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主研人员:李仕民 唐小我 肖延高 井润田 魏立新 阳晓明 现代知识产权分析运用跨学科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方法,在产权科学内涵、企业产权结构,国有企业性质与国有企业改革,经济时代与核心资源变迁以及企业产权配置、期权理论、腐败寻租与产权化动态激励机制定量分析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综合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研究成果。 在产权概念与企业理论方面,廓清了我国在产权概念上的误区,深入分析企业产权的形成和分化过程,研究了企业及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 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提出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必须向建立民商事法律关…  相似文献   

2.
国有企业的合同组织形式与私有企业不同,其产权主体是清楚的。国有企业实施MBO(管理层收购)必须考虑产权主体的利益。以此逻辑为基础,建立了国有企业产权主体接受MBO的条件模型。该模型表明,此条件很难实现。结合经济现实,进一步展开对该模型的讨论。分析结果表明,国有企业产权主体倾向于因其利益动机而否定MBO。由此可知,国有企业MBO是不适宜的。  相似文献   

3.
浅析法人财产权的确立与产权机制进入国有企业王爱东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是确认企业的法人财产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然要求在我国经济成份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国有企业走向市场,国有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之一。因此如何把国...  相似文献   

4.
产权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要使国有企业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建立企业化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实行国有股权多元化经营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产权改革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要从理论上深入分析产权、产权革命、产权革命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系,紧密结合当前实际,进而全面推进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改革。  相似文献   

6.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理顺产权关系,落实法人产权,培育和健全各类证券市场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最关键的问题,并成为当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瓶颈。西北大学副教授、经济学博士赵守国的新著《企业产权制度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1999年7月)正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现实背景和国内外产权经济理论研究的现有基础之上,从基本假设和现实假设出发,通过建立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理论模型,把国有企业产权制度这一特定对象纳入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产权一般理论的透视之中,旨在通过在共性中把握个性展开对研究对象的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该书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这些观点对…  相似文献   

8.
科斯定理是现代产权经济学关于产权安排、交易费用与资源配置效率之间的理论命题,是现代产权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科斯定理的基本思想,对于深化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产权制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首先论述了科斯定理的由来和含义。然后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的产权特征。最后从产权的界定、产权的交易和产权结构的选择三个方面论述了科斯定理对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权是以所有权为基础的“权利束”,是交易制度的基础。不能把产权局限于所有权上,也不能把产权改革等同于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经过16年改革,产权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当前进行新一轮的产权结构创新,是使国有企业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而公司制改造是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核心。影响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效果的两大问题,一为国家与国有股产权代表的关系,二为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产权结构的改革。  相似文献   

10.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影响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主要问题。在转型期中国农村的家庭、邻里、村庄成员之间和村际间四个方面的人际关系发生裂变 ,出现了多向度、多层面的变化态势。经济因素、心理因素、政治导向与示范是导致这种裂变的主要原因。文化道德、法律规范、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机制的共同作用是重建中国农村良性人际关系的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