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2 毫秒
1.
依据市场经济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我们面临的光荣而艰难的任务。如何准确理解“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面认识我国现实国情?解放思想究竟应从何处着手?腐败的实质是什么?反腐败的思路应如何确定?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具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市场经济与人的独立性的生成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关系到社会秩序、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赖以生存和维系的根基。从唯物史观的视域探讨新型集体主义价值现的历史选择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现实基础、“物的依赖性”与“人的独立性”矛盾统一体的“现实的个人”为逻辑起点,以人与社会辩证统一关系的实践为依据。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并不存在根本矛盾,人的独立性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的两个方面,二者可以而且应该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对我国社会人的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作出全面的判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自主性的特点,有利于独立人格的形成与人的主体性的发展,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与人的独立性相伴随的人对物的依赖性,却很有可能导致社会关系的物化,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商品经济要求作为主体的人,不但要保持谋取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利己心”,而且要强化“甘为人作嫁衣”的“利他心”。即要求主体人成为一个“经济的人”与“社会的人”的统一体。这便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体制对人的品行的内在要求。任何“损人利己”、“损公肥私”、“专谋私利”的行为和思想都不是商品经济的应有之物,都不符合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发展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5.
法制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必须把共性的市场经济对法律的客观需求与我国的现实国情两个基本方面相结合,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而更新观念、摒弃“人治”思想是搞好法制教育、法制服务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对历史主体的理解 ,不能停留在一般的人的层面上。历史主体是现实的人即“现在”的人。现实的人的历史主体地位 ,是通过建构历史过程而确证的 ;因而现实的人的历史主体性是具有历史性和暂时性的存在。现实的人的历史主体性既在与作为“过去”的历史的关系中得以表现 ,也在与作为“未来”的历史的关系中得到表现 ,失去任何一方面 ,现实的人的历史主体性都是不完整的  相似文献   

7.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的生成和发展从自然经济阶段的“人的依赖关系”状态演进到“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状态。市场经济的本质凸显了人们追求自身正当利益、尊崇理性、强调自立和践行道德的生存方式。但市场经济本身具有的自发性和盲目性等局限性对人的生存方式也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使人类在迈向自由自觉的人的发展中出现了新的问题。因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应认真分析人的生存方式的新变化 ,正视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 ,加强正确的社会价值导向 ,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西方市场经济模式演进的现实思考孔丹凤在西方市场经济萌芽、产生、发展与完善的500多年历史中,理论与现实交错衍生的市场经济模式大致经历了“完全国家干预商品经济模式”、“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现代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模式”三个阶段。在“完全国家干预商品经济模...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社会的诚信问题与诚信法律制度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某种意义上说,“失信”是任何商品经济社会都存在着的一种客观现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我国社会,诚信问题仍然是一个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在分析了诚信缺乏的主要原因,诚信与法治的关系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法律信用规范和信用制度建设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对“自由个性”的理解首先是一种真正的“个人的独立性”,这种“个人的独立性”是一种基于“人本身”基础之上的独立性;“自由个性”还是一种基于“人本身”和“个人的独立性”基础之上的“个人的个性”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自由个性”更是一种基于“人本身”基础之上的“每一个个人”个性独立、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生存状态。“自由个性”这一内涵表明了追求“每一个个人”的个性独立,自由及解放优先性与真正意义上社会平等和谐的统一是马克思学说的真正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11.
按照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依次经历人的依赖性、人的独立性、人的自由个性三大不可逾越历史阶段的观点,我国没有经历生成发展人的独立性的资本主义社会,只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上以市场经济的形式完成生成发展人的独立性的历史任务.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然首先是社会主义社会,就必然同时进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过程.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整合着人的独立性生成发展和自由全面发展,两方面的发展互动互补.  相似文献   

12.
贫困,是当今中国乃至全球面临的一大社会经济难题。目前,中国正在向贫困宣战。要切实脱贫致富,首先必须找准贫困的深刻社会经济根源,只有挖出“穷根子”,才能栽上“富苗子”,走上致富路。放眼今日之世界,凡贫困的国家或地区,无一不是自然经济根深蒂固、市场经济发育迟缓。凡已脱贫致富的国家或地区,无不是较早、较快地实现了从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自然经济,是当今社会贫困的总根源。市场经济,是脱贫致富的必由之路。任何真心想让贫困地区脱贫的人,必须全力推进其市场经济的发展。脱贫致富,必须紧紧抓住从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这个根本  相似文献   

13.
试论市场经济对人的发展的双重效应朱漪市场经济对人的发展具有双重效应:既可以使人得到全面发展,又可以使人失去真正的独立性,成为金钱的奴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造就社会主义新人,一个首要的思想前提是必须对市场经济对人的发展的双重效应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的作用,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时期,人、人的主体精神的力量更加凸出。我国建立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需要人文精神和主体精神的支撑,但我国传统的儒家文化没有孕育出与现代市场经济相匹配的主体精神。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着一种新的精神──独立自主、自由平等、进取开放的主体精神。一、市场经济的发展需突主体精神的促动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一种经济形式的存在,绝不仅仅是纯经济的孤立存在,它总是同浸润其间的人的精神状况相互“纠缠”在一起。经济的发展和人的发展,经济因素和人文精神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相似文献   

15.
在“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上 ,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华 ,不仅在于它明确的把“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相关联 ,而且在于它实际上把市场经济看成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必要条件 ,同时 ,实际上也把“人的全面发展”当成市场经济产生的价值观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的全面发展”以高度分化的社会分工为前提 ,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6.
一个文学思潮的出现,有其现实的原因从而保持其独立性,但它不可能脱离历史,它必然能在历史承续演变的时间序列中占据一个承上启下的位置。文章指出革命文学并不是“五四”文学革命的反叛者,它在精神特征方面与“五四”文学革命有着血与肉的联系,其精神特征是人的不断发现与文学作品中个人情感的流露。  相似文献   

17.
人的发展作为社会全面发展的根本目标总是通过一定的生产形式来实现的。相对于自然经济,市场经济摆脱了人对人的依赖,继而转为人对物的依赖,在促进人的独立性、社会化、自由个性以及个人能力发展的同时,却忽视了人的道德、精神、社会等方面的需求,出现了“见物不见人”的异化现象。如何发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以实现市场经济与人的协调发展仍是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8.
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社会的、历史的、实践的,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具有负面影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有机统一的。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全面发展,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提出的“人的全面发展”的伟大理想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19.
作为西方经济学理论分析的原点 ,“经济人”内含的自利趋向 ,乃是由市场经济的根本特征所决定的 ,是对市场经济活动本质属性的真实反映。“经济人”虽不等同于现实的人本身 ,但“经济人”假说是对现实市场经济活动所具有的普遍特性的一种理性抽象与科学概括。经济人以利己为目的 ,与人类社会的道德终极诉求是相适应、相一致的。就像我们不能将对经济人的特殊道德要求泛化到非市场经济领域一样 ,亦不能将非市场经济行为的道德规范强加于经济人。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目的现实定位于“人格高尚”,由此导致许多弊端 ;以马克思的人学理论为基础 ,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现实条件 ,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政治指导 ,高校道德教育的目的应是使受教育者学会做一个“人格完善”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