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济南市儿童福利院为例,通过对济南市儿童福利院孤残儿童寄养家庭的问卷调查以及对寄养基地、儿童福利院工作人员的深度访谈和半完全参与式的实地调查,研究孤残儿童家庭寄养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寄养家庭与孤残儿童遴选制度实施不规范、寄养家庭与孤残儿童配对缺乏科学性、家庭寄养关系的中断或变更、寄养家长康复技能培训不足、家庭寄养社会资源整合不足以及相关法规政策不完善等,并分别从引入专业社会工作者介入家庭寄养工作、建立寄养家长常规培训制度以及建立国家、儿童福利机构、寄养家庭、社会四方良性互动的孤残儿童社会救助体系三个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昆明市儿童福利院将院里较大一部分孤残儿童寄养在农村家庭,这是孤残儿童抚养、教育方式改革的重大举措。经过对昆明市儿童福利院孤残儿童的寄养进行一年的考察,认为它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但种种现实问题也制约着它的发展。研究提出了寄养可持续发展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曹勇 《社区》2002,(12):12-13
成都市儿童福利院从2000年11月开始实施家庭寄养制度,核心内容是由福利院出资,让原来生活在福利院的孤残儿童进入普通家庭,由普通家庭承担  相似文献   

4.
机构照顾是我国目前孤残儿童福利服务的主要模式,对孤残儿童的衣、食、住、行、医有了较全面的保障,并为这些特殊儿童提供了安全、健康的集体环境。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儿童福利照顾的理念和照顾模式也在发生新的变革,跟很多发达国家的发展经历相似,在照顾模式中,改革、变化的趋势是:从大机构到小机构的转变,从机构照顾到家庭寄养和家庭收养模式的转变。本文重点探讨国外孤残儿童机构照顾的实践及其反思,以及我国孤残儿童机构照顾模式存在的问题,特别在社会融合方面存在的缺陷。试图分析孤残儿童走向社会融合的可能途径,并以上海市儿童福利院为例,从现实操作层面来看这些途径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上海儿童福利院寄养家庭集中地区的z县为例,通过个案访谈和文献研究的方法,对孤残儿童寄养家庭资源获取途径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目前该区的寄养家庭的资源获取途径主要分为政府、社区和社会非营利组织三个层面:政府主要提供政策和制度资源、组织资源、人力资源、经济资源等,社区主要是利用既有的资源网络形成对特殊儿童的"社区照顾",社会非营利组织包括英国注册慈善组织在内的国外非营利组织和国内的非营利组织.如全国妇联下属科学育儿基地、中华慈善总会、中国青少年基金会.最后的结论和建议是社区资源和非营利组织的支持资源尚待进一步挖掘,使儿童福利事业更加社会化,从而减轻政府的压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逐步推进,院舍集中养育模式对孤残儿童的不利影响越来越突出。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政策是我国近年来探索社会福利社会化的一条重要途径,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集中养育模式的不足。但是,在寄养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困难。专业社工的介入,有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使得寄养儿童更好地融入社会,从而真正维护孤残儿童的权益。  相似文献   

7.
随着孤残儿童家庭寄养的深入开展,寄养儿童的社会融合与发展成为家庭寄养政策的核心问题。基于实地调查,笔者通过梳理寄养儿童现实发展需要,并以嵌入性的研究视角,重点分析了家庭寄养服务满足寄养儿童需要的状况。研究发现,嵌入式供给与寄养儿童现实需要的不匹配,是导致寄养儿童发展需要未获满足的根本原因。要确立以需要为导向的寄养儿童融合发展的制度理念,通过政府主导来引领资源与服务供给要素的结构整合,营造包容性社会环境并重视寄养关系的重塑以提供精准的服务支持。  相似文献   

8.
以上海市儿童福利院女生为对象,研究小组社会工作方法在孤残儿童性教育中的作用和效果。采用行动研究法,对孤残女生进行了8节次的小组活动,并对团体满意度进行效果评估。结果显示,通过小组活动的性教育方式,使孤残女生在生理知识、异性交往等方面有明显提高。小组工作的优势在于可以有效避免敏感或不适,针对性强。未来的小组工作应进一步注意情绪控制,并面向男生开展活动。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以来,家庭寄养模式在我国孤残儿童社会救助与养育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和推广。G市福利院以寄养社区培力为理念的家庭寄养工作开展,显著提升了寄养家庭及其所在社区对儿童寄养工作的认同度、参与性和效能感。其社区培力的核心过程从个体、组织和社区三个层面进行,包括寄养家长个体培力、寄养家庭组织化培育、寄养家庭与福利机构伙伴关系建构、寄养社区内部硬件设施改善和外部支持网络构建等五个方面。社区视角的采用和专业社工的引入成为以社区培力为驱动的家庭寄养工作创新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孤残儿童是我国特殊儿童中的一个群体.本文所界定的大龄孤残儿童是指年满十六周岁,具有劳动能力且将回归社会自食其力生活的孤残儿童.依据相关政策文件,上海市儿童福利院自2005年开始,由社工设计和实施了一系列的就业辅导服务.本文以社会学习理论为分析基础,尝试梳理出了上海大龄孤残儿童就业辅导服务的架构,并总结了通过理论保障服务质量的途径.最终使大龄孤残儿童获益,满足需求,实现新的成长.  相似文献   

11.
生活在中国社会福利机构中的孤残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主要是无法定义务监护人的孤残儿童和查找不到亲生父母的社会弃婴。长期以来,儿童福利机构为这些孤残儿童的健康成长,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但是,儿童福利机构作为家庭的替代形式集中为儿童提供照料时,在很大程度上并不能满足儿童成长中的情感需求,长期生活在福利机构中的儿童往往会出现性格孤僻、心理封闭、缺乏自制力与上进心、社会适应能力差等方面的问题。而实行家庭寄养则可以较好地弥补机构照料在这方面的缺欠,显现出满足儿童身心需要方面的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2.
孤残儿童福利与服务水平提升,有赖于服务机构基本硬件设施的改善。福利院作为向孤残儿童提供福利服务的主导性福利机构,其服务水平改善受到技术及管理等子系统变化的影响。研究以新型兰州市儿童福利院为分析个案,运用观察与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发现并证实在宏观政策给定的条件下,硬件设施是影响儿童福利院服务水平的关键性微观因素。同时,硬件设施提升之后,以管理、员工精神状态等方式表现出的软件设施是促进硬件进一步发挥作用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3.
都市点击     
《社区》2006,(5)
政策北京出台寄养变领养办理办法儿童福利院的孩子在家庭寄养的过程中,逐渐跟“爸爸妈妈”产生了感情,为了让他们有真正的家,近日北京市儿童福利院制定了《办理寄养变领养工作的办法》,只要符合相关条件,寄养家庭的“爸爸妈妈”即可成为孩子真正的父母。寄养家庭可以按照相关程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试以南京市儿童福利院希望家庭资源中心针对弱能儿童家长所做的一个小组工作为案例,介绍小组工作的方法及成效,分析西方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在中国的本土化实践,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以推动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促进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家庭寄养是替代传统机构养育、更有利于特殊儿童照料和身心发展的福利服务模式。美国儿童家庭寄养分为普通家庭和亲属寄养,其核心理念是"稳定"与"儿童利益最大化",提倡寄养儿童与原生家庭融合。进入寄养体系的儿童主要因为受虐待或忽视,难于管教和遭受父母遗弃。美国儿童寄养体系常用的评估标准是从安全性和永久性两个维度中抽取的六项指标,分别为:虐待重发率,寄养儿童虐待/忽视率,重新进入寄养系统率,与原生家庭重新融合时间,获得收养时间,寄养安置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常州市儿童福利院位于文化古城常州市区、京杭大运河畔,是专门收容14周岁以下孤、残儿童和寄养残疾儿童的社会福利事业单位。这里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600平方米,常年收、寄养孤、残儿童120名。自1986年以来,该院一直是常州市文明单位。  相似文献   

17.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家庭寄养的国家之一,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殖民时代。在三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美国儿童家庭寄养制度在"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两种价值取向交织下不断向前发展,国家与社会的福利供给角色也不断发生改变。发展至今,形成了以永久家庭安置为核心的政府主导、社会强制报告、专业社工服务为一体的家庭寄养体系,在"自由"与"干预"之间实现了平衡,为我国在适度普惠儿童福利背景下,从政府主导、保护主体多元化、提供预防服务方面建设完善困境儿童救助与家庭支持福利制度给予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8.
在留守儿童的研究与实务中,家庭分离大多作为一个问题呈现。本文聚焦于分离本身,在反思留守儿童研究的问题取向基础上,明确亲子分离特征与类型,指出重新认识家庭分离、在分类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干预是留守儿童社会工作介入的前提和依据。基于此,提出应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实践面向上关注分离的不同类型,倡导将家庭整体作为基本分析和干预单位,探索农村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9.
当前美国家庭社会工作的核心目标就是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主要内容有弹性制的儿童教育,以家庭为工作对象的儿童医疗,重视家庭作用的儿童保护,弥补家庭不足的社会福利,强调专业支持的社会服务。美国家庭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及其现在的专业内容,对于我国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多方的共同参与,广泛的服务领域,促进社会发展的目标,是我国发展社会工作必须面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杨婷 《中华魂》2013,(6):8-8
2012年,随着北京市各界对北京精神的深入学习,大兴区卫生监督所开展了“践行北京精神,学习雷锋”的活动。3月4日,区卫生监督所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来到礼贤镇儿童福利院开展“小手拉大手、让爱更长久”活动,与孤残儿童手拉手,为孩子们送去温暖和真情,我作为服务队队员参加了此次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