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类如何改造自然界,才具有生态道德合理性,这是当今人们为了能够过上好生活和善生活而不得不认真回答的问题.由于人类历史是人性的自我实现过程,现实自然界是人本质的对象化,人拥有怎样的人性,就必然拥有怎样的历史、拥有怎样的现实自然界.合乎人性地改造自然界具有一种逻辑必然性.人性是人之为人的本质,人性只有与自然界完成本质的统一,内在地拥有生态内涵,才能够集真善美于一身,实现人的本真存在.从这一意义上讲,合乎人性地改造自然界,亦是合乎生态人性地改造自然界;合乎生态人性地改造自然界,亦是以合乎真善美的方式改造自然界.人类如此改造自然界,才具有道德正当性.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环境危机的日益加剧,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主张走出人类中心主义,进入自然中心主义。一、自然中心主义的困境  1 .泛化的伦理观、价值观自然中心主义生态伦理学(以下简称自然中心主义)把人以外的自然界、生物人化,给它们赋予伦理、利益和价值。“自然价值并不仅仅是对人的价值,还有其自身的价值,即以自然本身作为评价的价值”。事实上,价值是客体具有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自然界、生物本身是否有价值,则完全取决于人的需要(需要是指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自然中心主义认为自然界无论有无人的需要,其…  相似文献   

3.
论环境伦理的基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分析了环境伦理学对环境伦理基础问题的解决方式,主张根据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来解决环境伦理的基础问题。环境伦理是人在实践中确立的人和自然界的价值论地位、是通过环境显现和确证的人的伦理,是以环境为中介的人际伦理的观点。环境伦理学的实质是要重建人和自然界的价值论地位,并为人确立一种新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4.
鲁鹏 《东岳论丛》2011,32(10):10-16
经济与伦理的关系有两种言说,以经济活动为对象的言说和以经济活动参与者行为为对象的言说。经济活动本身没有伦理性,参与者行为才是伦理问题的发生地,前者是价值中立的,后者可做伦理评判。以往的言说多没看到经济与伦理关系中"经济活动"和"参与者行为"的区别,二者的混淆导致对经济和伦理均为不利的结果。在中国,以1978年为界,先后有伦理影响经济、自身也被扭曲,和经济影响伦理、自身也被扭曲的现象发生。给我们的教益是:一种经济活动(方式)如果被实践证明最有利于创造财富同时也带来许多伦理问题,则应当在维护而不是否定这种经济活动(方式)的前提或基础上,矫正参与者行为,这种做法或许短时不能立竿见影,却既有利于经济,也有利于伦理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5.
自然界的内在价值和自身利益问题 ,是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争论的核心问题之一。非人类中心主义从所谓自然万物都有其平等的存在权利的观点出发 ,认为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 ,应从过去的纯粹“经济的视角”转变为“伦理的视角” ,尊重并承认自然界的多方面价值。人类中心主义否认自然具有“内在价值” ,但承认自然具有价值 ;同时认为 ,价值是相对于人类主体而言的 ,人类是自然万物的价值主体。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应然基础 ,人类中心主义赋予自然的价值以新的涵义 :自然不再是处在人类活动之外的物质运动形式 ,它还是人类生存于其中且永远不能离开的客观环境 ;自然物不再只是人类物质活动的材料对象 ,它还是人类周围有机环境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劳动过程所进行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而在价值增殖过程中所进行的则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变换。整个过程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创造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身。自然与社会交错地运动着,这就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统一提供基础。 早在1844年,马克思已经开始探索,在人类的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产生的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是以异化的形式)和工程的方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类的自然界,从而,历史本身是自然界产生人类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的组成部分。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人的科学,正象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人本身是自然科学的直接的对象,自然界是关于人的科学的直接对象。  相似文献   

7.
改造自然界的目的并不是单纯地为了满足人类无止境的物质欲望,而是为了人与自然的可持续生存与发展,为了彰显与保障人的自由,同时也让物自由。然而,现代社会改造自然界的目的出现了偏差,仅仅是追逐物质财富的增长,追求奢侈的物质享乐,结果导致生态危机爆发。化解生态危机的出路在于纠正改造自然界的目的偏差,使之合乎人性与物性,实现人之善与自然之善的统一,并以善的目的规范手段的善,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人自由也让物自由的生态自由。  相似文献   

8.
<正> 人和自然界的关系问题,是人类认识史上一个最古老的问题。从人猿相揖别,人脱离了动物界,成了和自然界相独立的一部分,这个问题就产生了。从不自觉到自觉,从崇拜自然到征服自然,随着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对人和自然的关系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唯物史观的产生,使人们对这一关系有了一个原则上正确科学的认识,但仍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唯物史观是以近代科学为思想前提的,近代科学技术有很大的局限性,以此为前提的唯物史观,也不可能不带一定的局限性。它认为自然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又认为自然界的变化是很缓慢的,把自然界当作人类社会的不变的基础和前提。自然界好象是一个不动的舞台,人是在它上面歌舞的演员。  相似文献   

9.
探讨共在与共享的关系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海德格尔认为,人的此在就是一种共在,这是对胡塞尔关于他人是由本己自我构造出来的客观产物之思想的反思和超越。而列维纳斯则认为,在自我意识发生之前,自我就已经被他人纠缠,就已经是他人的"人质"。因此,主体性或自我,不是规定他者的出发点,而是对他人的替代与责任。赵汀阳先生又进一步阐明了人的存在的伦理维度,他把"是"落脚到"做",认为做事使人的存在变成一个价值事实和具有价值的存在。我们认为,无论怎样从客观方面阐释存在的伦理属性,都可能与人的存在本质相去甚远。人的存在之所以表现出某种伦理性,就在于人本身就是伦理主体,存在的伦理价值其实是伦理主体赋予的,是伦理主体伦理行为表现的直接结果。所以,共享的根本理由不在于客观的共在,而在于主体为他的伦理规定,在于主体本身希求共享。  相似文献   

10.
<正> 自进化论观点统治人们的大脑以来,自然界的进化过程及其机制日益成为科学家和哲学家的关注对象,而它的退化过程及其机制却逐渐被移到了人们的理论兴趣之外。其实,自然界的真实进程乃是进化与退化的辩证统一,而绝不是一个单纯的进化过程。因此,为了全面理解自然界的发展,我们就不能仅仅限于对自然界进化机制的研究,而且必须同时研究它的退化过程及其机制。此外,人类实践活动所造成的自然界的“人为退化”,正日益严重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