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高丽君 《理论界》2004,(3):111-111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评判活动效果的好坏往往依据幼儿获得了多少具体的知识和技能,为了达到让幼儿多学知识这一目的,教师往往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只要求幼儿掌握知识,而不考虑幼儿是否思考知识,提问知识,评判知识,创新知识,幼儿的思考和个性被排斥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之外,这种重知识轻情感、态度、个性的教学方式不仅阻碍了幼儿的全面发展,而且使幼儿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降低,甚至开始厌倦学习,迫切需要教学改革。一、幼儿园课程教学改革内容1.注重幼儿园课程教学的整体性整体性是当今课程理论和实践所显现的重要特征。幼儿园课程必须…  相似文献   

2.
幼儿心理安全教育是幼儿园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满足幼儿心理安全需要,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近几年来,幼儿园在显性课程设置上逐步加强了对幼儿心理安全的教育,但却忽视了幼儿园隐形课程对幼儿心理安全教育的作用。通过介绍目前幼儿园隐性课程的主要表现及其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幼儿心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探讨发挥幼儿园隐形课程教育作用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3.
幼儿园双语教育是指在发展幼儿母语的基础上,对幼儿进行第二语言的启蒙教育.本文针对幼儿园双语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双语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及在实施过程应遵循的原则进行再认识,结合实际提出了幼儿园双语教育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与差异性,遵循幼儿园课程的文化属性,实现有差异的教育公平,就是实现每位幼儿生命的平等性成长.在教育公平的背景下,幼儿教育必然要以“文化”为纽带,从文化与人、课程与文化、教育公平与文化的关系出发去揭示影响幼儿园课程的重要客观元素——文化.文章从幼儿园课程本质的文化学论证、幼儿园课程的发展归属、教育公平与幼儿园课程文化属性的关系和当今我国幼儿园课程应有的价值取向四个维度探讨教育公平视域下幼儿园课程的文化属性.  相似文献   

5.
课程改革是一个充满探索、创造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为促进新课改的健康、深入发展,要秉承实事求是的理,}生精神,加强客观研究,考虑区域差别,立足教育传统;要充分重视教师主体参与的意义和作用,赋予教师对课程决策的参与权和课程的设计权、实施权和评价权;要加强新课程实施的保障体系建设;要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观,改革课堂教学,处理好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主导作用、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表扬与批评、满堂灌与满堂问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王静 《家庭科技》2021,(4):31-32
创建良好的家园关系,沟通是关键 近年来,幼儿教育一直提倡家园共育的教育理念,即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完成孩子的教育.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幼儿阶段,家庭对幼儿成长的影响是巨大和深远的,而家庭作为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同样肩负着引导教育幼儿的重要责任,幼儿园和家庭之间应当建立起合作、互补、互助、共荣的关系.要想建立这样良好的关系,沟通是关键,因为沟通在人际交往中占据主导地位,而幼儿由于年龄较小,在理解、感知和表达方面稍有欠缺,因此幼儿园和家庭之间的沟通尤为重要.无论是幼儿园教师还是幼儿家长,都应当秉持尊重、平等、协作的沟通理念,积极主动地增加彼此间沟通的频率,提升沟通效率,互相帮助,全面且深入地完成幼儿教育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7.
教师课程实施能力,是教师专业成长和实施课程改革的必要条件。文章通过文献梳理及专家咨询,运用归纳式和推论式类目建构结合的方法遴选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结构要素,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构建了二阶4因子一阶13因子的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结构模型。研究结果使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结构更加明晰化、具体化、微观化,为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发展提供有效路径,进而促进核心素养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8.
实施多元文化教育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从多元文化教育实施的必要性出发,指出校本课程建设是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并就校本课程与多元文化教育的实施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新疆、甘肃和宁夏三省区思想品德教师观念的调查研究发现:思想品德课程改革实施至今,教师在观念上已经普遍接受了新课程理念,但接受和内化程度并不高,在诸如师生关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等方面与新课程理念尚存在一定差距。通过对不同群体教师观念的差异分析发现:城市教师高于农村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高于专科及以下学历教师,教龄在10-20年的教师高于其他教龄教师。为进一步促进西北地区思想品德教师观念的转变,推动思想品德课程实施,建议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思想品德课程师资队伍水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农村教师认识水平;深化德育课程评价改芷.  相似文献   

10.
薛超 《兰州学刊》2009,(Z1):233-235
20世纪,世界各国经历了三次大的课程改革,学前课程也置身其中。改革中产生了众多的课程流派或体系,如陈鹤琴的单元课程、张雪门的行为课程、杜威的经验课程、海伊斯科普课程、瑞吉欧课程体系等,张雪门创立的行为课程是较有影响力的课程流派之一,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他就与我国的幼儿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有"南陈北张"之称,他一生潜心研究幼儿教育,针对当时幼稚园以教材为中心的状况,提倡幼稚教育生活化,幼儿生活教育化。经过长期实践和理论研究,他形成了完整的幼稚园课程理论——行为课程及其方案。张雪门的行为课程对幼儿园课程的目标、内容、组织、实施和评价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当前的幼儿园课程改革仍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与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高中课程方案的政策属性——对改革政策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课程改革中,政策文件是影响教师课堂教学的首要因素.基于现有的两种教育社会学的理论框架,探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各种性质.分析表明,尽管《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为高中新课程改革描绘了一幅比较理想的蓝图,但它在实施中还面临着许多风险,给学校与教师也提出了很高地挑战.因此,我们在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应该思考教师所经受的压力与获得的支持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2.
常维国 《学术论坛》2007,30(12):202
校本课程是新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完美个性,健全学生人格所必需的.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必须明确校本课程的内涵,认识校本课程的特点,把握校本课程的内容与形式.而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主体,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过程中,将有助于教师新观念的形成、知识结构的构建、技能的发展.因此,校本课程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会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在教师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中.强调的是专业知识的传授.尽管研究者们提出了加强实践课程建设,以增强学生教学实践技能的建议,但终因师资和物质条件限制难以付诸实践.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实现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与技能形成的有机统一.课题组在吸收教育心理学最新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了"内在一体化"概念,作为教师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基本思路.三年来的实践表明,"内在一体化"切实增强了教师教育的针对性,有效地实现了由知识传授向技能培养的转变,对提高职前、职后教师专业技能均有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校法学专业实验教学课程授课中,存在实验教学教师缺乏、教学方法落后、实验课程体系陈旧、实验教学形式单一等诸多问题。为更好的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提升我校法学专业影响力,必须对实验教学课程进行改革。改革的方向是:依托实验课程改革,确立实践教学理念;改革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引进多元教学方法;科学实验课程体系设计,体现专业性与跨学科教育特色;推进实践教学,注重实验室建设与课程实施方案规划。  相似文献   

15.
课程的价值问题是课程的核心问题,课程的价值取向决定了课程中的各种成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各种关系,从而在其统合之下形成一个协调的整体,发挥其总体功能。幼儿园文学启蒙教育活动课程价值的的探究,有利于广大幼教工作者在幼儿园文学启蒙教育活动的实践中统整活动课程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方法,更充分地发挥幼儿文学在幼儿终身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课程思政建设是当前高校教育教学工作重点之一.在梳理高校课程思政的提出与发展脉络基础上,提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路径和方法.在顶层设计上,学校应从明晰课程思政建设主线、课程思政教育案例库建设、构建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开展教师培训等方面加强统筹;在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上,要根据课程类型、学科专业特点,对标人才培养目标,提炼课程所蕴含的育人元素,进行分类建设;在教学运行上,要从课程目标设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融入、教学方法创新、课堂教学评价等方面系统做好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施.  相似文献   

17.
校本课程开发: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和开发校本课程是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我们已经深刻地认识到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特色、教师专业和学生特长发展的共同需要.要使教师和学生消除困惑,走进并且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教师必须有先进的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育思想与课程观念.文章着力反思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行的改进建议和相应的对策,为下一步开发校本课程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深化校本课程的开发.  相似文献   

18.
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隐性教育是指幼儿园教师按照预定的体育活动教育目的,将合理的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文化要素的总和以内隐的、间接的方式呈现,以体育游戏为手段,有意识地创设活动条件,引导幼儿动作发展及潜移默化地感受与认知亲社会性,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的过程。本研究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对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体育器械、情境创设、身体运动三个方面进行隐性教育价值分析,从而发现教师可以通过投入感情、创造机会、巧用暗示、结合显性的方式来组织与实施体育活动中的隐性教育。  相似文献   

19.
课程编制与本土文化的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文化在学校文化中居于重要地位,课程在传递、传播文化的同时,还具有发展文化、维护本土文化的重要功能。本文通过对课程理论及其课程实施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结合当前我国文化处境和教育价值取向,试图构建一种突显课程文化性尤其是本土化价值的课程文化体系,在多元文化的冲突中为维护本土文化安全做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20.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预备阶段,在教育体系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幼儿园教育课程是指为实现幼儿教育目标而组织安排的全部教育活动,其目的是培养幼儿具有诚实、自信、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究礼貌、遵守纪律等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幼儿教育水平的高低同幼儿教育课程安排有密切关系:课程安排得科学合理、符合实际,就会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幼教水平就高;反之,课程安排得杂乱无章、毫无逻辑,就会阻碍幼儿身心发展,幼教水平就低。我国传统的幼儿教育课程存在如下弊端:①重教育轻保育;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