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01年7月我国第一只开放式基金华安创新问世以来,在短短三年多时间内,我国相继成立了122只开放式基金,成为我国基金业发展的主流.与封闭式基金相比,开放式基金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赎回机制.该机制给予投资者选择性赎回基金份额的权利,迫使基金管理人具有竞争压力,从而在约束基金管理人行为方面比封闭式基金更具优越性.然而,赎回机制带来的基金规模的不稳定性也给开放式基金的投资操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一、开放式基金的主要特点及风险 (一)开放式基金的主要特点 开放式基金是与封闭式基金相对的一种基金类型,作为国内新兴的大众投资工具,它同封闭式基金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 1.开放式基金规模不受限制,随资金的流入,基金规模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沪市的25只封闭式基金为研究对象,系统的探讨了封闭式基金折价能否作为投资者情绪的有效衡量.我们使用了更长的样本期间和更为合适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当基金折价降低时,各组股票表现良好,其中大市值股票表现的比小市值股票更好.在一定程度上,这意味着在沪市,封闭式基金的折价可以作为投资者情绪的有效衡量.  相似文献   

4.
中国封闭式基金的绩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中的因子分析法对中国目前54只封闭式基金业绩进行了综合评价,揭示出各基金、各市场和各基金管理公司在基金业绩上的差异及其原因,并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5.
创新型封闭式基金具有传统型封闭式基金的各种优点,同时克服了封闭式基金折价率过高的缺点,是我国基金业的重要金融创新产品。文章对影响创新型封闭式基金的市场表现的动因进行研究,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收益、风险、运作效率等方面阐述了创新型封闭式基金的特点,并得出了詹森比率和管理费用占总资产的比率是影响创新型封闭式基金市场表现的选择动因。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33只封闭式基金为对象,对经典詹森指数绩效衡量方法在中国基金市场上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得出三个主要结论.  相似文献   

7.
一、当前我国基金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我国自1998年推出“新基金”以来,基金业快速发展,截止2005年4月,共有封闭式基金54只,开放式基金100多只,总规模超过4000亿。开放式基金正在日益成为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的主流。自从2001年9月21日,我国第一只开放式基金“华安创新”正式宣  相似文献   

8.
陈利  王辉 《统计与决策》2007,(1):113-114
金融市场风险是封闭式投资基金面临的最大风险.风险价值(Value at Risk,简称VaR)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用于测量和控制金融风险的量化模型,是一种利用统计思想对金融风险进行评估的方法.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封闭式基金所存在的风险问题,然后系统的介绍了VaR模型在封闭式基金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以期对我国封闭式基金风险管理工作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9.
陈光宇 《四川省情》2010,(8):50-50,49
回顾和总结自己理财的历程,不得不谈一谈封闭式基金。封闭式基金深受大型投资机构如QFII、保险公司和财务公司等的青睐,但通常被中小投资者所忽略。我从2000年开始买入封闭式基金,随着收入的增加和股票市场的低迷,进一步加大了封闭式基金的买入力度,并设立了定期定额的投资制度,一直到2007年股市接近高潮为止。之所以重视封闭式基金,是因为在2005年股市信心极度低迷时,大型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率达到了40%以匕。  相似文献   

10.
一、基金折价现象 随着1997年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以及1998年一批新基金的上市,基金作为一种新的大众投资方式逐渐被我国市场所接受.截止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基金市场共存在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两种类型,前者共有54只,而后者因为在2001年才获准发行,共有36只.  相似文献   

11.
一、理论文献综述 Zweig(1973)最早发现,封闭式基金单位份额交易价格时常低于其单位净值,虽然偶尔交易价格会超过净值即进行溢价交易,但大多数时期基金交易价格都处在净值以下,处于折价交易状态,且折价比例一般在10%-20%左右.Zweig将这一现象称之为"封闭式基金困惑"(the puzzle of closed-end mutual fund),这种情形在许多证券市场都存在.从广义的角度讲,折价交易只是封闭式基金令人困惑的现象之一.在封闭式基金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类似的困惑现象还有:(1)封闭式基金为何能够溢价发行成功?(2)溢价发行成功后为何不久就会出现折价交易现象?(3)为何封闭式基金距离到期日越近,其折价率会逐渐缩小直至在到期日与其净资产值相等?国内外学者对这些问题已经有一些研究,并从不同角度作出若干解释.  相似文献   

12.
孙慧  丁亮 《江苏统计》2001,(6):12-14
为了发挥基金专家理财 ,分散投资 ,稳定市场的特点和优势 ,我国于1997年开始设立基金管理公司并允许基金上市。基金运行1年来 ,对市场做出了重要贡献 ,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但同时 ,由于封闭式基金自身固有的缺陷以及我国市场的一些特殊原因 ,基金运营管理存在诸多弊端。本文通过对比两种形式的基金说明了设立开放式基金的必要性和优势 ,并针对我国市场并不完善的现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考察了2000年到2004上半年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股市大盘走势与国内22家封闭式基金仓位之间的关系,揭示了我国基金投资策略深受经济周期和股市周期影响的事实,并利用相关统计方法建立相应的模型,描述了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 根据受益凭证是否可赎回,证券投资基金可以分为封闭式基金(closed-end fund)和开放式基金(open-end fund),开放式基金所发行的基金单位可随时以当天的净值赎回,而封闭式基金在存续期间内不能赎回,只能在二级市场上进行买卖,由于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投资者并不能以单位净值交易,只能以高于或低于净值的价格进行买卖.当价格低于净值时,我们称之为"折价",这种现象被国外学者称为"封闭式基金折价之谜",它分为四个阶段:1.封闭式基金上市之初出现一定程度的溢价.2.一段时间后,溢价逐渐转为折价.3.基金折价率上下波动.4.当封闭式基金即将清算或将转为开放式基金时,基金折价率会逐渐缩小并消失.  相似文献   

15.
封闭式基金净值与价格协整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洋 《统计与决策》2005,(24):98-100
我国封闭式基金普遍存在净值对价格的正向引导关系,但是绝大多数的封闭式基金净值与价格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这说明基金的折价率不是均值回归的,所以认为基金价格必然向其内在价值回归是不正确的,试图要从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率中套利的行为未必可取.  相似文献   

16.
《统计与咨询》2002,(1):43-43
1、从基金规模看,封闭式基金的规模相对而言是固定的,在封闭期限内未经法定程序许可,不能再增加发行。而开放式基金的规模是处于变化之中的,没有规模限制,一般在基金设立一段时期后(多为3个月),投资者可以随时提出认购或赎回申请,基金规模将随之增加或减少。 2、从基金的期限看,封闭式基金一般有明确的存续期限(我国规定为不得少于5年)。当然,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封闭式基金也可以申请延长存续期。而开放式基金一般没有固定期限,投资者可随时向基金管理人赎回基金单位。 3、从基金单位的交易方式看,封闭式基金单位…  相似文献   

17.
"分改厘"对上海封闭式基金市场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证券交易所与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的封闭式基金最小报价单位最初的设置是0.01元,但是,实践表明,这个最小报价单位相对于价格为1元左右的封闭式基金来说过大了.因此,从2003年3月3日开始,上海证券交易所与深圳交易所将封闭式基金的最小报价单位从原来的0.01元减小为0.001元,即"分改厘".  相似文献   

18.
罗勇 《统计与决策》2005,(20):37-39
本论文首先给出了国际通行的基金评价方法(晨星评级)和国内通行的基金评级方法(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评级和中信评级)的评级原理;继而引用2004年10月份开放式基金数据和封闭式基金数据对社科院金融研究所(IFB)评级结果、中信评级结果和晨星评级结果做了详细比较并试图解析出其差异之缘由;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试图导出这三种评级方法之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王虹  何亮 《四川省情》2003,(8):34-36
一、我国开放式基金面临着特有的赎回风险 开放式基金优于封闭式基金的最本质所在,就在于它的申购性和可赎回性,它提高了基金的成长性和流动性。但是,在提高流动性的同时,它也使开放式基金面临着封闭式基金所不必面临的巨大的赎回危险。由于开放式基金随时要满足投资者的赎回要求,因此要保证基金资产有充分的流动性:即拥有足够的现金流,满足投资者赎回需要;或保证资产及时变现,以弥补资金之不足。但在实际运作中,种种原因使得基金流动性欠佳,“支付”与“变现”常常互相影响——  相似文献   

20.
基于超效率DEA模型的投资基金绩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基金业绩评价的传统方法的局限性,将超效率DEA思想引入我国投资基金业绩评价,建立了基于超效率DEA的业绩评价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18支开放式基金在2006年、2007年、2006~2007年问的相时业绩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发现:在所有的评价期,华夏大盘的相对业绩是有效的,长盛债券、宝盈鸿利、长信银利等10只基金相对较无效,且它们的相对业绩均表现出短期持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