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付学芝 《职业》2016,(27):119-120
长期以来,德育课教学方法单一,重说教、轻参与,忽视了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本文从学生成长的需求出发,对技工院校的德育课"参与式"教学法活化课堂进行了有益探析,提出德育课教学要丰富实践内容,创新德育实践途径,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感悟道理、历练品质.  相似文献   

2.
当前课程改革已进入规范、减负增效的深化阶段,高效教学的建设问题成为教育研究与实践的重点.为此,近年来我们以现代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大力推行"落实两个90%,打造有效课堂"教学方式,摒弃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教学,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极力营造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促使学生主动、创造性地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追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体育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是我们每一位体育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家对职业中等教育的重视和资金投入的加大,技工学校体育教育的地位得到巩固,体育教学的目的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现代体育教学将以培养学生的素质为主,而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性"与"主体性"是师生共同参与活动的过程,也是体育素质教育的一个根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4.
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是学校教育,主阵地是课堂.面对以往重教法、轻学法,重书本、轻实践,重讲解、轻参与,重结论、轻过程,:重知识积累、轻能力发展的传统教学,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下面,笔者从物理课的引入、教学过程、结尾三方面作了粗浅的探究.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等院校的职业教育面临改革.在教学活动中,高职教师不可再秉承传统的"教"、"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而要从"授"转为"导",通过学生"是否参与、如何参与、参与多少"来确定教学成功与否,这是本文要探讨的"做中学"理论.通过该理论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能力,并在探究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6.
“订单”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参与合作的企事业单位与职业院校签订人才培养培训合同,优先录用合作院校的毕业生,并要积极参与职业院校的教育与培训活动.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培养目标、人才规格、知识技能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学习成果评估等的一种教育模式。“订单教育”最大的好处就是,一方面学校教育目标明确,教育内容专一,教育方法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学校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来培养人才,学生一旦进入就业岗位,其适应能力较强;另一方面减少了学生的就业压力,给学生入学就业吃了“定心丸”。同时也能让学校在人才培养上避免盲目性,使学校有的放矢地展开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7.
陈真 《职业》2009,(18)
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实效,是政治课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问题导学"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导读提示,学生自学;展开问题,分组讨论;点拨示范,加深理解;变式训练,迁移创新"五个环节,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实践证明,"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育教学效率,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只有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才能内化为学生的能力与素质,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学生的主体发展.  相似文献   

9.
崔洁 《职业》2017,(23):61-62
如何教育职业院校"倔犟"学生呢?本文分析提出,教师在实践中要注意观察、摸索,在教育方法和艺术上寻找突破口."倔犟"学生有两类:一类是有错却不承认;还有一类是骄傲任性,目中无人.教育第一类"倔犟"学生,关键是如何转换教育角度,寻根问底,切中要害.教育第二类"倔犟"学生,关键是看教师如何巧用教育艺术,借事说理,让学生心悦诚服.  相似文献   

10.
"90后"成长于压力重负与信息灵通的现代化社会,他们不断接受着开放的思想,又承载着父母的重望.然而,他们的上网、早恋、自闭、暴力甚至自杀等过激行为也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面对这些被社会认为"问题生"的学生,技校的教育又该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11.
"体验—感悟"式生态德育就是通过具体的教育情境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在活动的参与与体验的过程当中,形成自觉的道德行为,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在"以人为本,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办学理念的指导下,笔者学校自2007年以来着力构建了符合学校实际和师生和谐发展的"体验-感悟"式生态型德育管理体系,并进行了实践探讨,在此就相关探索实践体会语经验愈同行分享交流.  相似文献   

12.
黄咪 《职业》2016,(31)
据教育部统计,2015年以来,全国已有八成多院校以必修课或者选修、培训等不同形式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以下简称"双创"课程),其中开设的创业教育类课程门数比去年增加了14%,创业基地的设立数量和场地面积较上年都有近20%的提升,学生参与创业创新活动的人次更是达到了300多万人次.在如此红火的创新创业浪潮下,技工类院校更应该抓住契机,走好双创之路.本文从创业培训、项目资金、创业平台和创业课程体系等四个方面给出了技工院校发展双创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作为德育的主渠道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基础>课是一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 一、德育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学生的课上参与和课下参与,课上实践参与和课下实践参与,课上理论参与和课下理论参与,课上理论参与和课下实践参与相结合等教学方法与步骤.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社会、思考人生,学会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4.
李刚 《职业》2009,(15)
中职教育强调的是技能培养,要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就必须改革旧有的学历教育所惯用的方式.在教育过程中,要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发挥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主导作用的同时,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启发式教学贯穿教学的各个环节,在实验教学上,要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  相似文献   

15.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是新的教育理念对我们教师的要求.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必要的操作活动显得尤其重要.操作活动适应儿童思维发展水平和认识事物的心理特征,能使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知识的认识活动.能激发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使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习惯和能力.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之间多向交流的复杂过程,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而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体.运用动手操作的方法,就是为学生创设一个活动、探索、思想、合作的环境,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探求新知识的活动中.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要想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必须在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做好文章,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 首先,重视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的激励作用 通过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逐步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教师应操纵或控制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学习的各有关变量.在许许多多的变量中,学习动机是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关键作用的一个,它是有意义学习活动的催化剂,是具有情感性的因素.只有具备良好的学习动机,学生才能对学习积极准备,集中精力,认真思考,主动的探索未知的领域.在教学实践中,向学生介绍有教育意义的数学发展史、数学家故事、趣味数学等,通过兴趣的诱导、激发、升华使学生形成学好数学的动机,唤起学生心理上的学习动机,形成学习数学的心理指向.  相似文献   

17.
王栋 《职业》2009,(15)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高度密集的社会,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技术教育对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于是,以培养学生关键能力为核心的"行为导向型"教学法应运而生,并在江、浙一带技工类学校推广,收到极佳的效果.通过试点、推广,这一新的教学模式日益深入人心,成为笔者所在学校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8.
许瑞东 《职业》2007,(21):114
教师充分挖掘刺激学生心理的情感源泉,通过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激起学生健康、积极的情绪体验,以优良的情感去影响和感染学生,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教育,这是当今教育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每个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成才,教学能否取得理想的效果,从教师方面说,不仅取决于他的责任感和教育能力,而且取决于他是否爱学生.古人云"感人心者,莫乎于情",夏丐尊更是提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相似文献   

19.
李真 《职业》2017,(13):67-68
教书育人,是指教师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要关爱和教育学生,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养成等教育,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本文从六个方面提出了新时期技工院校教书育人之法.  相似文献   

20.
教育学生是一件复杂的工程,教育好"问题学生"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者根据在技工学校的工作经验,谈谈应如何对待"问题学生",使他们走上学习的正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