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曾文婕 《学术研究》2007,(2):144-148
课程的文化基础,是指课程与文化之间事实上存在的各种关系,以及对其进行认识而形成的观点、理论和思想,它们构成了课程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文化维度的事实依据和基本原理。课程与文化之间相互影响与制约的复杂关系,决定着课程文化基础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课程文化基础的研究,需要关照“价值观的同构与交互”这一核心问题,重视“文化因素对课程的影响机制”和“课程领域里的特殊文化现象”这两个基本问题,聚焦科学化、卓越性、教育公平、农村教育、道德社会重建、犯罪与法制、家庭需要、公共社会参与和民族教育等热点问题,同时需要发展与开拓课程文化学、课程社会学以及课程政治学的路向。  相似文献   

2.
再现性是教育文化生态系统的基本属性.针对教育文化生态系统诸许多失调现象,可以从教育目标文化、教育行为文化、课程文化和制度文化及方面加以协调.  相似文献   

3.
从文化视野出发再探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是以教育本体论及教育与文化的关系分析为基础的.本文认为现有的大多相关研究存在站在"教育自身"之外研究教育的缺陷,因而从文化世界出发对高等教育质量现实、高等教育质量观念等加以重新反思,并提出应通过培育观念文化、审慎选择课程文化、创新教师管理文化以及构建学生交往文化等从改善"教育自身"的角度来保障高等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4.
再现性是教育文化生态系统的基本属性。针对教育文化生态系统诸许多失调现象,可以从教育目标文化、教育行为文化、课程文化和制度文化及方面加以协调。  相似文献   

5.
课程向多元文化转向是幼儿、教师和幼儿园课程发展的必然诉求.幼儿园多元文化课程的实施理念是人们进行课程实施的指导性思想,是对课程实施整体过程理想状态的追求,是课程实施观念体系的总称,表现出对课程实施的理性认识和愿景的最佳结合,它深刻地影响着课程实施乃至课程研究的整个过程.幼儿园多元文化课程实施秉持主体性、主体间性、生活性、生态性、多元性等理念,体现出对幼儿与教师的尊重,对各民族优秀文化的尊重.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一直存在争论。公平与效率的内在属性之间的矛盾完全可以通过制度安排得到解决。科学认识和把握公平与效率的外在尺度,是正确处理两者关系的前提。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党和政府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认识变化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全可以实现公平与效率统一。  相似文献   

7.
文化企业是文化与经济互动的微观机制,既是一种经济组织形式,又是一种精神传播媒介,同时具有经济属性和文化属性.文化企业的双重属性决定了文化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包括:商业责任、法律责任、环境责任、文化责任和公益责任.其中,文化责任又包括文化传播责任、文化创新责任和价值观引导责任.文化企业应当主动肩负起社会赋予的文化使命,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实现自身品牌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姜山  高怡  周磊 《理论界》2013,(12):172-175
本文研究了网络环境下教育资源配置和教育公平的作用关系,在基于资源理论的背景下,提出教育资源配置通过教育资源供需平衡、公平共享和竞争性流动三个方面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反之,教育公平又影响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主体地位和效果,本文通过研究二者之间的作用关系,指出网络时代下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实现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9.
中国股票市场作为一个新兴加转轨市场,走过了19年超常规发展之路.超常规发展的股票市场,其主流文化是投机文化,高风险是这种文化的必然结果.在投机文化主导下,投资者之利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公开、公平、公正"之原则难以有效维护,股票市场之稳定、健康与和谐发展难以充分实现.  相似文献   

10.
文化、教育与人有着密切的关联,从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来看,教育是文化的社会遗传和再生的机制;从教育与人的关系来看,教育是使人获得文化的过程;从文化与人的关系来看,教育起着重要的中介转化作用。因此,文化建设最为关键的问题是要解决人的问题,人的现代化最重要的是精神世界的现代化,没有人的精神现代化,就不可能真正达到社会的现代化。大规模的文化建设最为基础的一项工程就是要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全体国民受教育的程度和文化水平,培育庞大的文化消费群体,繁荣现代文化市场;同时培养数以万计的高素质专门人才,造就先进文化的生产者、传播者、创造者;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型社会,努力实现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1.
首先通过概念辨析对文化传承的教育性进行了理性探讨,之后从文化传承与教育的关系深入揭示了文化传承的教育性,最后就如何实现文化传承的教育性进行了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2.
马国亮 《社会科学家》2023,(11):150-154
新时代,教育公平对于促进我国社会公正、提高人民福祉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建设均有着重要意义。从我国新时代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需求来看,教育公平的国家战略转型,应锚定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公平基础、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高质量”、从“分配正义”走向“承认正义”、从“统一性”走向“差异性”这几个方向上。在具体实施上,应该通过以下方式推进我国教育公平事业的发展,包括推进教育制度建设,完善教育公平政策;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实现公共教育均衡发展;支持个性发展和特殊需要,让每个人都有出彩的机会;大力开展乡村教育,遏阻知识贫困的代际传递;培育积极参与教育公平事业的社会文化环境和强化教育公平的社会监督与评价。  相似文献   

13.
日本与中国儒家及西方文化教育的交流,走过了从吸收模仿、冲突对立到相互融合的过程,日本人才培养目标经历了从古代的"和魂汉才"到近代的"和魂洋才"的嬗变.日本民族较强的"文化反思"意识促进了其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关注日本文化教育交流与教育现代化,有助于我们理解全球化背景下文化教育交流的传承、多元、开放、自觉的发展趋势,促进未来世界和平发展,实现全球教育的和谐、差异与共生.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公平分配受诸多相关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分配观、教育、就业、市场化、分配原则、税收、社会保障等均与收入公平分配密切相关.系统地探讨这些相关因素与收入公平分配的关联(正相关和负相关),有助于我们从不同方面、从关联和演进的角度探讨实现收入公平分配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大学教育的关系,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它直接影响着我们对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和教育模式的选择.现代大学教育是在传统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它必然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大学教育都要对传统文化有所继承、有所延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因此,大学教育现代化的过程,是对传统文化重新评价和批判继承的过程.所以说,借鉴传统文化思想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是高校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视野从课程教育向文化认同转换的必要性体现在课程理论发展的基本现实和课程教育的目标设定原则的回溯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视野从课程教育向文化认同转换的原则包括:在德育实践中坚持对“规则边际”的关注;对教育情境的设定坚持过程视野和开放眼光;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重视显性课程的主渠道作用,也重视隐性课程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教育边缘属性与非常规属性话语从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哲学话语范畴.思想政治教育边缘属性与非常规属性话语及其应用是思想政治教育常规属性话语应用的拓展,是话语研究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思维创新和哲学思维构建的有效路径.思想政治教育边缘属性、非常规属性话语与自然科学相关话语存在对应关系,思想政治教育边缘属性及非常规属性话语对应关系的应用拓展和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哲学话语新体系.  相似文献   

18.
社会公平制约着教育公平的发展,教育公平又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公平的实现.我们应当努力从推进教育公平出发,来促进社会公平.又应当从尽量限制和逐渐消除各种不公平的社会特权,来为教育公平的实现铺平道路,实现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9.
文化自信思想作为当下最具研究价值的理论体系可分为多个维度理解.一个长久为人民提供精神慰藉,助推中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文化思想,从系统思维的视域下加以探析研究,必将呈现全新的观点.从系统思维的视域下逐一分析文化自信思想组成部分和文化自信思想所存在的系统与要素的辩证关系、文化自信思想中各种文化资源的关系、文化实力作为精神指引与国家发展关系以及从四个自信的内部关系进行解读分析.  相似文献   

20.
徐晓风  刘英 《北方论丛》2016,(5):124-127
20世纪下半叶,西方科学哲学实现了从传统科学哲学向科学文化哲学的转变,经过“文化转向”之后的科学哲学所持的立场基本上是一种广义的文化哲学立场,标志着对科学哲学的“人文理解”明显增强,力求实现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融通.这种“科学文化哲学”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科学和哲学的定位,从而从整个社会、历史和文化的背景中来认识和理解科学精神和科学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将促进科学哲学与人文哲学、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从而推动文化的繁荣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