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相对购买力平价与人民币均衡汇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阳 《管理评论》2004,16(6):28-33,15
本文简单回顾了购买力平价理论及其实证研究的发展,并用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两种方法对人民币汇率进行了相对购买力平价检验,结果证明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相对购买力平价是成立的。在此基础上按照相对购买力平价均衡汇率模型计算了人民币均衡汇率,结论为用这种方法求解均衡汇率是根本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2.
汇率定价模型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汇率定价问题纳入宏观经济框架进行一般均衡研究.以凯恩斯的经典理论为宏观经济框架,以厂商利润最大化为微观经济基础,以严格的数学推导为逻辑纽带,以Dornbusch的价格粘性为思想指导,以购买力平价的微分冲击形式为理论依据,综合运用最优化方法、横截面联立方程组、时间序列单方程等模型方法,提出并构建了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劳动市场非充分就业均衡的一般均衡粘性汇率定价优化模型.以此为平台文章开发建立了它的人民币兑美元模型.应用开发的模型,对1991年至2000年的人民币一般均衡粘性汇率进行了定价,并对2001年的定价进行了预测.以此为标准,对1991年至2001年的即期汇率偏离与经常性项目的关系,进行了弹性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Markov区制转移方法,对我国1980年1月 ̄2004年8月的人民币汇率进行了购买力平价的Engel-Granger协整检验分析。我们发现购买力平价检验可以由两个不同的内生区制来加以刻画,而这些区制的划分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经济政策调整和通货膨胀率变化等重要经济事件相联系。我们还发现人民币汇率的长期购买力平价假说成立,但在短期内人民币汇率偏离购买力平价。我们度量了现阶段人民币汇率短期内的偏离程度,从购买力平价假说的角度出发,我们没有发现支持人民币汇率应该升值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4.
亚洲货币单位对东亚货币合作和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说明了亚洲货币单位的编制背景、功能以及方法和结果,并指出了编制方法中的缺陷。通过模拟人民币单一钉住美元与单一钉住亚洲货币单位,我们发现钉住亚洲货币单位更有助于维护人民币贸易加权汇率稳定。通过钉住AMU,还能够借助国际金融市场为人民币合理定价和低成本规避汇率风险。在人民币在亚洲货币单位中占据较大权重、人民币与亚洲货币单位之间保持相对灵活的平价调整规则的前提下,人民币保持与亚洲货币单位的相对稳定将有助于推进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和参考一篮子货币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5.
股市和汇市的表现是反映一国经济的两个重要方面,其中的价格指标股价和汇率势必存在某种关联关系。本文通过对人民币汇率和上证综指的时间序列进行相关分析,并分别建立股价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和欧元汇率的ARCH模型,经过ARCH检验和GARCH模型的检验,结果发现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的变化对股价的即期影响是负向的,远期影响是正向的,而人民币对欧元名义汇率的变化对股价的影响是微弱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家之间开放度的扩大,国家之间经常出现的贸易不平衡、债权债务不平衡、国际收支不平衡、投资不平衡等经济发展不平衡,另外,通货膨胀程度和政治局势等的影响,使一个国家的货币是升值还是贬值会面临异常复杂的选择.一国的货币与别国货币的汇率不仅面临新的变动,而且变动的方向还会受到来自内部与外部两方面的压力,人民币也不例外.而如何应对人民币升值压力,也成为中国当前面临的刻不容缓的事实.本文将主要依据购买力平价理论与利率平价理论分析影响人民币升值的因素,并提出应对人民币升值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1994年我国进行了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放弃了"计划汇率"的模式,开始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005年7月再次汇改标志着我国人民币汇率朝市场化迈进,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007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不断攀升,再次引起关注。本文就传统的汇率决定理论——利率平价理论对人民币的汇率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谭小芬  张辉  杨楠  金玥 《管理科学》2019,22(7):52-65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人民币离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离岸与在岸市场汇率的联动机制与相互影响,对于探讨人民币定价权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建立VAR-GARCH(1,1)-BEKK模型,在控制美元汇率、全球投资者恐慌情绪、宏观经济走势等变量后,分析了在岸与离岸人民币即期汇率、远期汇率之间的冲击传导效应、均值溢出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深入探讨了两个市场的联动性.结果表明:1)两个市场存在明显的均值溢出和波动溢出效应,在岸市场对离岸市场的冲击更大,而离岸市场的远期汇率引导着在岸远期汇率的形成; 2)“8. 11汇改”后离岸市场对在岸市场的影响增强,两个市场的联动性更加明显; 3)美元走势对在岸和离岸人民币汇率影响都非常显著,但即使控制美元走势后两个市场之间的汇率联动关系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9.
汇率对国际贸易有着很大的影响,人民币究竟值多少美元已成为汇率的核心问题。人民币升值问题从表面上看是人民币被低估了,从实质上看,则是美元被高估了。我们以购买力平价理论为基础对人民币汇率中长期趋势加以分析,对终结人民币持续单向升值的几种可能性进行讨论,中国应根据自己的贸易及国内经济发展战略来制定汇率目标。  相似文献   

10.
尹力博  李勍 《管理科学》2017,30(5):147-159
源自心理学的有限关注理论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金融研究,其基本思路是:金融市场产品种类繁多,由于存在信息成本,个人投资者的关注便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于是更倾向于交易关注到的产品,进而影响价格。该理论在证券市场已得到大量的实证支持,因此对外汇市场的研究显得非常必要。 基于谷歌搜索量指数构建的人民币关注指数,以2011年6月27日至2016年7月29日为研究区间,利用最小二乘回归实证检验投资者关注对人民币在岸和离岸汇率价差波动率的影响。特别地,利用基于已实现波动率的GARCH-MIDAS模型将波动率分解为长期成分和短期成分,并分别进行回归,考虑了价差波动的结构性特征。 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关注能够显著增大人民币汇率价差波动,货币当局可适当引导进而达到收窄价差、抑制套利的目的。与波动长期成分相比,投资者关注对波动短期成分的作用更强。加入央行干预、利率平价、流动性、预期等控制变量后,投资者关注对汇率价差波动率的预测能力依旧显著,表明其所包含的信息并未被已有变量覆盖。稳健性检验中,将4个控制变量同时加入基准模型并考虑关注与控制变量之间的耦合效应,结果表明投资者关注仍然具有独立的解释能力,且在长期内会通过影响控制变量的作用间接影响价差波动,作用机制与短期有所区别;直接利用基于月度投资者关注的GARCH-MIDAS模型对波动进行分解,通过系数的显著性进一步验证投资者关注对波动长期成分的作用;分别将在岸和离岸汇率波动率直接分解后进行最小二乘回归,投资者关注效果同样显著,且综合效果与原检验基本一致。 通过探讨投资者关注对人民币汇率价差波动的解释能力,拓展了基于谷歌搜索量指数测量的投资者关注在外汇市场的研究,为人民币汇率走势的预测提供了新思路,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货币当局和外汇投资者可以构建人民币关注指数,以此作为参考来实现有效汇率管理或风险控制等多重目的。  相似文献   

11.
解析人民币钉住美元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1994年中国实行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建立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确立了最终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可兑换的目标。直到亚洲金融危机前 ,中国的汇率政策是以实际目标为导向的 (realtargetsapproach) ,汇率政策目标是促进出口和获得外汇 ,这种汇率制度在汇率安排上是浮动汇率制度。学术界认为 ,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和金融危机之后 ,人民币汇率制度从实际目标法转向名义锚钉住 (nominalanchorapproach) ,即 ,事实上的单一钉住美元制 ,这是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巨大转变。那么 ,在亚洲…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缺乏美元当日汇率对其他汇率市场隔夜风险影响的研究,本文在CAViaR模型中的AS模型和SAV模型基础上提出隔夜-AS模型和隔夜-SAV模型来测量汇率隔夜风险,并对日元汇率,人民币汇率和港币汇率2009年到2014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隔夜-AS模型和隔夜-SAV模型均优于AS模型和SAV模型,且隔夜-AS模型又优于隔夜-SAV模型。这三个汇率的隔夜风险均受到滞后风险的影响,且人民币汇率所受滞后风险最大,美元指数的波动都将加大这三个汇率市场的隔夜风险,美元对日元和港币汇率的冲击大于对人民币汇率的冲击,美元走弱对这三个市场隔夜风险影响大于美元走强所带来的影响,这些都为我国汇率隔夜风险的管理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3.
基于NCT指标的股市噪音成分研究:以七个亚洲市场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以Lo and Mackinlay(1988,1989)[1][2]的方差比率为基础,构建了考察股市噪音成分的MCT指标,并对亚洲七个国家和地区的股市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中国大陆和泰国股市具有更大的噪音成分,市场效率性较差;香港地区、台湾和日本股市则具有较小的噪音交易成分,且无法拒绝不存在噪音交易的零假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市场表现则处于前两者之间。最后我们通过Bootstrap对检验进行了重新评估,发现本文的检验结果是稳健的。  相似文献   

14.
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与外汇储备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结构变化单位根(ZA)检验对数据进行处理,运用结构变化协整(GH)检验实证研究人民币汇率、人民币升值预期与外汇储备之间的相关性.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名义有效汇率及实际有效汇率)与外汇储备之间不存在普通意义上的协整关系;而人民币升值预期与外汇储备之间存在发生结构变化的长期协整关系,人民币升值...  相似文献   

15.
赵正佳 《管理学报》2012,(6):913-919
建立了跨国供应链的数量折扣模型,模型中考虑了汇率、国际运输成本分担比例等因素。通过分析得到了协调跨国供应链的数量折扣契约,在该契约下供应商、销售商以及供应链系统的利润都得到改善。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模型和有关命题,分析了汇率变化对契约参数及供应链各方、供应链系统利润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汇率变化下,数量折扣率和国际运输成本分担比例具有稳定性,变化较大的契约参数是订购量;②即使实现了供应链协调,随着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不仅使中国供应商的利润下降,也使美国销售商以及供应链系统的利润下降。根据实例计算结果与分析,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认为,应该保持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稳定。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14家同时发行H股与ADR,6家同时发行B股与ADR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GARCH(1,1)-MA(1)模型,探讨ADR与原股报酬波动的外溢效应,以了解我国证券市场与美国证券市场的整合程度。结果发现,我国H股与ADR之间存在报酬波动性的双向相关性,B股与ADR之间存在报酬波动性的单向相关性。本文认为,投资主体差异、市场发展程度不同以及汇率制度是三个影响我国市场和美国市场整合程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引入结构性政策转变虚拟变量,构建了反映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效应的MDV-TARCH-M模型,分析了国内外差值变量和货币政策调控指标对汇率长期和短期变动的影响,得到如下结论:首先,历次改革中,只有中间价形成机制调整对促进汇率双向浮动产生显著效果;其次,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扩大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速度放缓与国际经贸关联日趋紧密的交互效应的具体表现;第三,国内利率主要调节实体经济,对汇率的影响被阻断,但过高国际利差不利于人民币升值;最后,建立在贸易生产与货币政策之上的两组变量反馈机制通过宏观经济调控准则相互关联。  相似文献   

18.
在目前国际原油以期货市场定价的格局下,如何判别中国原油期货价格是否已经拥有了国际定价权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本文基于多变量单方向因果测度统计分析方法,聚焦原油期货市场定价的独立性与传导性,以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的原油期货价格(INE)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第一,INE在短、中期内未受到WTI、Brent等原油期货价格的因果影响,具有价格发现功能,但是尚不具备长期独立性;第二,在本文的样本区间与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条件下,上海原油期货采用人民币计价可以增强其对WTI、Brent的影响力,同时减弱二者的影响力,彰显出人民币计价的双重定价优势;第三,WTI和Brent油价作为基准油价指标,INE作为非基准油价指标满足本文所创建的国际基准油价之间应长期相互独立、基准油价对非基准油价应具有传导性的研判标准,反映了该标准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货币政策理论出发,构建以稳定国际资本流动与人民币汇率的“多目标”货币政策规则理论模型,并采用1998年1月至2019年11月的月度数据,建立开放经济下的TVP-SV-VAR模型,实证检验不同货币政策规则下货币供应冲击、利率冲击对国际资本流动与人民币汇率的时变与动态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时间阶段,货币政策冲击对国际资本流动和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存在较强的时变特征。(2)等间隔脉冲响应表明,货币政策冲击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短期影响效应要高于中长期,而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却存在一定滞后性和扩散性,且价格型规则更有利于熨平外部冲击对国际资本流动与人民币汇率的影响。(3)时点脉冲响应表明,利率冲击对国际资本流动和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弱于货币供应冲击,且利率冲击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回到稳态均衡的速度更快。总体来看,在调节国际资本流动和稳定人民币汇率的效果上,价格型规则优于数量型规则,我国央行货币政策选择应逐步从数量型规则向价格型规则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