰富的文学表征与之呼应。本研究以田园理想和都市情结为逻辑理路。探讨美国民族身份悖论的田园特质、文学表征、历史渊源及其发展趋势,为美国文学中田园理想的阐释提供新的视角,对开展美国文化的多元研究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立足于对康德批判时期的主要著作的解读,揭示出被康德实践理性原则遮蔽着的人类经验取向,这种取向在康德批判后期的人类学中上升为主要地位。本文还阐述了这个取向对于全面理解康德哲学、探讨康德对现代西方哲学的影响等方面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