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代华阳国志十二卷 (晋)常豫著清嘉庆19年(1814)题 襟馆刻本华阳国志十二卷校勘记十二卷 (晋)常像撰(清)顾观光校勘 民国26年成都志古堂据题襟馆本影印华阳国志附校勘记 (晋)常瑰撰顾广折校1958年商务 版(国学基本丛书)华阳国志十二卷附补华相国志三州郡县 录一卷校勘记一卷 (晋)常球撰补郡县目录(清)廖 寅撰校勘记(清)顾观光撰见《龙 奚谷精舍丛书》史部华阳国志校勘记十二卷 (清)顾观光撰1957年四川人民出版 社据成都志古堂原版印行华阳国志十四卷 见《增订汉魏丛书》别史四川 见《蛮司合志》卷4一7见《续文献 通考》卷228舆地考四川 见…  相似文献   

2.
在回回一词的语源问题上,古今中外的许多学者都把回回看成是回纥(回鹘)一词的音转。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指出:“大抵外国之音,皆无正字。唐之回纥,即今之回回也。唐书回纥,一名回鹘。《元史》有畏兀儿部,畏即回,兀即鹘也。其曰回回者,亦回纥之转声也”。可见,回回为回纥之音转说早在明末清初便已经有了。刘智的《天方至圣实录》、洪钧的《元史译文证补》、屠寄的《蒙兀儿史记》,一直到今天的《中国少数民族》、《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等著作,无不采用此说。 例如,洪钧在《元史译文证补》中指出:“唐书称回纥之先本匈奴,则似与今蒙古相  相似文献   

3.
近日在《西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 0 0 0年增刊上看到杨在道、马建治先生的《左江史画研究的重大突破》一文。该文研究的是广西左江花山崖壁画一处四组中的一幅画 (见《广西左江流域崖壁画考察与研究》中的临摹画图五一 )。作者断言该画表现的是《南越列传》中所记述的“婴齐入朝复归”这一历史事件。文章条分缕析地说图中的人像、头饰显示出婴齐的地位 ,说他脚下由小点构成的虚线就是婴齐到长安当人质和后来复归的来往路线。说右边那条由十五个小点构成的是他去长安时走的路程 ,计一万五千余里 (古里 )。当他走到半路 (第八…  相似文献   

4.
陈焘主编《日汉辞典》(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910页有辞条:[Shamanism](名)[宗]黄教。另外两种国内应用较广的辞书,大连外国语学院编《新日汉辞典》(辽宁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及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日语外来语新词典》释义与此相同。《新日汉辞典》又有补充词义:“也说”将释作“黄教”,是明显的错误。日本版辞书中大多将解释为“亚洲北方民族的原始宗教。‘萨满’模拟神的形态传递神意。”这实际是指原始宗教的一种晚期形式“萨满教”。  相似文献   

5.
Ethnic Group不能作为"民族"的英文对译--与阮西湖先生商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世界民族》1998年第2期刊发了阮西湖先生写的《关于术语“族群”》一文。在文中,阮先生认为ethnicgroup不能翻译为“族群”,“在国外人类学文献中,ethnicgroup一词就是指‘民族’”。实际上,这种看法是错误的,而且,如果这样用下去,约定俗成后,将会造成更多的麻烦,因为ethnicgroup与“民族”并不是完全对应的名词或术语。例如,《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ethnic条云:1)ofanational,racialortribalgroupthathasacommonculturaltrad…  相似文献   

6.
《明史》的编修,从清顺治二年(1645年)诏修明史开始,到乾隆四年(1739年)刊行,经历了近一百年的时间。其中编纂、修订、改编、定稿,就花了五十多年。编撰时间如此之长,参加人手又多,几经修改抄录,其中错漏在所难免。自《明史》刊印以来,已有不少人作过校勘补正的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关于《明史》考证质疑,增补整理的著作已有王颂蔚:《明史考证攈逸》(42卷),王季烈:《明史考证攈逸补遗》(1卷),丁谦:《明史西域传地理考证》(1卷),《外国传地理考证》(1卷)等不下二十余种。现在,中华书  相似文献   

7.
西藏摄政阿旺降白楚臣被控案与裁禁商上积弊章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四月,西藏摄政阿旺降白楚臣被驻藏大臣琦善、七世班禅额尔德尼等奏参贪黩营私,针对这一事件,琦善奏拟《裁禁商上积弊章程》二十八条。本文拟对这一事件的始末和二十八条章程的内容与意义试作论述,以就教于学长和同行。  相似文献   

8.
<正> 自古文献多谬误。故而清代藏书家叶德辉曾说:“书不校勘,不如不读”,近人陈垣先生也说:“校勘为读史先务,日读误书而不知,非善学也”。笔者于工作之余,偶翻《清史稿》(中华书局校点本),察其记事前后矛盾、繁简失当及年月差误之处颇多,至于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记事出入之处更多。今仅就《清史稿》所载苗疆史事,略举三例,以勘其误。例一:《清史稿》卷一百三十七·志一百十二·兵八载: 苗疆当贵州、湖南之境,叛服靡常,历朝皆剿抚兼施。康熙三十八年,以  相似文献   

9.
<正> 《民族论坛》1990年第4期刊登的《侗族族源续考》(以下简称《续考》)说:“在今侗族居住的湘、黔、桂毗邻地区,秦时出现过‘呕’、‘区’(即瓯人)的活动。东晋、南北朝时演变为‘乌浒’或‘僚浒’。宋时又被称为‘佶伶’或‘仡伶’明代始有‘洞人’之称。其历史渊源关系,笔者在《侗族族源初探》一文,曾作过粗浅论述”。上述论断实是1982年《初探》一文的补充和发展。现将文中的主要问题提出质疑问难以资深入探讨。一、“区阳”的“区”是否就是“区人”《初探》说:“战国末期,今湖南西部的瓯越则被称为‘区’。《逸周书·王会解》卷七就记载了‘区阳以鳖’的活动”。“商秦时期,就常称瓯越的支系为欧、瓯、沤、或区”。  相似文献   

10.
《西夏志略》一书,见于近人编的几种西夏书目。如清道光中瞿世瑛撰《清吟阁书目》,载有《西夏志略》,但不记卷数,亦不著作者名氏。孙殿起《贩书偶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史部卷五载:“《西夏志略》四卷,载记二卷,不著撰人姓名,旧钞本,后有何元锡印梦华馆印各一方。”在邓衍林编的《中国边疆图籍录》中,有与《贩书偶记》大体相同的记载。今所见《西夏志略》皆为传抄本,国内如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民族文化宫、南京大学等图书馆都藏有传抄本,其所分卷者与各书目所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