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农民兼业问题上,我国学术界曾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是认为我国“农民兼业已得了普遍的发展”,兼业化“是历史的必然”;另一种是认为“农民兼业化是一种可以左右或暂时的社会经济现象,并非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笔者认为这两种观点均带有片面性。观点的持有者没有对兼业现象存在的空间范围和时间范围作出基本分划,没有认识到农民兼业发展的不均衡性和阶段性,也就无从把握兼业现象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展、消亡的规律,因而也就不能为制定正确的兼业发展政策提供依据。因此,全面、深入地探讨农民兼业问题是必要的。本文即对兼业成因、兼业发展的非均衡性、阶级性以及引导兼业发展的政策作一浅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省农民人均收入总体上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但是当前,全球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对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冲击急剧加深.农产品价格全面下滑,2009年粮食等稳定发展难度大,农民增收压力也很大.在这种背景下,进一步加强对福建省农民持续增收问题的研究,防止农业农村形势出现"拐点",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福建省应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农民增收.内外联动,多措并举,最大限度拓展就业增收空间,落实好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政策措施,扩大农业产业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二三产业的就业容量,建立起福建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3.
经济制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导致农户兼业化的发展动因差异较大。从苏北农村农户兼业化的调查分析中可以看到 ,我国农户的兼业结构尚未稳定 ,随着经济的增长 ,存在着纯农业户、一兼户转变成二兼户、非农户的现象。而农户家庭收入的不足、农业收入占家庭经营收入的比重较大、农业劳动力的剩余是农户兼业的主要决定因素。虽然现阶段的农户兼业对农业生产尚未产生大的消极作用 ,但其潜在影响不可忽略。如何有效引导农民合理兼业 ,是一项重要的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4.
推动劳务经济的长足发展重在建立三个“长效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发展以农村劳务输出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为重点的劳务经济,已成为农业地区,特别是农村贫困地区最具活力、最具潜力的经济增长点,也是广大农民最直接、最有效的增收主渠道。正如温家宝总理所指出的“农民进城务工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工业化和  相似文献   

5.
农村集体的地产对农民具有多重效用。浙江省海宁市的调查证明了地产对农民的多重效用模型。目前地产对农民最重要的效用是生活保障效用、提供就业效用、直接收益效用。在浙江省海宁市 ,地产对农民的生活保障效用超过了5 0 % ,而且非农收入水平越高的兼业农户这一效用越大。为实现农业现代化 ,必须加强社会保障机制建设 ,促进有条件兼业农户彻底离开农业而进入非农领域  相似文献   

6.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农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中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日益凸显,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已成为基于将来"谁来种地"的战略考虑。鉴于此,从农民现代化的视角出发,在回顾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进行科学理论阐释,并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创新路径,这将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两型社会"建设为实现农民增收、怎样实现农民增收指明了方向,农民增收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具体实践,"两型社会"建设的目标与农民增收是高度统一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在"两型社会"建设过程中,应推行农业清洁生产,缓解资源压力,实现农民规范增收;做好"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实现农民科学增收;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实现农民稳步增收;树立"两型农业"发展意识,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增强农村"两型社会"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保障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村制度变革为农民创造了初始机会均等的增收致富机会,但由于农民个人专用性资产积累的不同,即主要是农民自身干中学技能和社会支持关系的不同,导致农民打工就业、经营活动等增收致富方式的分化,进而使农民之间收入增长的规模和速度呈现明显差异,农村内部的贫富分化由此产生.尤其是近两年来,少数经营大户依靠社会支持关系增强而实现收入迅速增长,成为当前农村内部贫富分化加速的重要原因.农村内部贫富分化的改变,需要农村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各种制度协同改善,并为"农二代"发展提供公平的社会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9.
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我国农户兼业化程度大幅度提高 ,其增长可以划分为波动发展、快速增长、稳定发展三个阶段 ,这与中国的相关社会经济政策以及农户兼业发展环境有着密切关系。近年来 ,农户兼业对农户经济及其差异的影响不断增大 ,尤其是二兼 (以非农业为主的兼业 )对农户经济带动明显。因此 ,促进农户兼业 ,尤其是提高其质量和效益 ,对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加入WTO对农民增收政策的选择、增收目标的实现、不同农产品生产者和不同地区会带来不同影响。在WTO规则允许的框架内应采取的主要策略与措施有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科研和实用技术推广、积极开发和引进新品种技术、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经营管理等。  相似文献   

11.
促进云南农民增收的社会环境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荣淮 《学术探索》2004,(2):126-128
农民长期持续地增加收入是农村发展的主题,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题。作者通过分析影响农民增收的政治及社会因素,指出当前农民增收还存在许多不利因素。因此,要从5个方面改善农民的增收环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主要受制于广大农村单一的产业结构、农村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缓慢、非产业化经营等因素。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的特点,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发展农村市场体系、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步伐,是深化农村经济改革,不断提高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科技意识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基本看法,它反映了人们对科技的认识及关心程度,是科技素质中最为基础与核心的心理要素。目前欠发达地区农民的科技意识较为淡薄,影响其科技意识提升的因素主要有文化制约、技术制约、效益制约和资金制约。完善农村的教育体系是培养农民科技意识的基本环节;增加农业科技的有效供给是提高农民科技意识的重要环节;抓好采用科技的经济环境是强化农民科技意识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问题是农民权利保障问题。新农村建设进程的推进对农民权利意识、体系、内容及其实现都将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农民权利的完善和保障是新农村建设能否顺利展开的关键所在,对新农村建设的开展有重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东北地区土地资源承载力与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资源承载力是区域人口、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的重要指标。东北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质量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土地资源承载力及人地关系现状不容乐观。东北地区农民市民化能够从根本上缓解人地关系矛盾,有利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土地资源优势转化为农业经济效益优势,改善生态脆弱地区的土地生态环境。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长远和战略高度认识东北区域人地关系的重要意义;以农村城市化为动力,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以土地流转制度创新为基础,解除农民市民化的瓶颈约束;以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为依托,保证农民市民化的稳定性与持续性;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在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努力构建东北地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16.
农民专业协会有效地实现了农民、市场与政府三大行为主体的利益对接,体现了承载其上的服务属性和管理属性,成为新时期我国乡村治理与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云南省元谋县的农村发展实践证明,农民专业协会、乡村治理与新农村建设之间存在着内在逻辑关系,解析这种关系有利于探索西部欠发达地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李志阳 《兰州学刊》2011,(1):181-185
文章分析了社会资本及村务管理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机制。通过利用了6省的村级数据,构建了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了社会资本、村务管理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社会资本变量对农民收入产生了正的显著影响。村务管理变量中,县乡政府干预村务管理的变量对农民收入产生了负的显著影响,村民接受技术培训人数变量却未对农民收入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周振 《学术探索》2013,(10):112-115
农村经济发展重点在农民,农民个体行为与整个经济环境的冲突与协调,是现代经济学以经济行为研究为核心的体现.对于农民经济行为的研究,中西方学者都站在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阐释,而通过文化角度的阐释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运用结构化理论作为分析框架,对公共品供给过程中的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进行分析,并以一项不成功的饮用水工程作为例证,从中发现:传统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使得农村居民对于公共品的付费消费持谨慎态度;政府主导的公共品供给往往忽视农村居民的消费意愿;失败的公共品消费经历会降低农村居民再次参与公共品消费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失地农民这一特殊群体,文章从失地农民的法律概念入手,分析了他们的生存现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维护失地农民利益的法律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